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学前教育普及中管理体制及其管理模式的地区适宜性决策——以四地农村个案调查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琳 张霞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7-105,共9页
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的关键在于落实政府责任,政府责任落实的核心在于管理体制的科学构建和管理模式的有效运行。对4个不同发展程度农村地区进行深入调研,发现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责任上收、责任分担、责任下放"三种不同的政府... 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的关键在于落实政府责任,政府责任落实的核心在于管理体制的科学构建和管理模式的有效运行。对4个不同发展程度农村地区进行深入调研,发现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责任上收、责任分担、责任下放"三种不同的政府间责任重心分类,其中责任分担又分为"权责对等"和"权责均衡"的三级分担模式两个亚类;在管理模式上存在着"小幼一体化"和"独立建制、镇村一体化"两种实践类型,其中独立建制又分为"中心园有行政实权"和"中心园无行政实权"两个亚类。在对以上各种类型的利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优化组合的策略,并为不同发展程度农村选取适宜的管理路径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学前教育 不同发展程度 管理体制 政府间关系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多层次的中国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基于人类学视角的思考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婕 约瑟夫·托宾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28,共15页
目前中国的学前教育越来越强调传统文化教育,然而当前的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大多只强调了中国民间故事、传统节日、传统服饰和艺术等显性传统文化教育。虽然强调这些显性文化是必要的,但可能是不够的。学前教育工作者还应关注日常文... 目前中国的学前教育越来越强调传统文化教育,然而当前的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大多只强调了中国民间故事、传统节日、传统服饰和艺术等显性传统文化教育。虽然强调这些显性文化是必要的,但可能是不够的。学前教育工作者还应关注日常文化、具身文化、教学法中的文化因素等其他层次的中国文化,并通过带有中国文化特征的教学实践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传统文化教育。为了更有效、更有意义地实施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学前教育工作者应关注不同层次的传统文化,并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重视对各层次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和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教育 幼儿园教育 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部学前师范生协同培养质量评估工具编制与现状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彭红超 李欢欢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2019年第6期70-80,共11页
为探究学前师范生协同培养质量的有效因子,科学评估我国西部地区学前师范生协同培养质量,选取我国西部地区473名学前师范生进行调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验证,研制出《我国西部学前师范生协同培养质量评估工具》。该工具信度为0.94,效度... 为探究学前师范生协同培养质量的有效因子,科学评估我国西部地区学前师范生协同培养质量,选取我国西部地区473名学前师范生进行调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验证,研制出《我国西部学前师范生协同培养质量评估工具》。该工具信度为0.94,效度为0.93,具有良好的特性。采用该问卷对我国西部地区学前师范生协同培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高校层面,学前教师和协同导师配备、教师协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协同部门设置得分最低;在学生层面,学生对学前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转化、学生的实践就业意向和课题论文合作情况得分最低;在企业层面,协作模式得分最低。对此,在高校层面,应积极创建协同培养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幼儿教师间的实践协作;在学生层面,应注重学生在幼儿园的实践与体验,加强双方的科研合作;在企业层面,应创建多元协作模式,明确协同培养方向,深化校企沟通,从而有效提升协同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师范生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质量评估 西部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守成”精神 被引量:1
4
作者 姜勇 刘静 +1 位作者 姜萌 冯鲸丹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5,共5页
介绍了我国近些年以"现代取向"和"科学取向"为重要方向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取得的成效,指出了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难题。认为要摆脱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困境,就必须在研究生教育改革中重视"守成"的精... 介绍了我国近些年以"现代取向"和"科学取向"为重要方向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取得的成效,指出了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难题。认为要摆脱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困境,就必须在研究生教育改革中重视"守成"的精神,回归"守成"的人文精神、伦理精神和文化精神的道路,以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长效、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守成精神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基于综合系统的S-BESD教师质量评价新模式述评
5
作者 姜勇 张姝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9-36,共8页
国外传统的教师质量评价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基于"效能"的教师质量评价;二是基于"成长"的教师质量评价;三是基于"增值"的教师质量评价。上述模式明显的不足在于缺乏整体的系统性,因为真正的评价是总体的... 国外传统的教师质量评价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基于"效能"的教师质量评价;二是基于"成长"的教师质量评价;三是基于"增值"的教师质量评价。上述模式明显的不足在于缺乏整体的系统性,因为真正的评价是总体的,是各种评价场景之间必须要建立内在的关系的,而不是孤立的;是有评价的文化氛围的,而不是单一的课堂与狭义的教学评价。因此,近年来基于"综合系统"的S-BESD教师质量评价新模型成为了国外学者纷纷支持的重要系统。S-BESD提供五个"增长备选方案"和十个"增长支持要素"以满足教师的需求,减少孤立,促进反思和提高绩效。S-BESD模式有重要的优势。首先,S-BESD模式将教师的质量发展视作综合的系统,而不是用单一的测量工具来监测单一的维度领域。其次,S-BESD模式更注重评价过程中的实用性、易理解程度、适用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S-BESD模式因其构成了五个增长备选方案和十个支持要素的评价系统,因而具有非常好的对教师成长支持的可能性,同时又因为评价成为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从而可以做到将教师在日常教育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均纳入到真实性评价的范畴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S-BESD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儿童语言发展评估的进展与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义宾 戴熙玉 +1 位作者 郭少阳 周兢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5,共7页
汉语儿童语言发展评估仍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呈现出3个主要特征:初步建立起以标准化评估和非标准化评估为主要范式的多样化评估框架;评估对象从单一模态走向多模态融合;评估技术从传统迈向人工智能。但与国际研究相比,尚存以下问题:语... 汉语儿童语言发展评估仍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呈现出3个主要特征:初步建立起以标准化评估和非标准化评估为主要范式的多样化评估框架;评估对象从单一模态走向多模态融合;评估技术从传统迈向人工智能。但与国际研究相比,尚存以下问题:语言学发挥的作用不大,极易导致评估走向某种偏颇;本土化评估体系亟待建设;相关数据库还比较匮乏。基于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中国特色汉语儿童语言发展评估体系的3点建议:建立“为儿童而研究儿童语言”的儿童语言学科,发展相关课程与教材,并加强跨学科教学团队建设;转变西式思维,加强汉语儿童语言评估系统的自主研发;拥抱数字时代,建立可共享的汉语儿童语言发展数据库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语言 评估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