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技术时代的科学素养观与科学教育改革——兼论科学教育对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
11
1
作者
裴新宁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5,共13页
加强科学教育是我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关切和支撑路径。进入智能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应重视以提升科学素养为基本目标,帮助学生形成对科学的整体理解,发展科学思维,呵护和鼓励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性。科学素养的...
加强科学教育是我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关切和支撑路径。进入智能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应重视以提升科学素养为基本目标,帮助学生形成对科学的整体理解,发展科学思维,呵护和鼓励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性。科学素养的内涵也由关注学生应该“有什么”,转向学生能够“做什么”,强调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并在运用与迁移中发展科学素养。为加快实现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需要重点在6个方面做出探索和突破:一是以“学生如何学习”为底层逻辑设计科学教育实施体系,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建好“社会大课堂”,三是以数智技术驱动真实科学学习,四是保障学生充分参与科学实践,五是提供深度连贯的课程,六是探索科学学习评价创新。为此,需要开启新的研究议程和务实行动,着重在科学学习机制和基本理论、科学教育多主体协同机制、科学学习支持体系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不断提升科学教育的专业化程度及研究水平,更好地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科学素养
科学思维
科学实践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场馆科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如何——分析框架构建与实证调查
被引量:
1
2
作者
裴新宁
看召草
胡若楠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52,72,共11页
高质量的科学教育离不开非正式科学教育体系的有力支撑,而场馆科学教师作为这一体系中的核心力量,其教学传播能力直接影响场馆科学教育的质量与成效。当前,他们被赋予了参与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深化改革的重要使命,更加凸显了提升其专业...
高质量的科学教育离不开非正式科学教育体系的有力支撑,而场馆科学教师作为这一体系中的核心力量,其教学传播能力直接影响场馆科学教育的质量与成效。当前,他们被赋予了参与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深化改革的重要使命,更加凸显了提升其专业能力的必要性。为探究场馆科学教师是否能够胜任这一专业角色,本研究以学科教学知识框架为基础,结合情境学习理论,提出了场馆科学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分析框架,并设计调查问卷,对我国487名场馆科学教师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场馆科学教师队伍以中青年为主,专业背景多元,但接受过科学教育或科学传播专业训练的人员比例较低;在科学本质的理解、教学互动实践能力等方面存在较明显的薄弱环节;在职业发展方面,培训方向和路径亟待明确。基于此,研究提出了加快推进场馆科学教师专业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馆科学教师
非正式科学教育
专业实践能力
场馆中特定科学教学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跨学科概念促进科学学习——基于美国与德国科学课程相关文本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武倩
裴新宁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171,共10页
跨学科概念是义务教育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科学知识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具有跨领域共通性、可迁移性和进阶性,概念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等特点。美国和德国作为全球最早将跨学科概念纳入科学课程标准,并付诸实践的国家,其对...
跨学科概念是义务教育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科学知识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具有跨领域共通性、可迁移性和进阶性,概念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等特点。美国和德国作为全球最早将跨学科概念纳入科学课程标准,并付诸实践的国家,其对跨学科概念教与学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且积极的影响。通过对两国科学课程标准等文件中跨学科概念相关内容的系统分析发现,两国利用跨学科概念加强科学学习的方式同中存异,美国更倾向于将跨学科概念与学科核心概念、科学与工程实践等科学学习的多个维度相结合,促进形成可用的知识;德国则更强调利用跨学科概念在各个科学领域和学科之间建立关联,促进形成整合的知识。两国都强调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明确且连贯的教学支持,使跨学科概念真正成为科学课堂中具体且有意义的教学要素,促进学生在多年的科学学习中逐渐理解和有效运用跨学科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跨学科概念
知识整合
知识运用
教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技术时代的科学素养观与科学教育改革——兼论科学教育对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
11
1
作者
裴新宁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国际与比较
教育
研究
所
华东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与教学中心
出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5,共13页
基金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信息化学习场域中学生深度学习阻障诊断与教学优化研究”(19YJA880048)。
文摘
加强科学教育是我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关切和支撑路径。进入智能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应重视以提升科学素养为基本目标,帮助学生形成对科学的整体理解,发展科学思维,呵护和鼓励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性。科学素养的内涵也由关注学生应该“有什么”,转向学生能够“做什么”,强调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并在运用与迁移中发展科学素养。为加快实现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需要重点在6个方面做出探索和突破:一是以“学生如何学习”为底层逻辑设计科学教育实施体系,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建好“社会大课堂”,三是以数智技术驱动真实科学学习,四是保障学生充分参与科学实践,五是提供深度连贯的课程,六是探索科学学习评价创新。为此,需要开启新的研究议程和务实行动,着重在科学学习机制和基本理论、科学教育多主体协同机制、科学学习支持体系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不断提升科学教育的专业化程度及研究水平,更好地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关键词
科学教育
科学素养
科学思维
科学实践
教育改革
Keywords
Science Education
Science Literacy
Scientific Thinking
Scientific Practice
Educational Reform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场馆科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如何——分析框架构建与实证调查
被引量:
1
2
作者
裴新宁
看召草
胡若楠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与教学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
国际与比较
教育
研究
所
出处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52,72,共11页
基金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面向青少年高质量开放服务的现状调查和促进措施”(项目编号:00000-401215-21027)
中国科普研究所2022年度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项目“科普游戏的教育性和游戏性融合机制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KXYJS2022061)的研究成果。
文摘
高质量的科学教育离不开非正式科学教育体系的有力支撑,而场馆科学教师作为这一体系中的核心力量,其教学传播能力直接影响场馆科学教育的质量与成效。当前,他们被赋予了参与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深化改革的重要使命,更加凸显了提升其专业能力的必要性。为探究场馆科学教师是否能够胜任这一专业角色,本研究以学科教学知识框架为基础,结合情境学习理论,提出了场馆科学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分析框架,并设计调查问卷,对我国487名场馆科学教师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场馆科学教师队伍以中青年为主,专业背景多元,但接受过科学教育或科学传播专业训练的人员比例较低;在科学本质的理解、教学互动实践能力等方面存在较明显的薄弱环节;在职业发展方面,培训方向和路径亟待明确。基于此,研究提出了加快推进场馆科学教师专业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场馆科学教师
非正式科学教育
专业实践能力
场馆中特定科学教学知识
Keywords
Museum science educators
Informal science education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mpetencies
Museum science-specific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MS-PCK)
分类号
G45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跨学科概念促进科学学习——基于美国与德国科学课程相关文本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武倩
裴新宁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
学部
华东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与教学中心
出处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171,共10页
基金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信息化学习场域中学生深度学习阻障诊断与教学优化研究”(项目编号:19YJA880048)。
文摘
跨学科概念是义务教育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科学知识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具有跨领域共通性、可迁移性和进阶性,概念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等特点。美国和德国作为全球最早将跨学科概念纳入科学课程标准,并付诸实践的国家,其对跨学科概念教与学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且积极的影响。通过对两国科学课程标准等文件中跨学科概念相关内容的系统分析发现,两国利用跨学科概念加强科学学习的方式同中存异,美国更倾向于将跨学科概念与学科核心概念、科学与工程实践等科学学习的多个维度相结合,促进形成可用的知识;德国则更强调利用跨学科概念在各个科学领域和学科之间建立关联,促进形成整合的知识。两国都强调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明确且连贯的教学支持,使跨学科概念真正成为科学课堂中具体且有意义的教学要素,促进学生在多年的科学学习中逐渐理解和有效运用跨学科概念。
关键词
科学教育
跨学科概念
知识整合
知识运用
教与学
Keywords
science education
crosscutting concepts
knowledge integration
knowledge-inuse
teaching and learning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技术时代的科学素养观与科学教育改革——兼论科学教育对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
裴新宁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国场馆科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如何——分析框架构建与实证调查
裴新宁
看召草
胡若楠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利用跨学科概念促进科学学习——基于美国与德国科学课程相关文本分析
武倩
裴新宁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