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数字包容:华东师范大学数字支教研究报告 |
李彦垒
刘泽民
周雯静
朱丹
赵琳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成长的轨迹——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25年来研究生学位论文分析 |
杜成宪
李世宏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3
|
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教学变革与教师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教席联席学校网络第五届论坛”综述 |
金莺莲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4
|
学习空间对教师教学行为影响的研究——基于华东师范大学的“新型学习空间” |
赵瑞军
陈向东
|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
2017 |
16
|
|
5
|
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修订调研(一)——专访华东师范大学夏志芳教授 |
侯璐
夏志芳
|
《地理教学》
|
2017 |
1
|
|
6
|
试论部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对教师教育的影响 |
陆道坤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
2008 |
7
|
|
7
|
研究型大学与国家实验室的内驱型合作模式——以加州理工学院和喷气推进实验室为例 |
李峰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高师教育的“盐铁论”——政学两界关于北京师范大学命运的大论战之探析(1932) |
张礼永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9
|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下的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
李政
邱懿
|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5
|
|
10
|
大模型教育应用展望:基于技术预见的方法 |
陈向东
靳旭莹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11
|
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有很大需求空间 |
徐国庆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12
|
寻求德意志文化特色的教育学:精神科学《普通教育学》的系统回应 |
彭正梅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重温师范大学制的“孟胡之争”——孟宪承与胡先骕关于师范大学制的论争之探析(1925) |
张礼永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4
|
高等教育学知识建构中的互为学科性——王英杰教授的大学观 |
阎光才
|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高水平教育开放与教育强国建设 |
范国睿
|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16
|
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不能忽视职业教育的作用 |
徐国庆
|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7
|
知识冲突:大语言模型教育应用的挑战与应对 |
陈向东
周春红
刘泽民
张靖沅
|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8
|
文化冲突:大语言模型教育应用中的张力与调适 |
陈向东
卢淑怡
易乐湘
|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9
|
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相关议题探讨 |
阎光才
|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0
|
以法治之力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笔谈) |
陈鹏
张甜
刘璞
姚荣
郑磊
|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