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入革命的“事务”层面——“地方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的运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里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0,共6页
近年来,中共党史研究日趋活跃,已然成为学术界的热门研究领域。除了理论方法日趋多元化以外,大批党史资料的整理出版为党史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随着大批史料集的整理出版,以往许多罕见的党史资料也进入研究者的视角。这些党史资... 近年来,中共党史研究日趋活跃,已然成为学术界的热门研究领域。除了理论方法日趋多元化以外,大批党史资料的整理出版为党史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随着大批史料集的整理出版,以往许多罕见的党史资料也进入研究者的视角。这些党史资料在丰富研究材料的同时,对研究者的既有研究视角、问题意识与分析方法形成冲击,从而推动了党史研究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资料 中共党史研究 整理出版 热门研究 多元化 分析方法 革命 研究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六年中共中央与东北抗联关系再考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郝江东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72,共15页
东北抗联是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受战争形势等因素影响,于1937年底同中共中央失去联系。1940年前后东北抗联余部相继退入苏联,其间接受苏军与共产国际的整编与领导。抗战结束后,周保中率领东北抗联中国官兵返回中国东北,很快与中共中央... 东北抗联是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受战争形势等因素影响,于1937年底同中共中央失去联系。1940年前后东北抗联余部相继退入苏联,其间接受苏军与共产国际的整编与领导。抗战结束后,周保中率领东北抗联中国官兵返回中国东北,很快与中共中央取得联系并重建组织关系。此后,这批抗联官兵很快退出苏军编制,接受中共中央与东北局领导。中共中央则主要根据自身东北战略需要,制定对东北抗联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抗联 驻东北苏军 中苏关系 周保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中情局涉华宣传情报档案评介 被引量:3
3
作者 赵继珂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3-159,共7页
长期以来,国内历史学界高度重视美国中情局涉华情报档案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已有多位学者选择从政治、经济、军事或外交等角度推介相关档案或开展专题研究①,但到目前为止中情局涉华宣传情报(Propaganda Intelligence)档案却没有引起学界... 长期以来,国内历史学界高度重视美国中情局涉华情报档案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已有多位学者选择从政治、经济、军事或外交等角度推介相关档案或开展专题研究①,但到目前为止中情局涉华宣传情报(Propaganda Intelligence)档案却没有引起学界过多关注。按照美国情报顾问委员会(Intelligence Advisory Committee,简称IAC)所作界定,开展宣传情报工作不仅包括简单搜集可用的宣传信息,同时“它还必须对敌人的宣传企图进行预估,评估其宣传活动的效能,包括对其宣传机构---它的指挥体系、管理、政策、方法和资金进行分析”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档案 情报工作 顾问委员会 宣传信息 宣传机构 历史学界 指挥体系 中情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抗联教导旅组建过程中的苏联因素 被引量:8
4
作者 郝江东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69,共13页
自1938年下半年,苏联开始改变对中国东北抗战消极冷淡的态度,指示援助东北抗联。此后,苏联远东军加强了与东北抗联的互动。鉴于当时东北抗联的分裂与严峻的斗争形势,为全面了解与掌握这支部队,苏军先后两次召集东北抗联领导人到伯力开会... 自1938年下半年,苏联开始改变对中国东北抗战消极冷淡的态度,指示援助东北抗联。此后,苏联远东军加强了与东北抗联的互动。鉴于当时东北抗联的分裂与严峻的斗争形势,为全面了解与掌握这支部队,苏军先后两次召集东北抗联领导人到伯力开会。1942年8月,在苏军主导下,东北抗联教导旅在苏联正式组建,并编入苏联远东军序列。苏联因素对东北抗联教导旅的组建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联教导旅 东北抗战 周保中 苏联远东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战后初期斯大林对中共政策的缘起与形成 被引量:1
5
作者 郝江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27,共16页
1945年,斯大林通过与美国“大国合作”构建了远东雅尔塔体系,并通过与国民党政府结盟,为整个体系的稳定提供了法理依据。这一时期,斯大林并未考虑中共的利益以及未来援助中国革命的问题。1946年下半年,国际与中国形势的变化促使斯大林... 1945年,斯大林通过与美国“大国合作”构建了远东雅尔塔体系,并通过与国民党政府结盟,为整个体系的稳定提供了法理依据。这一时期,斯大林并未考虑中共的利益以及未来援助中国革命的问题。1946年下半年,国际与中国形势的变化促使斯大林开始对中共提供“有限援助”,特别是强化了与中共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互动。1948年底至1949年初,中共领导的革命运动即将取得全国性的胜利,并以此对远东雅尔塔体系构成革命性冲击。为确保苏联战后远东战略目标的达成,斯大林一度试图控制中共革命的胜利进程,在此尝试失败后则迅即调整政策,开启了与中共结盟的进程,并重新审视远东地区的国际秩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共内战 斯大林 远东雅尔塔体系 东北革命根据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