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0年来长江九江河段河道演变及其趋势预测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茂田 于霞 陈中原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6-82,共7页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与数字高程模型 (DEM)技术定量模拟 4 0年来九江河段冲淤演变过程 ,结果表明 :196 3~ 1972年总体表现为淤积 ,淤积量为 6 .5 0 5hm3 ,平均淤积速率为 0 .6 5hm3 /a。 1972~ 2 0 0 2年总体表现为冲刷 ,冲刷量为 ...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与数字高程模型 (DEM)技术定量模拟 4 0年来九江河段冲淤演变过程 ,结果表明 :196 3~ 1972年总体表现为淤积 ,淤积量为 6 .5 0 5hm3 ,平均淤积速率为 0 .6 5hm3 /a。 1972~ 2 0 0 2年总体表现为冲刷 ,冲刷量为 2 0 .72 0hm3 ,平均年冲刷率为 1.0 36hm3 /a。 196 3~ 2 0 0 2年九江河床总体表现为冲刷 ,冲刷量为 14 .977hm3 。 2 0 0 3年与 196 3年比较 ,河床淤积区域主要分布在九江河道上段近南岸区域 ,中下段河道的中间区域 ;冲刷区域主要分布在九江河道上段的中间及近北岸区域 ,中下段河道两岸的近岸区域。中下段南岸的不断刷深和南偏对九江的防洪带来更大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江 数字高程模型(DEM) 河床演变 防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ODIS反演长江中游悬浮泥沙含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灿德 何报寅 +1 位作者 李茂田 任宪友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9-102,共4页
在众多卫星传感器中,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因其高的时间分辨率和中等的空间分辨率,对于水质研究具有自身的潜力和优越性。选取长江中游主河道武汉至宜昌段为例,利用MODI S25 0m波段数据定量反演了内陆河流悬浮泥沙的质量浓... 在众多卫星传感器中,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因其高的时间分辨率和中等的空间分辨率,对于水质研究具有自身的潜力和优越性。选取长江中游主河道武汉至宜昌段为例,利用MODI S25 0m波段数据定量反演了内陆河流悬浮泥沙的质量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地面实测的悬浮泥沙质量浓度与MODIS1,2波段的反射率组合(R1-R2)/(R1+R2)有很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0.72,样品数n=41),基于这种相关性建立了长江中游主河道武汉至宜昌段表层悬浮泥沙的遥感定量反演经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lS 悬浮泥沙 反演模型 长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九江段40年来河道演变的DEM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茂田 陈中原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0-335,共6页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数字高程模型(DEM)技术,模拟了40年来长江九江段的冲淤过程,结果表明:1963-1972年,总体表现为淤积,淤积量为650 5万m3,平均淤积速率为65万m3/a。1972-2002年,总体表现为冲刷,冲刷量为2072万m3,平均年冲刷率为10...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数字高程模型(DEM)技术,模拟了40年来长江九江段的冲淤过程,结果表明:1963-1972年,总体表现为淤积,淤积量为650 5万m3,平均淤积速率为65万m3/a。1972-2002年,总体表现为冲刷,冲刷量为2072万m3,平均年冲刷率为103 6万m3/a。1963-2002年,九江河床总体表现为冲刷,冲刷量为1497 7万m3。2003年与1963年比较,河床淤积区域主要在长江九江上段的近南岸区域、中下段的中间区域;冲刷区域主要在长江九江上段的中间及近北岸区域、中下段两岸的近岸区域。长江九江河段40年的演变是河床的边界条件、上下游来水来沙及人类活动耦合的结果。中下段南岸的不断刷深和南偏对九江的防洪带来更大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九江 数字地面高程 地理信息系统 河道演变 防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MCSs移动的环境物理量场提取 被引量:4
4
作者 过仲阳 戴晓燕 +2 位作者 林珲 江吉喜 黄签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7-72,共6页
已有研究表明,暴雨的形成常常与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的移动息息相关,而引起中尺度对流系统移动的成因十分复杂。该文利用日本地球静止气象卫星(GMS)记录的红外辐射亮温资料对1998年6-8月青藏高原上的MCSs进行了自动追踪。在此基础上,... 已有研究表明,暴雨的形成常常与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的移动息息相关,而引起中尺度对流系统移动的成因十分复杂。该文利用日本地球静止气象卫星(GMS)记录的红外辐射亮温资料对1998年6-8月青藏高原上的MCSs进行了自动追踪。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方法建立了移出高原的MCSs与其环境物理量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该法来预测MCSs未来的移动路径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中尺度对流系统 决策树 环境物理量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以甘肃省岷县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怀录 徐丽华 +1 位作者 岳文泽 姚致祥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3-76,共4页
以岷县草地畜牧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建立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以各乡镇作为区域单元,对各区域单元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计算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草场综合承载力的大小以及区域单元科技和经济能... 以岷县草地畜牧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建立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以各乡镇作为区域单元,对各区域单元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计算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草场综合承载力的大小以及区域单元科技和经济能力的大小是影响区域单元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针对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提高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能力 草地畜牧业 岷县 区域 实证研究 重要因素 评价指标体系 草场 甘肃省 定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