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路径探究——基于城市经济效率视角 被引量:19
1
作者 滕堂伟 欧阳鑫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2-160,共9页
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41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2000~2017年面板数据。通过随机前沿模型构建包含资本、劳动力和土地三要素投入的生产前沿函数,测算各时期的城市经济效率。实证结果显示:土地投入对城市经济产出未产生正... 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41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2000~2017年面板数据。通过随机前沿模型构建包含资本、劳动力和土地三要素投入的生产前沿函数,测算各时期的城市经济效率。实证结果显示:土地投入对城市经济产出未产生正向作用;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效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城市间、省域间具有较大差异,地区内发展存在不平衡性;能源消耗、产业结构优化度和基础设施均有利于提高城市经济效率;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效率水平的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提高经济效率未产生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生产函数 经济效率 随机前沿模型 要素投入 区域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结构及空间联系优化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滕堂伟 葛冬亚 胡森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2-48,共7页
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上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科创中心的重要抓手。应用产业结构相似度和修正引力模型等研究方法,从微观企业视角对张江示范区22个分园的产业结构特征和空间经济联系格局进行刻画与分析,结果发现... 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上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科创中心的重要抓手。应用产业结构相似度和修正引力模型等研究方法,从微观企业视角对张江示范区22个分园的产业结构特征和空间经济联系格局进行刻画与分析,结果发现:①张江示范区22个分园产业结构差异明显,第二、三产业呈现出典型的"核心-边缘"空间布局形态,分园间产业同构程度总体较弱;②张江示范区各分园区空间联系呈现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以空间弱联系和一般联系为主导,较强联系和强联系数量较少;③张江示范区已形成"一主(核心园)"、"三副(杨浦园、闵行园、金桥园)"为核心的空间经济联系格局,而奉贤园、临港园、世博园、静安园、崇明园在整体空间联系网络格局中处于边缘地位。促进作为多中心创新区域示范区协同发展,需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园区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度,打造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和创新集群;聚焦边缘性分园发展,优化示范区空间网络结构;着力强化沪西南创新带的互动联系,对接杭州科创大走廊,促进长三角创新创业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产业相似度 空间联系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城市群产业结构特征及其优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胡森林 滕堂伟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5-31,143,共8页
产业结构是城市群形成发育过程中的核心要素。文章应用产业结构高级度、产业结构合理度、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区位熵四种测度方法,并结合GIS可视化功能,对江淮城市群10个地市的三次产业结构、34类工业、27类制造业的结构特征进行综合定... 产业结构是城市群形成发育过程中的核心要素。文章应用产业结构高级度、产业结构合理度、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区位熵四种测度方法,并结合GIS可视化功能,对江淮城市群10个地市的三次产业结构、34类工业、27类制造业的结构特征进行综合定量刻画。研究发现:江淮城市群产业发展层次总体上较低,内部差距显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度呈现明显的"T"型结构,产业结构合理度则呈现"一圈一带"状分异模式,三者并不协调;城市群各地市之间的工业结构相似度普遍过低,工业结构差异较大,产品和产业链分工较弱;城市群内产业专门化偏高,分工仍以产业间的部门分工为主。根据研究结果,提出"T"型产业空间整合、优势产业分工协作、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三大发展战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城市群 产业结构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集群网络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新模式 被引量:5
4
作者 滕堂伟 胡森林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89,共9页
超越传统原子化的跨国直接投资与企业国际化理论范式,跳出企业自主决策、政府间双边经贸合作协定的二元视角,基于开发区视角提出了跨国集群网络理论假说。阐明了一带一路倡议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实践悖论;证实了传统理论和一些政策举措... 超越传统原子化的跨国直接投资与企业国际化理论范式,跳出企业自主决策、政府间双边经贸合作协定的二元视角,基于开发区视角提出了跨国集群网络理论假说。阐明了一带一路倡议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实践悖论;证实了传统理论和一些政策举措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失灵;刻画了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市区开发区空间结构、产业规模、产业优势等特殊禀赋;提出了支持开发区走出去、构建跨国集群网络、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模式的新思路与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网络 丝绸之路经济带 对外直接投资 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