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康复训练的听障儿童与正常儿童听觉记忆发展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邱天龙 杜晓新 +3 位作者 刘巧云 黄昭鸣 楼晶晶 王蕾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经康复训练的4岁和5岁听障儿童听觉记忆发展的特征及其与同龄正常儿童的差别。方法根据记忆广度法对4岁和5岁正常儿童及经康复训练半年以上的听障儿童各15例分别进行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汉语词汇的听觉记忆容量测试,记录其... 目的探讨经康复训练的4岁和5岁听障儿童听觉记忆发展的特征及其与同龄正常儿童的差别。方法根据记忆广度法对4岁和5岁正常儿童及经康复训练半年以上的听障儿童各15例分别进行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汉语词汇的听觉记忆容量测试,记录其听到中文词汇声音后正确指认对应图片的最大个数,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①4岁正常儿童的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词汇平均听觉记忆容量分别为3.00、2.87、2.67个词汇,5岁分别为3.93、4.13、3.53个词汇;4岁听障儿童的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词汇听觉记忆容量分别为2.53、3.07、2.60个词汇,5岁分别为3.27、3.47、3.13个词汇。②听力情况主效应不显著(F=3.567,P>0.05),年龄主效应极其显著(F=28.006,P<0.01),音节数主效应极其显著(F=9.495,P<0.01),各因素间无交互作用。结论①4岁和5岁正常儿童与经康复训练的听障儿童听觉记忆无明显差别,都随年龄增长而增长。②儿童听觉记忆受音节数的影响较大,对双音节词汇的听觉记忆优于单音节和三音节词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儿童 听障儿童 听觉记忆 发展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带物理模型虚拟实验平台搭建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东帆 陈维涛 +1 位作者 高祥 韩兴乾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581-2585,共5页
针对人体声带的难以侵入性研究,设计了人体声带物理模型的实验平台。首先介绍了实验平台的总体设计,并对实验平台的相关设备进行了介绍,运用三维软件对实验平台进行建模;然后介绍了声带物理模型的设计及相关检测设备,进行了实验验证,并... 针对人体声带的难以侵入性研究,设计了人体声带物理模型的实验平台。首先介绍了实验平台的总体设计,并对实验平台的相关设备进行了介绍,运用三维软件对实验平台进行建模;然后介绍了声带物理模型的设计及相关检测设备,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介绍了工作过程。声带物理模型虚拟实验平台能够为声带模型的实验提供支持,获取相关实验数据,为发声及声带疾病的研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实验平台 设备选型 声带物理模型 实验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听觉问卷评估听障儿童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丽燕 杨影 孙喜斌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9-591,共3页
目的考察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IT-MAIS)和小龄儿童听觉发展问卷(Littl EARS Auditory Questionnaire,Littl EARS)用于评估小龄听障儿童的相同与不同。方法对36例0-3岁听障... 目的考察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IT-MAIS)和小龄儿童听觉发展问卷(Littl EARS Auditory Questionnaire,Littl EARS)用于评估小龄听障儿童的相同与不同。方法对36例0-3岁听障儿童助听设备配戴前、配戴后3、6、9、12个月时分别利用IT-MAIS和Littl EARS进行评估,分析两种问卷评估分数的变化特点,并将其与对应常模进行对比。结果IT-MAIS得分随助听设备配戴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但样本得分增长速度不如健听儿童常模增长速度;Littl EARS得分随助听设备配戴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样本得分增长趋势和健听儿童常模增长趋势相似。两种问卷分数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性水平(P<0.01)。结论 IT-MAIS和Littl EARS各有特点,在评估听障儿童听觉能力时可以两者结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T-MAIS) 小龄儿童听觉发展问卷(Littl EARS) 听障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音语音测量系统及其实验研究
4
作者 陈东帆 高祥 +2 位作者 王照亮 汪红 陈维涛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4-168,共5页
本文设计研发了一种基于Matlab平台的构音语音测量系统。本系统的技术核心是声母的提取,主要包括端点检测和声韵母分离。然后,根据各类声母的特点提取相关的声学特征参数进行声母类型的判别。最后,利用Matlab 2008b平台开发出可独立运... 本文设计研发了一种基于Matlab平台的构音语音测量系统。本系统的技术核心是声母的提取,主要包括端点检测和声韵母分离。然后,根据各类声母的特点提取相关的声学特征参数进行声母类型的判别。最后,利用Matlab 2008b平台开发出可独立运行的构音语音测量软件系统,并介绍了构音语音测量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音障碍 MATLAB 语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成人朗读和自发言语的语速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Kim Ha-kyung 汪梅 +2 位作者 张艳 赵风 黄昭鸣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0-243,共4页
目的研究正常成人朗读和自发言语的语速特征与差异。方法采集30例正常成人的自发性言语(材料包括"自我介绍"、"我的兴趣爱好"、"我的家乡"等十个话题的自然言语)和朗读《繁星》文段的录像,剪辑表达最稳定... 目的研究正常成人朗读和自发言语的语速特征与差异。方法采集30例正常成人的自发性言语(材料包括"自我介绍"、"我的兴趣爱好"、"我的家乡"等十个话题的自然言语)和朗读《繁星》文段的录像,剪辑表达最稳定,停顿、重复、延长发生最少的一分钟录像,对男、女受试者在两种表达方式下的每分钟音节个数(syllables per minute,SPM)和每分钟词语个数(words per minutem,WPM)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自发言语时SPM(男)=226.13±25.97个、SPM(女)=198.73±40.10个、WPM(男)=119.33±19.90个、WPM(女)=108.00±22.61个;朗读时SPM(男)=208.93.±29.35个、SPM(女)=220.53.±26.52个、WPM(男)=104.67±13.43个、WPM(女)=111.80±12.73个;2自发言语时SPM和WPM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r=0.926,朗读时SPM和WPM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r=0.969;3独立情况下,性别和表达方式对语速没有显著影响(P=0.42,P=0.72);但性别和表达方式对语速的交互效应显著(P=0.006),女性朗读时语速显著高于其自发言语语速(P=0.025),男性自发言语语速显著高于女性(P=0.035)。结论 SPM和WPM具有极显著相关性;性别和表达方式不是影响语速的重要因素,但性别和表达方式对语速的交互效应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分钟音节数 每分钟词语数 语速 自发言语 朗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岁健听儿童音位对比识别习得过程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巧云 赵航 +4 位作者 陈丽 黄昭鸣 张梦超 孙喜斌 张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分析3~5岁健听儿童韵母音位对比和声母音位对比的习得过程,为听障儿童音位对比识别训练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分别选取3、4、5岁健听儿童各30名,测试韵母与声母最小音位对比的识别能力,统计音位对比的习得年龄。结果①3、4、5岁... 目的分析3~5岁健听儿童韵母音位对比和声母音位对比的习得过程,为听障儿童音位对比识别训练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分别选取3、4、5岁健听儿童各30名,测试韵母与声母最小音位对比的识别能力,统计音位对比的习得年龄。结果①3、4、5岁健听儿童韵母音位对比分别习得85.87%、94.57%和97.83%。相同结构、不同开口组韵母习得发育较早,4岁即已完成;相同开口不同结构组仅有1对在5岁习得;相同开口相同结构组韵母习得发展略慢,有两对在5岁后形成;前鼻音与后鼻音韵母习得较为缓慢。②3、4、5岁健听儿童声母音位对比分别习得75.86%、88.51%和96.55%。擦音与无擦音发展较早,在3岁及3岁前即已习得;送气与不送气音发展其次,在4岁完成;清辅音与浊辅音基本在4岁完成;其他组在5岁后仍有一段时间的持续发展时间。结论 3~5岁健听儿童音位对比识别习得过程有一定顺序性,较晚识别的音位对可能受言语发育和语音声学特征的共同影响,主要包括鼻韵母相关音位对比、浊辅音对比(m/nr、/l、n/rl、/r、)、p/t/k对比、f/s/h对比、c/s/ch/sh对比晚习得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位对比识别 习得 声母 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人工耳蜗与配戴助听器儿童的音位对比识别难度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巧云 黄昭鸣 +3 位作者 陈丽 赵航 严舒 刘建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4-478,共5页
目的探讨植入人工耳蜗与配戴助听器的儿童声母和韵母音位对比识别的异同点和难点,为制定听觉言语康复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23名配戴助听器儿童、17名植入人工耳蜗儿童采用声母和韵母音位对进行音位对比识别评估,应用难度分析法对得分进... 目的探讨植入人工耳蜗与配戴助听器的儿童声母和韵母音位对比识别的异同点和难点,为制定听觉言语康复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23名配戴助听器儿童、17名植入人工耳蜗儿童采用声母和韵母音位对进行音位对比识别评估,应用难度分析法对得分进行分析。结果当人工耳蜗儿童重建听阈与配戴助听器的儿童的助听听阈平均值基本一致时:①87对声母中共有38对音位对难度基本一致,占总数的43.7%;在声母音位对识别难点方面,人工耳蜗儿童共有27对"较难"、12对"很难",配戴助听器的儿童共有28对"较难"、11对"很难";其中,两类儿童卷舌音与非卷舌音声母难度一致性达100%,但两类儿童相同方式不同部位、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相同部位不同方式音位的一致性均在40%以下;②92对韵母中两类儿童共有43对音位对难度基本一致,占总数的46.7%;在韵母音位对识别难点方面,人工耳蜗儿童共有21对"较难",两类儿童前鼻音与后鼻音韵母音位对难度的一致性高达66.7%,两类儿童相同结构相同开口音位时的一致性最低,仅达27.8%。结论在声母和韵母音位对比识别方面,植入人工耳蜗的儿童与配戴助听器的儿童的识别难度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配戴助听器的儿童声母识别难点主要与"f"有关,而人工耳蜗儿童识别的难点主要与"s"和"t"音相关的音位对有关。两组儿童韵母识别难点多数与鼻韵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助听器 声母 韵母 音位对比识别 听觉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障儿童语言功能评估》参考标准的修订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丽燕 孙喜斌 +1 位作者 吕明臣 杨影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4-568,共5页
目的修订《听障儿童语言功能评估》参考标准,初步探讨听障儿童的语言功能特点。方法以《听障儿童语言功能评估》为工具,对15个省市的741例3~7岁健听儿童进行测试,分别得到各年龄段健听儿童在语言功能5个方面(表述功能、工具功能、协调... 目的修订《听障儿童语言功能评估》参考标准,初步探讨听障儿童的语言功能特点。方法以《听障儿童语言功能评估》为工具,对15个省市的741例3~7岁健听儿童进行测试,分别得到各年龄段健听儿童在语言功能5个方面(表述功能、工具功能、协调功能、表现功能、娱乐功能)的得分以及综合功能得分,以此制订该评估工具的参考标准;另对90例3~5岁听障儿童进行该测试,考察听障儿童的语言功能特点。结果 1建立了各项语言功能的线性回归方程:表述功能分数=3.34+0.81×儿童年龄,工具功能分数=6.00+0.51×儿童年龄,协调功能分数=5.72+0.52×儿童年龄,表现功能分数=4.44+0.67×儿童年龄,娱乐功能分数=6.34+0.47×儿童年龄,综合功能分数=4.96+0.62×儿童年龄,6岁与7岁健听儿童各分项功能和综合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在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制订了3~6岁健听儿童语言功能评估参考标准(期望值和最小值);25岁听障儿童的工具功能、表现功能显著高于3岁、4岁听障儿童(P〈0.05),5岁听障儿童的综合功能显著高于3岁听障儿童(P〈0.05);听障儿童的各项语言功能远低于同龄健听儿童的期望水平。结论新修订的《儿童语言功能评估》参考标准提供了3~6岁四个年龄段健听儿童各项语言功能的期望值和最小值,可以为听障儿童的语言康复提供效标;听障儿童的语言功能随着年龄增长显著提高,但与同龄健听儿童相比存在严重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功能 听障儿童 评估 参考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听力残疾标准》解读 被引量:32
9
作者 孙喜斌 刘志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5-108,共4页
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criteria of disability )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1年1月14日发布的国家标准(GB/T 2634-2010),自2011年5月1日开始实施。... 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criteria of disability )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1年1月14日发布的国家标准(GB/T 2634-2010),自2011年5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标准按不同残疾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本人有幸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了标准的制定工作,现将听力残疾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解读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标准 听力残疾 残疾分类 残疾人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岁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嗓音声学特征比较 被引量:12
10
作者 万勤 胡金秀 +2 位作者 黄昭鸣 孙韡郡 卢红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3-355,共3页
目的探讨3~6岁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嗓音声学特征的差异。方法对3~6岁听障儿童(听障组)和健听儿童(健听组)各100例,采用嗓音疾病评估仪分别检测基频(F0)、基频标准差(F0SD)、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噪声能量(NNE)... 目的探讨3~6岁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嗓音声学特征的差异。方法对3~6岁听障儿童(听障组)和健听儿童(健听组)各100例,采用嗓音疾病评估仪分别检测基频(F0)、基频标准差(F0SD)、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噪声能量(NNE),比较两组差异。结果听障组与健听组的shimmer和NN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听障儿童的F0、F0SD、jitter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健听儿童;3、4岁健听儿童的NNE显著低于5、6岁健听儿童,而3~6岁听障儿童的NN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健听儿童相比,听障儿童发声时更容易出现音调过高、音调变化过大和粗糙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儿童 年龄 嗓音声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测试语料下3~6岁健听与听障儿童音调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卢海丹 顾婷婷 +1 位作者 万勤 黄昭鸣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健听儿童与听障儿童在对话、跟读、数数三种测试语料下音调的声学分析差异。方法采用启音博士言语测量仪(Real AnalysisTM,Dr.speechTM)对3~6岁儿童(95名健听儿童、27名听障儿童)在对话、跟读、数数三种测试语料下进行音调的... 目的探讨健听儿童与听障儿童在对话、跟读、数数三种测试语料下音调的声学分析差异。方法采用启音博士言语测量仪(Real AnalysisTM,Dr.speechTM)对3~6岁儿童(95名健听儿童、27名听障儿童)在对话、跟读、数数三种测试语料下进行音调的声学分析,记录其平均言语基频、基频标准差、基频范围,并比较健听儿童与听障儿童的差异。结果不同语料对3~6岁健听儿童基频标准差及基频动态范围有影响;正常儿童从1数到5时音调及音调变化比对话或跟读状态下更高及更大;3~、4~、5~6岁儿童说话时对音调变化的控制能力不同,但这种不同并不存在规律性;女童的音调普遍高于男童,说话时的音调变化比男童更大。结论听障儿童较易出现高音调,说话时较易出现音调忽高忽低的现象,其控制音调变化的能力低于正常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 音调 平均言语基频 基频标准差 基频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方式对3~6岁健听和听障儿童最长声时与最大数数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万勤 陈守华 黄昭鸣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6-508,共3页
目的探讨呼吸方式对健听与听障儿童最长声时(maximum phonation time,MPT)、最大数数能力(maximum counting ability,MCA)的影响及MPT与MCA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13例3~6岁儿童分为健听组(85人)和听障组(28人),均进行MPT和MCA测试,分析... 目的探讨呼吸方式对健听与听障儿童最长声时(maximum phonation time,MPT)、最大数数能力(maximum counting ability,MCA)的影响及MPT与MCA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13例3~6岁儿童分为健听组(85人)和听障组(28人),均进行MPT和MCA测试,分析不同呼吸方式、听力状况、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对结果的影响。结果呼吸方式会对MPT产生影响(P<0.01),但不会影响MCA(P>0.05);年龄会影响MPT和MCA(P<0.05),年龄越大,MPT和MCA值越大;不同性别受试者MPT和M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状况不影响MPT和MCA(P>0.05);MPT和MCA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561,P<0.01)。结论呼吸方式会显著影响健听和听障儿童的呼吸支持能力,但不会显著影响其呼吸与发声的协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方式 最长声时 最大数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岁听障儿童语言功能发展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丽燕 杨影 孙喜斌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2-597,616,共7页
目的考察3-6岁听障儿童语言功能发展的特点。方法利用《听障儿童语言功能评估》对202例3-6岁听障儿童进行跟踪评估,分别在基线期、6个月后、12个月后进行测试;对3次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差异,并将听障儿童评估分数与... 目的考察3-6岁听障儿童语言功能发展的特点。方法利用《听障儿童语言功能评估》对202例3-6岁听障儿童进行跟踪评估,分别在基线期、6个月后、12个月后进行测试;对3次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差异,并将听障儿童评估分数与健听儿童参考值对比。结果听障儿童的各项语言功能随时间推移极显著提高(P=0.000<0.01);听障儿童年龄越大,语言功能越强,年龄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所有年龄段听障儿童基线评估得分均低于3岁健听儿童期望值,康复12个月后,3、4岁听障儿童达到同龄健听儿童期望值,5、6岁听障儿童和同龄健听儿童仍有差距。结论听障儿童的语言功能和健听儿童存在差距,但经过康复可有较大提升,且干预年龄越小,提升速度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儿童 语言功能 评估 参考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成人发音调、响度周期性连续起伏变化/i/音的声学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青 刘晓 +1 位作者 黄昭鸣 万勤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2-596,共5页
目的分析正常成人在不同语速下发音调、响度周期性连续起伏变化/i/音的基频曲线特征,探讨语速及性别对其的影响,为规范最大数数能力(maximum counting ability,MCA)测试和取值提供参考。方法 51例正常成人(男25例,女26例)深吸气后分别... 目的分析正常成人在不同语速下发音调、响度周期性连续起伏变化/i/音的基频曲线特征,探讨语速及性别对其的影响,为规范最大数数能力(maximum counting ability,MCA)测试和取值提供参考。方法 51例正常成人(男25例,女26例)深吸气后分别以快、中、慢速持续发音调、响度周期性连续起伏变化/i/音各2次,采用"启音博士言语测量仪"分别测量不同语速下该/i/音的总时长(total time,T)、周期波动(mean time standard deviation,MTSD)、波峰均值(mean wave crest,MWC)、波谷均值(mean wave trough,MWT)、平均基频范围(mean frequency range,MFR)、基频波动(mean frequency range standard deviation,MFRSD),比较语速和性别对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 1随着语速的提高,声样/i/的T(P<0.001)、MFR(P<0.01)和MTSD(P<0.001)显著变小,MWT显著变大(P<0.001),而MWC和MFRSD无明显变化(P>0.05);2声样/i/的T不受性别影响(P>0.05),女性声样的MWT(P<0.001)、MWC(P<0.001)、MFR(P<0.001)、MFRSD(P<0.01)均显著大于男性,而男性声样的MTSD显著大于女性(P<0.01)。结论进行MCA测试和取值时,需考虑语速和性别两个因素的影响。建议应分别测试受试者三种语速状态下的MCA,只有当各语速状态下声样/i/基频曲线图的MWT、MWC、MFR、MFRSD和MTSD值在相应语速、性别所对应的正常范围内时,方能取值或取值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数数能力 声学特征 语速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失语症患者工作记忆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曹艳静 刘晋宣 +2 位作者 丁珊珊 郑钦 Kim Ha-kyung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目的采用不同的任务方式和测试材料,探讨失语症患者的工作记忆特征。方法选取15例54~70岁汉语失语症患者(失语症组)与15例正常成人(对照组),分别进行数字、实词和虚词的听觉复述和听觉再认任务测试,以正确完成的最大字符串长度(个)作为... 目的采用不同的任务方式和测试材料,探讨失语症患者的工作记忆特征。方法选取15例54~70岁汉语失语症患者(失语症组)与15例正常成人(对照组),分别进行数字、实词和虚词的听觉复述和听觉再认任务测试,以正确完成的最大字符串长度(个)作为工作记忆广度,比较两组工作记忆广度的差异。结果不同任务和测试材料下,失语症组的工作记忆广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失语症组在正序复述测试中的工作记忆广度显著大于倒序复述、正序再认和倒序再认(P<0.01),倒序复述显著大于倒序再认(P<0.01),正序再认显著大于倒序再认(P<0.01)。在复述任务中,失语症组的工作记忆广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数字、虚词、实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正序再认中,对数字的工作记忆广度显著大于实词(P<0.01)和虚词(P<0.01),实词显著大于虚词(P<0.01);在倒序再认任务中,对数字的记忆广度显著大于虚词(P<0.01)。结论失语症患者工作记忆广度显著低于正常成人;失语症患者对数字的工作记忆最容易;正序复述最容易,其次为倒序复述和正序再认,倒序再认最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症 工作记忆 复述 再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与黏稠性理论的声带振动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晨 陈东帆 万勤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5-319,共5页
在人体声带生理与病理研究中,针对声带的难以侵入性的问题,从声带的解剖结构和发声机理出发,建立了人体声带的振动模型.基于真实人体喉部扫描得到的磁共振图像,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声带与声门气管图像进行分割处理,得到声带外形轮廓,然... 在人体声带生理与病理研究中,针对声带的难以侵入性的问题,从声带的解剖结构和发声机理出发,建立了人体声带的振动模型.基于真实人体喉部扫描得到的磁共振图像,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声带与声门气管图像进行分割处理,得到声带外形轮廓,然后通过黏稠性理论,建立声带"质量—弹簧—阻尼"的物理模型,最后利用有限元模态分析后发现,振动模型的弹簧与质量块在特定参数组合下能够模拟出相同基频的声带振动,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 磁共振成像 振动模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成人低通滤波汉语清塞音的识别研究
17
作者 张梦超 刘巧云 +3 位作者 卢海丹 黄昭鸣 杜晓新 孙喜斌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获得健听成人识别低通滤波汉语清塞音所需的最低截止频率及识别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汉语清塞音与韵母/a/组成的/ba/、/pa/、/da/、/ta/、/ga/、/ka/单音节为言语测试材料,步长为200Hz,通过上升法测试33名健听成人不同截止频率时的识... 目的获得健听成人识别低通滤波汉语清塞音所需的最低截止频率及识别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汉语清塞音与韵母/a/组成的/ba/、/pa/、/da/、/ta/、/ga/、/ka/单音节为言语测试材料,步长为200Hz,通过上升法测试33名健听成人不同截止频率时的识别情况,获得正确识别的最低截止频率,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①33名健听成人识别/ba/、/da/、/ga/、/ta/、/ka/所需的截止频率在3 000Hz以下,分别为2 239.39、2 936.36、2 084.55、2 372.73、1 693.94Hz,识别/pa/需7 000Hz左右的截止频率,为6 784.85Hz。②识别清塞音所需的低通截止频率受到送气方式和发音部位的影响,但不受受试者性别影响。结论识别低通滤波汉语清塞音/pa/所需的最低截止频率均值高于6 000Hz,其余清塞音的最低截止频率均值均在3 000Hz以下;识别清塞音的截止频率由低到高依次为/ka/、/ga/、/ba/、/ta/、/da/、/pa/;发声的送气方式和发音部位影响低通截止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通滤波 清塞音 言语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流量测试新语句材料的效度检验及鼻流量值的性别差异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Kim Ha-kyung Hwang Young-jin +2 位作者 曹艳静 刘晓明 黄昭鸣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1-474,共4页
目的:检验鼻流量测试新语句材料的测试效度,并分析其测试结果的性别差异。方法应用本研究编制的鼻流量测试新语句材料和目前中国主要使用的鼻流量测试原语句材料,用NasalView 棆鼻流量测试仪测试102例年龄18~23岁的北京在校大学生... 目的:检验鼻流量测试新语句材料的测试效度,并分析其测试结果的性别差异。方法应用本研究编制的鼻流量测试新语句材料和目前中国主要使用的鼻流量测试原语句材料,用NasalView 棆鼻流量测试仪测试102例年龄18~23岁的北京在校大学生的鼻流量值,男女各半,均在北京出生且居住18年以上,均以北京话为交流语言,比较其结果和男女差异。结果①新材料鼻腔句、口腔句和口鼻腔句测试的平均鼻流量值分别为56.58%±3.43%、33.86%±5.24%和49.49%±4.13%,原材料的测试结果分别为54.31%±4.43%、35.64%±5.90%和47.12%±4.96%,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且女生较男生高(均为 P<0.01);②鼻流量测试新材料与原材料测试结果之间有相关关系,鼻腔句 r=.899( P<0.01),口腔句 r=0.850( P<0.01),口鼻腔句 r=0.8510( P<0.01);③新材料测试结果的标准误较原材料更小,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流量测试新语句材料具有较好的测试效度,与原语句材料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关系,利用新材料进行鼻流量测试时,其结果会更准确,可信度更高;正常青年女性鼻流量值较男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流量测试 语句材料 性别 Nasal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脑瘫儿童不同表达方式下语速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Kim Ha-kyung 黄昭鸣 +3 位作者 李锦 郑钦 肖永涛 赵鑫月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9-603,共5页
目的探讨学龄脑瘫儿童朗读和自发性言语状态下的语速特征。方法采集15例7~15岁学龄脑瘫儿童(脑瘫组)和15例正常儿童(正常组)在自发言语(看图说话)和朗读(朗读"休假"文段)言语状态下的语音样本进行剪辑,剪辑表达最稳定、停顿... 目的探讨学龄脑瘫儿童朗读和自发性言语状态下的语速特征。方法采集15例7~15岁学龄脑瘫儿童(脑瘫组)和15例正常儿童(正常组)在自发言语(看图说话)和朗读(朗读"休假"文段)言语状态下的语音样本进行剪辑,剪辑表达最稳定、停顿、重复、延长最少的一分钟音频,对两组受试者在两种表达方式下的每分钟音节个数(syllable per minute,SPM)和每分钟词语个数(words per minute,WPM)进行比较。结果自发言语和朗读两种言语表达状态下,正常组和脑瘫组儿童SPM(正常组分别为141.27±31.69、220.91±35.28个,脑瘫组分别为131.18±32.06、119.63±34.53个)和WPM(正常组分别为86.91±14.63、110.36±17.77个,脑瘫组分别为71.19±18.82、60.45±17.01个)均有极其显著相关性(P<0.001);儿童类型和表达方式是影响语速的重要因素,且儿童类型和表达方式对语速的交互效应极显著(P<0.001)。结论 SPM和WPM具有极显著相关性,儿童类型和表达方式均是影响学龄脑瘫儿童语速的重要因素,且儿童类型和表达方式对语速的交互效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儿童 每分钟音节数 每分钟词语数 语速 自发言语 朗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成人发不同元音时口腔压力和鼻流量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Kim Ha-kyung 段弘艳 +2 位作者 惠芬芬 万勤 黄昭鸣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成年人发不同元音时口腔压力和鼻流量值的差异,并分析二者之间是否有相关性。方法对30例正常成人(男女各半)在发/pa/、/pi/、/pu/时测量其口腔压力,在发/a/、/i/、/u/时测量其鼻流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男性发/pa... 目的探讨正常成年人发不同元音时口腔压力和鼻流量值的差异,并分析二者之间是否有相关性。方法对30例正常成人(男女各半)在发/pa/、/pi/、/pu/时测量其口腔压力,在发/a/、/i/、/u/时测量其鼻流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男性发/pa/、/pi/、/pu/时口腔压力平均值分别为4.53±0.70、5.21±0.80、5.87±1.45cm H2O,女性分别为4.09±0.30、4.47±0.30、4.77±0.32cm H2O,男性较女性高(P<0.05);不同元音间口腔压力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性别和不同元音间无交互作用。2男性发/a/、/i/、/u/时鼻流量平均值分别为30.2%±5.75%、38.8%±8.54%、26.5%±6.03%,女性分别为32.4%±7.14%、40.5%±11.8%、30.1%±4.83%;女性较男性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元音间鼻流量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性别和不同元音间无交互作用。3口腔压力和鼻流量值呈弱相关(r=-0.240)。结论不同性别成人发相同元音时,男性的平均口腔压力值较女性高,但男女之间鼻流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同性别不同元音间口腔压力和鼻流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口腔压力与鼻流量弱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声阈压 口腔压力 鼻流量 元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