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学视角下物理跨学科实践的意蕴与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增泽 郭晨跃 潘苏东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6,共6页
跨学科实践的提出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重要创新之一。基于物理学与社会的天然联系和跨学科实践的主题需求,研究认为,应通过突破知识边界实现物理知识的社会性延展,深化思维内涵促进科学思维的社会性融合,优化价值体系发... 跨学科实践的提出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重要创新之一。基于物理学与社会的天然联系和跨学科实践的主题需求,研究认为,应通过突破知识边界实现物理知识的社会性延展,深化思维内涵促进科学思维的社会性融合,优化价值体系发展物理问题的社会性思辨,活化教学模式推动教学组织的社会性统整。在社会学视角下构建物理跨学科实践情境,有助于学生在基于真实社会情境的物理跨学科实践中逐步形成综合的、科学的、系统的知识、思维、能力和价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视角 物理 跨学科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锌锡硫带边电子结构及缺陷态的光学表征 被引量:5
2
作者 马骕驭 马传贺 +5 位作者 卢小双 李国帅 孙琳 陈晔 越方禹 褚君浩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2-98,共7页
利用吸收、光电流和光致发光等光谱表征并结合理论报道,分析了缺陷态丰富的铜锌锡硫半导体材料的光学带隙、带尾态和深浅杂质能级,揭示了Sn_(Zn)相关的缺陷态是影响铜锌锡硫带边电子结构的关键因素,其中高浓度的中性缺陷簇[2Cu_(Zn)+Sn_... 利用吸收、光电流和光致发光等光谱表征并结合理论报道,分析了缺陷态丰富的铜锌锡硫半导体材料的光学带隙、带尾态和深浅杂质能级,揭示了Sn_(Zn)相关的缺陷态是影响铜锌锡硫带边电子结构的关键因素,其中高浓度的中性缺陷簇[2Cu_(Zn)+Sn_(Zn)]能导致带隙明显窄化,而离子性缺陷簇[Cu_(Zn)+Sn_(Zn)]是主要的深施主缺陷态,同时存在的大量带尾态引起带边相关的光致发光峰明显红移。贫铜富锌条件下,适当减少锡含量,可有效抑制与Sn_(Zn)相关的缺陷簇,并避免带隙的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带宽度 半导体缺陷 光谱表征 铜锌锡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域间断伽辽金-粒子模拟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再高 齐红新 +1 位作者 李炎培 任泽平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8-826,共9页
时域间断伽辽金-粒子模拟(discontinuous Galerkin time-domain particle-in-cell,DGTD-PIC)方法采用非结构网格能准确描述复杂结构,采用高阶基函数进一步提高了计算的精度,同时避免了求解大型逆矩阵,在等离子体和高功率电磁学相关数值... 时域间断伽辽金-粒子模拟(discontinuous Galerkin time-domain particle-in-cell,DGTD-PIC)方法采用非结构网格能准确描述复杂结构,采用高阶基函数进一步提高了计算的精度,同时避免了求解大型逆矩阵,在等离子体和高功率电磁学相关数值模拟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近年来国内外报道了大量DGTD-PIC方面的研究工作,该方法在核心关键技术方面已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为促进DGTD-PIC方法的发展及应用,本文对该方法在修正势的DGTD电磁场计算方法、复频移完全匹配层边界、非结构网格中带电粒子定位与电荷和电流分配等关键技术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模拟 时域间断伽辽金(DGTD)方法 有限元方法 全电磁粒子模拟算法 真空电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处理制备柔性低损耗ABS/Ag太赫兹空芯波导及其传输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晟 沈圆杰 +8 位作者 侯广宁 查志鹏 朱怡臻 余烁颖 张擎天 赵强 刘少华 敬承斌 褚君浩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3-540,共8页
等离子体处理ABS管提升了ABS/Ag镀层太赫兹空芯波导的性能。胶带法测试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后,银镀层的附着力由5级提升至2级。等离子体处理后的ABS管内表面银层的均匀性和致密度更高,高质量的银层有利于降低波导的损耗。未经等离子... 等离子体处理ABS管提升了ABS/Ag镀层太赫兹空芯波导的性能。胶带法测试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后,银镀层的附着力由5级提升至2级。等离子体处理后的ABS管内表面银层的均匀性和致密度更高,高质量的银层有利于降低波导的损耗。未经等离子体处理的4.2 mm内径的ABS/Ag镀层空芯波导在0.3 THz和0.1 THz时的直线损耗分别为0.72 dB/m和1.47 dB/m,等离子体处理后其损耗分别降至0.70 dB/m和1.44 dB/m,且波导能够在冷热环境中稳定传输太赫兹波。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样品在超过200小时的湿热老化和16次的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后直线损耗升高小于0.1 dB/m,而未经等离子体处理的样品的损耗升高大于1 dB/m。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后的ABS/Ag镀层太赫兹空芯波导损耗更低、传输可靠性更高、耐老化性更好,可用于构建下一代通信、传感及太赫兹成像系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传输 太赫兹波导 空芯波导 等离子体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固液界面中多界面态的原子模拟研究
5
作者 刘娇娇 梁洪涛 杨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3,共10页
在晶界和固体表面系统中,针对界面“complexion”(或界面相、界面态)转变及其调控相关的研究,近年来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关注趋势.与此同时,这些界面相之间的转变问题,在异质固液界面体系中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预言... 在晶界和固体表面系统中,针对界面“complexion”(或界面相、界面态)转变及其调控相关的研究,近年来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关注趋势.与此同时,这些界面相之间的转变问题,在异质固液界面体系中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预言了处于Pb熔点温度之上,Cu(111)/Pb(L)固液界面体系中存在的多界面相共存的界面状态;观察到4种单原子层的界面状态,即2种界面CuPb层状合金液相以及2种界面预凝固的Pb层状固相,共存于固体Cu和液体Pb之间的双原子界面层内;通过计算界面相在面内共存的各种性质空间分布,模拟出了该体系多界面相共存的力学、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的不均匀性和面内各向异性;计算获得的界面态热力学与动力学性质数值显著区别于固相Cu和液相Pb的相应性质.另外,测量得到的Cu(111)/Pb(L)固液界面态共存的“相平衡”条件具有共晶二元合金相图特征,而不是CuPb合金的偏晶相图.故所报道的数据有望为调节异质形核和润湿过程提供新的理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合金 固液界面 预凝固相变 界面相图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物MX_(2)-MX-MX_(2)(M=V,Cr,Mn,Fe;X=S,Se,Te)的计算研究
6
作者 丁文杰 谢文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3,共9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MX_(2)-MX-MX_(2)(M=V,Cr,Mn,Fe;X=S,Se,Te)材料的晶体结构、稳定性、电子结构和磁性质,并对这些材料的磁耦合机制进行了分析.计算...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MX_(2)-MX-MX_(2)(M=V,Cr,Mn,Fe;X=S,Se,Te)材料的晶体结构、稳定性、电子结构和磁性质,并对这些材料的磁耦合机制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的形成能均为负值,说明这些化合物有可能被实验合成.其中,MnS_(2)-MnS-MnS_(2)和MnSe_(2)-MnSe-MnSe_(2)呈现出铁磁半金属性质,而CrS_(2)-CrS-CrS_(2)在外加应力下能够转变成铁磁半金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二维材料 铁磁半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issociation pathways of dichloromethane and glutathione in dichloromethane dehalogenase
7
作者 Gao Xudan Zhang Huizhu Mei Ye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1-660,共10页
Dichloromethane(DCM)dehalogenase stands as a crucial enzyme implicated in the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chloride across diverse environmental and biological contexts.However,the unbinding pathways of ligands from DCM d... Dichloromethane(DCM)dehalogenase stands as a crucial enzyme implicated in the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chloride across diverse environmental and biological contexts.However,the unbinding pathways of ligands from DCM dehalogenase remain unexplored.In order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inding sites and dissociation pathways of dichloromethane(DCM)and glutathione(GSH)from the DCM dehalogenase,random accelerated molecular dynamics(RAMD)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in which DCM and GSH were forced to leave the active site.The protein structure was predicted using Alphafold2,and the conformations of GSH and DCM in the binding pocket were predicted by docking.A long equilibrium simulation was conducted to validate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The results show that GSH is most commonly observed in three main pathways,one of which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other two.In addition,DCM was observed to escape along a unique pathway.The key residues and protein helices of each pathway were identified.The results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subsequent dissociation mechanism of DCM dehalogen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M dehalogenase GSH Alphafold2 RAMD unbinding pathwa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LoG算子的量子图像边缘检测算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琼 马雷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20-727,共8页
针对图像边缘的实时提取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经典高斯-拉普拉斯算子(LoG算子)的量子LoG图像边缘检测算法。通过在经典计算机上利用Matlab软件对该量子LoG算法进行模拟仿真计算,证明了该量子LoG算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实现对图像边缘的识... 针对图像边缘的实时提取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经典高斯-拉普拉斯算子(LoG算子)的量子LoG图像边缘检测算法。通过在经典计算机上利用Matlab软件对该量子LoG算法进行模拟仿真计算,证明了该量子LoG算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实现对图像边缘的识别与提取。此外,还考察了两类退相干效应对此算法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相较于目前已有的相关量子图像边缘检测算法,量子LoG算法具有更好的抗噪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边缘提取 LOG算法 退相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功能成像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9
9
作者 杜小霞 秦朝霞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10期721-726,共6页
磁共振功能成像一般指基于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它反映了任务诱导或自发调节神经代谢引起的脱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自1990年成立以来,功能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具有良好空间分辨率的非侵入性工具,被广泛应用于认知神经科学、临... 磁共振功能成像一般指基于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它反映了任务诱导或自发调节神经代谢引起的脱氧血红蛋白浓度变化.自1990年成立以来,功能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具有良好空间分辨率的非侵入性工具,被广泛应用于认知神经科学、临床精神病学/心理学和手术前规划等领域的大量研究中;功能磁共振成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并应用于监测治疗或研究药理作用.最近,模式分类和其他统计方法也应用于功能成像的数据分析,磁共振功能成像在实时反馈中快速发展,未来将更多地参与临床医学.笔者综述了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方法、功能磁共振的应用和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 认知神经科学 精神疾病 血氧水平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量介子协变手征有效场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彦 杨继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7-75,共9页
在协变形式的手征有效场论中,分析探索了涉及自旋为1的矢量场的圈图计算中保持手征幂次规则的减除方案.着重研究了的含矢量介子内线的Goldstone标量玻色子自能一圈图计算,在矢量场的两种表示下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得到了一致的结果.计算表... 在协变形式的手征有效场论中,分析探索了涉及自旋为1的矢量场的圈图计算中保持手征幂次规则的减除方案.着重研究了的含矢量介子内线的Goldstone标量玻色子自能一圈图计算,在矢量场的两种表示下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得到了一致的结果.计算表明,文献中建议的EOMS[1](Extended On-Mass Shell)可以消除破坏手征幂次规则的贡献;细致分析后发现,破坏手征幂次规则的项都是定域的.由此提出了更简洁的扩展的MS(Extended MS,EMS)方案,并进一步用顶角图计算做了检验.与EOMS相比,该方案仅仅消除破坏手征幂次规则的定域项,对非定域的手征贡献不需做任何修改.这意味着该方案下手征微扰计算的收敛性会更好,更适合作为研究重强子手征有效场理论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变手征微扰理论 矢量介子 手征幂次规则 EOMS 扩展的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N中原子位移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11
作者 王倩倩 赵振杰 +1 位作者 李欣 谢文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66,共9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氮化铬(Chromium Nitride,CrN)的正交(Orthorhombic)相,发现其中的Cr原子和N原子均沿着正交结构的[100]方向移动,均偏离其高对称位置,且在结构中形成锯齿形的原子链,这个现象在过去的计算研究中一直没有被...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氮化铬(Chromium Nitride,CrN)的正交(Orthorhombic)相,发现其中的Cr原子和N原子均沿着正交结构的[100]方向移动,均偏离其高对称位置,且在结构中形成锯齿形的原子链,这个现象在过去的计算研究中一直没有被考虑.结果表明,在正交相中,原子位移可以使总能降低0.125 eV,因而更加稳定;考虑原子位移后,计算得到的晶格长度等结构参数与实验符合得更好;计算得到的体弹性模量K0数值明显减小,更加接近实验值.正交相的磁基态是层间不对称的反铁磁结构,原子位移是由正交相中层间不对称的磁应力所驱动,同时原子位移可以补偿层间的磁相互作用力.此外,原子位移不改变CrN的莫特绝缘体特性,但是会轻微减小带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N 原子位移 磁性质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障碍的大脑半球间结构连接异常:一项基于DTI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凡 宁瑞鹏 +7 位作者 余秋蓉 尹大志 李倩文 刘灵 李任任 张卫 李云霞 范明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7,共9页
目的探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的大脑半球间结构连接异常及其与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3例AD患者(AD组)、47例MCI患者(MCI组)... 目的探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的大脑半球间结构连接异常及其与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3例AD患者(AD组)、47例MCI患者(MCI组)及37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者(HC组)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数据。利用高分辨经胼胝体纤维束模板计算并比较通往半球间同位脑区(包括前额叶、感觉运动区、顶叶、枕叶和颞叶)的32条经胼胝体神经纤维束的2个弥散指标——分数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MD),进一步将AD组和MCI组中差异脑区的弥散指标值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本量表评分(Montreal Cognitive basic Assessment,MoCA_B)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HC组相比,AD组所有经胼胝体神经纤维束的MD值显著升高(P<0.05,FDR校正),除了眶额叶、额下回眶部和腹侧运动前区的其他纤维束的FA值显著降低(P<0.05,FDR校正);MCI组半球间同位脑区经胼胝体神经纤维束的FA值及MD值与HC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MCI组相较,AD组的部分经胼胝体神经纤维束(不包括前额叶和感觉运动区的部分纤维束)的FA值和M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DR校正)。AD组和MCI组所有经胼胝体神经纤维束的FA值及MD值与MoCA_B评分均无显著相关,但AD组多条纤维束(包括背外侧前额叶、感觉运动区、顶叶、枕叶和颞叶的部分纤维束)的FA值及MD值与ADL评分显著相关(P<0.05,FDR校正)。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AD患者比MCI患者的大脑半球间结构连接损伤更严重且区域更为广泛;胼胝体纤维束的半球间结构连接退变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减退更为相关。经胼胝体神经纤维束的损伤程度可作为评估AD患者生活活动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退行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障碍 弥散张量成像 经胼胝体神经纤维束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液滴的ZnO纳米结构制备及荧光检测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斌冰 谢琰 +2 位作者 谢文辉 赵振杰 李欣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139,共9页
基于液滴微反应器,通过水热法合成ZnO纳米结构.该芯片集成了多种功能单元,包括用于液滴生成的T形通道,液滴汇合的Y形通道,以及快速混合和观察纳米结构形成的S形通道.通过调节水相和油相的流量改变液滴的尺寸,研究微液滴中制备的纳米结... 基于液滴微反应器,通过水热法合成ZnO纳米结构.该芯片集成了多种功能单元,包括用于液滴生成的T形通道,液滴汇合的Y形通道,以及快速混合和观察纳米结构形成的S形通道.通过调节水相和油相的流量改变液滴的尺寸,研究微液滴中制备的纳米结构的形貌和尺寸,并利用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羊抗牛IgG研究其荧光检测性能.该工作表明,通过流体动力学耦合形成的微液滴可制备ZnO纳米结构,其颗粒形貌和尺寸随着液滴尺寸的变化而改变.加热温度为75℃,油相、氨水、锌盐溶液流量分别为600、30、90μL/h时制备的ZnO纳米结构具有最优的荧光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液滴 ZNO纳米结构 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碳复合结构对锂离子电池负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晓华 余晨露 +3 位作者 郑瀚 孙卓 张哲娟 朴贤卿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61,共10页
以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晶硅切削废料为原料、以壳聚糖(Chitosan,CTS)为碳源,通过液相包裹和低温热解工艺制备了具有较大孔隙的硅/硬碳复合材料(Si@CTS).对比研究了Si@CTS及Si@CTS混合石墨后(Si@CTS/G)分别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 以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晶硅切削废料为原料、以壳聚糖(Chitosan,CTS)为碳源,通过液相包裹和低温热解工艺制备了具有较大孔隙的硅/硬碳复合材料(Si@CTS).对比研究了Si@CTS及Si@CTS混合石墨后(Si@CTS/G)分别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具有孔隙和互联结构的Si@CTS负极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到1672.8 mAh/g,首次库伦效率达到了84.45%;在循环100圈之后Si@CTS放电比容量保持在626.4 mAh/g.进一步,将Si@CTS作为高容量活性物质添加至石墨中,研磨混合后制得的Si@CTS/G复合负极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在循环100圈之后放电比容量为698.1 mAh/g,对高容量高稳定性硅碳负极批量化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微米硅 硅废料 硅碳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联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纳米管阵列双极光催化燃料电池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剑桥 刘冬 +3 位作者 周君 席清华 聂耳 孙卓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3-102,共10页
光催化燃料电池技术(Photocatalytic Fuel Cell,PFC)结合了光催化技术与燃料电池技术,可以同时进行降解废水与发电,对污水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探索了TiO2纳米管阵列(TiO2 Nanotubes Arrays,TNAs)光阳极制备工艺对其形貌结构的影响;通过扫... 光催化燃料电池技术(Photocatalytic Fuel Cell,PFC)结合了光催化技术与燃料电池技术,可以同时进行降解废水与发电,对污水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探索了TiO2纳米管阵列(TiO2 Nanotubes Arrays,TNAs)光阳极制备工艺对其形貌结构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ESEM)证实了电解时间与TNAs管长正相关;与Cu2O光阴极组合得到的具有更强光催化活性系统证实了PFC协同效应的存在,最佳的电解工艺为4 h,该工艺制备的电极对双氯酚酸光催化降解率在2 h内为79%;对3种标准物的分析说明,在较高的浓度范围内,通过PFC外电路的净电荷量与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线性相关,而随着降解进行,传质过程减弱,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燃料电池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双氯酚酸 化学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电衬底上利用常压CVD直接生长石墨烯复合纳米银表面增强拉曼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淏泽 刁航 +9 位作者 张召凯 张菀颖 姜凯 张闽 张杰 陈昕 朴贤卿 蔺博 敬承斌 宋也男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87-396,共10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完善Ag基表面增强拉曼(SERS)基底,提升其性能,设计了制备SERS基底的新型方法,采用2种方法制备分别得到转移石墨烯纳米银复合SERS基底(Transfer-G/Ag/SiO_(2)基底)和纳米银石墨烯复合基底(Ag/G/SiO_(2)基底),并对2种基底... 目的为了进一步完善Ag基表面增强拉曼(SERS)基底,提升其性能,设计了制备SERS基底的新型方法,采用2种方法制备分别得到转移石墨烯纳米银复合SERS基底(Transfer-G/Ag/SiO_(2)基底)和纳米银石墨烯复合基底(Ag/G/SiO_(2)基底),并对2种基底的增强效果从增强因子、热稳定性、重复性的角度进行比较。方法使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APCVD)在二氧化硅和铜表面同时生长石墨烯,使用多元醇水热法制备纳米银,前者与纳米银复合得到Ag/G/SiO_(2)基底,后者将生长出的石墨烯转移后与纳米银制备得到Transfer-G(Cu)/Ag/SiO_(2)基底,以传统方法制备的Transfer-G/Ag/SiO_(2)基底为对照,评价制备的Ag/G/SiO_(2)基底的增强性能。结果使用拉曼测试平台选用低功率532 nm激光测量10^(-6)mol/L罗丹明6G(R6G)探针分子的SERS拉曼光谱,比较2种基底的性能。计算得到2种基底基于10^(-6)mol/L R6G的增强因子,Transfer-G/Ag/SiO_(2)基底的增强因子为9.93×10^(5),Ag/G/SiO_(2)基底的增强因子为9.23×10^(5)。测试Ag/G/SiO_(2)的稳定性得到,在611、1362、1648 cm^(-1)处特征峰的RSD值分别为9.80%、14.08%、18.18%,数值均低于20%,甚至在611 cm^(-1)和1362 cm^(-1)处的RSD值分别低于10%和15%。结论Ag/G/SiO_(2)基底的SERS效果与传统方法制备的Transfer-G(Cu)/Ag/SiO_(2)基底相比增强效果同样显著,表现在:两者增强因子基本相同,且都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均匀性和高度重复性。由于使用水热法提高了纳米银的制备效率,并且石墨烯生长避免转移过程,减少对石墨烯的物理损伤和化学药品的化学损伤,确保原位生长石墨烯的质量,进而提高Ag/G/SiO_(2)基底的性能,为快速制备高性能SERS基底提供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衬底 石墨烯 常压化学气相沉积 纳米银 表面增强拉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宽波段红外探测的InAs/GaSbⅡ型超晶格结构光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红凯 李墨 +5 位作者 董尚威 洪进 陈晔 敬承斌 越方禹 褚君浩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5-99,共5页
InAs/GaSbⅡ型超晶格因其特殊的能带结构及成熟的材料生长技术,被视为第三代红外探测器的优质材料。本文介绍了长、短波红外探测用的InAs/GaSbⅡ型超晶格探测器结构的光学性质,对比超晶格和衬底的拉曼光谱,指认了结构中存在的主要拉曼... InAs/GaSbⅡ型超晶格因其特殊的能带结构及成熟的材料生长技术,被视为第三代红外探测器的优质材料。本文介绍了长、短波红外探测用的InAs/GaSbⅡ型超晶格探测器结构的光学性质,对比超晶格和衬底的拉曼光谱,指认了结构中存在的主要拉曼振动模式,分波段光致发光谱揭示了器件存在近红外和远红外双波段特性。通过反射光谱、光电流谱以及宽波段红外透射光谱,表征了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的明显吸收特性,合理解释了基于InAs/GaSbⅡ型结构在近、中、远红外波段的探测功能。研究结果可为研制基于InAs/GaSbⅡ型超晶格的双/多/宽波段红外探测器的结构设计和机理分析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AS/GASB Ⅱ型超晶格 多波段探测 拉曼光谱 光学性质 红外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碳包覆的蛋黄壳结构硅负极材料 被引量:2
18
作者 鲍恺婧 张召凯 +1 位作者 朴贤卿 孙卓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30,共9页
采用间苯二酚-甲醛为碳源,三聚氰胺为氮源,以NaOH为蚀刻剂,成功合成氮掺杂碳包覆的蛋黄壳结构硅(Si@void@N-C)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对样品进行XRD、SEM和X射线电子能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电化学测试等表征及测试.结果表明,成功... 采用间苯二酚-甲醛为碳源,三聚氰胺为氮源,以NaOH为蚀刻剂,成功合成氮掺杂碳包覆的蛋黄壳结构硅(Si@void@N-C)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对样品进行XRD、SEM和X射线电子能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电化学测试等表征及测试.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蛋黄壳结构的Si@void@N-C复合负极材料.同时,该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以0.1 A/g的电流密度进行充放电,首次容量可达1282.3 mAh/g,经过100次循环后,其比容量仍高达994.2 mAh/g,其容量保持率为77.5%,表现出了良好的循环性能.Si@void@N-C材料中,氮掺杂的碳壳可以增加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同时,蛋黄壳结构可有效缓解硅的体积效应,有利于形成稳定的SEI膜,从而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氮掺杂碳 硅负极 蛋黄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iO_(2)/Sr_(2)MgSi_(2)O_(7):Eu,Dy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加祥 张哲娟 +3 位作者 聂耳 宋也男 朴贤卿 孙卓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7-168,共12页
为了实现在无光或弱光环境下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采用水解法制备了I-TiO_(2)/Sr_(2)MgSi_(2)O_(7):Eu,Dy复合光催化剂,并以罗丹明B(Rhodamine B,RhB)为目标污染物,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当I-TiO_(2)/Sr_(2)MgSi_(2)O_(7):Eu,D... 为了实现在无光或弱光环境下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采用水解法制备了I-TiO_(2)/Sr_(2)MgSi_(2)O_(7):Eu,Dy复合光催化剂,并以罗丹明B(Rhodamine B,RhB)为目标污染物,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当I-TiO_(2)/Sr_(2)MgSi_(2)O_(7):Eu,Dy复合光催化剂中I-TiO_(2)的质量百分比为30%时,降解率最高:在可见光照射下,3 h内对RhB污染物的降解率达到19.2%;其在无光源环境下,6 h内对RhB污染物的降解率达到31.9%.实验证明,以Sr_(2)MgSi_(2)O_(7):Eu,Dy长余辉荧光粉为载体的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在光照下吸收的光能,成为无光或弱光环境下的新发光源,实现可见光复合光催化剂的无光催化,最终达到全天候24 h催化净化的应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_(2)MgSi_(2)O_(7):Eu DY I-TiO_(2) 光催化 长余辉光致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磁共振技术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堃 钱巧云 宁瑞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20-1023,共4页
介入磁共振(MR)是一种借助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导引手术的新型治疗方式。尽管产品化MR介入系统早已问世,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许多技术挑战。该文先从MR兼容性、成像实时性和图像质量等方面进行探讨,然后以MR测温技术为例,具体分析了... 介入磁共振(MR)是一种借助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导引手术的新型治疗方式。尽管产品化MR介入系统早已问世,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许多技术挑战。该文先从MR兼容性、成像实时性和图像质量等方面进行探讨,然后以MR测温技术为例,具体分析了测温成像中面临的一些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磁共振 磁共振兼容性 成像实时性 图像质量 磁共振测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