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数字智能化对社会学的挑战:认识论重构与反思 |
赵晔琴
谭畅
|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2
|
中国游戏研究对话未来的可能性——首届全国研究生游戏论坛暨“电子游戏的现实与潜能”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
刘艺
|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地域史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学术座谈会综述 |
徐进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
4
|
社会文化史的检视:1950年代上海研究的再思考 |
张济顺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
5
|
智识与情感——中共早期思想研究的一条脉络 |
于明静
瞿骏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
6
|
印第安纳大学公益慈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王玉琼
|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
7
|
金后“院本”流变考 |
张华宇
谭帆
|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8
|
陈旭麓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传统(笔谈) |
高瑞泉
杨国强
许纪霖
顾卫民
瞿骏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
9
|
新革命史与1950年代上海研究的新叙事 |
张济顺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
10
|
从一则史料谈《内部参考》在国史研究中的利用 |
刘建平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
11
|
他律与人类的“成熟”——从列维纳斯的思考看启蒙的意义与局限 |
刘文瑾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
12
|
一九五○年"辅仁大学事件"历史考察 |
刘建平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
13
|
储安平光华大学时期生平考论(1928—1932) |
韩戍
|
《现代中文学刊》
|
2013 |
0 |
|
|
14
|
马克斯·舍勒与王阳明思想中先天的价值与感受 |
卢盈华
|
《齐鲁学刊》
CSSCI
|
2021 |
2
|
|
|
15
|
醋意现象学——一项情感哲学与汉语哲学的个案研究 |
卢盈华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
16
|
大都市底层社会的形成及其影响——以上海市的调查为例 |
文军
吴晓凯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7
|
|
|
17
|
“外交小灵通”: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的公共外交与政府形象 |
王薇
张晓艺
|
《国际展望》
|
2013 |
5
|
|
|
18
|
论晚清中国的绅士、绅权和国家权力 |
杨国强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4
|
|
|
19
|
国家治理的最初社会空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期的上海居民委员会 |
张济顺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
20
|
国难与国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双十节”的纪念与阐释 |
周游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