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终身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制度构建:一个嵌入性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政 刘宁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32-37,共6页
终身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制度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它嵌入到了各种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当中。因此,我国终身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制度的构建必须要分析其可能受到的主要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包括以政府为主体的制度环境、以企业... 终身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制度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它嵌入到了各种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当中。因此,我国终身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制度的构建必须要分析其可能受到的主要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包括以政府为主体的制度环境、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环境、以个人为主体的就业与发展环境;内部环境主要指各类技能培训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嵌入性视角下,我国终身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制度的构建需要实现三大嵌入:基于外部嵌入构建"五位一体"的终身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支撑制度群;基于内部嵌入设计"三段式"终身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实施制度群;基于层级嵌入形成"国家-地方"两级终身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 制度 嵌入性 社会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教育评价改革:逻辑与方向 被引量:11
2
作者 匡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共1页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各级各类教育评价改革吹响了号角。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职业教育关系到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全局。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各级各类教育评价改革吹响了号角。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职业教育关系到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全局。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教育评价作为职业教育治理的重要手段,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教育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 教育评价改革 职业教育治理 中共中央办公厅 我国职业教育 教育事业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学校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从教动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史文晴 李琪 +2 位作者 唐帅 梁首诗 匡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5期37-44,共8页
基于扎根理论,对上海市7所中职学校12名企业工作背景教师进行深度半结构化访谈。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与分析,从积极因素(经济发展、人职匹配、职业特性、职业态度)、消极因素(社会环境、从教门槛)和调节因素(家庭责任、薪资福利、聘... 基于扎根理论,对上海市7所中职学校12名企业工作背景教师进行深度半结构化访谈。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与分析,从积极因素(经济发展、人职匹配、职业特性、职业态度)、消极因素(社会环境、从教门槛)和调节因素(家庭责任、薪资福利、聘任渠道)三个维度构建了中职学校企业工作背景教师从教动机的影响因素模型。其中,积极因素对企业工作背景教师的从教动机起促进作用;消极因素对其从教动机起阻碍作用,但在一定条件作用下可转变为积极因素;调节因素则会因具体情况成为积极因素或消极因素,因此其可能起到促进作用,也可能起到阻碍作用。对此,应基于模型将消极因素和调节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通过提升职教教师社会认同、完善企业高技能人才从教相关配套政策、优化中职学校内部发展环境等,吸引企业高技能人才到中职学校从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工作背景教师 企业高技能人才 中职学校 从教动机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追求普适性到强化适应性--探索新时代五年制高职特色发展之路
4
作者 李政 《江苏教育》 2022年第76期29-32,共4页
五年制高职的特殊性体现在生源、组织和学制设计三个方面。从注重办学的普适性到探索办学的适应性,是新时代五年制高职发展应该实现的价值转向。未来应通过制度创新的方式,破除阻碍五年制高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顽瘴痼疾,为五年制高职... 五年制高职的特殊性体现在生源、组织和学制设计三个方面。从注重办学的普适性到探索办学的适应性,是新时代五年制高职发展应该实现的价值转向。未来应通过制度创新的方式,破除阻碍五年制高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顽瘴痼疾,为五年制高职地位的巩固营造更好的环境。具体包括:以扩大办学自主权和落实二级管理,推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以突出高教特征和反映职教特色,推动办学评价标准改革;通过深化1+X证书制度和职称制度改革,推动人才发展制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 适应性 管理体制 办学标准 人才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德育:高职院校德育课程重构何以可能
5
作者 李佳敏 吴秋晨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48-53,共6页
自主德育课程是对职业院校传统德育课程的重构。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传统德育课程普遍面临工具性课程目标、割裂化课程内容、机械式课程形式以及封闭性课程评价的扭曲困境。作为高职院校德育实践过程中的新尝试,自主德育课程重新定义了德... 自主德育课程是对职业院校传统德育课程的重构。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传统德育课程普遍面临工具性课程目标、割裂化课程内容、机械式课程形式以及封闭性课程评价的扭曲困境。作为高职院校德育实践过程中的新尝试,自主德育课程重新定义了德育课程的价值意蕴,以发挥学生自主性为核心,突破高职院校传统德育课程困境。重构高职院校德育课程需要完成从工具理性到以生为本的课程目标转向;从学科知识到职业生活的课程内容转向;从上施下效到自主生成的课程形式转向以及从封闭单一到开放多元的课程评价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自主德育 德育课程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