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本账户开放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来自新兴经济体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旭 方显仓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9-53,共15页
资本账户开放对一国宏观经济至关重要。文章总结了资本账户开放影响商业银行风险的财富与估值效应、周期效应、道德风险效应和竞争效应,利用2011-2017年期间22个新兴经济体111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构建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GMM)模型实... 资本账户开放对一国宏观经济至关重要。文章总结了资本账户开放影响商业银行风险的财富与估值效应、周期效应、道德风险效应和竞争效应,利用2011-2017年期间22个新兴经济体111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构建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GMM)模型实证检验了资本账户开放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并且进行了异质性检验。实证结果显示:(1)资本账户开放与商业银行风险呈正U型关系。(2)资本越雄厚、规模越大的商业银行抵抗资本账户开放影响的能力越强。为避免银行体系风险的过度积累,政府应考虑银行业资本充足情况与宏观经济情况,不断探索宏观审慎工具,合理安排资本账户开放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账户开放 商业银行风险 资本充足率 动态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基于社会融资规模的视角 被引量:12
2
作者 贾高清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6,共10页
本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协调时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通过内生的AK增长模型对该理论进行了阐述,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的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金融发展相对实... 本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协调时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通过内生的AK增长模型对该理论进行了阐述,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的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金融发展相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差异,当两者协调发展时金融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当金融发展快于实体经济发展时可能抑制经济增长,这种负面效应主要是因为快速增加的信贷带来了资本形成率的下降和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实体经济 经济增长 AK增长模型 实体经济转型 通货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资源诅咒与经济增长 被引量:10
3
作者 岳华 张海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8-150,179,共14页
长期以来,“资源诅咒”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问题。那么,金融发展能否有效解决中国的“资源诅咒”问题呢?也即,有必要探究金融发展是否是“资源诅咒”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传导机制。为此,需要在理论层面上,通过构建包含金融因... 长期以来,“资源诅咒”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问题。那么,金融发展能否有效解决中国的“资源诅咒”问题呢?也即,有必要探究金融发展是否是“资源诅咒”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传导机制。为此,需要在理论层面上,通过构建包含金融因素和资源要素在内的四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探究在不同的金融发展水平阶段自然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实证层面上,通过运用线性模型和非动态面板门限模型证实我国存在着“资源诅咒”现象及其金融发展门槛效应。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论表明,在我国,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只有金融发展水平趋于合理,“资源诅咒”才能转为“资源福音”。有鉴于此,我国的资源型区域若要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必须致力于金融的合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水平 资源诅咒 经济增长 资源型区域 面板门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防灾规划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体系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冯浩 张方 戴慎志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3-98,共6页
综合防灾规划是一种新兴的规划类型,其中灾害风险评估作为关键环节应体现"综合"内涵,即考虑多灾种、全过程及多手段的防灾需求。灾害风险评估需要有明确的评估目标、全面的评估对象、清晰的评估要素、完善的评估流程以及综合... 综合防灾规划是一种新兴的规划类型,其中灾害风险评估作为关键环节应体现"综合"内涵,即考虑多灾种、全过程及多手段的防灾需求。灾害风险评估需要有明确的评估目标、全面的评估对象、清晰的评估要素、完善的评估流程以及综合的评估方法。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体系的构建应是:首先明确灾害风险评估的作用与目标;确立由单灾种分析向多灾种复合的评估流程;建立多灾种风险辨识机制;落实单灾种风险分析与区划;整合多灾种综合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防灾规划 灾害风险评估 “综合”内涵 复合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基于产业间和产业内升级的检验 被引量:23
5
作者 陈琳 朱明瑞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6-121,126,共6页
本文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笔者首先阐明对外投资引致产业升级的三大作用机理,即:边际产业转移、产业关联和反向技术外溢效应。在实证部分,运用两个层次的数据展开分析,首先是采用了2003—2012年间30个省、自治... 本文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笔者首先阐明对外投资引致产业升级的三大作用机理,即:边际产业转移、产业关联和反向技术外溢效应。在实证部分,运用两个层次的数据展开分析,首先是采用了2003—2012年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间升级效应,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地促进了各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进一步对2003—2012年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各细分行业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并没有促进第二和第三产业内的生产率提升,即对外投资的产业内升级效应尚未显示。在运用代理指标、sys-GMM方法重新进行估计后,上述结果依然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间升级 产业内升级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交易中信誉价值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淘宝网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殷红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28,共13页
信誉价值是网络交易秩序得以维持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众多实证研究对于信誉价值的作用还存在广泛争议。文章使用淘宝网交易数据,针对几类具有不同特征的商品实证分析了卖家信誉对交易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信誉价值的作用与商品特质有关... 信誉价值是网络交易秩序得以维持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众多实证研究对于信誉价值的作用还存在广泛争议。文章使用淘宝网交易数据,针对几类具有不同特征的商品实证分析了卖家信誉对交易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信誉价值的作用与商品特质有关,如商品自身的价值越大、标准化程度越低,信誉对卖家销量的影响越显著,越多的信用评价指标和交易机制能够起作用,信誉价值还存在显著的边际递减效应。文章的研究为目前信誉价值实证研究的分歧提供了很好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誉价值 影响因素 淘宝商品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关联、融资约束与中国企业的出口 被引量:6
7
作者 何欢浪 陈琳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9,共17页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微观调查数据,在中国独特的制度环境下考察政治关联、融资约束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的出口行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国内市场分割的背景下,政治关联的存在不利于企业出口;在金融市场欠发达的情况下,融资约束的...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微观调查数据,在中国独特的制度环境下考察政治关联、融资约束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的出口行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国内市场分割的背景下,政治关联的存在不利于企业出口;在金融市场欠发达的情况下,融资约束的存在也不利于企业出口;但是,融资的改善可以鼓励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更多地走向出口市场。本文的研究意味着,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倾向于利用国内市场,而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则侧重于发展国外市场。政府整合分割的国内市场,可以鼓励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服务国内市场;政府积极改善融资环境,可以鼓励有政治关联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这样,有或没有政治关联的企业都可以同时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需求,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最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关联 融资约束 市场分割 企业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发展如何影响家庭“加杠杆”?——动态效应、异质性特征与机制检验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海燕 岳华 李韫琪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35,共18页
随着我国家庭部门杠杆率的快速攀升,家庭部门"加杠杆"成为学术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将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相结合,从数字金融发展的角度,给出了一个近年来家庭杠杆率上升的解释,并... 随着我国家庭部门杠杆率的快速攀升,家庭部门"加杠杆"成为学术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将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相结合,从数字金融发展的角度,给出了一个近年来家庭杠杆率上升的解释,并探讨了其中的作用机制以及潜在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推动家庭杠杆率的攀升,并对家庭杠杆率的攀升具有长期影响。从数量上看,数字金融发展每增加1%,相应杠杆率将上升0.0058%。在考虑了潜在的内生性后,文章所得结论依然成立。对该影响在不同群体中可能存在的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杠杆率的提升在有房贷、消费贷和经营贷家庭、中西部地区家庭、25-55岁家庭、农村地区家庭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通过提高金融可得性、强化支付便利性和降低家庭面临的不确定性而对家庭杠杆率产生积极影响。文章研究结论对制定"数字中国"战略、理解结构性去杠杆中"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等方面提供了有益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家庭杠杆率 动态效应 异质性分析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促进了企业创新吗?——来自创业板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云鹤 黄雨薇 马圣杰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9-74,共16页
本研究利用手工收集的2009-2013年在创业板市场申请上市的制造业企业样本以及企业创新专利变量,经过对成功上市企业与终止上市企业的样本匹配,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上市是否促进我国创业板制造业企业创新,研究结果表明,上市显著促进... 本研究利用手工收集的2009-2013年在创业板市场申请上市的制造业企业样本以及企业创新专利变量,经过对成功上市企业与终止上市企业的样本匹配,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上市是否促进我国创业板制造业企业创新,研究结果表明,上市显著促进了企业专利创新。进一步地,我们探讨了上市促进企业创新的机制,结果发现,上市通过改善融资约束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而上市没能通过影响代理问题作用于企业创新。该结果意味着直接金融发展有助于推动企业创新;资本市场的风险分担及融资机制能够降低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创新。这不仅为直接金融促进企业创新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我国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资本市场,进而促进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创新 上市 融资约束 代理问题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琳 朱一帆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7-124,共8页
"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快速增长。相比于国内市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因而有必要考察金融发展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通过构建分别反映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规模与效率的四个金融... "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快速增长。相比于国内市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因而有必要考察金融发展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通过构建分别反映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规模与效率的四个金融发展指标,基于2004—201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间接融资规模对我国OFDI有显著为正的影响,而直接融资的影响不明显。此外,经济发展水平、对外贸易、资本密集度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有促进作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的回归结果与基准模型保持一致。分地区回归结果表明,对于东部和中部地区,间接融资规模和直接融资规模对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为正的影响,融资效率的作用不明显;对于西部地区,不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金融发展都未促进对外直接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对外直接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货币与中国货币政策转型 被引量:29
11
作者 方显仓 黄思宇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1-101,共11页
中国人民银行法定数字货币即将在部分城市试点,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不仅是货币形态上的巨大变化,还将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文章探讨了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总目标和中间目标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法定数字货币的推行会使数量... 中国人民银行法定数字货币即将在部分城市试点,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不仅是货币形态上的巨大变化,还将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文章探讨了法定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总目标和中间目标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法定数字货币的推行会使数量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下降,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优势更加明显。我国应加快完善法定数字货币相关制度设计,循序渐进推动数量型货币政策向价格型货币政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货币 数量型货币政策 价格型货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股权激励模式对激励效果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欧丽慧 陈天明 李真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CSSCI 2018年第3期303-318,共16页
高层管理者的行为关系公司的长远发展,因此如何建立针对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防止其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成为学界探讨公司治理制度的核心议题之一,高管股权激励成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一个良好工具。我国高管股权激励起步较晚,虽近年... 高层管理者的行为关系公司的长远发展,因此如何建立针对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机制,防止其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成为学界探讨公司治理制度的核心议题之一,高管股权激励成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一个良好工具。我国高管股权激励起步较晚,虽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予以完善,但对上市公司激励目标的实现较为有限。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选取我国采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的上市公司典型作比较分析,并以2013—2016年在A股市场首次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股权激励对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并没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但相对于限制性股票的股权激励模式,股票期权具有更好的激励作用。本文据此进一步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问题的启示和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经营绩效 比较分析 多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