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对现行教育管理制度的反思:“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 |
田爱丽
张晓峰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2
|
|
2
|
教育管理伦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
郅庭瑾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35
|
|
3
|
现代教育管理的三大变革 |
郭景扬
郭景扬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4 |
4
|
|
4
|
建导法在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中的运用:无形投入以创建教学一流的大学 |
李明华
|
《复旦教育论坛》
|
2007 |
5
|
|
5
|
西方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探析 |
田爱丽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6
|
从分歧走向对话:教育管理理论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选择 |
张振改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7
|
论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及其要求 |
陈玉琨
戚业国
沈玉顺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2
|
|
8
|
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成本补偿 |
戚业国
姜学海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1
|
|
9
|
论教育主权 |
马焕灵
荣雷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2
|
|
10
|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发育的产权障碍 |
张万朋
王千红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1
|
论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
朱琦
何杰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2
|
关于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界定 |
杨晓江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7
|
|
13
|
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特点分析 |
吴昌圣
刘莉莉
|
《复旦教育论坛》
|
2006 |
8
|
|
14
|
试论我国的地方教育立法 |
陈韶峰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4
|
|
15
|
论新自由主义教育改革及其启示 |
赵银生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16
|
分层走班制——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模式 |
陈玉云
|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03 |
30
|
|
17
|
巴西基础教育十年进展述评(1995~2004)及启示 |
陈亚伟
李娟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18
|
教师群体知识共享的障碍与管理对策 |
李春玲
肖远军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12
|
|
19
|
创建民主集体 提升生命质量——“新基础教育”研究中的班级建设 |
李伟胜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20
|
教育组织研究方法论的二向性分析——教育组织研究中的结构功能主义与解释主义探讨 |
祝新宇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