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γ-Fe_2O_3/聚噻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导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殷华茹 姜继森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24-1527,共4页
采用单体聚合法以FeCl3为引发剂进行噻吩的聚合反应,得到了导电性好的-γFe2O3/聚噻吩纳米复合材料。红外、透射电镜、穆斯堡尔谱等研究表明-γFe2O3与聚噻吩之间有着一定的相互作用。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明显高于纯的聚噻吩样品,随着-γFe... 采用单体聚合法以FeCl3为引发剂进行噻吩的聚合反应,得到了导电性好的-γFe2O3/聚噻吩纳米复合材料。红外、透射电镜、穆斯堡尔谱等研究表明-γFe2O3与聚噻吩之间有着一定的相互作用。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明显高于纯的聚噻吩样品,随着-γFe2O3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呈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Γ-FE2O3 聚噻吩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高能球磨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包蕾 姜继森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57-1761,共5页
以Fe3O4粉体及导电聚苯胺为原料,用高能球磨法制备Fe3O4/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用M ssbauer谱、XRD、FTIR、VSM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Fe3O4的粒径迅速减小到纳米量级;Fe3O4表面与聚苯胺作用生成了某种顺磁性... 以Fe3O4粉体及导电聚苯胺为原料,用高能球磨法制备Fe3O4/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用M ssbauer谱、XRD、FTIR、VSM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Fe3O4的粒径迅速减小到纳米量级;Fe3O4表面与聚苯胺作用生成了某种顺磁性物质;同时有少量的-αFe2O3生成;复合物中Fe3O4颗粒A、B晶位中Fe的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复合物的电磁性能也明显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氧化铁 穆斯堡尔谱 电导率 饱和磁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微粒—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包蕾 姜继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24-928,共5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磁性微粒-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技术与材料性质,特别是其吸波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磁性粒子 导电聚合物 吸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溴PPA/掺溴纳米石墨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研究
4
作者 叶薄 吴玲娟 +4 位作者 梁旦 韩菲菲 盛玮 高建生 徐学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8-125,共8页
通过对聚苯乙炔(PPA)进行溴蒸气掺杂,使其电导率比未掺溴时电导率提高了11个数量级.用热重、固体紫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溴、石墨和PP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掺溴纳米石墨含量较低时,溴对复合材料电导率提高起主要作用... 通过对聚苯乙炔(PPA)进行溴蒸气掺杂,使其电导率比未掺溴时电导率提高了11个数量级.用热重、固体紫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溴、石墨和PP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掺溴纳米石墨含量较低时,溴对复合材料电导率提高起主要作用;掺溴纳米石墨含量较高时,掺溴纳米石墨对掺溴PPA的掺杂作用是复合材料电导率提高的主要作用;掺溴纳米石墨含量更高时,由掺溴纳米石墨直接相连所构成的导电网络对复合材料电导率提高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炔 纳米石墨 电导率 导电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WNTs/掺溴聚苯胺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玲娟 叶■ +4 位作者 韩菲菲 梁旦 高建生 盛玮 徐学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0-117,共8页
用化学氧化法和溴蒸气掺杂合成掺溴聚苯胺,通过机械共混制备MWNTs/PANI和MWNTs/掺溴PANI复合材料.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能,电导率达5~10 S·m^(-1),接近纯MWNTs的电导率.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粉末衍... 用化学氧化法和溴蒸气掺杂合成掺溴聚苯胺,通过机械共混制备MWNTs/PANI和MWNTs/掺溴PANI复合材料.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能,电导率达5~10 S·m^(-1),接近纯MWNTs的电导率.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MWNTs/掺溴PANI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和导电机理.研究表明,MWNTs和被掺杂的掺溴PANI通过π-π和p-π共轭作用形成电子转移复合物,组成了一个个独立导电单元,在复合材料的导电体系中起主要作用,随着导电单元数量增加至相互接触,形成导电网络,复合材料的电导率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聚苯胺 电子转移复合物 独立导电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掺溴及表面高分子修饰的研究
6
作者 唐国强 梁旦 +3 位作者 韩菲菲 王红敏 晋圣松 徐学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4-89,共6页
用溴作为掺杂剂,通过多壁碳纳米管(MWNTs,multi-walled nanotubes)吸附溴提高其电导率,用聚苯乙烯(PS,polystyrene)对MWNT进行修饰改性.用透射电镜(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和扫描电镜(FESEM,field emitting scanning ele... 用溴作为掺杂剂,通过多壁碳纳米管(MWNTs,multi-walled nanotubes)吸附溴提高其电导率,用聚苯乙烯(PS,polystyrene)对MWNT进行修饰改性.用透射电镜(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和扫描电镜(FESEM,field emitt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等分析研究.表明在多壁碳纳米管上接枝了高分子聚苯乙烯.PS接枝并没有降低加溴多壁碳纳米管的电导率,且在高分子基体中的分散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电导率 聚苯乙烯 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共溅射制备氮化钛铝薄膜及其机械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倪晟 孙卓 赵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42-1844,1848,共4页
使用磁控共聚焦溅射技术并改变溅射过程中Al的功率来制备了一系列Al含量不同的氮化钛铝(TiAlN)薄膜。在溅射过程,薄膜沉积速率和Al含量随Al的溅射功率增加而增大,而薄膜的粗糙度减小。Al含量较低时(约21%),TiAlN薄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都... 使用磁控共聚焦溅射技术并改变溅射过程中Al的功率来制备了一系列Al含量不同的氮化钛铝(TiAlN)薄膜。在溅射过程,薄膜沉积速率和Al含量随Al的溅射功率增加而增大,而薄膜的粗糙度减小。Al含量较低时(约21%),TiAlN薄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都高于TiN薄膜。而Al含量较高时(>26%),薄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也随含量增加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N薄膜 磁控共溅射 纳米压痕仪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噻吩及聚3-辛基噻吩结构与导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韩菲菲 梁旦 +2 位作者 王红敏 唐国强 徐学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9-135,共7页
采用化学氧化法在不同温度下制备聚噻吩和聚3-辛基噻吩,通过红外光谱(FTIR),X衍射分析(XRD),核磁共振谱图(NMR),X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手段对聚合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噻吩侧链基团和制备温度会影响聚合物的构... 采用化学氧化法在不同温度下制备聚噻吩和聚3-辛基噻吩,通过红外光谱(FTIR),X衍射分析(XRD),核磁共振谱图(NMR),X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手段对聚合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噻吩侧链基团和制备温度会影响聚合物的构型结构,引起聚合物结晶度的变化。聚3-辛基噻吩结晶度最低,低温制备的聚噻吩结晶度最高。导电性能研究表明,聚噻吩的构型结构和结晶度直接影响其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噻吩 聚3-辛基噻吩 侧链 导电性能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和过氧化苯甲酰化学反应的红外表征 被引量:2
9
作者 何为凡 徐学诚 +1 位作者 陈奕卫 成荣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碳纳米管作为一维纳米材料,重量轻,六边形结构连接完美,具有许多特殊的力学、电磁学和化学性能.近几年来,随着碳纳米管及纳米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也不断显现出来.碳纳米管是由碳原子形成的石墨烯片层卷曲成的无... 碳纳米管作为一维纳米材料,重量轻,六边形结构连接完美,具有许多特殊的力学、电磁学和化学性能.近几年来,随着碳纳米管及纳米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也不断显现出来.碳纳米管是由碳原子形成的石墨烯片层卷曲成的无缝和中空的管体,具有类多烯的结构和其相似的化学性质-Yunning等在碳纳米管上引入了烷基,通过过氧化苯甲酰裂解得到的苯自由基和碘代烷烃在氩气保护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烷基自由基后,再和单壁碳纳米管发生化学反应.南开大学的李瑞芳等研究了氢在单壁碳纳米管上的加成;Hirsch等报道了氮烯、卡宾、自由基和单壁碳纳米管的加成,并通过NMR、质谱仪等进行了结构表征.Polona Umek等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和过氧化物的加成反应,在110~120℃条件下,过氧化物在甲苯溶液中直接裂解为碳自由基,和碳纳米管加成,没有研究另一部分氧自由基和碳纳米管的反应.本文用红外光谱研究了过氧化苯甲酰氧自由基和多壁碳纳米管之间的类烯加成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过氧化苯甲酰 化学反应 结构表征 红外 单壁碳纳米管 加成反应 碳自由基 一维纳米材料 结构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接枝修饰碳纳米管 被引量:5
10
作者 晋圣松 石岩 徐学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43-946,共4页
本文利用碳纳米管的高比表面性质,使多壁碳纳米管(MWNT)表面吸附大量苯乙烯和过氧化苯甲酰(BPO)后在90℃加热,合成聚苯乙烯(PS)接枝修饰的MWNT。并采用透射电镜(TEM),高倍透射电镜(HR-T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W SEM),拉曼光谱(RAMAN),X... 本文利用碳纳米管的高比表面性质,使多壁碳纳米管(MWNT)表面吸附大量苯乙烯和过氧化苯甲酰(BPO)后在90℃加热,合成聚苯乙烯(PS)接枝修饰的MWNT。并采用透射电镜(TEM),高倍透射电镜(HR-T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W SEM),拉曼光谱(RAMAN),X光电子能谱(XPS),热重(TG)等对功能化后的MWNT进行了分析,证明了确实有大量的PS通过共价键接枝在MWNT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主管 共价功能化 聚苯乙烯 界面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棒状γ-Fe_2O_3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姜国华 姜继森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66-1070,共5页
在聚乙二醇(PEG-400)存在的条件下,在溶液中FeCl3与NaOH反应所得的沉淀物经抽滤后,在空气中60℃干燥6h后再在不同温度下热处理.所得的各样品用XRD、Mossbauer谱、TEM及FTI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沉淀经60℃干燥6h后得到结晶较差的... 在聚乙二醇(PEG-400)存在的条件下,在溶液中FeCl3与NaOH反应所得的沉淀物经抽滤后,在空气中60℃干燥6h后再在不同温度下热处理.所得的各样品用XRD、Mossbauer谱、TEM及FTI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沉淀经60℃干燥6h后得到结晶较差的γ-Fe2O3粉体(含少量结晶较好的α-FeOOH).经300℃热处理1h后得长径比约为5的棒形γ-Fe2O3纳米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FE2O3 PEG-400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相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 被引量:6
12
作者 董睿 姜继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5-140,共6页
报道了一种制备金红石相纳米二氧化钛的新方法.即以四氯化钛作为原料,通过加入特殊的有机添加剂,利用简单的水解法,在较低温度下制备了金红石相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及热重-差热(TG-DTA)分... 报道了一种制备金红石相纳米二氧化钛的新方法.即以四氯化钛作为原料,通过加入特殊的有机添加剂,利用简单的水解法,在较低温度下制备了金红石相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及热重-差热(TG-DTA)分析等方法对产物的形貌以及添加剂的用量和煅烧温度对产物晶相和粒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的用量对二氧化钛产物中金红石相的含量有显著影响,当添加剂的用量为0.5 g/mL水时可直接水解得到完全的金红石相;经过400℃的煅烧,即可得到结晶良好的金红石相纳米二氧化钛球形粒子,晶粒径约为40~5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纳米颗粒 金红石相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掺杂聚苯胺的导电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玲娟 叶葏 +4 位作者 韩菲菲 梁旦 高建生 盛玮 徐学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4-569,共6页
通过化学氧化法制备聚苯胺,对其进行溴和氢溴酸掺杂,聚苯胺(PANI)的电导率比掺杂前提高了11-13个数量级。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研究了溴和氢溴酸对PANI的掺杂作用,探讨了掺杂PANI的导电机理。研... 通过化学氧化法制备聚苯胺,对其进行溴和氢溴酸掺杂,聚苯胺(PANI)的电导率比掺杂前提高了11-13个数量级。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研究了溴和氢溴酸对PANI的掺杂作用,探讨了掺杂PANI的导电机理。研究表明,不同于氢溴酸对PANI的质子酸掺杂,溴掺杂过程中产生的溴负离子增加了PANI的载流子浓度并形成电子转移复合物,提高了聚苯胺的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溴酸 掺杂 聚苯胺 电子转移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磁性聚苯乙烯纳米微粒的制备 被引量:2
14
作者 殷华茹 姜继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98-201,共4页
磁性高分子微球由于结合了聚合物和磁性粒子的优点,兼具磁响应性和聚合物的功能特性,因而在医学、生物化学及工业应用等领域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挪威的Dynal公司在微球的制备方面较为领先,其合成方法是:先用种子聚合法合成聚... 磁性高分子微球由于结合了聚合物和磁性粒子的优点,兼具磁响应性和聚合物的功能特性,因而在医学、生物化学及工业应用等领域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挪威的Dynal公司在微球的制备方面较为领先,其合成方法是:先用种子聚合法合成聚合物微球,再造孔,然后用化学液相沉淀法将磁性粒子“植入”孔内,最后再聚合包覆.但该方法的步骤较复杂,在条件上也受到限制.近年来,国内外尝试利用磁流体直接制备聚合物微球,但由于所用磁流体分散性差,易沉降,影响了微球的均匀性.所以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如何制备包裹完全和单分散性好的均匀磁性高分子微球仍然是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利用双层表面活性剂修饰磁性粒子,制备出稳定性好的水基磁流体,在此基础上进行苯乙烯的聚合,得到了包裹完全和单分散性好的乙烯纳米微粒.并结合我们的实验对复合微粒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粒 超细微粒 磁性 聚苯乙烯 聚合塑料 磁流体 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玻璃包裹纳米晶细丝的巨磁阻抗效应
15
作者 王蕊丽 赵振杰 +3 位作者 袁望治 阮建中 刘龙平 杨燮龙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52-156,共5页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铁基纳米晶玻璃包裹丝外沉积铜层,研究了细丝在驱动电流流过不同层的巨磁阻抗效应.结果表明,沉积铜层后会使细丝的磁阻抗比最大值向低频段移动,并且发现当电流同时流入铜层和铁磁层时,在1MHz时就有明显的磁阻抗效应....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铁基纳米晶玻璃包裹丝外沉积铜层,研究了细丝在驱动电流流过不同层的巨磁阻抗效应.结果表明,沉积铜层后会使细丝的磁阻抗比最大值向低频段移动,并且发现当电流同时流入铜层和铁磁层时,在1MHz时就有明显的磁阻抗效应.这与导电层和铁磁层之间存在电磁相互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磁阻抗效应 起始频率 纳米晶 玻璃包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蒸气掺杂聚苯乙炔的导电性能
16
作者 梁旦 韩菲菲 +4 位作者 王红敏 唐国强 叶葏 吴玲娟 徐学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4-130,136,共8页
通过溴蒸气的吸附,聚苯乙炔(PPA)的电导率比吸溴前提高近12个数量级.将溴掺杂的粉末样品压片成型后发现其电导率随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固体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X光电子能谱表明溴与PPA之间存在较强的共轭作用,形成了电子转移复合物;溴掺... 通过溴蒸气的吸附,聚苯乙炔(PPA)的电导率比吸溴前提高近12个数量级.将溴掺杂的粉末样品压片成型后发现其电导率随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固体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X光电子能谱表明溴与PPA之间存在较强的共轭作用,形成了电子转移复合物;溴掺杂有利于增大PPA的共轭程度,提高PPA的电导率;压力作用有助于增强溴对PPA的掺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炔 掺杂 共轭 电子转移复合物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