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7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接与切断处理对土壤氮素资源异质环境中结缕草主匍匐茎的影响效应(英文)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德志 高桥繁男 祝廷成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6期115-123,共9页
通过实验检验了克隆植物结缕草在异质生境条件下的生理整合作用。结缕草被栽植于4种类型的“生境”内(它们的总体土壤氮素资源水平呈现梯度变化),并同时对匍匐茎的节间实施连接与切断2种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呈连接状态的结缕草克隆的平... 通过实验检验了克隆植物结缕草在异质生境条件下的生理整合作用。结缕草被栽植于4种类型的“生境”内(它们的总体土壤氮素资源水平呈现梯度变化),并同时对匍匐茎的节间实施连接与切断2种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呈连接状态的结缕草克隆的平均复合节数量、平均匍匐茎长度和生物量在各个生境类型间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主匍匐茎实施切断处理后的结缕草克隆的上述各项指标均显著减小。生长于贫瘠土壤斑块上的复合节平均根系生物量和根/茎比均高于肥沃土壤斑块。这一特征与其它典型的克隆植物明显不同。结缕草克隆在保持连接的情况下,土壤氮素对节间长度和比节间长度的伸长生长以及分蘖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实验过程中的节间切断处理抑制了节间的进一步伸长但提高了比节间长度。保持结缕草克隆整合并尽量避免严重干扰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在结缕草早期生长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断 异质性 整合 主匍匐茎 土壤氮素 结缕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资源时空耦合异质性及其对克隆植物的生态影响
2
作者 范旭丽 李德志 +6 位作者 王超华 柯世朕 李红 周燕 宋云 孙玉冰 王春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11494-11498,共5页
分析了环境资源的同质或异质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同组合所产生的耦合效应对克隆植物的一些特性,如生理整合、形态和生理可塑性、觅食行为、劳动分工、风险分摊等所产生的生态影响。通过对一些经典理论和观点进行分析和评述、扩展和引申... 分析了环境资源的同质或异质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同组合所产生的耦合效应对克隆植物的一些特性,如生理整合、形态和生理可塑性、觅食行为、劳动分工、风险分摊等所产生的生态影响。通过对一些经典理论和观点进行分析和评述、扩展和引申,提出了有关克隆植物对各类时空耦合异质生境响应对策的一些新的理论预测。同时对迄今为止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评述,并对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作了预测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植物 时空异质性 适应行为 可塑性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
3
作者 陆骏 《地理教学》 2001年第2期4-6,共3页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但同时人口激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态平衡等问题也随之凸现,成为阻止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显性因素。不管人们是否都认识到,隐藏在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是地球资源、环境支付了...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但同时人口激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态平衡等问题也随之凸现,成为阻止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显性因素。不管人们是否都认识到,隐藏在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是地球资源、环境支付了巨大代价的事实,不正视这些代价,经济统计指标中就含有“虚幻增长”的成分。人是地表圈层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人类经济活动方式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资源、生态、环境、经济这个巨系统的结构演变和功能发挥。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60年代发表的《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论文中指出,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体系是一个追求资源利用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牧童式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资源 高速增长 经济利益最大化 经济统计指标 美国经济 经济体系 显性因素 论文 西方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行动
4
作者 吕润美 《地理教学》 2010年第14期32-33,共2页
开发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所滑“澡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或者将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统称为课程资源。它既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开发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所滑“澡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或者将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统称为课程资源。它既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无形的资源。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开发 教育课程 教师 环境 课程资源 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 物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水稻田中氮素损失及其对水环境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2
5
作者 高效江 胡雪峰 +2 位作者 王少平 贺宝根 沈铭能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96-198,205,共4页
采用野外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淹水稻田施用碳铵后,氮素的转化、运移和损失的作用过程。结果表明,田间水中氮素以氨氮为主,淹水稻田剖面土壤溶液中氨氮和硝态氮的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 0.5 m深度以下,淋溶液中硝态氮和氨氮水... 采用野外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淹水稻田施用碳铵后,氮素的转化、运移和损失的作用过程。结果表明,田间水中氮素以氨氮为主,淹水稻田剖面土壤溶液中氨氮和硝态氮的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 0.5 m深度以下,淋溶液中硝态氮和氨氮水平较低,在 0.6— 4.8μ g· mL- 1之间,对地下水环境有一定影响。模拟暴雨径流试验表明,田间氮素径流损失负荷随施肥与降雨间隔时间延长而明显降低,施肥后短时间内暴雨径流导致的氮肥损失较大,对地表水环境污染严重, 必须加强科学合理的田间水肥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稻田 氮素损失 水环境影响 试验 施肥 暴雨径流 地表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城镇人居环境的研究——以上海市郊区三个小城镇为例 被引量:53
6
作者 宁越敏 项鼎 魏兰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31-35,共5页
首先讨论了小城镇人居环境的内涵和特征 ,而后构建了小城镇人居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以此为基础 ,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上海郊区的 3个小城镇进行了案例研究 ,在剖析了小城镇存在居住条件有待改进、公共设施与服务普遍滞后、... 首先讨论了小城镇人居环境的内涵和特征 ,而后构建了小城镇人居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以此为基础 ,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上海郊区的 3个小城镇进行了案例研究 ,在剖析了小城镇存在居住条件有待改进、公共设施与服务普遍滞后、基础设施水平较低、生态环境质量不高、社区人文环境亟需完善等主要问题后 ,归纳出小城镇人居环境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小城镇人居环境的优劣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城市化进程与小城镇人居环境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耦合的过程。加快小城镇的发展 ,不仅可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人居环境 上海 市郊 城市化 公共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体中重金属类内分泌干扰物的环境行为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翠 毕春娟 +1 位作者 陈振楼 许世远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重金属中的Hg、Cd、Pb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水系中普遍存在着重金属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现象,更值得注意的是饮用水源地污染也较为常见。简要阐述我国地表水体中重金属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现状,介绍了重金属类内... 重金属中的Hg、Cd、Pb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水系中普遍存在着重金属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现象,更值得注意的是饮用水源地污染也较为常见。简要阐述我国地表水体中重金属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现状,介绍了重金属类内分泌干扰物在悬浮颗粒物/水界面和沉积物/水界面之间的迁移转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概述它们在水生生物食物链中的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体 重金属 内分泌干扰物 环境行为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绿地规划研究——构筑绿色人类聚居环境 被引量:15
8
作者 姜允芳 石铁矛 赵淑红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7-36,共10页
区域绿地保护和控制发展是解决当今气候环境问题、构筑绿色人类聚居环境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区域绿地规划核心内容的总体架构,原则性的提出区域绿地的研究在构成要素体系、规划制定以及规划的实施管理3个方面发展存在问题与发展框架。... 区域绿地保护和控制发展是解决当今气候环境问题、构筑绿色人类聚居环境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区域绿地规划核心内容的总体架构,原则性的提出区域绿地的研究在构成要素体系、规划制定以及规划的实施管理3个方面发展存在问题与发展框架。目的是建立区域绿地规划宏观性的总体研究框架,以期带来中国区域绿地研究者对这一问题展开科学方法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绿地 聚居环境 适应气候 地理信息技术 规划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细菌法在环境污染物监测中的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23
9
作者 朱文杰 徐亚同 +3 位作者 张秋卓 杨洁 丁国荣 王晓媛 《净水技术》 CAS 2010年第4期54-59,共6页
发光细菌法具有快速、灵敏且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因此在环境污染物监测领域备受关注。该文主要介绍了发光细菌的发光机理、供试淡水菌种、发光细菌检测仪的开发及检测方法的改进优化,同时对目前国内利用发光细菌法在环境污染物监测中的... 发光细菌法具有快速、灵敏且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因此在环境污染物监测领域备受关注。该文主要介绍了发光细菌的发光机理、供试淡水菌种、发光细菌检测仪的开发及检测方法的改进优化,同时对目前国内利用发光细菌法在环境污染物监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发光 淡水发光细菌 环境污染物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粪便生态型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淑杭 徐亚同 凌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68-171,共4页
猪场粪便是主要污染源,但又是一类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在研究中采用生态工程与资源化综合技术处理猪场粪便,固态粪堆肥发酵后转化成优质有机肥,粪水经厌氧产沼、光合细菌液肥化、水生植物氧化塘多级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出水可达排放... 猪场粪便是主要污染源,但又是一类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在研究中采用生态工程与资源化综合技术处理猪场粪便,固态粪堆肥发酵后转化成优质有机肥,粪水经厌氧产沼、光合细菌液肥化、水生植物氧化塘多级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出水可达排放标准,为猪场粪便的处置提供了可供选用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粪便 处理 循环经济 光合细菌液肥 有机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都市人居环境评价和优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282
11
作者 宁越敏 查志强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5-20,共6页
探讨了人居环境的概念,指标体系,并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人居环境演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尽管90年代以来上海人居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改善速度仍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为此,本文提出了大都市人居环境的宏观优化... 探讨了人居环境的概念,指标体系,并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人居环境演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尽管90年代以来上海人居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改善速度仍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为此,本文提出了大都市人居环境的宏观优化原则和微观优化原则,进一步提出人居环境优化的5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评价 大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栖软体动物水环境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玉霞 卢晓明 +1 位作者 何岩 黄民生 《净水技术》 CAS 2010年第1期5-8,共4页
水环境修复的关键是调控水生生态系统结构,使其恢复自然、健康和稳定的水生生态系统功能,提高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净化能力。该文主要从净水效果、水环境污染检测和富集重金属方面概述和讨论了底栖软体动物在水环境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现... 水环境修复的关键是调控水生生态系统结构,使其恢复自然、健康和稳定的水生生态系统功能,提高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净化能力。该文主要从净水效果、水环境污染检测和富集重金属方面概述和讨论了底栖软体动物在水环境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相关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生物修复 底栖软体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娃河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工程 被引量:12
13
作者 黄民生 徐亚同 +5 位作者 陈邦林 顾詠洁 谢冰 徐启新 何国富 金承翔 《净水技术》 CAS 2005年第6期56-59,共4页
该文系统地分析了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重富营养化水体———丽娃河的生态环境现状,并对丽娃河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工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富营养化 生态环境现状 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地区农村固体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化策略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永根 周传斌 +1 位作者 朱慧芳 王如松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40-946,共7页
农村地区有机废弃物就地资源化处置已成为热门议题。以典型旅游型村庄——浙江省桐庐县阳山畈村为例,通过实地问卷及采样分析方法,探讨了农村废弃物产生特征、居民资源化利用意愿以及有机废弃物的就地资源化处置策略。结果表明:1阳山畈... 农村地区有机废弃物就地资源化处置已成为热门议题。以典型旅游型村庄——浙江省桐庐县阳山畈村为例,通过实地问卷及采样分析方法,探讨了农村废弃物产生特征、居民资源化利用意愿以及有机废弃物的就地资源化处置策略。结果表明:1阳山畈村的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约为0.29 kg·人-1·d-1,其中有机废弃物为0.15 kg·人-1·d-1,约占总量52.5%;村农业有机废弃物主要是黑木耳菌棒,产生量约为180 t·a-1。2当具备垃圾分类设施时,大多数村民愿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且有94.6%的人愿意使用废弃物资源化产生的有机肥,47.6%的人愿意承担资源化设施的部分运行费用。3提出了源头分类-就地处置的资源化管理策略,可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易降解成分及农业有机废弃物。预计该模式实施后可产生明显的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发达农村 废弃物管理 资源化策略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来滹沱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15
作者 宋保平 过仲阳 +3 位作者 郑艳侠 赵旭阳 张素珍 符蕴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21,共5页
通过分析滹沱河全流域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情况,将流域划分为3个水资源区:小觉以上区域(I区—成水和用水环境)、小觉至黄壁庄之间区域(II区—成水环境)、黄壁庄以下区域(III区—用水环境)。利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水文、气象数据,结合... 通过分析滹沱河全流域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情况,将流域划分为3个水资源区:小觉以上区域(I区—成水和用水环境)、小觉至黄壁庄之间区域(II区—成水环境)、黄壁庄以下区域(III区—用水环境)。利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水文、气象数据,结合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整理,探讨了半世纪以来滹沱河流域分区水资源的演变规律,并剖析了流域水资源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近50年来,全流域水资源总量呈现出减少趋势,不同区域减少幅度各不相同;I区和II区的水资源变化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但影响机理和程度有所差异;而III区的水资源变化则完全由人类活动控制,自然因素几乎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量 降水量 径流量 滹沱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水处理与水环境保护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秋卓 徐亚同 +1 位作者 周扬 李华 《净水技术》 CAS 2010年第4期1-4,共4页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加之水体污染严重,直接威胁到民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该文介绍了几种目前常用的废水处理工艺,并着重对气浮法、氧化法、活性污泥法及生物膜法等几种典型处理方法进行了...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加之水体污染严重,直接威胁到民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该文介绍了几种目前常用的废水处理工艺,并着重对气浮法、氧化法、活性污泥法及生物膜法等几种典型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呼吁每个人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共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保护 水污染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水环境非点源污染及其控制对策 被引量:7
17
作者 史贵涛 陈振楼 +2 位作者 李海雯 王利 许世远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4-85,97,共3页
随着点源污染治理程度的提高,非点源污染对上海城市水环境污染的贡献日益增大。经调查发现上海城市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类型主要包括地表径流污染、大气的干湿沉降、河流底泥的二次污染、水上交通运输污染和废物的随意倾倒等。水环境的非... 随着点源污染治理程度的提高,非点源污染对上海城市水环境污染的贡献日益增大。经调查发现上海城市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类型主要包括地表径流污染、大气的干湿沉降、河流底泥的二次污染、水上交通运输污染和废物的随意倾倒等。水环境的非点源污染可以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污染饮用水源,造成建筑物和财产的直接损失等。从上海城市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的基本情况出发,提出了控制非点源污染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城市水环境 控制对策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TWs中浮游植物特征及其与水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丹 吴小慧 +4 位作者 黄民生 何岩 张勇 童敏 潘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8006-8009,共4页
[目的]研究SFTWS中浮游植物特征及其与水环境的相关性。[方法]以上海虹桥交通枢纽河段的梯级生态浮床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及其与水质净化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该河段共鉴得浮游植物7门57种。其中,蓝藻门12... [目的]研究SFTWS中浮游植物特征及其与水环境的相关性。[方法]以上海虹桥交通枢纽河段的梯级生态浮床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及其与水质净化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该河段共鉴得浮游植物7门57种。其中,蓝藻门12种,隐藻门2种,硅藻门10种,黄藻门1种,裸藻门7种,甲藻门1种,绿藻门24种;浮游植物优势种多为蓝藻门、硅藻门和绿藻门;生物密度远大于10×105ind./L,均为富营养型;香侬指数为0.6~2.2,丰富度为0.5~2.5,均匀度为0.35~0.85,说明水体属于富营养型;生物密度和种类与温度和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浮游植物对N的吸收是系统除N的重要途径。[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城市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生态浮床系统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指数 理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松江大学城的建设对周边地区开发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昌霞 肖勤 曾刚 《现代城市研究》 2003年第6期73-76,共4页
大学城建设作为新的区域发展工具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政府的关注。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上海松江大学城对松江地区的人力资源、技术水平、房地产开发、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后认为,大学城对上海市松江区经济建设已... 大学城建设作为新的区域发展工具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政府的关注。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上海松江大学城对松江地区的人力资源、技术水平、房地产开发、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后认为,大学城对上海市松江区经济建设已经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要维持大学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擎作用,还必须注意加强大学与社会各界的互动等方面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松江大学城 区域经济 房地产开发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研发产业发展环境优化潜力及现实挑战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战仁 杜德斌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7-93,共7页
结合研发产业特点和对发展环境的特殊要求,深入分析了上海研发产业发展环境优化潜力及现实挑战,指出上海应通过优化研发综合服务、扩大产业合作国际水平、明确对研发产业的扶持政策等来实现上海研发产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 研发产业 上海 产业发展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