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瑞西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疗效
1
作者 赵立宇 裴蓓 +1 位作者 杨芳 姜茂华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7-232,共6页
目的 对比分析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患者使用法瑞西单抗或雷珠单抗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前瞻性研究,纳入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医院眼科就诊的nAMD患者20例(20眼),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或)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及OCT确诊的... 目的 对比分析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患者使用法瑞西单抗或雷珠单抗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前瞻性研究,纳入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医院眼科就诊的nAMD患者20例(20眼),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或)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及OCT确诊的nAMD患者,使用SS-OCTA测量患者在抗VEGF基线和治疗4周、12周和24周时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CNV截面面积(CSA)、CNV血流面积(CFA),对比患者在各时间段指标的变化以及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时的年龄、性别、CNV类型、OCT及OCTA形态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的CMT、CSA、CFA均在治疗后降低(均为P<0.05),CMT变化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12周时逐渐递减(均为P<0.05),在24周时法瑞西单抗组患者CMT与12周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6),雷珠单抗组患者CMT相比12周时增加(P=0.004);CSA、CFA变化显示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后12周减小(均为P<0.05),在24周时法瑞西单抗组患者CSA、CFA与12周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5、0.095),雷珠单抗组患者CSA、CFA相比12周时增大(P=0.001、0.000)。组间对比结果显示,法瑞西单抗组患者的CMT在治疗24周时低于雷珠单抗组患者(P=0.022),CSA、CFA在各时间点两组患者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法瑞西单抗与雷珠单抗在nAMD患者的疗效上相近,而在疗效的持续性方面法瑞西单抗优于雷珠单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瑞西单抗 雷珠单抗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OC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参数MRI人工智能在前列腺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丁振伟 王可武 孙浩然(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2期278-283,共6页
前列腺癌(PCa)是世界上老年男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中国PCa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前列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提出多参数MRI是评估前列腺疾病的最佳成像方法,但为了便于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以及造影... 前列腺癌(PCa)是世界上老年男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中国PCa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前列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提出多参数MRI是评估前列腺疾病的最佳成像方法,但为了便于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以及造影剂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通常省略动态对比增强成像,从而形成双参数MRI扫描方案。人工智能(AI)通过对MRI图像的系统分析与评估,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前列腺病灶,辅助放射科医师提高诊断效能。因此,笔者旨在分析双参数MRI结合AI在前列腺分区和体积评估、PCa的诊断和分级、PCa分期的预测和预后的评价中的研究价值,初步展望AI在PCa研究中的发展方向。尽管在PCa的AI研究中,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但目前研究展现出许多有希望的结果,相信AI的合理应用将会给PCa患者带来重大意义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MRI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特征列线图模型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Ki-67高表达中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尹薇薇 储小爱 +6 位作者 汪珺莉 秦信 沈春云 孙静 许导靖 强邦红 解育新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4期429-434,共6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特征列线图预测模型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患者Ki-67高表达预测中的临床参考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4年8月在我院手术后且病理证实为IDC的180例患者的多模态超声图像特征及Ki-67表达水平,根据Ki-67阳性比例是...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特征列线图预测模型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患者Ki-67高表达预测中的临床参考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4年8月在我院手术后且病理证实为IDC的180例患者的多模态超声图像特征及Ki-67表达水平,根据Ki-67阳性比例是否≥20%将患者分为Ki-67高表达组(n=130)和低表达组(n=50),比较两组多模态超声参数和临床特征。单因素分析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并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独立影响因素。通过LASSO和逐步回归法筛选出最终变量,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肿块最大径(OR=1.068,95%CI:1.022~1.115,P=0.003)、微钙化(OR=9.960,95%CI:4.183~23.715,P<0.001)、声触诊组织成像(VTI)(OR=7.937,95%CI:1.949~32.258,P=0.004)及虫噬征(OR=28.571,95%CI:4.808~166.667,P<0.001)是Ki-67高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肿块最大径、微钙化、VTI评分≥4分、虫噬征变量建立Ki-67高表达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C-index为0.852。Bootstrap重抽样内部验证提示模型有较高的一致性,临床决策曲线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显著的临床净收益。结论肿块最大径、微钙化、VTI评分≥4分及虫噬征是IDC患者Ki-67高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以此构建的Ki-67高表达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为IDC患者的临床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有望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多模态超声 KI-67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治疗现状
4
作者 王干彪 李文清 《淮海医药》 202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甲状腺结节是常见疾病,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多取颈部横切口,尽管手术操作、缝合技术逐渐精细化,颈部仍会遗留瘢痕而影响美观,对病人造成一定心理影响。近年来,腔镜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日趋成熟,并且根据... 甲状腺结节是常见疾病,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多取颈部横切口,尽管手术操作、缝合技术逐渐精细化,颈部仍会遗留瘢痕而影响美观,对病人造成一定心理影响。近年来,腔镜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日趋成熟,并且根据病人的特点和要求发展出了多种不同入路的腔镜下甲状腺术式。本文就不同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甲状腺结节病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腔镜 甲状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LR对卡瑞利珠单抗治疗食管癌及胃癌疗效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祁清华 施秀华 +4 位作者 胡俊 朱益平 叶斌 刘飞 王银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炎症指标对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后食管癌、胃癌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2022年1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卡瑞利珠单抗免疫治疗的食管癌及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前外周血相关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淋... 目的:探讨外周血炎症指标对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后食管癌、胃癌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2022年1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卡瑞利珠单抗免疫治疗的食管癌及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前外周血相关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分析各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MLR≥0.515不利于上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疾病控制,并且是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MLR可作为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上消化道肿瘤的疗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食管癌 胃癌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联合免疫组化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沈春云 汪珺莉 +3 位作者 秦信 强邦红 孙静 许导靖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6-59,67,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病灶多模态超声特征联合免疫组化指标构建列线图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4例乳腺癌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结合病理结果,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ALNM的独立危险因... 目的:探讨原发病灶多模态超声特征联合免疫组化指标构建列线图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4例乳腺癌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结合病理结果,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A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该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最大径>20 mm、微钙化、汇聚征、Ki-67>20%均是乳腺癌A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上述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7。结论:基于多模态超声特征联合免疫组化结果构建列线图模型术前预测ALNM风险,为临床医师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帮助,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列线图 腋窝淋巴结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联合细针穿刺特征构建列线图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1
7
作者 孙静 汪珺莉 +2 位作者 许导靖 强邦红 张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9期962-966,共5页
目的分析多模态超声联合细针穿刺特征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8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资料,以术后颈部淋巴结病理结果为标准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筛选预测甲状... 目的分析多模态超声联合细针穿刺特征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8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资料,以术后颈部淋巴结病理结果为标准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筛选预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以构建列线图。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及决策曲线分析评价列线图的校准度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性别、弹性评分、结节边缘、结节最大径、血流分级、A-SD、弹性比Shell/A、穿刺位移为筛选后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曲线下面积为0.975(95%CI:0.944~1.000),敏感度为90.01%,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95.39%;列线图=5.885×弹性评分-3.201×性别+0.158×结节边缘+6.718×血流分级+0.37×结节最大径+0.481×A-SD+0.901×穿刺位移-40.165×弹性比-Shell/A。HL检验、校准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决策曲线分析表明在相同的预测概率下列线图的临床效能最大。结论构建列线图预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甲状腺乳头状癌 列线图 颈部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SSUM、aCCI评分用于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LCBDE围手术期并发症预测效能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鲁为朋 徐庆春 +1 位作者 孙礼侠 刘志刚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0期67-69,共3页
目的 探讨并比较生理学及手术严重性评分(POSSUM)和年龄校正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CCI)用于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围手术期并发症预测的效能。方法 选取老年胆总管结石行LCBDE的患者146例,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发生... 目的 探讨并比较生理学及手术严重性评分(POSSUM)和年龄校正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CCI)用于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围手术期并发症预测的效能。方法 选取老年胆总管结石行LCBDE的患者146例,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发生≥Clavien-DindoⅡ级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23例和无并发症组123例。比较两组POSSUM、aCCI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OSSUM、aCCI评分对LCBDE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测效能,并通过Delong检验比较两种评分的预测效能。结果 并发症组的POSSUM评分[生理学评分(PS)、手术严重度评分(OSS)、POSSUM总分]和aCCI均高于无并发症组(P均<0.05)。PS预测LCBDE围手术期并发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1(95%CI 0.790~0.992,P<0.01),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21.5、78.3%、96.7%;OSS的AUC为0.649(95%CI 0.513~0.785,P<0.05),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0.5、39.1%、91.9%;POSSUM总分AUC为0.902(95%CI 0.813~0.990,P<0.01),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29.5、82.6%、88.6%;aCCI评分的AUC为0.775(95%CI 0.665~0.886,P<0.01),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5、47.8%、94.3%。POSSUM总分的AUC高于aCCI评分(Z=2.576,P<0.05)。结论 POSSUM、aCCI评分对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LCBDE围手术期并发症均有一定预测价值,POSSUM评分预测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及手术严重性评分 年龄校正查尔森合并症指数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手术并发症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预激综合征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宋焱 耿峰 王永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估预激综合征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预激综合征患者35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为正常对照组。应用2D-STI计...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估预激综合征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预激综合征患者35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为正常对照组。应用2D-STI计算左心室17节段圆周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cs-SD)、纵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ls-SD)、圆周应变率达峰时间标准差(Tcsr-SD)、纵向应变率达峰时间标准差(Tlsr-SD)参数水平值。应用RT-3DE记录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17节段左心室容积-时间曲线(VTC),选取16节段最小收缩末容积时间差的标准差(Tmsv16-SD)、16节段最小收缩末容积时间差的最大时间差(Tmsv16-Dif)、校正后的16节段最小收缩末容积时间标准差(Tmsv16-SD%)、校正后的16节段最小收缩末容积时间最大时间差(Tmsv16-Dif%)进行同步记录分析。结果:①病例组Tcs-SD、Tls-SD、Tcsr-SD、Tlsr-SD均高于对照组(P<0.001)。②病例组LVEDV、LVESV均高于对照组(P<0.001),而两组间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病例组Tmsv16-SD、Tmsv16-Dif、Tmsv16-SD%、Tmsv16-Di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预激综合征患者左心室心肌存在收缩不同步运动,RT-3DE及2D-STI能够对预激综合征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进行量化,并且能够对其左心室收缩同步性进行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左心室收缩同步性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早产儿营养状况及体格发育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桂月 陈芳 陆小莉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早产儿营养状况、体格发育的影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出生,并接受住院分娩和治疗的10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早产儿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早产儿营养状况、体格发育的影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出生,并接受住院分娩和治疗的10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早产儿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出生后24 h内即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和对照组(出生24 h后给予肠内营养治疗)。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在出生后24 h内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早产儿在出生24 h后给予肠内营养,肠内营养喂养量、方式、增加速度均与观察组一致。比较两组早产儿入院时和7 d龄血清营养指标,包括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B)及转铁蛋白(TRF);比较入院时、7 d龄和14 d龄体格发育指标,包括身长、体质指数(BMI)和头围;以及喂养不耐受、胆汁淤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早产儿在7 d龄时血清ALB、PA、HGB、TR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早产儿(P<0.05)。体格发育指标上,两组早产儿入院时及7 d龄BMI、身长及头围无差异(P>0.05),在14 d龄时,两组早产儿身长及头围仍无差异,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早产儿BMI高于对照组(P=0.012)。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8%,对照组为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给予早产儿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生长发育,且并发症总发生率并未增加,故在早产儿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及早对其进行肠内营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早期肠内营养 营养状况 体格发育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特征结合机器学习可预测乳腺浸润导管癌中Ki-67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2
11
作者 储小爱 胡爱丽 +5 位作者 汪珺莉 秦信 沈春云 尹晶 夏秦仲 唐晓磊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目的 探讨多模态超声特征结合机器学习预测乳腺浸润导管癌中Ki-67高表达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55例乳腺浸润导管癌患者,155个病灶经病理证实。术前行常规超声和声辐射力脉冲成像,免疫组化染色记录Ki-67的表达,将患者分为Ki-67高表... 目的 探讨多模态超声特征结合机器学习预测乳腺浸润导管癌中Ki-67高表达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55例乳腺浸润导管癌患者,155个病灶经病理证实。术前行常规超声和声辐射力脉冲成像,免疫组化染色记录Ki-67的表达,将患者分为Ki-67高表达组(n=105)和低表达组(n=50)。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独立危险因素,采用随机森林及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Ki-67表达与肿块最大径、边界、腋窝淋巴结状态、阻力指数、声触诊组织成像及声触诊组织定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最大直径、边界、声触诊组织定量及阻力指数对Ki-67为独立危险因素。随机森林模型结果显示,Ki-67表达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依次是最大直径、声触诊组织定量、阻力指数及边界。随机森林及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乳腺浸润导管癌中Ki-67高表达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1、0.866,Ki-67值与肿块直径呈正相关关系(r=0.319,P<0.001)。结论 多模态超声特征结合机器学习可用于预测乳腺浸润导管癌Ki-67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导管癌 KI-67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 剪切波速度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征象结合机器学习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胡爱丽 储小爱 +4 位作者 汪珺莉 沈春云 徐春燕 夏秦仲 唐晓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6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征象结合机器学习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IDC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和自...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征象结合机器学习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IDC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和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依据HER2的表达分为HER2阳性组和HER2阴性组。分析乳腺癌HER2阳性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随机森林(RF)、逻辑回归(LR)、高斯朴素贝叶斯(GaussianNB)、K近邻(KNN)和支持向量机分类(SVC)机器学习对乳腺癌HER2阳性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年龄、最大径、回声模式、形态、纵横比、导管扩张、后方回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边界、微钙化、血流分级、腋窝淋巴结肿大、冠状面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钙化、血流分级、腋窝淋巴结肿大、冠状面特征是乳腺癌HER2阳性表达的危险因素(OR=4.077、2.608、3.093、5.734,P<0.05)。RF、LR、GaussianNB、KNN及SVC预测HER2阳性表达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57、0.832、0.833、0.835、0.792。结论基于多模态超声征象结合机器学习对乳腺IDC中HER2表达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RF表现最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检查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男性肌肉减少症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分析
13
作者 刘振 叶春平 +1 位作者 楼菁玲 刘叶美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401-403,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老年男性肌肉减少症(SP)与骨质疏松症性骨折(OF)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中老年(50~70岁)男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85例,其中OF 64例,非骨质疏松性骨折(NOF)21例。选取同期、同年龄段体检中心体检的非骨质疏... 目的 探讨中老年男性肌肉减少症(SP)与骨质疏松症性骨折(OF)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中老年(50~70岁)男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85例,其中OF 64例,非骨质疏松性骨折(NOF)21例。选取同期、同年龄段体检中心体检的非骨质疏松症患者(NOP)1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DXA)测量四肢骨骼肌肌肉量(ASM),计算出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观察6 m步行速度。分析中老年男性SP与OF的相关性。结果 OF组患者中SP患病率(71.88%)高于NOF组(61.90%),且高于NOP组(15.45%)。SP组患者中,OP患病率(77.63%)高于NOP组(22.37%),其中OF患病率(77.97%)亦高于NOF组(22.03%)。OP组患者ASM、ASMI、步行速度低于NOP组,其中OF组患者ASM、ASMI、步行速度低于NO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SMI是O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中老年男性SP患者易发生OP,且更易发生OF,预防OF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减少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 四肢骨骼肌指数 中老年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技术在垂体腺瘤术前评估中研究进展
14
作者 谢可可 杨兰英 王舒楠(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151-154,共4页
垂体腺瘤(PA)是鞍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不仅可以导致人体内分泌及代谢紊乱,还可以造成视路损害,因此精准个性化的术前评估对手术方式及术中通路的选择尤为重要。文章针对PA术前MRI评估现状,汇总了典型MRI序列、MRI新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 垂体腺瘤(PA)是鞍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不仅可以导致人体内分泌及代谢紊乱,还可以造成视路损害,因此精准个性化的术前评估对手术方式及术中通路的选择尤为重要。文章针对PA术前MRI评估现状,汇总了典型MRI序列、MRI新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等内容。随着MRI技术的不断发展,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及其衍生的表观扩散系数、磁共振弹性成像、扩散张量成像、扩散光谱成像及磁共振波谱等新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在PA术前评估的应用获得了一定的认可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也为PA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这为临床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肿瘤残余、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提供了更加完备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MRI 质地 侵袭性 增殖活性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永存寰前节间动脉合并椎动脉缺如1例
15
作者 王玉荷 宋焱 +1 位作者 于辉 汪珺莉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396-397,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0岁,因“反复胸闷2个月余”入院诊治,主诉偶有双下肢乏力症状,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临床拟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入院行双侧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显示双侧椎动脉颅外段血流未探及;行经颅多普勒(...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0岁,因“反复胸闷2个月余”入院诊治,主诉偶有双下肢乏力症状,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临床拟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入院行双侧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显示双侧椎动脉颅外段血流未探及;行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超声探查时分别压迫双侧颈总动脉均可探及基底动脉流速明显减低,证实基底动脉由前循环供血,考虑颅内永存动脉干存在,遂完善头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MRA示:左侧椎动脉起自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处,右侧椎动脉起自右侧颈外动脉,双侧椎动脉颅外段均未显示;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及颈外动脉走行如常,未见明显异常。见图1、2。该患者确诊为双侧永存寰前节间动脉(proatlantal intersegmental artery,PIA),其中左侧Ⅰ型、右侧Ⅱ型,但未合并其他颅内血管严重畸形及狭窄,也无明显临床症状,故未行相关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寰前节间动脉 椎动脉 经颈动脉多普勒超声 经颅多普勒超声 磁共振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后隙巨大脂肪瘤伴术中哮喘发作1例
16
作者 秦茂林 刘朝军 王节 《安徽医学》 2024年第5期666-667,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8岁,因“发现颈部包块3月”入院。患者诉3月前发现颈部包块,右侧明显,约鹌鹑蛋大小、柔软,未予以重视,近20天感吞咽不适、呼吸不畅,夜间打鼾明显,近2天症状加重,入院前1天于县医院行CT示颈部脂肪瘤可能。病程中,患...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8岁,因“发现颈部包块3月”入院。患者诉3月前发现颈部包块,右侧明显,约鹌鹑蛋大小、柔软,未予以重视,近20天感吞咽不适、呼吸不畅,夜间打鼾明显,近2天症状加重,入院前1天于县医院行CT示颈部脂肪瘤可能。病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二便无改变,近期体质量无明显下降。患者有支气管哮喘病史10余年,使用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近2月内发作1次。否认药物过敏史、烟酒史。专科查体:咽后壁偏右侧隆起,触之软,咽腔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后隙 脂肪瘤 支气管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胆管导管内嗜酸性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文献复习
17
作者 田晓蕾 王冠男 +2 位作者 邢雪雪 梅晶晶 汪向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06-509,共4页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的导管内嗜酸性乳头状肿瘤(IOPN)的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肝内IOPN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E1/AE3、EMA、MUC1、MUC2、MUC5AC、MUC6、AFP、HepPar-1、CA199...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的导管内嗜酸性乳头状肿瘤(IOPN)的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肝内IOPN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E1/AE3、EMA、MUC1、MUC2、MUC5AC、MUC6、AFP、HepPar-1、CA199、CDX-2、CK19、CK7、CK20、p53、Ki-67在IOPN中的表达模式,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55岁,CT显示肝左内叶囊性为主占位。囊腔大小约8.0 cm×8.0 cm×3.0 cm,镜下肿瘤组织位于囊腔内,与周围边界欠清,呈乳头状结构生长,肿瘤细胞大小较一致,核呈圆形或椭圆形,存在轻-中度异型性,染色质粗糙,可见小核仁,未见病理性核分裂像,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可见明显嗜酸性颗粒,局灶囊壁见肿瘤细胞侵犯。免疫组化标记结果显示,肿瘤细胞AE1/AE3、EMA、MUC6、HepPar-1、CK19及CK7阳性表达;个别肿瘤细胞MUC1阳性表达;部分肿瘤细胞MUC5AC阳性表达;p53为野生型;肿瘤细胞MUC2、AFP、CA199、CDX-2及CK20均呈阴性表达。结论:肝内IOPN是一种罕见的原发肝脏肿瘤,临床及影像学检查不能明确诊断,需与多种肿瘤鉴别,最终确诊需依赖组织形态学特点及免疫表型,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无浸润病例预后佳,浸润型复发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 导管内嗜酸性乳头状肿瘤 免疫表型 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重度急性胆囊炎患者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 被引量:16
18
作者 刘志刚 王建明 +1 位作者 翟正群 孙礼侠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61-63,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后不同时间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中重度急性胆囊炎(AC)的效果,探讨PTGD术后进行LC治疗的时机。方法中重度AC患者115例,均接受PTGD+LC手术治疗。按PTGD术后进行LC手术治疗的时间间隔,将患... 目的观察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后不同时间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中重度急性胆囊炎(AC)的效果,探讨PTGD术后进行LC治疗的时机。方法中重度AC患者115例,均接受PTGD+LC手术治疗。按PTGD术后进行LC手术治疗的时间间隔,将患者分为A、B、C、D、E五组,分别是在PTGD术后≤1周、1周<~2周、2周<~4周、4周<~6周以及>6周后进行LC手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五组患者LC手术时间>60 min或中转开腹患者占比、LC术中出血量>50 mL患者占比、间期并发症发生率、总体并发症发生率、LC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等围术期资料。结果五组患者的LC手术时间>60 min或中转开腹患者占比、LC术中出血量>50 mL患者占比、间期并发症发生率、总体并发症发生率、LC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等围术期资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两两比较发现,D组患者的LC手术时间>60 min或中转开腹患者占比、LC术中出血量>50 mL患者占比、间期并发症发生率、总体并发症发生率、LC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等围术期资料均低于其他四组(P均<0.05)。结论中重度AC患者PTGD术后4~6周进行LC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手术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动研究法的饮食护理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出血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张璐 《中国食品工业》 2023年第18期118-121,共4页
目的:对脑出血吞咽障碍患者展开行动研究法下的饮食护理联合吞咽训练干预,分析对患者吞咽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从2022年1月-2023年1月中选择140例患者为研究范例,均确诊为脑出血吞咽障碍疾病,采取信封抽取方法进行分组,每组70例患者。... 目的:对脑出血吞咽障碍患者展开行动研究法下的饮食护理联合吞咽训练干预,分析对患者吞咽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从2022年1月-2023年1月中选择140例患者为研究范例,均确诊为脑出血吞咽障碍疾病,采取信封抽取方法进行分组,每组7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施行基于行动研究法的饮食护理联合吞咽训练干预,参照组施行行动研究法的饮食护理干预,记录并对比组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并发症数据为观察组低于参照组,P<0.05,数据对比有临床统计学意义。护理前,组间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比较无差异性(P>0.05)。分组护理后,观察组中患者的各项吞咽功能评分数据均比参照组低,P<0.05,存在临统计学意义。护理前,组间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数据比较无差异性(P>0.05)。分组护理后,患者生理、心理、环境与社会关系评分数据则是观察组高于参照组,P<0.05,存在临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行动研究法的饮食护理联合吞咽训练方法干预之后,可逐步恢复身体营养吸收能力,促进身体机能恢复,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研究法 饮食护理 吞咽训练 脑出血 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MHD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菁 杨静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1029-1033,共5页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MHD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MHD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团体认知行为干预。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理状态评估焦虑...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MHD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MHD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团体认知行为干预。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理状态评估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评分、血液透析患者压力源表(H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HSS评分、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CD-RISC评分、MoCA评分、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2.5%(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干预能够调节MHD患者心理状态,增强心理韧性,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 维持性血液透析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