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水质动态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
作者 过仲阳 陈中原 +2 位作者 李绿芊 宋保平 陆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4-89,共6页
根据前人研究 ,上海地区地下水的水质变化主要受人工开采和回灌活动的影响 ,然而 ,由于地下水流动的复杂性 ,水质变化与采灌井的开采量及回灌量之间存在着完全非线性的关系 ;另一方面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具有较强的解决矛盾样本 (即非线... 根据前人研究 ,上海地区地下水的水质变化主要受人工开采和回灌活动的影响 ,然而 ,由于地下水流动的复杂性 ,水质变化与采灌井的开采量及回灌量之间存在着完全非线性的关系 ;另一方面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具有较强的解决矛盾样本 (即非线性问题 )的能力 ,因此 ,作者在收集已有观测资料的基础上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上海地区第III承压含水层的矿化度变化进行了预测。算例表明 ,应用该法进行单井预测的相对误差只有 2 .0 7% ,多井预测的相对误差小于 1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地下水水质 人工开采 回灌 动态预测 单井预测 多井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安全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铮 郑一萍 +1 位作者 冯皓洁 李丽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3-18,共6页
从中国发展的区域基础角度 ,考察经济核心区和 6个大区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水资源供需安全问题。在分析中应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技术和线性规划逆问题分析技术相结合 ,研究表明 ,在未来发展中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华北和西北 ,作为经济核心... 从中国发展的区域基础角度 ,考察经济核心区和 6个大区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水资源供需安全问题。在分析中应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技术和线性规划逆问题分析技术相结合 ,研究表明 ,在未来发展中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华北和西北 ,作为经济核心区的京津唐地区水资源问题最为严重。研究提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中国 国家经济安全 供需平衡 开源节流 经济发展 线性规划逆问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河口地区第四纪地下水咸、淡水界面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过仲阳 陈中原 +2 位作者 王张华 宋保平 陆衍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89-96,共8页
本文对长江河口地区 196 0~ 1985年间 78口钻井中的各层承压水的 2 4 5个水化学样品进行了测试 ,分析内容包括K+ 、Na+ 、Ca2 + 、Mg2 + 、NH4 + 、Al3 + 、Cl-、HCO3-、CO32 -、SO42 -离子含量以及酸碱性、温度等项目。测试时采用平... 本文对长江河口地区 196 0~ 1985年间 78口钻井中的各层承压水的 2 4 5个水化学样品进行了测试 ,分析内容包括K+ 、Na+ 、Ca2 + 、Mg2 + 、NH4 + 、Al3 + 、Cl-、HCO3-、CO32 -、SO42 -离子含量以及酸碱性、温度等项目。测试时采用平行双样进行精度控制 ,水质分析的结果 ,按阴阳离子毫克当量总和的平衡关系进行检查 ,超出允许误差及时进行复检。为了研究各承压含水层咸、淡水界面分布的变化 ,将矿化度作为水质指标 ,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 ,本区第四纪地层中各含水层水质的时空分布格局主要受第四纪海平面波动控制 ,第Ⅳ、Ⅴ含水层中的微咸水、咸水的分布可能受上层咸水通过越流污染下层淡水所致。对第Ⅱ、Ⅲ含水层在 2 0世纪6 0和 80年代两阶段水质分布的分析发现 ,含水层内淡水区在上海市区有向东南和西北方向明显扩展的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2 0世纪 70和 80年代 ,上海市区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压缩 ,并开展了人工回灌 (均为淡水 ) ,从而阻止了由于 2 0世纪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口地区 第四纪 地下水 动态变化 人工开采 回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网络在研究地下水咸淡水界面波动中的应用——以长江河口地区第二承压含水层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过仲阳 韦桃源 +3 位作者 李绿芊 陈中原 宋保平 陆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5-70,共6页
论文在分析研究区 78口井的水质资料基础上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中的BP算法对长江河口地区第II承压含水层水质参数 (矿化度 )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且探讨了人为因素影响下其咸、淡水界面的运移规律。结果表明 ,应用人工神经... 论文在分析研究区 78口井的水质资料基础上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中的BP算法对长江河口地区第II承压含水层水质参数 (矿化度 )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且探讨了人为因素影响下其咸、淡水界面的运移规律。结果表明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来研究地下水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承压含水层 咸淡水界面 地下水 水质参数 运移规律 B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面沉降自动监测及信息系统 被引量:5
5
作者 陆衍 李勤奋 +2 位作者 过仲阳 潘黎帆 陈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3-68,共6页
根据联通管原理,通过多个测点连通,运用分层标及应用压力传感、数码传换技术来自动测量地面沉降和地下水水位,并联网实现同步监测、网络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将监测数据并入地面沉降信息系统,进而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实现地面... 根据联通管原理,通过多个测点连通,运用分层标及应用压力传感、数码传换技术来自动测量地面沉降和地下水水位,并联网实现同步监测、网络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将监测数据并入地面沉降信息系统,进而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实现地面沉降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地面沉降信息系统 自动监测 数学模型 土层变形监测 水位监测 地面沉降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下中国粮食和水资源的风险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铮 郑一萍 冯皓洁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9-23,共5页
介绍了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经济影响的复杂性研究的基本框架及模型 ,给出了用这些模型对中国经济安全模拟的结果。结果表明 ,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 ,若不考虑不确定性 ,中国的粮食安全是可以保证的 ;若考虑不确定性 ,则在最严重的情况下 ,... 介绍了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经济影响的复杂性研究的基本框架及模型 ,给出了用这些模型对中国经济安全模拟的结果。结果表明 ,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 ,若不考虑不确定性 ,中国的粮食安全是可以保证的 ;若考虑不确定性 ,则在最严重的情况下 ,中国未来的粮食生产存在 7%~ 8%的缺口。采用最大强度开源的方法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保持原有产业结构的条件下 ,要实现我国 2 0 30年的经济目标是不行的。但是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 ,降低单位产出水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复杂性 水资源 粮食 风险分析 国家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塘江流域典型测站降水量的谱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过仲阳 陈中原 +1 位作者 王丽 陆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7-82,共6页
该文通过对钱塘江流域 5个测站 (富阳、密赛、佛堂、金华及衢县 ) 196 3- 1998年月降水量的功率谱分析 ,发现研究区的降水主要存在 3.89、3.33、2 .92年等 3个显著周期 ,但其显著程度在各测站略有差别。
关键词 钱唐江流域 测站 谱分析 降水周期 降水量 功率谱 谱估计 降水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尔尼诺事件对钱塘江流域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过仲阳 陈中原 +1 位作者 潘黎帆 陆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91,共6页
 论文通过对钱塘江流域5个测站(富阳、密赛、佛堂、金华及衢县)1963-1998年降水量的分析,探讨了厄尔尼诺事件与研究区夏季及冬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季节的降水量与厄尔尼诺事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
关键词 厄尔尼诺 降水量 距平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