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纳米ZnO/聚氯乙烯的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高海霞 程国峰 +4 位作者 成荣明 徐学诚 林开利 陈奕卫 于华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72-876,共5页
本文采用纳米氧化锌与聚氯乙烯溶液共混制备了复合材料前驱体,运用TG-DTA联机分析得到了其分解温度及相关热分解数据;经适当温度煅烧后得到复合材料光催化剂,并用TEM、XRD、FTIR、UV-Vis、ESR对复合材料进行分析表征。在室内普通照明用... 本文采用纳米氧化锌与聚氯乙烯溶液共混制备了复合材料前驱体,运用TG-DTA联机分析得到了其分解温度及相关热分解数据;经适当温度煅烧后得到复合材料光催化剂,并用TEM、XRD、FTIR、UV-Vis、ESR对复合材料进行分析表征。在室内普通照明用荧光灯作用下,以甲基橙溶液为催化对象,对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检测,并在相同条件下,与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钛及聚氯乙烯直接煅烧产物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比对分析;同时研究了pH值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对甲基橙催化降解8min后,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接近100%,使用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钛和聚氯乙烯直接煅烧产物催化的甲基橙溶液的浓度基本没有变化;溶液偏中性有利于甲基橙的催化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聚氯乙烯 复合材料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负载纳米Fe_2O_3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于华荣 成荣明 +2 位作者 徐学诚 陈奕卫 李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49-1654,共6页
本文研究了用液相化学沉积法制备的碳纳米管负载Fe2O3。首先用浓HCl、浓HNO3和浓HNO3/H2SO4(混酸)三种酸对碳纳米管进行改性处理,对样品进行了TEM形貌观察和FTIR光谱分析,FTIR分析表明浓HCl处理后不能在碳纳米管表面引入官能团,而浓HNO... 本文研究了用液相化学沉积法制备的碳纳米管负载Fe2O3。首先用浓HCl、浓HNO3和浓HNO3/H2SO4(混酸)三种酸对碳纳米管进行改性处理,对样品进行了TEM形貌观察和FTIR光谱分析,FTIR分析表明浓HCl处理后不能在碳纳米管表面引入官能团,而浓HNO3能在碳纳米管表面引入-OH和-C=O,浓HNOO3/H2SO4能在碳纳米管表面引入大量的-OH、-C=O、COOH。制备了以上三种碳纳米管分别负载Fe2O3。TEM分析表明,负载效果:混酸>浓HNO3>浓HCl。经混酸处理后的碳纳米管所负载的Fe2O3的XRD分析,表明所负载的是α-Fe2O3。机理分析表明碳纳米管上的含氧基团能增强其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同时能增强其对Fe3+吸附和离子交换能力,使吸附在碳纳米管表面的Fe3+成为结晶成核中心,调节溶液pH值后,使Fe2O3沉积在碳纳米管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纳米氧化铁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对碳纳米管负载氧化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于华荣 成荣明 +1 位作者 徐学诚 陈奕卫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03-1006,共4页
采用液相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碳纳米管负载的Fe2O3.TEM观察发现,添加聚乙烯醇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以实现碳纳米管对Fe2O3的有效负载,未添加聚乙烯醇两者出现物相分离.聚乙烯醇均匀吸附在碳纳米管表面,增强碳纳米管在水溶液中的分散,其疏水基... 采用液相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碳纳米管负载的Fe2O3.TEM观察发现,添加聚乙烯醇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以实现碳纳米管对Fe2O3的有效负载,未添加聚乙烯醇两者出现物相分离.聚乙烯醇均匀吸附在碳纳米管表面,增强碳纳米管在水溶液中的分散,其疏水基团与碳纳米管以范德华力结合,其亲水基团与Fe2O3.nH2O结合,对碳纳米管有效负载Fe2O3起到了桥梁作用.在样品煅烧过程中,聚乙烯醇熔融后均匀地包裹在碳纳米管表面上,进一步阻止了两者在煅烧过程中的物相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碳纳米管 氧化铁 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自由基对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伟 成荣明 +2 位作者 徐学诚 陈奕卫 孙明礼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碳纳米管纯化后,使用Fenton试剂产生羟基自由基对碳管进行改性处理,研究羟基自由基对碳管表面和结构的影响,并与碳管的混酸处理结果进行比较。FTIR结果表明:经Fenton试剂化学处理后,碳管表面主要引入羟基和羰基,而混酸能“剪切”碳管,... 碳纳米管纯化后,使用Fenton试剂产生羟基自由基对碳管进行改性处理,研究羟基自由基对碳管表面和结构的影响,并与碳管的混酸处理结果进行比较。FTIR结果表明:经Fenton试剂化学处理后,碳管表面主要引入羟基和羰基,而混酸能“剪切”碳管,产生大量羧基和羰基等官能团。根据Fenton试剂产生羟基自由基的机理,分析了Fenton试剂处理条件的影响因素,控制反应条件即过氧化氢与亚铁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保持在10左右,而pH值则维持在3左右,对碳管进行改性处理。依据碳管Fenton试剂处理前后的FTIR谱图变化,初步探讨了羟基自由基与多壁碳纳米管作用的可能机理。机理分析表明,改性后碳管表面的羟基和羰基是羟基自由基对碳管上的不饱和键进行加成氧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羟基自由基 FENTON试剂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友好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榕珍 李国庆 成荣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47-250,共4页
采用本体聚合方法,以Co螯合物自由基为引发剂,合成温度可控,制备出一种新型环境友好的丙烯酸酯压敏胶。CoN、ABL和O2的共引发体系对丙烯酸酯单体产生可持续的引发效果。在相同的分子量条件下,其粘着性能与溶剂型压敏胶的效果相当。
关键词 丙烯酸酯压敏胶 本体聚合 持续引发效果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源流量对碳纳米管厚膜形貌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曹章轶 孙卓 +1 位作者 郭平生 陈奕卫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5-80,共6页
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在镍片上制备了厚度在400-1000μm范围的碳纳米管(CNTs)薄膜,研究了碳源(乙炔)流量对碳纳米管薄膜形貌和结构的影响.随乙炔流量的增加,碳纳米管薄膜厚度和产量增大.电子显微镜和拉曼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在... 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在镍片上制备了厚度在400-1000μm范围的碳纳米管(CNTs)薄膜,研究了碳源(乙炔)流量对碳纳米管薄膜形貌和结构的影响.随乙炔流量的增加,碳纳米管薄膜厚度和产量增大.电子显微镜和拉曼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在乙炔流量为 10sccm下制备的碳纳米管直径分布范围最小(10—100nm),石墨化程度最高,缺陷密度最小, 晶形最完整.随着乙炔流量的增大(30-90sccm),碳纳米管的直径分布范围增大(10-300nm), 石墨化程度降低,缺陷密度增大,非晶化程度增加.因此,通过碳源流量可以控制碳纳米管薄膜的形貌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CNTs) 化学气相沉积(CVD) 扫描电镜(SEM) 透射电镜(TEM)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