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资源强度变化对结缕草植株克隆生长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浩 李德志 +5 位作者 程立丽 何莹莹 纪倩倩 刘薇 赖苏雯 陈慧娟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4-671,共8页
克隆植株的生长特征及其表型可塑性反映了其对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性。论文以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为研究对象,采用4种均质光照水平(全光照、30%、50%和70%遮荫比例)和9种异质光照格局对结缕草进行处理,旨在揭示不同光照对结缕草不同... 克隆植株的生长特征及其表型可塑性反映了其对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性。论文以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为研究对象,采用4种均质光照水平(全光照、30%、50%和70%遮荫比例)和9种异质光照格局对结缕草进行处理,旨在揭示不同光照对结缕草不同发育时期克隆生长特征和表型可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70%均质全光照(即均匀遮光30%)条件下结缕草克隆植株生长情况最好,其总生物量和分株数目等指标都达到最大值。其次为全光照、50%和30%均质全光照。(2)对结缕草克隆植株实施异质光照处理时,30%遮荫条带对克隆植株生长和克隆构型指标未产生显著影响;50%遮荫条带处于植株基部相比处于中、尾部时,植株根冠比高,B分株数目低,但对其它指标影响不显著;70%遮荫条带处于植株基部相比处于中、尾部时,植株根冠比高,并且其它指标都显著降低;不同强度的遮荫条带处于植株中、尾部时,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这一研究有助于了解结缕草克隆植株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特征和适应策略,对于结缕草地的科学经营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缕草 光照水平 发育阶段 表型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绿阔叶林8种乔灌木叶片氮含量及其分配与光合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纪倩倩 李德志 +5 位作者 刘微 赖苏雯 陈惠娟 陈青青 耿松 贠小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49-1859,共11页
以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5个不同演替阶段常见的4种乔木以及4种灌木叶片的光饱和速率(Pmax)、光合氮素利用效率(PNUE)及其与叶片氮含量(NL)、叶片氮素在细胞壁的分配比例(细胞壁N/叶... 以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5个不同演替阶段常见的4种乔木以及4种灌木叶片的光饱和速率(Pmax)、光合氮素利用效率(PNUE)及其与叶片氮含量(NL)、叶片氮素在细胞壁的分配比例(细胞壁N/叶片总N,NCW/NL)、氮素在光合酶中的分配比例(NR/NL)、单位面积叶干重(LMA)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演替系列4种乔木和4种灌木各种间指标除NL外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前期种较后期种具有更高的NR/NL、PNUE、Pmax,而后期种LMA、NCW/NL、MCW/ML(细胞壁干重/叶片总干重)更大,NL在乔木各种间差异不明显,在灌木种间则差异显著;乔木种较灌木种具有更大的LMA、NCW/NL、MCW/ML,而NR/NL则较灌木小;8种植物的Pmax与NL以杨梅为最高,连蕊茶最低;苦槠具有最高的PNUE,而栲树最低。(2)随着演替的进行,前期种的NR/NL、PNUE、Pmax有减小趋势,而LMA、NCW/NL、MCW/ML逐渐增大,后期种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3)NR/NL与Pmax、PNUE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LMA、NCW/NL、MCW/ML则与Pmax、PNUE、NR/NL显著负相关。研究认为,NR/NL与NCW/NL之间的负相关性及其对PNUE的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树木在光合与维持两方面的权衡关系以及演替的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演替 光合氮利用效率 氮素分配 比叶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盘曝气系统中悬浮填料挂膜特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国富 陈峰 +2 位作者 周增炎 高廷耀 黄民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2-194,共3页
在微孔盘曝气系统中,针对悬浮填料挂膜过程,展开中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HRT仅1h的连续流曝气系统中,悬浮填料挂膜快。曝气强度不同,悬浮填料挂膜特性和生物膜量以及对COD的去除效果相差很大。试验发现微孔盘曝气系统中悬浮填料... 在微孔盘曝气系统中,针对悬浮填料挂膜过程,展开中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HRT仅1h的连续流曝气系统中,悬浮填料挂膜快。曝气强度不同,悬浮填料挂膜特性和生物膜量以及对COD的去除效果相差很大。试验发现微孔盘曝气系统中悬浮填料的最适宜曝气强度范围为8~10m3/(m2·h),在此范围内,系统的溶解氧为3.9~5.2mg/L,生物膜量为3.3~3.5g/L,对COD的去除率在70%~80%。在上述基础上还对不同型号的悬浮填料进行了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填料 曝气系统 特征研究 微孔 曝气强度 生物膜量 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 去除效果 挂膜特性 3.5g COD 膜过程 连续流 HRT 溶解氧 去除率 中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冷轧废水站污泥脱水系统
4
作者 李善仁 何国富 +1 位作者 刘金成 何迎春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79,共3页
介绍了采用板框压滤机处理不锈钢冷轧废水重金属污泥的工艺。设计泥量(以干污泥计)24 t/d,各水处理子系统的污泥,主要以含酸废水处理系统的污泥为主,泵入污泥浓缩池浓缩后,含固率8%~10%的污泥通过变频器控制的偏心单螺杆泵输送至板框... 介绍了采用板框压滤机处理不锈钢冷轧废水重金属污泥的工艺。设计泥量(以干污泥计)24 t/d,各水处理子系统的污泥,主要以含酸废水处理系统的污泥为主,泵入污泥浓缩池浓缩后,含固率8%~10%的污泥通过变频器控制的偏心单螺杆泵输送至板框压滤机。经过板框压滤机脱水后的泥饼含固率要求大于35%。系统自2007年9月初调试正常以来,运行良好,泥饼含固率稳定在3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冷轧 酸性废水污泥 污泥脱水 板框压滤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填料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何国富 徐和胜 +3 位作者 周增炎 高廷耀 黄民生 徐亚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38,共3页
试验系统利用某城市污水厂生产工艺回流污泥为系统悬浮污泥,探讨了悬浮填料投配比、投配方式和中试硝化效果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悬浮填料最小投配比为15%即可满足系统硝化功能的要求;悬浮填料的投配方式宜采用集中投配并布置于曝... 试验系统利用某城市污水厂生产工艺回流污泥为系统悬浮污泥,探讨了悬浮填料投配比、投配方式和中试硝化效果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悬浮填料最小投配比为15%即可满足系统硝化功能的要求;悬浮填料的投配方式宜采用集中投配并布置于曝气池的末端,这样既可提高系统的生物膜量,又有利于硝化反应的实现。而且,控制适当的溶解氧浓度,悬浮填料的投加有助于同步硝化反硝化更充分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填料 试验研究 同步硝化反硝化 优化 城市污水厂 溶解氧浓度 悬浮污泥 回流污泥 生产工艺 试验系统 试验结果 生物膜量 硝化反应 可满足 曝气池 配比 配方 中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辛磺酸(PFOS)对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生长发育、甲状腺和性腺组织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青坡 钱丽娟 +1 位作者 郭素珍 施华宏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64-472,共9页
为了揭示全氟辛磺酸(PFOS)的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干扰效应,并探索运用爪蟾动物模型同时检测多种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的可能性,将NF48阶段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蝌蚪暴露于0.01、0.1和1mg·L-1PFOS中6个月,检测PFOS对爪蟾生长、变... 为了揭示全氟辛磺酸(PFOS)的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干扰效应,并探索运用爪蟾动物模型同时检测多种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的可能性,将NF48阶段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蝌蚪暴露于0.01、0.1和1mg·L-1PFOS中6个月,检测PFOS对爪蟾生长、变态、甲状腺和性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取样时间,PFOS组爪蟾体长、体重和蝌蚪尾长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个月后,PFOS组比对照组平均慢1个发育阶段,4和6个月后,0.01mg·L-1PFOS组反而比对照组分别快1和2个发育阶段.6个月后,PFOS组甲状腺出现滤泡上皮细胞增生、胶质减少甚至空泡化等现象,且随着PFOS浓度的增加而加重;各组幼蛙性腺出现间性、睾丸珍珠状和先天性萎缩等畸形现象,外观为间性的性腺主要表现为睾丸组织中产生类似雌性个体的卵巢腔.对照组幼蛙的雌雄比为0.5:1,而暴露组分别为2.3:1(0.01mg·L-1组)、4.5:1(0.1mg·L-1组)和5:1(1mg·L-1组).上述结果表明,PFOS对爪蟾的变态过程具有小剂量刺激效应,能引起甲状腺组织结构的损伤,导致睾丸组织的雌性化和雌雄性比的异常升高,表现出明显的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干扰效应,可以认定为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实验同时表明非洲爪蟾可以用于多种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磺酸 非洲爪蟾 变态 甲状腺 性腺 内分泌干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照条件下结缕草全株碳素生理整合格局及其生态效应 被引量:8
7
作者 何莹莹 李德志 +3 位作者 徐洁 王浩 程立丽 刘微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0,共10页
在4种光照处理条件下(处理Ⅰ:对所有分株光照处理;处理Ⅱ:对所有分株遮光处理;处理Ⅲ:仅对引入13CO2的复合节分株进行遮光处理;处理Ⅳ:仅对引入13CO2的复合节分株进行光照处理),分别从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Steud.)克隆植株的基部、... 在4种光照处理条件下(处理Ⅰ:对所有分株光照处理;处理Ⅱ:对所有分株遮光处理;处理Ⅲ:仅对引入13CO2的复合节分株进行遮光处理;处理Ⅳ:仅对引入13CO2的复合节分株进行光照处理),分别从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Steud.)克隆植株的基部、中部和梢部(分别为第7、第17和第24复合节)分株引入13CO2,对13C在克隆植株不同器官内的分配格局及传输特征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从克隆植株的不同部位引入13CO2,13C的传输格局均表现出以引入点为起始点沿匍匐茎向基和向顶双向运输的趋势,但向顶传输的陡度值均小于向基传输的陡度值,向顶传输的距离则均大于向基传输的距离,说明13C的向顶传输更具优势。分株叶片、匍匐茎和复合节根中13C的传输格局有一定差异;引入点分株叶中δ13C值较高,其他分株叶中δ13C值均迅速降低;匍匐茎内δ13C值总体较低,但13C传输范围广;当13CO2引入点位于基部和中部时复合节根的δ13C值高于匍匐茎,但当13CO2引入点位于梢部时复合节根的δ13C值低于匍匐茎。从13C的传输范围及陡度值看,总体上分株叶中13C的陡度值显著大于复合节根和匍匐茎;在匍匐茎中13C呈现出平缓的传输格局但传输距离最远。此外,在4种光照处理条件下,处理Ⅳ的根及匍匐茎中13C向基或向顶传输的陡度值总体上均最高,且各器官13C的传输距离均最远;但从基部、中部和梢部分株引入13CO2后,分别在处理Ⅱ、处理Ⅲ和处理Ⅰ的分株叶中13C向基或向顶传输的陡度值均最高。根据实验结果,对不同光照条件下结缕草克隆植株不同器官内光合产物的分配格局及其生态效应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缕草 光照条件 生理整合格局 ^13C同位素示踪 克隆植物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爪蟾胚胎致畸实验(FETAX)在检测污染物发育毒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钱丽娟 刘青坡 +3 位作者 郭素珍 曹庆珍 刘俊奇 施华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28,共5页
爪蟾胚胎致畸实验(FETAX)是一种用于检测污染物发育毒性的有效方法。用CuSO_4、CdCl_2和三丁基锡(TBTCl)对热带爪蟾(Xenopus tropicalis)胚胎进行48 h暴露。结果表明,对照组胚胎均未出现死亡或畸形现象,Cu^(2+)、Cd^(2+)和TBTCl对胚胎... 爪蟾胚胎致畸实验(FETAX)是一种用于检测污染物发育毒性的有效方法。用CuSO_4、CdCl_2和三丁基锡(TBTCl)对热带爪蟾(Xenopus tropicalis)胚胎进行48 h暴露。结果表明,对照组胚胎均未出现死亡或畸形现象,Cu^(2+)、Cd^(2+)和TBTCl对胚胎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_(50))分别为0.38 mg/L、4.28 mg/L和3.18μg/L。48 h后,各暴露组胚胎出现颅面缺陷、眼睛突出、漏斗形嘴、肠道蜷曲、尾巴弯曲、水肿和色素沉着等多种畸形现象。Cu^(2+)、Cd^(2+)和TBTCl对胚胎的半致畸质量浓度(EC_(50))分别为0.16 mg/L、2.16 mg/L和2.98 μg/L,致畸指数分别为2.38、1.98和1.04。用脱碘酶抑制剂碘番酸(IOP)对非洲爪蟾胚胎进行暴露。36 h后,暴露组胚胎主要出现眼睛异常发育甚至消失等现象,这表明IOP对眼的发育有特定的毒性作用。研究表明,运用热带爪蟾胚胎检测污染物发育毒性的灵敏性并不高于非洲爪蟾(X.laevis)胚胎致畸实验,运用FETAX进行污染物发育毒性的检测并未显示出明显优势,其实验方案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但爪蟾胚胎模型在研究污染物特定的毒性机理方面具有较大潜力。鉴于爪蟾胚胎很适合进行分子操作,在现有FETAX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分子生物学指标,将不仅能提高发育毒性效应检测的灵敏性,而且也增加了对污染物特定毒作用模式的解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毒理学 爪蟾 胚胎 致畸 发育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抗生素对热带爪蟾胚胎发育的毒性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刘臻 施华宏 +1 位作者 黄宏 尹大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共6页
由抗生素在畜牧养殖业中的滥用造成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对水生生物的毒害作用日益受到关注。用0.5~1.5g/L的氯霉素(Chloramphenicol)、红霉素(Erythromycin)和0.01~0.5g/L的四环素(Tetracycline)对热带爪蟾(Xenopus tropicalis)胚胎... 由抗生素在畜牧养殖业中的滥用造成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对水生生物的毒害作用日益受到关注。用0.5~1.5g/L的氯霉素(Chloramphenicol)、红霉素(Erythromycin)和0.01~0.5g/L的四环素(Tetracycline)对热带爪蟾(Xenopus tropicalis)胚胎进行72 h暴露。结果表明,1.25 g/L和1.5 g/L的氯霉素使胚胎存活率分别下降了7%和14%,红霉素对胚胎存活无明显影响,0.5g/L四环素导致胚胎全部死亡。1.5g/L的氯霉素和红霉素使胚胎体长分别减少了7%和9%,0.25g/L的四环素使胚胎体长减少了4%。3种抗生素能引起围心腔水肿、泄殖腔增大或拉长、肛门扩张和尾部弯曲等多种畸形现象,1.5g/L的氯霉素造成的总畸形率和围心腔水肿率分别为44%和34%;1.5g/L的红霉素造成的总畸形率和泄殖腔增大率分别为22%和20%;0.25g/L四环素造成的总畸形率和肛门扩张率分别为75%和59%。3种抗生素对热带爪蟾胚胎的发育毒性从大到小为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氯霉素 红霉素 四环素 热带爪蟾胚胎 致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隆植物结缕草的水分生理整合格局特征及其生态效应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程立丽 李德志 +6 位作者 朱志玲 何莹莹 王浩 纪倩倩 刘微 陈慧娟 赖苏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42-1451,共10页
以克隆植物结缕草为研究对象,采用18 O作为示踪元素,从克隆植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复合节根系引入H218 O,在"异质高水"、"均质低水"两种环境条件下,探测和分析结缕草克隆植株复合节根、匍匐茎、A和B分株叶各构件组... 以克隆植物结缕草为研究对象,采用18 O作为示踪元素,从克隆植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复合节根系引入H218 O,在"异质高水"、"均质低水"两种环境条件下,探测和分析结缕草克隆植株复合节根、匍匐茎、A和B分株叶各构件组分系列内的水分生理整合格局特征及其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在两种水分环境条件下,H218 O在克隆植株主匍匐茎内各构件组分系列中均表现出双向传输的趋势,但更倾向于向顶传输。(2)H218 O向顶传输时,在"异质高水"生境内,基部复合节根系吸收的H218 O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中部复合节根系吸收的H218 O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均质低水"生境内,中部复合节根系吸收的H218 O呈持续增加趋势。(3)在两种生境的3种引入情况下,H218 O均向顶传输到尖端生长点。其中在"异质高水"和"均质低水"生境内H218 O在克隆植株中向基传输过程中,传输强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H218 O在主匍匐茎中传输时18 O分配于分株叶片中的量较多;H218 O在二级匍匐茎中的传输都呈现出明显的向顶趋势,传输距离都到达了二级匍匐茎的顶端生长点。(4)在绝大多数情况下,A分株叶系列的18 O丰度均明显高于B分株叶系列,这与A、B分株系列的生长发育特征相一致;但在"异质高水"生境内,中部分株吸收的H218 O在二级匍匐茎中传输时,分配于B分株叶系列的18 O明显高于A分株叶系列,即A分株系列相对于B分株系列的比较优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发生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缕草 水分 生理整合 H218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物对鱼类的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瞿璟琰 施华宏 +1 位作者 刘青坡 姚晨岚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75-380,共6页
环境中可以影响生物体甲状腺激素合成、运输、作用和代谢等过程的化学污染物称为甲状腺激素干扰物(TDCs),TDCs被认为是继环境雌激素之后最重要的一类内分泌干扰物.鱼类甲状腺的结构、甲状腺激素的转运和功能等与哺乳动物有较大差别.与... 环境中可以影响生物体甲状腺激素合成、运输、作用和代谢等过程的化学污染物称为甲状腺激素干扰物(TDCs),TDCs被认为是继环境雌激素之后最重要的一类内分泌干扰物.鱼类甲状腺的结构、甲状腺激素的转运和功能等与哺乳动物有较大差别.与哺乳动物相比,污染物干扰鱼类甲状腺激素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在介绍鱼类甲状腺结构、功能以及甲状腺激素在鱼体内动态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污染物对鱼类的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探讨了今后鱼类甲状腺激素干扰研究的主要方向.污染物能对鱼类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关酶活性及甲状腺结构等产生直接影响;同时,污染物还可以通过干扰鱼类甲状腺系统对由甲状腺激素调节的重要生理过程如生长、繁殖和发育等产生间接影响.污染物主要通过干扰鱼类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转运、清除以及与甲状腺激素受体(TR)的相互作用等机制对鱼类产生不利影响.在污染物对鱼类甲状腺激素干扰的研究中,今后应重点关注环境中"新型"卤化有机污染物、鱼类早期发育过程与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的关系、TR介导机制以及TDCs的筛选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内分泌干扰物 甲状腺激素干扰物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管用于发光细菌检测水样毒性时的色度修正 被引量:4
12
作者 瞿璟琰 卢湘岳 刘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8-20,共3页
阐述了应用发光细菌检测有色水样毒性时,水样色度会引起附加发光抑制的原因,提出应用同心双层检测玻管,可以对有色水样色度引起的附加发光抑制加以修正。通过比较单层管和双层管测定标准曲线间的差异、设置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评价该方... 阐述了应用发光细菌检测有色水样毒性时,水样色度会引起附加发光抑制的原因,提出应用同心双层检测玻管,可以对有色水样色度引起的附加发光抑制加以修正。通过比较单层管和双层管测定标准曲线间的差异、设置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评价该方法的可靠性,以及用该方法检测有色水样活性黑KN-B溶液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用同心双层检测玻管可以有效修正由水样色度引起的附加发光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细菌 同心双层检测玻管 水质 色度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对上海的启示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孔燕 黄民生 何国富 《现代城市研究》 2006年第1期25-28,共4页
阐述生态城市的实质,对国外建设生态城市的实践和规划管理方案进行分析,并根据上海自身特点,总结有益经验应用于上海生态城市建设。具体从城市森林绿化、交通建设、资源能源、人口结构、管理制度和公众参与方面对上海建设生态城市提出... 阐述生态城市的实质,对国外建设生态城市的实践和规划管理方案进行分析,并根据上海自身特点,总结有益经验应用于上海生态城市建设。具体从城市森林绿化、交通建设、资源能源、人口结构、管理制度和公众参与方面对上海建设生态城市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市 上海 生态系统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细菌法中双层管水样色度修正法的改进 被引量:2
14
作者 瞿璟琰 卢湘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00-103,共4页
应用同心圆双层检测玻管分离水样色度和毒性对菌体发光的影响,并改用食用色素配制有色无毒的溶液作为对照,评估了该方法的系统偏差。结果表明,用双层管检测色度引起的附加抑光读数与用单层管的相比,偏差为35.6%±0.1%。据此建立校... 应用同心圆双层检测玻管分离水样色度和毒性对菌体发光的影响,并改用食用色素配制有色无毒的溶液作为对照,评估了该方法的系统偏差。结果表明,用双层管检测色度引起的附加抑光读数与用单层管的相比,偏差为35.6%±0.1%。据此建立校正方程,并设置阳性对照进行可靠性检验,得到的水样毒性与实际毒性之间的误差小于5%。用该方法检测活性黑KN-B溶液的急性毒性,在排除了色度干扰后,测得活性黑KN-B的EC50为224.3mg/L。改进了先前的双层管法,确定了用两种检测管测得结果间的偏差,并建立了校正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发光细菌 有色水样 同心圆双层检测玻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苯基锡对热带爪蟾胚胎的致畸效应
15
作者 玉琳 张小利 +4 位作者 袁静 朱攀 杨波 黄民生 施华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共4页
用于船舶防污漆和农作物杀菌剂的三苯基锡(TPT)对淡水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用1~6 μgSn/L的TPT对热带爪蟾(Xenopustropicalis)胚胎从NF11/12阶段开始进行72 h暴露。结果表明,6μgSn/L暴露组胚胎的存活率比对照组降低了83%,3.5 μgS... 用于船舶防污漆和农作物杀菌剂的三苯基锡(TPT)对淡水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用1~6 μgSn/L的TPT对热带爪蟾(Xenopustropicalis)胚胎从NF11/12阶段开始进行72 h暴露。结果表明,6μgSn/L暴露组胚胎的存活率比对照组降低了83%,3.5 μgSn/L及以上质量浓度的TPT暴露使胚胎的体长减少16%~35%,2.25μgSn/L及以上质量浓度暴露组胚胎的总畸形率均达100%。畸形现象主要包括眼睛异常,躯干拉长,泄殖腔突出,鳍变窄或消失,尾巴弯曲和皮肤色素减少等。在所有畸形表型中,TPT对鳍的影响最突出。暴露组胚胎的尾鳍宽度比对照组减少了17%~100%,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因此,TPT能抑制热带爪蟾胚胎的生长,并具有极强的致畸性,能特异性地阻碍爪蟾鳍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三苯基锡 热带爪蟾 胚胎 致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