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歇性无氧运动对小鼠脑、心肌、骨骼肌抗氧化能力及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刘晓莉 侯莉娟 +2 位作者 刘赟 喻云梅 乔德才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0-394,共5页
目的 :观察间歇性无氧运动对小鼠脑、心肌、骨骼肌抗氧化能力和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用 96只昆明雄性小鼠 ,建立间歇无氧运动模型 ,观察运动后脑、心肌、骨骼肌SOD活性、T -AOC能力及MDA含量的变化及间歇性无氧运动对小鼠行... 目的 :观察间歇性无氧运动对小鼠脑、心肌、骨骼肌抗氧化能力和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用 96只昆明雄性小鼠 ,建立间歇无氧运动模型 ,观察运动后脑、心肌、骨骼肌SOD活性、T -AOC能力及MDA含量的变化及间歇性无氧运动对小鼠行为能力的影响。结果 :间歇运动后 ,小鼠骨骼肌SOD活性、T -AOC及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心肌SOD和T -AOC变化与骨骼肌大致相同 ,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但MDA差异不显著 (P >0 0 5 )。脑组织T -AOC升高显著 (P <0 0 5 )。结果显示 :间歇运动使小鼠体重自然增长速度延缓。间歇性无氧运动对小鼠抗氧化能力及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存在较明显的组织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无氧运动 小鼠 心肌 骨骼肌 抗氧化能力 脂质过氧化损伤 氧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疲劳对大鼠新纹状体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36
2
作者 乔德才 侯莉娟 +1 位作者 何德富 翁恩琪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6-680,共5页
目的:观察运动疲劳大鼠新纹状体神经元自发放电情况,探讨运动疲劳产生的中枢机制。方法:采用胞外玻璃微电极技术,对运动疲劳前后大鼠新纹状体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神经元动作电位时程及动作电位发放形式进行记录,并对放电神经元的分布... 目的:观察运动疲劳大鼠新纹状体神经元自发放电情况,探讨运动疲劳产生的中枢机制。方法:采用胞外玻璃微电极技术,对运动疲劳前后大鼠新纹状体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神经元动作电位时程及动作电位发放形式进行记录,并对放电神经元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1)在记录到的运动疲劳组大鼠新纹状体神经元中,19%自发放电频率>10Hz,而对照组仅有6%,两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2)运动疲劳组大鼠新纹状体神经元除观察到规则单脉冲放电、不规则单脉冲放电、单脉冲与爆发式并存的放电形式外,还观察到规则爆发式放电,其串间隔集中在140~210ms;(3)运动疲劳组高频自发放电的神经元主要集中在新纹状体的外侧深部区域。结论:运动疲劳后新纹状体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发生改变,高频放电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结果提示运动疲劳后神经元放电形式发生改变,可能与神经元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疲劳 新纹状体 胞外记录 玻璃微电极技术 电生理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