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数字包容:华东师范大学数字支教研究报告 |
李彦垒
刘泽民
周雯静
朱丹
赵琳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学习空间对教师教学行为影响的研究——基于华东师范大学的“新型学习空间” |
赵瑞军
陈向东
|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
2017 |
16
|
|
3
|
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研究框架与运用示例--基于教育哲学和程序化扎根理论 |
徐显龙
党渤斐
毕长春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4
|
大模型教育应用展望:基于技术预见的方法 |
陈向东
靳旭莹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5
|
悟空的毫毛:正在重塑学习技术系统的多智能体 |
顾小清
郝祥军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6
|
教育研究的硅基样本——基于大模型技术路线的分析 |
刘泽民
陈向东
|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5
|
|
7
|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价值追求: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
杨晓哲
任友群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00
|
|
8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乔纳森教育技术学思想述评 |
吴永和
陈丹
刘晓丹
邢万里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9
|
信息技术学科拔尖人才选拔与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
徐显龙
许洁
党渤斐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10
|
新世纪第一个10年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国际交往研究 |
任友群
王觅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
2011 |
4
|
|
11
|
冲突与消弭:AIGC教育应用的技术中立性消失与资本取向性危机 |
李宁宇
王旦
郭府宁
柳晨晨
王佑镁
|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数智技术赋能开放教育再开放 |
祝智庭
朱晓悦
胡姣
徐璐
闫寒冰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7
|
|
13
|
大语言模型支持的多智能体:技术路径、教育应用与未来展望 |
吴永和
姜元昊
陈圆圆
张文轩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1
|
|
14
|
基于4R危机管理模型的教育人工智能伦理风险防范体系构建 |
王佑镁
利朵
王旦
柳晨晨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15
|
深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2016)解读 |
任友群
郑旭东
吴旻瑜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
2016 |
142
|
|
16
|
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系统科学的视角 |
任友群
徐光涛
王美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1
|
|
17
|
回望二十年: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历史使命及其角色 |
顾小清
王春丽
王飞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7
|
|
18
|
信息技术的作用发生了吗:教育信息化影响力研究 |
顾小清
王春丽
王飞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7
|
|
19
|
高中信息伦理教育现状探析——国际视野下我国《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材的比较研究 |
卢蓓蓉
赵琳
任友群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5
|
|
20
|
唤醒基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内在力量——以中西部基层教师教育信息化草根共同体为例 |
徐光涛
吴永强
任友群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