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经济民俗学:探索认同性经济的轨迹——兼论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本质属性 |
田兆元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3
|
|
2
|
中国“民俗学”的发现——一个概念史的探求 |
王晓葵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3
|
哥伦比亚大学“纸神专藏”中的娘娘纸马研究 |
李明洁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4
|
古技新生: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复兴之路 |
徐赣丽
|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5
|
走向景观叙事:传说形态与功能的当代演变研究——以法海洞与雷峰塔为中心的考察 |
余红艳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5
|
|
6
|
城市化过程中的民间信仰遗产保护研究 |
田兆元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7
|
非遗传承人的创业意识研究——以“海派剪纸”的创业实践为例 |
游红霞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8 |
10
|
|
8
|
以民俗的眼光书写世界——评曹扬榭子、谢娅萍新著《东西南北风》 |
田兆元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1
|
|
9
|
手工艺如何重返日常生活——以苏绣产业化为例 |
徐赣丽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8
|
|
10
|
重构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 |
徐赣丽
|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9
|
|
11
|
“灾后重建”过程的国家权力与地域社会——以灾害记忆为中心 |
王晓葵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7
|
|
12
|
灾害文化的中日比较——以地震灾害记忆空间构建为例 |
王晓葵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7
|
|
13
|
手工艺在今天意味着什么? |
徐赣丽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5
|
|
14
|
尚贤与禅让:历史还是神话——四重证据视域下禅让传说新考 |
吴玉萍
孙凤娟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5
|
服饰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以上海民族品牌服饰为例 |
张迪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7
|
|
16
|
圣地之争:试论伏羲信仰在当代的结构性传承——基于甘肃天水和河南淮阳的田野调查 |
张迪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17
|
互联网苍穹下的语言与抗争——以“喂人民服雾”为例 |
李明洁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8
|
“神圣消费”与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以江西省石城县“横江重纸”生产为个案 |
温小兴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5
|
|
19
|
从柳爷崇拜到震柳精神:灾害记忆的建构路径与文化逻辑——以宁夏海原大地震为分析中心 |
温小兴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20
|
辨物居方:明代文人生活文化及其当代启示 |
徐赣丽
张寒月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