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0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师范生TPACK现状调查及分析——以华东师范大学和彰化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戴劲 任亚楠 李维汉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17,共4页
信息时代,教师能否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以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针对华东师范大学和彰化师范大学的生物师范生进行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调查,并基于调查和分析对生物师范生课程和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 TPACK 生物师范生 现状调查 华东师大 彰化师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郑晓蕙 乔新虹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上海市 中学 生命科学 课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华东师大版)教材生命科学部分简介
3
作者 黄祥辉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5-7,共3页
关键词 《科学》 教材 生命科学部分 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高中《生命科学》教材中的生命教育 被引量:1
4
作者 吴青 陆建身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生命教育 生命科学 上海市 教材 高中 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责任感 未成年人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名师工作室活动介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燕 王磊 俞佩芳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16,共2页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名师工作室的活动,总结出名师工作室活动的特点,这对于寻求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方式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名师工作室 生命科学 骨干教师 专业发展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上生命科学信息资源介绍 被引量:2
6
作者 胡长龙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网络 生命科学 信息资源 网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科学的教材取名《生物》名不副实
7
作者 马炜梁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生命科学 教材 取名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国家科学教育课程中的生命科学学习计划 被引量:2
8
作者 余林 张文华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0-42,共3页
英国国家科学教育课程将生命科学学习计划分四个关键阶段进行实施。具体如下:
关键词 英国 国家科学教育课程 生命科学 学习计划 绿色植物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海连续体的生物连通性研究——以长江口上海水域鱼类为例
9
作者 李长稳 肖雅 姜晓东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2,共10页
陆海连续体是连接陆地生态系统和开阔海洋的过渡带,其连通性对生物迁移产生重大影响,但对陆海连续体连通性的描述和量化目前仍在探索之中。本研究利用环境DNA(eDNA)宏条形码技术,通过使用针对脊椎动物的通用引物对鱼类线粒体12S rRNA基... 陆海连续体是连接陆地生态系统和开阔海洋的过渡带,其连通性对生物迁移产生重大影响,但对陆海连续体连通性的描述和量化目前仍在探索之中。本研究利用环境DNA(eDNA)宏条形码技术,通过使用针对脊椎动物的通用引物对鱼类线粒体12S rRNA基因的部分V5高变区进行扩增,获得鱼类多样性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了一种快捷方法来评估陆海连续体的连通性。该方法通过计算相邻站点间的Beta多样性指数来综合估算生物连通性综合指数(comprehensive index of biological connectivity,CIBC),该值范围0~1,值越大,连通性越好。2023年10月利用eDNA技术成功从长江口上海水域检测出鱼类21目,35科,86属,117种,其中支流的鱼类数量多于干流。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支流的鱼类群落丰富度高于干流,但多样性略低于干流。鲤科的CIBC值显示,干流、支流连通性普遍较好。鲴科的CIBC值显示,干流上下游连通性较好。鱊科的CIBC值显示,干流上游连通性较好。虾虎鱼科的CIBC值显示,干流中上游连通性较好。整个鱼类群落的CIBC值显示,干流连通性较好,仅下游接近长江口处连通性较差,支流的连通性变化较大,干流的整体连通性优于支流。本研究方法可为研究陆海连续体连通性提供新的思路,并有助于长江口生态廊道的生态修复与综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连续体 连通性 生态廊道 环境DNA 鱼类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科技与生命科学
10
作者 黎陈静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纳米科技 生命科学 细胞器 核酸 蛋白质 纳米级结构 生物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科学教育标准中的生命科学教育
11
作者 余林 张文华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1-33,共3页
介绍了美国相关教育领域对各年龄段的学习者或学生 ,其中包括幼儿园~四年级、五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十二年级学生对生命科学学习的不同内容和要求 ,并对教师提出了应用讨论、实验探索、实践、信息探索与总结等方法 ,引导学生开展积... 介绍了美国相关教育领域对各年龄段的学习者或学生 ,其中包括幼儿园~四年级、五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十二年级学生对生命科学学习的不同内容和要求 ,并对教师提出了应用讨论、实验探索、实践、信息探索与总结等方法 ,引导学生开展积极主动和延伸性科学探究的要求 ,有利于中学生生物学教师了解国外教育动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科学教育 生命科学 教育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大金山岛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
12
作者 师瑞萍 郑鹏 +5 位作者 吴琪 王怡然 丁晓璐 高雪笛 王幼芳 王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81,共11页
为了及时更新大金山岛苔藓植物名录,为其就地保护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在对上海大金山岛5次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报道了大金山岛苔藓植物20科38属67种,与该岛历史数据相比,新增23种苔藓植物,包括上海新记录13种,首次发现叶附生苔类植物(拟疣鳞... 为了及时更新大金山岛苔藓植物名录,为其就地保护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在对上海大金山岛5次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报道了大金山岛苔藓植物20科38属67种,与该岛历史数据相比,新增23种苔藓植物,包括上海新记录13种,首次发现叶附生苔类植物(拟疣鳞苔Cololejeunea raduliloba Steph.)在大金山岛的分布.结合气候变化及苔藓植物生理生态特性对大金山岛苔藓植物物种组成变化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及时更新一个地区的名录对多样性就地保护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名录 新记录 叶附生苔类植物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科学测试愿景:PISA 2025科学框架与高中生物学教学
13
作者 汪玉祥 张子恒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1,共3页
参照高中课标和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并结合国际科学测试的愿景,探讨PISA 2025科学框架中的科学知识、科学身份认同和科学能力与高中生物学教学的联系及其应用。
关键词 PISA 科学框架 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力图谱在微生物学及实验教学效果评价中的应用及实践反思
14
作者 张美玲 谭红岩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4,共5页
教学效果评价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促进学生反思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效果评价方式以教师为主导,侧重于考试成绩、学习过程等量化指标,忽视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全面评估及反思提升,“以评促学”的效果难以达成。课程通过使用... 教学效果评价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促进学生反思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效果评价方式以教师为主导,侧重于考试成绩、学习过程等量化指标,忽视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全面评估及反思提升,“以评促学”的效果难以达成。课程通过使用能力图谱,将教学目标中对知识、能力和素养方面的要求具象化,引导学生通过能力图谱反思学习效果、制定个性化学习路径。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完善能力图谱的主要内容,参与评价指标的制定。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效果评价方式,有效实现“以评促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图谱 教学评价 教育数字化 以评促学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学生物学教育领域内跨学科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晓煜 禹娜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4,共5页
为了探知分学科教学背景下我国中学生物学教育领域内跨学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明确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中收录的来自中学生物学教育领域以跨学科研究为主题的相关文献,... 为了探知分学科教学背景下我国中学生物学教育领域内跨学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明确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中收录的来自中学生物学教育领域以跨学科研究为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中学生物学教育领域内的跨学科研究正处于探索发展期,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均取得一定成果和进展,但仍然存在教学模式相对单一、缺乏评价标准及方式、教师教育研究不足等问题,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教学 文献计量 可视化分析 中学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上海市城区河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的生物评价 被引量:53
16
作者 姜雪芹 禹娜 +3 位作者 毛开云 刘一 李二超 陈立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8-87,140,共11页
2007年11月-2008年1月间,调查了上海市城区四条不同生态类型河道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结合同步测定的水质理化指标,对河道中浮游植物多样性与水体污染程度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四条河道中共鉴得藻类7门150种,... 2007年11月-2008年1月间,调查了上海市城区四条不同生态类型河道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结合同步测定的水质理化指标,对河道中浮游植物多样性与水体污染程度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四条河道中共鉴得藻类7门150种,其中绿藻门61种、蓝藻门27种、硅藻门24种、裸藻门23种、黄藻门11种、隐藻门3种和甲藻门1种。从整个冬季来看,四条河道的藻类种类数差异不大,种类组成分布状况呈现为朝阳河(78种)>午潮港(76种)>横港河(74种)>曹杨环浜(72种),其中优势种均属于蓝、绿和硅藻门;从细胞密度和生物量上来看,四条河道所含浮游藻类密度为朝阳河>曹杨环浜>午潮港>横港河,且藻类密度较大的均为绿藻门、蓝藻门和硅藻门;其生物量为曹杨环浜>朝阳河>午潮港>横港河,两者虽略有不同,但是上述两项指标的大体趋势相同,均显示为富营养型。四条河道中的氮、磷含量均超过富营养化发生的浓度,两者的含量与藻类的密度和生物量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其中藻类密度与水体中的磷呈显著负相关,与氮呈显著正相关。应用多样性指数对四条河道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其中朝阳河的水质最差,其次为横港河和午潮港,曹杨环浜的水质较好;研究发现运用生物多样性参数对小型河道的水质进行评价其结果偏于理想,与浮游植物的种类、密度和生物量的评价标准不一致。建议对城市河道中的水环境进行评估时,运用生物多样性参数时应持谨慎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区河道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富营养化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虹桥机场土壤及草丛动物群落特征和鸟类关系研究 被引量:28
17
作者 赵云龙 唐思贤 +3 位作者 王群 樊玉杰 赵艳民 杨志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19-1224,共6页
20 0 0年 4月至 2 0 0 1年 3月 ,对上海虹桥机场草地土壤动物和草丛动物群落的组成、数量和季节性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土壤动物有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环节动物门等 12个目或类。其中蜱螨目和弹尾目为常年土壤动物群落的优... 20 0 0年 4月至 2 0 0 1年 3月 ,对上海虹桥机场草地土壤动物和草丛动物群落的组成、数量和季节性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土壤动物有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环节动物门等 12个目或类。其中蜱螨目和弹尾目为常年土壤动物群落的优势类群 ,各占年总捕量的 19.75 %和 2 3.14 % ;蚯蚓、多足纲、等足目、膜翅目、鞘翅目为常见类群 ,5类全年占总捕量的 4 8.96 %。草丛动物有 15目或类。其中鞘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膜翅目、双翅目以及蜘蛛目为草丛动物群落的优势类群 ,占全年总捕量的89.6 3%。草丛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数总体表现为 :7月 >9月 >5月 >4月 >12月 >3月。土壤动物和草丛动物的分布与生境密切相关。所捕的 2 2类草地动物中 ,可直接被鸟类捕食的有近 2 0类 ,主要为生活于草地常见类群中 ,因此 ,草地的生境以及草地动物的分布是吸引鸟类到机场栖息和摄食的主要原因。降低草高、减少结实的植物、控制土壤动物的密度是减少机场区鸟类数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草地 土壤动物 草丛动物 群落特征 鸟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大莲湖湖滨带湿地的生态修复 被引量:18
18
作者 吴迪 岳峰 +1 位作者 罗祖奎 王天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999-3008,共10页
采用改变土地利用模式、水系改造和植被配置等技术开展了上海青浦大莲湖湿地修复示范工程。从2008年8月到2010年3月跟踪调查了土地利用方式、鸟类群落、两栖爬行类、水质等多类指标来对示范工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实验区生态系统的生... 采用改变土地利用模式、水系改造和植被配置等技术开展了上海青浦大莲湖湿地修复示范工程。从2008年8月到2010年3月跟踪调查了土地利用方式、鸟类群落、两栖爬行类、水质等多类指标来对示范工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实验区生态系统的生境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组成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实验区内土地利用由主要以人工养殖鱼塘和林地为主的人工湿地(人工鱼塘占50%,林地占25%),转变为以开放性水域和乔灌草相结合的半自然状态下的自然湿地(明水面面积占30%,各类植被群落占50%,人工鱼塘完全消失),植被从只有片段化林地转变为乔木、灌木丛、草本植物及各类水生植物相结合的格局;工程后鸟类种类和数量均高于工程前(新纪录到11种鸟类),鸟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也有明显增加,其中目标鸟类———雁鸭类新增6种,种类和数量都呈显著增加;两栖爬行类种类变化不大,共记录到6科12种,但整体数量比工程前增长了59.1%;水质指标的变化也很突出,与工程前人工鱼塘相比,实验区内水体中总氮(TN)、硝态氮(NO3-N)、总磷(TP)、叶绿素a(Chla)、高锰酸钾指数(CODMn)等主要指标均有显著下降(P<0.05),水质改善显著。由此说明,修复工程改善了大莲湖湖滨带湿地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得到较好的恢复,呈现出良好的湿地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滨带湿地 生态修复 示范工程 生物多样性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潮滩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18
19
作者 全为民 赵云龙 +2 位作者 朱江兴 施利燕 陈亚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179-5187,共9页
通过对上海市6个典型潮滩湿地(崇明东滩、崇明北滩、九段沙、青草沙、南汇边滩和杭州湾北岸)的调查,共记录到大型底栖动物112种,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分别占总物种数的51.8%、22.3%和18.8%。6个潮滩湿地中大型底栖动... 通过对上海市6个典型潮滩湿地(崇明东滩、崇明北滩、九段沙、青草沙、南汇边滩和杭州湾北岸)的调查,共记录到大型底栖动物112种,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分别占总物种数的51.8%、22.3%和18.8%。6个潮滩湿地中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呈现一致的规律,即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在生物量构成中,甲壳动物是最为重要的类群,其总体平均相对贡献率在51%~97%之间,软体动物的总体平均相对贡献率在2%~48%之间。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的空间分布在地点间存在较大差异,在崇明东滩、九段沙和杭州湾北岸湿地中,软体动物在数量上占优势;而在崇明北滩、青草沙和南汇边滩,甲壳动物却是优势类群。与20世纪80和90年代的调查资料相比,近20多年来上海市潮滩湿地中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明显增加,但群落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优势类群由个体较小的软体动物转变为平均体重较大的甲壳动物,这主要与人类活动(过度采捕、环境污染和生物促淤等因素)的强度干扰有关,也反映上海市潮滩湿地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正在逐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滩湿地 大型底栖动物 生物量 上海市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郊区农田泽蛙种群动态和肥满度状况初探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晓黎 王晶琳 +2 位作者 姜海瑞 薛文杰 徐宏发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24-427,共4页
2005年4~10月,采用样线法,对上海郊区农田泽蛙(Rana limnocharis)非蛰眠期的种群数量和肥满度进行了研究。逐月共捕获泽蛙371只,对不同月份和不同年龄组泽蛙的体长、体重和肥满度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上海郊区泽蛙的肥满度随不... 2005年4~10月,采用样线法,对上海郊区农田泽蛙(Rana limnocharis)非蛰眠期的种群数量和肥满度进行了研究。逐月共捕获泽蛙371只,对不同月份和不同年龄组泽蛙的体长、体重和肥满度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上海郊区泽蛙的肥满度随不同月份和不同年龄呈现显著性差异。种群在繁殖前的5月份肥满度最高,8月份肥满度最小。肥满度Kwl值随泽蛙年龄的增加而增大,K值随泽蛙年龄的增大而减小。2龄泽蛙的肥满度增幅最大。上海郊区泽蛙的年度种群数量波动呈双峰型,峰值在7月和9月。Kwl值比K值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蛙 种群 肥满度 重/长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