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正常成人朗读和自发言语的语速特征与差异。方法采集30例正常成人的自发性言语(材料包括"自我介绍"、"我的兴趣爱好"、"我的家乡"等十个话题的自然言语)和朗读《繁星》文段的录像,剪辑表达最稳定...目的研究正常成人朗读和自发言语的语速特征与差异。方法采集30例正常成人的自发性言语(材料包括"自我介绍"、"我的兴趣爱好"、"我的家乡"等十个话题的自然言语)和朗读《繁星》文段的录像,剪辑表达最稳定,停顿、重复、延长发生最少的一分钟录像,对男、女受试者在两种表达方式下的每分钟音节个数(syllables per minute,SPM)和每分钟词语个数(words per minutem,WPM)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自发言语时SPM(男)=226.13±25.97个、SPM(女)=198.73±40.10个、WPM(男)=119.33±19.90个、WPM(女)=108.00±22.61个;朗读时SPM(男)=208.93.±29.35个、SPM(女)=220.53.±26.52个、WPM(男)=104.67±13.43个、WPM(女)=111.80±12.73个;2自发言语时SPM和WPM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r=0.926,朗读时SPM和WPM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r=0.969;3独立情况下,性别和表达方式对语速没有显著影响(P=0.42,P=0.72);但性别和表达方式对语速的交互效应显著(P=0.006),女性朗读时语速显著高于其自发言语语速(P=0.025),男性自发言语语速显著高于女性(P=0.035)。结论 SPM和WPM具有极显著相关性;性别和表达方式不是影响语速的重要因素,但性别和表达方式对语速的交互效应显著(P<0.01)。展开更多
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criteria of disability )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1年1月14日发布的国家标准(GB/T 2634-2010),自2011年5月1日开始实施。...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criteria of disability )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1年1月14日发布的国家标准(GB/T 2634-2010),自2011年5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标准按不同残疾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本人有幸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了标准的制定工作,现将听力残疾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解读如下。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正常成人在不同语速下发音调、响度周期性连续起伏变化/i/音的基频曲线特征,探讨语速及性别对其的影响,为规范最大数数能力(maximum counting ability,MCA)测试和取值提供参考。方法 51例正常成人(男25例,女26例)深吸气后分别...目的分析正常成人在不同语速下发音调、响度周期性连续起伏变化/i/音的基频曲线特征,探讨语速及性别对其的影响,为规范最大数数能力(maximum counting ability,MCA)测试和取值提供参考。方法 51例正常成人(男25例,女26例)深吸气后分别以快、中、慢速持续发音调、响度周期性连续起伏变化/i/音各2次,采用"启音博士言语测量仪"分别测量不同语速下该/i/音的总时长(total time,T)、周期波动(mean time standard deviation,MTSD)、波峰均值(mean wave crest,MWC)、波谷均值(mean wave trough,MWT)、平均基频范围(mean frequency range,MFR)、基频波动(mean frequency range standard deviation,MFRSD),比较语速和性别对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 1随着语速的提高,声样/i/的T(P<0.001)、MFR(P<0.01)和MTSD(P<0.001)显著变小,MWT显著变大(P<0.001),而MWC和MFRSD无明显变化(P>0.05);2声样/i/的T不受性别影响(P>0.05),女性声样的MWT(P<0.001)、MWC(P<0.001)、MFR(P<0.001)、MFRSD(P<0.01)均显著大于男性,而男性声样的MTSD显著大于女性(P<0.01)。结论进行MCA测试和取值时,需考虑语速和性别两个因素的影响。建议应分别测试受试者三种语速状态下的MCA,只有当各语速状态下声样/i/基频曲线图的MWT、MWC、MFR、MFRSD和MTSD值在相应语速、性别所对应的正常范围内时,方能取值或取值有效。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学龄脑瘫儿童朗读和自发性言语状态下的语速特征。方法采集15例7~15岁学龄脑瘫儿童(脑瘫组)和15例正常儿童(正常组)在自发言语(看图说话)和朗读(朗读"休假"文段)言语状态下的语音样本进行剪辑,剪辑表达最稳定、停顿...目的探讨学龄脑瘫儿童朗读和自发性言语状态下的语速特征。方法采集15例7~15岁学龄脑瘫儿童(脑瘫组)和15例正常儿童(正常组)在自发言语(看图说话)和朗读(朗读"休假"文段)言语状态下的语音样本进行剪辑,剪辑表达最稳定、停顿、重复、延长最少的一分钟音频,对两组受试者在两种表达方式下的每分钟音节个数(syllable per minute,SPM)和每分钟词语个数(words per minute,WPM)进行比较。结果自发言语和朗读两种言语表达状态下,正常组和脑瘫组儿童SPM(正常组分别为141.27±31.69、220.91±35.28个,脑瘫组分别为131.18±32.06、119.63±34.53个)和WPM(正常组分别为86.91±14.63、110.36±17.77个,脑瘫组分别为71.19±18.82、60.45±17.01个)均有极其显著相关性(P<0.001);儿童类型和表达方式是影响语速的重要因素,且儿童类型和表达方式对语速的交互效应极显著(P<0.001)。结论 SPM和WPM具有极显著相关性,儿童类型和表达方式均是影响学龄脑瘫儿童语速的重要因素,且儿童类型和表达方式对语速的交互效应显著。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正常成人朗读和自发言语的语速特征与差异。方法采集30例正常成人的自发性言语(材料包括"自我介绍"、"我的兴趣爱好"、"我的家乡"等十个话题的自然言语)和朗读《繁星》文段的录像,剪辑表达最稳定,停顿、重复、延长发生最少的一分钟录像,对男、女受试者在两种表达方式下的每分钟音节个数(syllables per minute,SPM)和每分钟词语个数(words per minutem,WPM)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自发言语时SPM(男)=226.13±25.97个、SPM(女)=198.73±40.10个、WPM(男)=119.33±19.90个、WPM(女)=108.00±22.61个;朗读时SPM(男)=208.93.±29.35个、SPM(女)=220.53.±26.52个、WPM(男)=104.67±13.43个、WPM(女)=111.80±12.73个;2自发言语时SPM和WPM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r=0.926,朗读时SPM和WPM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r=0.969;3独立情况下,性别和表达方式对语速没有显著影响(P=0.42,P=0.72);但性别和表达方式对语速的交互效应显著(P=0.006),女性朗读时语速显著高于其自发言语语速(P=0.025),男性自发言语语速显著高于女性(P=0.035)。结论 SPM和WPM具有极显著相关性;性别和表达方式不是影响语速的重要因素,但性别和表达方式对语速的交互效应显著(P<0.01)。
文摘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criteria of disability )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1年1月14日发布的国家标准(GB/T 2634-2010),自2011年5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标准按不同残疾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本人有幸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了标准的制定工作,现将听力残疾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解读如下。
文摘目的分析正常成人在不同语速下发音调、响度周期性连续起伏变化/i/音的基频曲线特征,探讨语速及性别对其的影响,为规范最大数数能力(maximum counting ability,MCA)测试和取值提供参考。方法 51例正常成人(男25例,女26例)深吸气后分别以快、中、慢速持续发音调、响度周期性连续起伏变化/i/音各2次,采用"启音博士言语测量仪"分别测量不同语速下该/i/音的总时长(total time,T)、周期波动(mean time standard deviation,MTSD)、波峰均值(mean wave crest,MWC)、波谷均值(mean wave trough,MWT)、平均基频范围(mean frequency range,MFR)、基频波动(mean frequency range standard deviation,MFRSD),比较语速和性别对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 1随着语速的提高,声样/i/的T(P<0.001)、MFR(P<0.01)和MTSD(P<0.001)显著变小,MWT显著变大(P<0.001),而MWC和MFRSD无明显变化(P>0.05);2声样/i/的T不受性别影响(P>0.05),女性声样的MWT(P<0.001)、MWC(P<0.001)、MFR(P<0.001)、MFRSD(P<0.01)均显著大于男性,而男性声样的MTSD显著大于女性(P<0.01)。结论进行MCA测试和取值时,需考虑语速和性别两个因素的影响。建议应分别测试受试者三种语速状态下的MCA,只有当各语速状态下声样/i/基频曲线图的MWT、MWC、MFR、MFRSD和MTSD值在相应语速、性别所对应的正常范围内时,方能取值或取值有效。
文摘目的探讨学龄脑瘫儿童朗读和自发性言语状态下的语速特征。方法采集15例7~15岁学龄脑瘫儿童(脑瘫组)和15例正常儿童(正常组)在自发言语(看图说话)和朗读(朗读"休假"文段)言语状态下的语音样本进行剪辑,剪辑表达最稳定、停顿、重复、延长最少的一分钟音频,对两组受试者在两种表达方式下的每分钟音节个数(syllable per minute,SPM)和每分钟词语个数(words per minute,WPM)进行比较。结果自发言语和朗读两种言语表达状态下,正常组和脑瘫组儿童SPM(正常组分别为141.27±31.69、220.91±35.28个,脑瘫组分别为131.18±32.06、119.63±34.53个)和WPM(正常组分别为86.91±14.63、110.36±17.77个,脑瘫组分别为71.19±18.82、60.45±17.01个)均有极其显著相关性(P<0.001);儿童类型和表达方式是影响语速的重要因素,且儿童类型和表达方式对语速的交互效应极显著(P<0.001)。结论 SPM和WPM具有极显著相关性,儿童类型和表达方式均是影响学龄脑瘫儿童语速的重要因素,且儿童类型和表达方式对语速的交互效应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