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程康复模式在功能性嗓音障碍职业用嗓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哲 郭瑞华 +2 位作者 赵珂 万勤 黄昭鸣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远程康复模式对于嗓音障碍职业用嗓者嗓音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就诊且符合入选标准的20例(女18例,男2例)功能性嗓音障碍职业用嗓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远程组与对照组,每组10例。两组均接受1次30 min的嗓... 目的探讨远程康复模式对于嗓音障碍职业用嗓者嗓音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就诊且符合入选标准的20例(女18例,男2例)功能性嗓音障碍职业用嗓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远程组与对照组,每组10例。两组均接受1次30 min的嗓音卫生教育,在此基础上,远程组还接受8次远程康复训练,每次30 min,每周2次,共4周。治疗前、后进行嗓音客观分析以及主观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oice handicap index,VHI)与嗓音疲劳指数量表(voice fatigue index,VFI)评估,比较两组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远程组的最长声时、最大数数能力,基频微扰、振幅微扰、最低声强、最高声强及声带接触率微扰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或P<0.001),VHI和VFI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远程嗓音训练可显著改善嗓音障碍职业用嗓者的呼吸支持能力、呼吸发声的协调能力及嗓音音质,并拓宽音域范围,是一种可行的康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嗓音障碍职业用嗓者 远程康复 实时言语重读训练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鼻化元音的康复研究
2
作者 周爱然 韩耀鑫 刘巧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2-475,共4页
目的探索成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鼻化元音的有效康复训练方案。方法采用单一被试A_(1)-B-A_(2)的实验设计,选用听觉辨识、音位诱导、软腭重读、口腔共鸣、前位音训练策略对1例鼻化元音的人工耳蜗植入成人进行8次康复训练,并进行16次评估,... 目的探索成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鼻化元音的有效康复训练方案。方法采用单一被试A_(1)-B-A_(2)的实验设计,选用听觉辨识、音位诱导、软腭重读、口腔共鸣、前位音训练策略对1例鼻化元音的人工耳蜗植入成人进行8次康复训练,并进行16次评估,即基线期4次,干预期8次,维持期4次,比较元音/a/、/i/、/u/的鼻流量与口腔共振峰、构音50词正确率的变化。结果经过康复训练,被试元音/i/、/u/的鼻流量和第二共振峰均有显著改善(均为P<0.01),且被试的声母清晰度、韵母清晰度和整体构音清晰度均得到提高。结论采用听觉辨识、音位诱导和软腭重读训练能有效降低人工耳蜗植入成人鼻化元音的现象;通过前位音训练,能改善舌位后置化,纠正患者后位聚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人工耳蜗植入 鼻化元音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隔17年序贯植入人工耳蜗后的康复效果分析
3
作者 李厚毅 周爱然 +1 位作者 赵航 刘巧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6-390,共5页
目的探讨双侧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长时间间隔后对侧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的康复训练方法及康复效果。方法对一例3岁时一侧CI、间隔17年后对侧CI(CI2)的患者进行为期8个月的跟踪研究,其间经过3次调机,并在康复师指导下... 目的探讨双侧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长时间间隔后对侧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的康复训练方法及康复效果。方法对一例3岁时一侧CI、间隔17年后对侧CI(CI2)的患者进行为期8个月的跟踪研究,其间经过3次调机,并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康复方法采用自下而上(最小音位对比)和自上而下(语义信息整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用声场测听、环境声辨识、言语测听和皮层听觉诱发电位综合评估康复效果。结果①康复训练后,CI2耳单侧的环境声识别率接近100%,林氏六音识别率为100%,双音节词和句子识别率从0提升到30%;皮层听觉诱发电位显示,CI2耳的波形与康复训练前的融合正波形态相比产生了一定变化;②CI2耳干预2个月后逐渐显示出双耳聆听优势,噪声下言语识别率(SNR=0 dB)从50%提升到82%。结论即使双耳植入间隔17年,经精细化调机和坚持康复训练后,该患者的CI2耳仍然能获得可用的听力,逐步发挥出双耳聆听优势,并体现出一定的大脑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序贯植入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沟通性发声对表达性词汇量的预测效果
4
作者 刘敏 覃轲宇 +1 位作者 陈思齐 刘巧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17-1022,共6页
目的 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沟通性发声对表达性词汇量的预测作用。方法 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华东师范大学招募口头表达性词汇量<20个的ASD儿童40例,采用半结构化游戏互动任务评估沟通性发声,12个月后,采用汉语沟通发展量表... 目的 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沟通性发声对表达性词汇量的预测作用。方法 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华东师范大学招募口头表达性词汇量<20个的ASD儿童40例,采用半结构化游戏互动任务评估沟通性发声,12个月后,采用汉语沟通发展量表(普通话版)评估表达性词汇量。结果 沟通性典范音节发声对ASD儿童表达性词汇量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B=0.939, β=0.586, t=4.655, P<0.001)。结论 ASD儿童的沟通性典范音节发声预测了其后期表达性词汇量的发展。临床干预中需给予ASD儿童沟通性典范音节发声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沟通性发声 表达性词汇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的教育康复学专业课程开发初探 被引量:5
5
作者 胡伟斌 刘巧云 +3 位作者 赵航 卢海丹 张玉红 王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68-1275,共8页
目的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RCF)构建教育康复专业RCF (SER-RCF),开发面向职业胜任力的课程体系。方法 运用RCF理论和方法分析教育康复学本科层次人才的胜任力要求并开发课程。结果 基于RCF的人才培养是一种能力本位和成果导... 目的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RCF)构建教育康复专业RCF (SER-RCF),开发面向职业胜任力的课程体系。方法 运用RCF理论和方法分析教育康复学本科层次人才的胜任力要求并开发课程。结果 基于RCF的人才培养是一种能力本位和成果导向的教育。SER-RCF围绕核心价值观与信念,整合了教育康复专业工作所需的专业精神、实践、学习与发展、管理与领导力以及研究等领域的胜任力和活动,并设计与之相对应的教育康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德守正、身心健康、基础扎实、持续发展、合作乐群、反思探究。对标SER-RCF,开发了教育康复学专业的康复类核心课程、教育心理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结论 基于RCF构建的教育康复学课程体系既是对新文科、新医科建设理念的落实,也能有效衔接康复高等教育的国际标准,有助于培养复合型、国际型的专业人才,提升教育康复专业人员的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胜任力架构 教育康复学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在康复中系统应用的方案与路线图 被引量:62
6
作者 姜静远 邱卓英 +19 位作者 王国祥 邱服冰 杨剑 李安巧 马洪卓 朱婷 王梅 孙宏伟 陈迪 黄秋晨 郑洁皎 张鸣生 石秀娥 唐涛 许涛 张爱民 吴弦光 刘巧云 肖晓飞 井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41-1255,共15页
目的研究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WHO-FICs)在康复领域宏观层面的政策和理论架构、中观层面的治理与管理机制,以及微观层面的系统应用。方法基于国际康复政策文件,主要是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残疾报告》、《全球残疾行动计划》和《... 目的研究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WHO-FICs)在康复领域宏观层面的政策和理论架构、中观层面的治理与管理机制,以及微观层面的系统应用。方法基于国际康复政策文件,主要是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残疾报告》、《全球残疾行动计划》和《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等分析康复发展的政策理论架构;探讨WHO-FICs,包括《国际疾病分类》(ICD-11)、《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国际健康干预分类》(ICHIβ-2)三大参考分类在康复领域的系统应用。结果基于WHO-FICs构建康复宏观政策和理论架构,明确现代康复服务的内涵和原则。康复服务是现代健康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6大要素,包括领导力与治理能力、筹资、健康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医药技术和健康信息系统。要求在康复服务中依据ICD、ICF和ICHI的架构和知识体系,对康复领域的疾病、功能和干预的分类、命名规则、内涵、外延、术语体系和编码系统进行标准化,并完成康复相关的评估和统计。基于WHO-FICs构建康复治理与管理的中观机制。康复服务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和功能定向原则;情景要素包括服务地点、服务设施和服务场景三个方面。在康复领域系统应用WHO-FICs推荐采用“评定(ICHI)-功能分类、评定、说明和编码(ICF)-疾病分类、诊断、编码(ICD-11)-康复干预(ICHI)”系统应用模式,遵循“评估(功能和需求)和诊断(疾病和功能)-确定康复目标和康复方案-实施康复干预-康复结局评价(功能评定)”的标准化流程。基于WHO-FICs构建康复的微观应用模式,明确康复涉及的主要疾病有28大类,主要功能障碍有7大类,康复干预有6大类。根据ICD-11和ICF推荐的整体功能评估工具有WHO残疾评定方案(WHODAS 2.0)、WHO示范残疾评估表简明版(MDSB)和VB40通用功能领域(VB40),同时推荐ICF核心分类组合用于康复功能和康复结局的评估。WHOFICs在康复病案管理和病案首页报告中的应用,可实现康复病案管理的标准化,基于康复病案首页的疾病、功能和干预编码以及康复绩效报告的标准化为康复付费和支付管理提供了工具。基于WHO-FICs构建标准康复数据集,建立标准化康复大数据,实现功能相关的诊断相关分类和case-mix统计。结论将WHO-FICs分类系统应用于康复领域,在宏观层面构建康复理论和政策架构,在中观层面明确康复治理与管理的机制,在微观层面建立康复应用模式,可进一步提升康复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提升康复服务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提高康复服务的质量、安全性和覆盖率,提供科学有效的整体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 康复服务 国际疾病分类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国际健康干预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情境下智力与发展性残疾儿童的功能和适应性行为评估:基于ICF评估内容和心理测量特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青 孙建刚 +3 位作者 杨洪荣 高少宇 武爱红 王勇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9-256,共8页
目的 探讨适用于教育情境的学龄期智力与发展性残疾(IDD)儿童的功能和适应性行为评估工具的评估内容及其心理测量特性。方法 常用的IDD儿童功能和适应性行为评估工具有文兰适应性行为量表(VABS)、支持强度量表-儿童版(SISC)、优势和困... 目的 探讨适用于教育情境的学龄期智力与发展性残疾(IDD)儿童的功能和适应性行为评估工具的评估内容及其心理测量特性。方法 常用的IDD儿童功能和适应性行为评估工具有文兰适应性行为量表(VABS)、支持强度量表-儿童版(SISC)、优势和困难问卷(SDQ)和重复行为量表修订版(RBS-R)。本研究运用ICF分类架构和方法,对4种工具的维度和项目进行编码与分类,并探讨其心理测量特性。结果 VABS评估内容涉及活动和参与,包括言语表达(d330)和交谈(d350),如厕(d530),吃(d550),喝(d560),基本人际交往(d710),复杂人际交往(d720),改变和维持身体位置(d410-d429),搬运、移动和操纵物体(d430-d449),步行和移动(d450-d469)等。SIS-C评估活动和参与以及环境因素,包括盥洗自身(d510)、护理身体各部(d520)、社区生活(d910)、利用交通工具(d470)、学校教育(d820)、基本学习(d130-d159)、照顾个人的健康(d570)、基本人际交往(d710)、教育产品和技术(e130)等。SDQ评估内容涉及身体功能、活动和参与,包括情感功能(b152)、整体心理社会功能(b122)、注意功能(b140)、基本人际交往(d710)等。RBS-R专注于孤独症儿童的身体功能、活动和参与,包括不随意运动反应功能(b755)、不随意运动功能(b765)、照顾个人的健康(d570)、能量和驱力功能(b130)、从事单项任务(d210)、进行日常事务(d230)、涉及注意力功能(b140)、控制应激和其他心理需求(d240)等。VABS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优秀的敏感性,SIS-C具有非常好的内部一致性、可靠性和有效性,SDQ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优秀的信度和效度,RBS-R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效度。结论 SDQ和RBS-R的评估内容涉及ICF的身体功能、活动和参与,SIS-C的评估内容涉及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VABS仅涉及活动和参与。在身体功能层面,评估工具的评估项目主要聚焦于精神功能(b130-b189)和运动功能(b750-b799)。在活动和参与层面,评估工具的评估内容主要涉及活动和参与功能的8个领域。在环境因素层面,评估工具的评估内容主要涉及教育产品和技术(e130),公共建筑的设计、建造和建筑产品和技术(e150)等。在心理测量特性方面,VABS、SIS-C、SDQ和RBS-R均属于常模参照测量,有中等~优秀的内部一致性,良好~优秀的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与发展性残疾 功能 适应性行为 心理测量特性 评定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引导行为下中重度孤独症谱系障碍幼儿回应共同注意的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韩旭伶 赵航 +5 位作者 孙睦迪 赵梅萍 王艳霞 刘敏 瞿璐 刘巧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82-887,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引导行为下中重度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幼儿回应共同注意的特征。方法2023年3月到5月,从嘉兴市阳光康教园选取21例中重度ASD幼儿、16例与其同龄的发育迟缓幼儿,从附近幼儿园选择16例与其同龄的典型发育幼儿,进行回应共同注... 目的探究不同引导行为下中重度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幼儿回应共同注意的特征。方法2023年3月到5月,从嘉兴市阳光康教园选取21例中重度ASD幼儿、16例与其同龄的发育迟缓幼儿,从附近幼儿园选择16例与其同龄的典型发育幼儿,进行回应共同注意试验,观察回应人数、回应率、回应所需引导行为的变异系数。结果ASD幼儿中,约半数能在转头引导下回应,其余需在提示度更高的引导行为下回应;转头引导下,ASD组回应率低于典型发育组(χ^(2)>6.170,P<0.05);ASD组引导行为的变异系数大于典型发育组(d=4.039,P<0.001)。结论中重度ASD幼儿具备回应共同注意的基本能力,但弱于典型发育儿童。评估和干预ASD幼儿的回应共同注意能力时应关注主试的引导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回应共同注意 引导行为 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11岁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言语流畅性及其与口腔轮替速率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惠芬芬 万勤 +2 位作者 邵梦蝶 高晓慧 黄昭鸣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研究7~11岁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言语流畅性及其与口腔轮替速率的关系。方法采集62例7~11岁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在复述语言任务(以《唱歌篇》为复述语料)和口腔轮替测试任务(以/pataka/为测试语料)下的语音样本,分析其言语速率、构音速率... 目的研究7~11岁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言语流畅性及其与口腔轮替速率的关系。方法采集62例7~11岁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在复述语言任务(以《唱歌篇》为复述语料)和口腔轮替测试任务(以/pataka/为测试语料)下的语音样本,分析其言语速率、构音速率、音节时长和停顿时长,ICF转换器获得各指标的损伤限定值,分析7~11岁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言语流畅性和口腔轮替速率;对两种任务下的言语速率、构音速率、音节时长和停顿时长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①人工耳蜗植入儿童两种任务下言语流畅性和口腔轮替速率的各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损伤,口腔轮替速率ICF平均损伤限定值为1.3±0.1,复述任务的言语流畅性ICF平均损伤限定值为1.0±0.3;②复述任务下言语速率、构音速率、音节时长与口腔轮替的言语速率、构音速率、音节时长存在中或低度相关(0.3<|r|≤0.8);复述任务的停顿时长与口腔轮替速率的言语速率和停顿时长呈低度相关(0.3<|r|≤0.5)。结论7~11岁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存在言语流畅性不佳、口腔轮替速率较低的问题,构音器官运动不佳限制了其言语流畅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儿童 言语流畅性 口腔轮替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定型语言障碍儿童语言能力与心理理论关系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艳霞 谢道莉 +2 位作者 张宗云 陶仁霞 刘巧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特定型语言障碍(SLI)儿童在非语言智商方面表现正常,然而其语言能力存在缺陷。SLI群体内部的语言缺陷呈现出较大的异质性,是研究语言能力和心理理论关系的最佳对象。本文从各个要素综述了国外关于SLI群体语言能力和心理理论关系的实证研... 特定型语言障碍(SLI)儿童在非语言智商方面表现正常,然而其语言能力存在缺陷。SLI群体内部的语言缺陷呈现出较大的异质性,是研究语言能力和心理理论关系的最佳对象。本文从各个要素综述了国外关于SLI群体语言能力和心理理论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特定型语言障碍与心理理论发育存在延迟,并且与其语言能力缺陷有关,在各个语言要素中,句法缺陷对心理理论影响的证据最为集中。SLI儿童为理解语言和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见解,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全面理解这种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型语言障碍 语言能力 心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域和性别受试者的普通话元音空间面积的差异研究
11
作者 曹艳静 郎晓 +3 位作者 刘晓明 KIM HaKyung 雷俊卿 靳令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7-23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地域和性别受试者的普通话元音空间面积的差异。方法各选取62例常住北京(男32例,女30例)和上海(男32例,女30例)的健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六个中文元音/a/、/i/、/e/、/u/、/o/、/ü/和短文《假期》为语料,测试其... 目的探讨不同地域和性别受试者的普通话元音空间面积的差异。方法各选取62例常住北京(男32例,女30例)和上海(男32例,女30例)的健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六个中文元音/a/、/i/、/e/、/u/、/o/、/ü/和短文《假期》为语料,测试其普通话元音空间面积(vowel space area,VSA)。结果不同性别的VSA差异极其显著(P<0.001),女性的VSA明显大于男性。语料和地区的简单效应检验显示,当语料为连续语音时,北京和上海的受试者的VSA显示没有显著差异;但当语料为单元音时,上海受试者的VSA显著大于北京受试者(P=0.003,P<0.01)。结论普通话体系下,成年女性的VSA比男性大,女性的前元音更趋前,后元音更趋后。不同地域受试者VSA的差异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音空间面积 声学分析 元音三角形 普通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学龄儿童不同语料下鼻流量特征研究
12
作者 曹艳静 赵纹笙 +2 位作者 王晓雨 KIM HaKyung 曲尼拉姆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编制藏语鼻流量测试材料,确定藏语儿童鼻流量正常范围,探究汉、藏语不同语料下西藏地区学龄儿童鼻流量的特征。方法选择三种语料,包括3句汉语测试句、3句藏语测试材料(分别为鼻腔句、口腔句和口鼻腔句)和3个藏语韵母(/a/、/i/、/u/)... 目的编制藏语鼻流量测试材料,确定藏语儿童鼻流量正常范围,探究汉、藏语不同语料下西藏地区学龄儿童鼻流量的特征。方法选择三种语料,包括3句汉语测试句、3句藏语测试材料(分别为鼻腔句、口腔句和口鼻腔句)和3个藏语韵母(/a/、/i/、/u/),测试西藏地区以藏语为母语的50例儿童(7~12岁)发音时的鼻流量。结果西藏学龄儿童汉、藏语鼻腔句之间鼻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藏语低于汉语;藏语韵母鼻流量平均值表现为/i/>/u/>/a/;藏语语料的鼻腔句、口腔句、口鼻腔句和藏语韵母/i/在不同性别间鼻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评估西藏地区以藏语为母语和主要交流语言的西藏学龄儿童的鼻流量时,除年龄和性别外,语料的选择也是鼻流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儿童 鼻流量 藏语 鼻音亢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痉挛型脑瘫儿童构音运动声学特征及其与构音清晰度的相关性
13
作者 王勇丽 毕思雨 +4 位作者 乔钧 余新春 王曦 金昕玥 倪天皓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瘫儿童的构音声学指标特征及其与构音清晰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12岁脑瘫儿童和普通儿童各1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元音、单字和句子三种语料,评估两类儿童的构音声学和构音清晰度表现,并探究二者间的相关性。结果痉挛...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瘫儿童的构音声学指标特征及其与构音清晰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12岁脑瘫儿童和普通儿童各1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元音、单字和句子三种语料,评估两类儿童的构音声学和构音清晰度表现,并探究二者间的相关性。结果痉挛型脑瘫儿童在三种语料中的构音清晰度均低于普通儿童(P<0.01),表现为:单元音>单字>句子;在单元音语料中仅下颌距、舌距显著小于普通儿童(P<0.05),且仅下颌距和元音空间面积(vowel space area,VSA)与构音清晰度显著相关(P<0.05);单字语料中,下颌距、舌距和VSA显著小于普通儿童,元音椭圆面积(vowel ellipse area,VEA)显著大于普通儿童(P<0.05),除VSA和共振峰集中率(formant centralization ratio,FCR)外,其他指标均与构音清晰度显著相关(P<0.05);句子语料中,除下颌距外其他指标均显著差于普通儿童(P<0.05),且所有声学指标均与构音清晰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脑瘫儿童构音声学指标特征和构音清晰度均较差,语料复杂性会影响二者的相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构音运动 声学特征 构音清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感受功能评估工具的结构、内容与心理测量特性:基于COSMIN和ICF的Scoping综述
14
作者 王晓晓 瞿璐 +3 位作者 王佳欣 赵梅萍 李沐紫 刘巧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83,共12页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框架,系统梳理内感受评估工具,分析其结构、内容特征和心理测量特性。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PubMed、Medline、EBSCO数据库收录的内感受评估工具相关文献;基于ICF框架对评估工具的主要结构...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框架,系统梳理内感受评估工具,分析其结构、内容特征和心理测量特性。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PubMed、Medline、EBSCO数据库收录的内感受评估工具相关文献;基于ICF框架对评估工具的主要结构和内容进行归纳与分析;采用COSMIN方法对评估工具的心理测量学特性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3种评估工具,涉及16篇文献,包括内感受敏感性工具5种、准确性工具4种和意识工具4种。在测量内容上,内感受敏感性工具涵盖范围最广,涉及33项身体功能类目、6项活动和参与类目、1项环境因素类目;内感受准确性工具涵盖内容最少,仅涉及7项身体功能类目、2项活动和参与类目;内感受意识工具涵盖30项身体功能类目、4项活动和参与类目、3项环境因素类目。在心理测量学特性方面,内感受敏感性工具中,身体感知问卷-简版(BPQ-SF)信效度最优(合格率7/8),内感受敏感性问卷(ISQ)次之(合格率6/8);内感受准确性工具多采用标准化测量方式,但信效度验证不足;内感受意识工具信效度合格率均高于5/8,其中内感受多维评估量表(MAIA-1)和身体意识问卷(BAQ)表现优秀(合格率8/8)。结论推荐BPQ-SF和ISQ用于内感受敏感性评估,水负荷试验和心跳追踪任务用于内感受准确性评估,MAIA-1和BAQ用于内感受意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感受 测量工具 敏感性 准确性 意识 心理测量特性 Scoping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儿童言语语言障碍神经机制研究的进展
15
作者 李妙 刘巧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197,共6页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是一种基于神经血管耦合原理的光学神经成像技术。由于其具有非侵入性、生态效度高、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较高等特点,在儿童言语语言障碍的研究中有独特的优...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是一种基于神经血管耦合原理的光学神经成像技术。由于其具有非侵入性、生态效度高、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较高等特点,在儿童言语语言障碍的研究中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从言语感知和言语产生的维度出发,综述近年来fNIRS在儿童言语语言障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展望fNIRS在儿童言语语言障碍的早期识别和辅助临床干预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 儿童 言语语言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0岁儿童汉语语用能力筛查问卷的编制及信度效度验证
16
作者 樊晨晔 王佳欣 卢海丹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3-358,共6页
目的编制5~10岁儿童汉语语用能力筛查问卷,并进行信度效度验证。方法首先在文献研究法的基础上进行测题的编制和筛选,研制出问卷初稿;随后以上海市幼儿园和小学中的376例5~10岁普通儿童作为被试进行预实验,将预实验评估结果进行项目分析... 目的编制5~10岁儿童汉语语用能力筛查问卷,并进行信度效度验证。方法首先在文献研究法的基础上进行测题的编制和筛选,研制出问卷初稿;随后以上海市幼儿园和小学中的376例5~10岁普通儿童作为被试进行预实验,将预实验评估结果进行项目分析,剔除无效题项形成正式问卷;最后以414例普通儿童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评估,并进行信度效度验证。结果初始问卷含有49个题项,经项目分析后正式问卷保留43个题项,涵盖语用语言能力(16题)、社交情感调节能力(17题)、常规规则能力(6题)及言外之意理解能力(4题)4个维度。该问卷整体的Cronbach sα系数为0.979,各维度的Cronbach sα系数为0.874~0.962,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各题项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37~0.806,各维度之间以及各维度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69~0.920,呈中高度相关;验证性因子分析的χ^(2)/df值为2.945,近似误差均方根值为0.075,具有较好的拟合度。结论本研究编制出了5~10岁儿童汉语语用能力筛查问卷,该问卷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语用能力 问卷编制 信效度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特指疑问句句法障碍特征
17
作者 康晓茜 张宗云 +4 位作者 郎晓 赵纹笙 KIM HaKyung 王勇丽 黄昭鸣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研究汉语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特指疑问句理解与表达的句法障碍特征。方法以句-图匹配、诱导-复述的形式对25例汉语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和25例正常人进行理解和表达能力测试,比较两组结果差异,分析句式、提问对象和疑问词相关句法障碍... 目的研究汉语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特指疑问句理解与表达的句法障碍特征。方法以句-图匹配、诱导-复述的形式对25例汉语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和25例正常人进行理解和表达能力测试,比较两组结果差异,分析句式、提问对象和疑问词相关句法障碍特点。结果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特指疑问句理解和表达能力均受损,各种类型特指疑问句的正确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理解正确率依次为:主动疑问句和宾语伪分裂疑问句>主语伪分裂疑问句和被动疑问句;各种类型的特指疑问句产出正确率均低于对照组,“谁”主动疑问句、“什么”宾语主动疑问句的正确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类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达正确率顺序为:主动疑问句>伪分裂疑问句和被动疑问句。结论汉语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特指疑问句理解和表达受损模式基本相似。句法结构方面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提问对象(主宾)和句式类型,有wh-成分移位、非规范顺序的句子障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流畅性失语症 特指疑问句 理解 表达 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性言语障碍的特征及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18
作者 陈庆庆 万勤 黄昭鸣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1,共6页
言语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神经机制,临床医生或言语治疗师熟悉其产生的神经机制有助于鉴别出异常言语并预判障碍的严重程度。神经性言语障碍是典型的由于神经损伤导致的言语产出问题,使患者的言语清晰度和可懂度下降,严重影响其社会交流能力... 言语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神经机制,临床医生或言语治疗师熟悉其产生的神经机制有助于鉴别出异常言语并预判障碍的严重程度。神经性言语障碍是典型的由于神经损伤导致的言语产出问题,使患者的言语清晰度和可懂度下降,严重影响其社会交流能力,降低生活质量。本文总结了神经性言语障碍的特征,并基于运动控制理论整理了正常言语产生的神经传导通路以及神经性言语障碍的神经机制,以期为临床医生或言语治疗师诊断或评估言语障碍提供理论基础,以便进行有效的临床评估、管理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言语障碍 特征 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定型语言障碍患者听觉诱发电位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艳霞 KIM HaKyung +1 位作者 刘巧云 张宗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特定型语言障碍(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SLI)患者智力正常,却在语言理解和表达方面存在问题,目前其病因尚无定论,仅几个潜在病因正被探讨,其中该群体听觉信息处理能力与其语言问题的关系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利用电生理检测... 特定型语言障碍(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SLI)患者智力正常,却在语言理解和表达方面存在问题,目前其病因尚无定论,仅几个潜在病因正被探讨,其中该群体听觉信息处理能力与其语言问题的关系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利用电生理检测技术探讨SLI患者的听觉信息处理能力,并积累了一定的证据。本研究从听性脑干反应、中潜伏期反应和长潜伏期反应几个方面对SLI患者听觉信息处理能力的实证研究进行综述,尝试厘清SLI患者在听觉信息处理方面的特征,并分析其与语言问题的关系,以期为SLI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型语言障碍 听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前语言阶段发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尹敏敏 汤樱铃 +3 位作者 连福鑫 庾晓萌 葛胜男 黄昭鸣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4-467,共4页
前语言阶段(prelinguistic stage)是个体在学会使用有意义语言前会经历的一段较长的言语发生准备阶段,通常指个体出生后0~18个月。在此阶段需要发展起来的关键沟通技能包括:眼神接触、轮流、手势、发声、模仿和共同注意[1],其中,发声是... 前语言阶段(prelinguistic stage)是个体在学会使用有意义语言前会经历的一段较长的言语发生准备阶段,通常指个体出生后0~18个月。在此阶段需要发展起来的关键沟通技能包括:眼神接触、轮流、手势、发声、模仿和共同注意[1],其中,发声是个体习得口语的基石,通常在生命的第一年开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技能 第一年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 发声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