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教学变革与教师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教席联席学校网络第五届论坛”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金莺莲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13,共3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教席联席学校网络第五届论坛"在上海举行。与会代表认为:基础教育国际化的使命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国际课程是推动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效工具,促进教育国际化教学变革与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教席联席学校网络第五届论坛"在上海举行。与会代表认为:基础教育国际化的使命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国际课程是推动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效工具,促进教育国际化教学变革与教师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基于项目的合作学习,教育国际化的起点与终点要落在教育本土化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国际化 教育本土化 教学变革 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设计新发展:面向复杂学习的整体性教学设计——荷兰开放大学Jeroen J.G.van Merrienboer教授访谈 被引量:72
2
作者 冯锐 李晓华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共4页
麦里恩博尔(Jeroen J.G.van Merrienboer),荷兰开放大学教授,教育技术学博士,现任荷兰开放大学终身学习研究中心主任,《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2007版)主编之一,《教学设计的国际观》(第一、二册)作者之一。麦里恩博尔教授于20世纪8... 麦里恩博尔(Jeroen J.G.van Merrienboer),荷兰开放大学教授,教育技术学博士,现任荷兰开放大学终身学习研究中心主任,《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2007版)主编之一,《教学设计的国际观》(第一、二册)作者之一。麦里恩博尔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教育技术和教学设计领域的研究,早期的研究项目主要涉及软件工程、故障检测技术等课程设计方面。90年代,麦里恩博尔的研究转向了复杂认知技能的学习任务设计,他主持研究和开发了面向复杂学习的4C/ID整体任务设计模式。2002年后,麦里恩博尔又开始研究认知负荷理论对复杂学习设计的启示和指导,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教学设计观点。麦里恩博尔主持过20多项研究课题,出版了《计算机程序入门教程:教育技术的观点》(1990)《培训复杂认知技能:面向专业技能培训的四要素教学设计模型》(1997)《教学设计的革新:从学习任务到复杂技能》(2002)《4C/ID模型》(2005)《复杂学习的十大步骤》(2007)5部专著,参与编辑了《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2007)《整合的e-Learning》(2004)等7部著作,发表的学术论文近100篇。1999年,《培训复杂认知技能:面向专业技能培训的四要素教学设计模式》获得AECT杰出著作奖。麦里恩博尔2002年被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国际委员会授予国际贡献奖;2003年被荷兰教育研究协会(NERA)博士学生部授予优秀博士生导师奖;2005年被比利时哈瑟尔特大学授予荣誉主席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终身学习 开放大学 VAN 荷兰 20世纪80年代 教育技术学 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的术语之辨——以英语学科为例 被引量:75
3
作者 俞红珍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9-53,共5页
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属课程研究中不同的研究层面,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国家统一的课程教材研制体制,致使课程、教材、教学等不同层面上的问题纠缠在一起,混淆不清。以英语学科为例旨在阐述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三... 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属课程研究中不同的研究层面,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国家统一的课程教材研制体制,致使课程、教材、教学等不同层面上的问题纠缠在一起,混淆不清。以英语学科为例旨在阐述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试图为人们的讨论奠定学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内容 教材内容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科学:架构课程发展的新参照系 被引量:9
4
作者 裴新宁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0年第5期84-91,共8页
20世纪80-90年代,北美及欧洲的认知科学及教育研究领域的有识之士,几乎同时启动了时学习机理的新探索,奠基了今日的学习科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催化并支撑了学习科学向教学及课程领域的渗透,新的课程发展参照系正在建立。来自... 20世纪80-90年代,北美及欧洲的认知科学及教育研究领域的有识之士,几乎同时启动了时学习机理的新探索,奠基了今日的学习科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催化并支撑了学习科学向教学及课程领域的渗透,新的课程发展参照系正在建立。来自发达国家及地区的课程改革成功经验,为理解学习科学与课程发展的关系提供了借鉴。例子表明了学习科学视域中课程发展的几个关键要素:学习者中心、追求理解、促进卓越、个体道德——社会——智力的全面发展,以及技术的不可或缺。论证也表明,学校教育功能难以满足新文化背景下个体发展的需要,难以履行教育的全部使命;非正式学习必将成为教育创新的一个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科学 课程发展 国际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革新为何效果有限--系统观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8
5
作者 郑太年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0年第5期23-27,共5页
信息技术被视为教学革新的推动力之一,但在教育实践中其潜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从系统观的视角探究其缘由,可以发现:课堂教学系统、学校系统和社会系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有着不同层面的制约作用,当这些系统中其他制约因素没有发生变... 信息技术被视为教学革新的推动力之一,但在教育实践中其潜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从系统观的视角探究其缘由,可以发现:课堂教学系统、学校系统和社会系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有着不同层面的制约作用,当这些系统中其他制约因素没有发生变化时,强力推进信息技术这一因素则导致创新效果有限。在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革新的过程中,简单地增加硬件设施或提升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因此我国在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革新方面应借鉴美国新技术学校(New Tech Schools of IDEAS)在此方面的成功经验,如创造支持性的系统环境、注重教学活动和学校制度的整体设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革新 制约因素 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现代心理学知识观看英语课程与教学
6
作者 俞红珍 朱立宏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5年第6期24-27,共4页
知识问题是教育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知识?知识有哪些类型?学习者怎样获得知识?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影响着学校教育的课程形态、教学特点、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在我国当代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知识问题又一次成为人们争论的话题。本文从现代... 知识问题是教育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知识?知识有哪些类型?学习者怎样获得知识?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影响着学校教育的课程形态、教学特点、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在我国当代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知识问题又一次成为人们争论的话题。本文从现代心理学知识观的角度,探讨它对我国英语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知识观 英语教学 学习方式 课程改革 中学 认知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系统的范式转变——对话国际教学设计专家Charles M.Reigeluth教授 被引量:35
7
作者 段敏静 裴新宁 李馨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共6页
"范式转变"在教育研究领域并非一个新词,但似乎一直流于口号。今天再提,是迫于解决教育问题行动的必需。在企业及经济体制采取措施转型到适应信息化社会系统发展需要的范式时,教育系统做出的反应已落后了近20年。今天,公众对... "范式转变"在教育研究领域并非一个新词,但似乎一直流于口号。今天再提,是迫于解决教育问题行动的必需。在企业及经济体制采取措施转型到适应信息化社会系统发展需要的范式时,教育系统做出的反应已落后了近20年。今天,公众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度之高前所未有,但依然习惯于非此即彼的思考,许多教育决策者和研究者的行动依然滞留于对当下教育系统的"修修补补"。关于教育改革研究的许多项目和措施在实践领域收效甚微。政府不断地加大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但新技术本身并没有真正改变一贯的学校文化。面对教育改革推进过程中的种种难题,为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我们不得不思考教育系统本身的建制是否失效。需要认清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我们当下的教育系统仍然是为筛选而设计,并非为学习而设计。我们不能忽视,以时间为恒量的学校教育范式巩固了"分数"的统治地位,加剧了系统内局部的人力竞争,却弱化了人才的多元发展潜力,给我国教育系统整体的国际竞争力造成威胁,也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等诸多问题解决的困难重重。束于这样的教育系统,满足个体学习者需要、实现终身学习与人的可持续性发展离我们依旧很远。转变教育范式是历史必然,刻不容缓,但是谈何容易。需要在思维模式、教育理论与研究方式、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地方学校系统、评价机制、政策导向等方面做出一致性转变。需要为教育范式的成功转变建立一套知识库,这是目前研究者的重大使命。关于教育系统范式设计研究在美国已有40余年的历史,代表人物有已故著名系统科学家贝拉·H.巴纳锡(BelaH.Banathy)和现任印第安纳大学教授的教育系统设计专家查尔斯·M.赖格卢斯(CharlesM.Reigeluth)等。近年来,随着多门科学对人类学习机制的不断揭示,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对人的学习潜能支持的不断实现,美国及其他欧美发达国家对教育发展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从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发展的视角,提出了一系列教育范式转变的思想、方案和技术路径,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参考。基于以上思考,就教育系统范式转变这个话题,本刊特组织中国学者与赖格卢斯教授围绕着"什么是教育范式转变?为什么要转变?如何设计和实施教育范式的转变?新教育范式的教学系统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设计理论或模型?信息技术对教育范式转变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教育范式转变的困难与问题何在?"等展开了对话与交流,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式转变 系统性变化 教育思维模式 学校系统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性途径的科学本质教学探索——以“太阳系”教学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季薛庆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2-76,共5页
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理解科学本质是具备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特征。科学本质教学有显性与隐性两种取向。国外与台湾的学者研究表明:以显性途径的方式融入科学史和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等,是帮助学生理解科学... 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理解科学本质是具备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特征。科学本质教学有显性与隐性两种取向。国外与台湾的学者研究表明:以显性途径的方式融入科学史和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等,是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国绝大多数的科学教师很少关注和科学本质相关的教学问题。所以,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本质是科学教师应该探讨的一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本质 教学目标 科学史 科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外语教育——兼谈在某些课程中选用外语原版教材问题 被引量:4
9
作者 冯仪民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7,共3页
我国的外语教育担负着为21世纪培养大批熟练掌握外语人材的重任。外语教育需要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整合过程中得到政策上的支持,突破外语教育的单一课堂模式,提高中学课程的综合性,把外语教育与其他课程结合起来。在某些课程中... 我国的外语教育担负着为21世纪培养大批熟练掌握外语人材的重任。外语教育需要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整合过程中得到政策上的支持,突破外语教育的单一课堂模式,提高中学课程的综合性,把外语教育与其他课程结合起来。在某些课程中选用外语原版教材,扩大所学外语的语言输入量,为学生提供运用外语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应用外语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育 语言输入 课堂模式 课程 综合性 培养 能力 高中 学生 自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135
10
作者 任友群 李锋 王吉庆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6-61,9,共7页
在信息社会,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它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时,也转变着人们的思维品质与文化特征。为培养合格的数字公民,信息技术教育需要从"信息技术常识(Literacy)"教育转向"面... 在信息社会,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它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时,也转变着人们的思维品质与文化特征。为培养合格的数字公民,信息技术教育需要从"信息技术常识(Literacy)"教育转向"面向学科核心素养(Competence)"的教育。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可界定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实践力和信息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 学科核心素养 课程设计与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地理跨学科教学资源的整合——以“河流地貌”为例 被引量:45
11
作者 戴文斌 夏志芳 朱志刚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5-8,19,共5页
大概念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和教学核心任务,能反映学科的本质。本文首先以大概念为先导建构教学认知体系,以跨学科知识间的联系为纽带,以主题式教学为路径,对高中地理跨学科教学资源予以整合。以主题为引领,注重问题的情境化、内容的情感... 大概念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和教学核心任务,能反映学科的本质。本文首先以大概念为先导建构教学认知体系,以跨学科知识间的联系为纽带,以主题式教学为路径,对高中地理跨学科教学资源予以整合。以主题为引领,注重问题的情境化、内容的情感化、知识的结构化、手段的多样化与评价的多元化,从而更好地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概念 高中地理 跨学科 教学资源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的内涵及其研究现状简述 被引量:94
12
作者 詹艺 任友群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0年第4期78-87,共10页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即TPACK①(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自2005年明确提出以来,在国外受到了教育技术、教师教育、学科教学等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而在我国,TPACK尚处于初步引介的阶段。截至2...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即TPACK①(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自2005年明确提出以来,在国外受到了教育技术、教师教育、学科教学等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而在我国,TPACK尚处于初步引介的阶段。截至2010年5月,国内只有少量文献对TPACK的定义及国外研究做了较为详细深入的论述。鉴于TPACK本身仍是处于发展中的新兴事物,从TPACK概念的演变、发展入手,简要介绍了当前教师教育、学科教学领域内的TPACK相关研究,力求展现一个较为完整、全面的TPACK概念及其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CK 教师教育 技术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我国中小学外语阅读能力的结构框架体系 被引量:33
13
作者 郭宝仙 章兼中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29,共7页
构建我国中小学外语阅读能力结构框架体系具有积极意义。从多维视角梳理了外语阅读能力的概念与内涵,介绍了国内外已有外语阅读能力结构框架体系,分析了其用于指导我国中小学外语阅读教学的价值与不足。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我国特定的社... 构建我国中小学外语阅读能力结构框架体系具有积极意义。从多维视角梳理了外语阅读能力的概念与内涵,介绍了国内外已有外语阅读能力结构框架体系,分析了其用于指导我国中小学外语阅读教学的价值与不足。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我国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下中小学外语阅读的特点,构建了两维度、三因素、六层次的阅读能力结构框架体系,并论证了该框架体系的特点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外语阅读能力结构框架体系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英美三国的课程标准之比较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霞 赵中建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9-23,共5页
中英美三国的课程标准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显著的不同之处,如美、英两国的课程标准主要是关于认知和技能结果的规定,而我国的课程标准是关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规定,这些不同之处体现了具体国情的不同。
关键词 中国 英国 美国 课程标准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性思维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被引量:8
15
作者 曾龙 邓志伟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7-10,共4页
在教育场域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学校诸多关系中基本的关系之一,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整个教学过程以及学校的文化氛围。长期以来,我们的师生关系处于传统简单性思维的控制之下,因而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和谐以及紧张的课堂氛围,十分... 在教育场域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学校诸多关系中基本的关系之一,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整个教学过程以及学校的文化氛围。长期以来,我们的师生关系处于传统简单性思维的控制之下,因而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和谐以及紧张的课堂氛围,十分不利于教师的成长与学生的发展。复杂性思维则为我们审视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并试图找到建构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性思维 复杂性思维 和谐师生关系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反思、科学实践”:语文课改走在路上——近五年来语文课程研究热点综述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荣维东 于龙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6-41,共6页
目前的语文课程改革,在经历了课改初期的理念解读,遭遇现实后的矛盾冲突,走向了理性反思下的科学践行。近年来,大家对语文课程的理解日趋丰富多元;科学训练重新受到重视;建构明确、合宜的语文教学内容应成为今后语文课程改革的重... 目前的语文课程改革,在经历了课改初期的理念解读,遭遇现实后的矛盾冲突,走向了理性反思下的科学践行。近年来,大家对语文课程的理解日趋丰富多元;科学训练重新受到重视;建构明确、合宜的语文教学内容应成为今后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回归 内容重构 科学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策略设计探索 被引量:66
17
作者 鲍贤清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4-87,共4页
如何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技术特性,促进课堂中的交互是教师和研究者以及产品开发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将教学需求和技术特性适切地匹配起来。本文提出可从课堂交互需求和技术供给的视角进行基于电子白板的教学设... 如何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技术特性,促进课堂中的交互是教师和研究者以及产品开发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将教学需求和技术特性适切地匹配起来。本文提出可从课堂交互需求和技术供给的视角进行基于电子白板的教学设计,并探讨了技术供给下的教学认知策略和组织策略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式电子白板 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 技术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科学:何以为教学创新注入活力——2013学习科学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4
18
作者 金莺莲 徐光涛 刘新阳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4年第1期20-24,共5页
在最近召开的"2013学习科学研讨会"上,来自香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和机构中的学习科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以及实践领域的专家,共同商谈如何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推进我... 在最近召开的"2013学习科学研讨会"上,来自香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和机构中的学习科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以及实践领域的专家,共同商谈如何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推进我国学习科学的深入研究和学科发展。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学习是一个复杂现象,因此,需要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紧密合作,从不同层次出发研究学习。在推进学习理论发展的同时,从学习科学角度思考教育变革面临的挑战,从而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科学 教学创新 2014学习科学国际大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境化认知与情境化教学设计 被引量:29
19
作者 王少非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36-38,54,共4页
自上一世纪八十年代产生以来,情境化认知理论已成为学习理论领域的一股重要的力量,在教育教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充分地考虑了社会文化因素对学习的意义,因而被认为真正地接近了人类学习的本质。在长期以来受行为主义和认知主... 自上一世纪八十年代产生以来,情境化认知理论已成为学习理论领域的一股重要的力量,在教育教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充分地考虑了社会文化因素对学习的意义,因而被认为真正地接近了人类学习的本质。在长期以来受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控制的教学设计领域,情境化认知理论也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情境化 学习理论 社会文化因素 认知理论 八十年代 教学领域 设计领域 认知主义 行为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的系统研究与当代启示 被引量:35
20
作者 李妍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6年第6期50-56,共7页
作为当代美国教学设计领域的领军人物,乔纳森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与模型,对教学设计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模型,以及与该模型相关的研究和案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评介,并基于对乔纳森建... 作为当代美国教学设计领域的领军人物,乔纳森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与模型,对教学设计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模型,以及与该模型相关的研究和案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评介,并基于对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的理解,从教学设计方法、技术观和实践三方面提出了我国教学设计研究可借鉴的新思路或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问题 学习支持 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