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8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神经科学对心理学的研究贡献——主要来自我国心理学界的重要研究工作述评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卫东 李其维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6-55,共10页
综观主要来自我国心理学界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工作及其重要成果,从认知行为的神经机制研究、认知行为心理学理论的神经科学研究、基于脑神经机理构建认知行为心理机制理论模型的研究这三个研究层面评述其对我国心理学发展的学术意义和... 综观主要来自我国心理学界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工作及其重要成果,从认知行为的神经机制研究、认知行为心理学理论的神经科学研究、基于脑神经机理构建认知行为心理机制理论模型的研究这三个研究层面评述其对我国心理学发展的学术意义和研究贡献。文章指出,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心理学的发展,但其尚难以满足心理现象因果解释的要求,不能替代心理科学研究本身。心理学研究者掌握和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旨在使其“服务”于心理学研究,从认知行为的脑神经机制的探索中获得启发而构建心理学理论,这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对心理学研究的真正学术意义之所在,目前我国心理学领域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神经科学 心理学 研究层面 研究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 被引量:402
2
作者 李其维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06-1327,共22页
以计算隐喻为核心假设的传统认知心理学以及联结主义心理学均不能克服离身心智(disembodied mind)的根本缺陷,当代认知心理学正面临着新的范型转换。以具身性和情境性为重要特征的第二代认知科学将日受重视,并促使认知神经科学进入新的... 以计算隐喻为核心假设的传统认知心理学以及联结主义心理学均不能克服离身心智(disembodied mind)的根本缺陷,当代认知心理学正面临着新的范型转换。以具身性和情境性为重要特征的第二代认知科学将日受重视,并促使认知神经科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作者认为在身心关系上应该坚持生理只是心理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的立场,克服生理还原论的危险;应该重新审视基于二元论的生理机制这种说法;心理学传统中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有可能在第二代认知科学强调认知情境性的基础上达成某种融合;第一代认知科学对意识的研究是不成功的,因为对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研究不能代替意识的研究,同时还应避免以意识内容的研究取代心理学研究的倾向。第二代认知科学中的动力系统理论关于变量(因素)之间的偶合(coupling)关系完全不同于变差分析中的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其动力系统模式可能更有助于破解意识的产生(涌现)之谜,并引发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的变革新潮。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兴起将启发人们对身心关系、生理还原论、意识研究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人工智能对心智完全模拟的可能性等重大问题重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革命 第二代认知科学 具身认知 动力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师范大学生的梦内容特点 被引量:7
3
作者 安献丽 徐光兴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了解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梦内容特点。方法:运用Hall/Van de Castle梦的内容分析方法分析了198名大学生的梦报告。结果:中国大学生梦内容中的熟悉人物的出现率比美国大学生常模高(h_男=+0·25,h女=+0·24,P<0·01),但... 目的:了解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梦内容特点。方法:运用Hall/Van de Castle梦的内容分析方法分析了198名大学生的梦报告。结果:中国大学生梦内容中的熟悉人物的出现率比美国大学生常模高(h_男=+0·25,h女=+0·24,P<0·01),但中国大学生梦内容中的攻击和性行为的出现率均比美国大学生低,主要表现在至少出现一次攻击行为的梦的百分比(h_男=-0·43,p=0·000;h女=-0·27,P=0·011)和A/F(h女=-0·24,P=0·033)上。男大学生较女大学生会梦到比较少的熟悉人物(h=-0·25,P<0·05)、亲人(h=-0·26,P<0·05)及友好行为(h=-0·28,P<0·05)。结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很可能是引起中美大学生梦内容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内容 Hall/Van DE Castle内容编码系统 横断面研究 中国 大学生 文化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实质及其认知机制 被引量:8
4
作者 贾远娥 李宏翰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9-121,共3页
对多数大学生而言,自卑心理是基于社会比较而产生的一种暂时的不如人的心理体验,它可能成为个体进步的动力,也可能成为前进的障碍,这取决于个体的自我调适能力。从认知视角来看,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核心是虚构自我概念的存在,造成其应有的... 对多数大学生而言,自卑心理是基于社会比较而产生的一种暂时的不如人的心理体验,它可能成为个体进步的动力,也可能成为前进的障碍,这取决于个体的自我调适能力。从认知视角来看,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核心是虚构自我概念的存在,造成其应有的能力无法发挥,自验预言的作用使其虚构自我概念日益得到强化,如此循环,从而陷入严重的自卑。虚构自我是指个体假想的阻碍个体行动和充分发挥自我潜在素质的消极层面的觉知、体验及观念,与其真实能力不符。大学生的虚构自我与真实能力之间的差异是其自卑心理的认知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卑心理 认知根源 社会比较 虚构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科学课程认知领域的学习分类——学习心理学的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刚 皮连生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4-121,共8页
学习心理学家从不同视角对认知领域学习进行分类,由于各分类理论研究的学习对象基本是相同的,因而它们之间存在联系并相互补充。基于各分类内在联系,并结合科学课程学习的特点,可以构建将学习内容、学习内部过程、内部表征形式以及习得... 学习心理学家从不同视角对认知领域学习进行分类,由于各分类理论研究的学习对象基本是相同的,因而它们之间存在联系并相互补充。基于各分类内在联系,并结合科学课程学习的特点,可以构建将学习内容、学习内部过程、内部表征形式以及习得层次等学习要素整合为一体的科学课程认知领域学习分类体系。依据学习分类观点,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可以分解为价值内化的态度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后者也可进一步分解为相应的知识、技能以及认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领域 学习分类 科学课程 科学学科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教育心理学: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胡谊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8,共4页
在教育心理学发展了百余年之后,脑研究以认知神经科学的形式,重新回到她的怀抱。认知神经科学对教育心理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能力、学习和教学上;对这两个领域的关系,应采用开放而谨慎态度,以促进各自研究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 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阶层成长型心智对大学生学业和职业投入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任小云 段锦云 张茜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7-462,共16页
社会阶层成长型心智(SES成长型心智)代表了个体对自身阶层能够发生流动的积极信念。基于内隐理论,采用问卷法(研究1)和实验法(研究2)考察了大学生SES成长型心智对学业和职业投入的影响及其阶层差异。结果发现:(1)SES成长型心智提高了学... 社会阶层成长型心智(SES成长型心智)代表了个体对自身阶层能够发生流动的积极信念。基于内隐理论,采用问卷法(研究1)和实验法(研究2)考察了大学生SES成长型心智对学业和职业投入的影响及其阶层差异。结果发现:(1)SES成长型心智提高了学业投入,该作用在家庭主观SES较低的群体中较强;(2)SES成长型心智提高了职业投入,该作用在家庭主观SES较高的群体中较强;(3)家庭主观SES影响了个体在做计划时的时间导向。家庭主观SES较低的个体具有较近的时间导向,这强化了SES成长型心智与学业投入的关系;家庭主观SES较高的个体有着相对较远的时间导向,从而促进了SES成长型心智与职业投入的关系。研究结果有望从主观能动性的角度为个体实现阶层流动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阶层 内隐理论 成长型心智 学业与职业投入 时间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被引量:17
8
作者 宋春蕾 徐光兴 周晓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72-73,共2页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互影响,指出了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误区和问题,提出了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互影响,指出了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误区和问题,提出了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效影响的一些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期冒险行为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及其教育启示 被引量:7
9
作者 程琛 胡经纬 桑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6-62,共7页
青春期是个体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极为重要的阶段,此时个体经常会做出鲁莽的决定和危险的行为,而这会对其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近年来出现了许多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来研究青春期冒险行为的成果,它们揭示出更深层的作用机制,可以为更好... 青春期是个体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极为重要的阶段,此时个体经常会做出鲁莽的决定和危险的行为,而这会对其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近年来出现了许多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来研究青春期冒险行为的成果,它们揭示出更深层的作用机制,可以为更好地开展教育实践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证据和支持。对青春期冒险行为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为教育实践提出了诸多建议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冒险行为 认知神经科学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分解与心理的整体模块性——J福多的“认知机制的功能分类”批判 被引量:12
10
作者 熊哲宏 李放放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61,共6页
论文对J 福多所谓“认知机制的功能分类” (即把认知系统划分为“输入系统”与“中心系统”)进行了严厉批评。指出他的这一分类法既在方法学上存在着严重问题 ,也得不到现有实验证据的任何支持 ;它在理论上肢解了心理活动的整体性 (导... 论文对J 福多所谓“认知机制的功能分类” (即把认知系统划分为“输入系统”与“中心系统”)进行了严厉批评。指出他的这一分类法既在方法学上存在着严重问题 ,也得不到现有实验证据的任何支持 ;它在理论上肢解了心理活动的整体性 (导致一种心理的局部模块性 ) ,对认知心理学研究造成了严重误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分解 心理模块性 领域特殊性 信息封闭 认知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评认知神经科学取向的智力观 被引量:5
11
作者 蔡丹 李其维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年第6期23-27,共5页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现当代智力理论的构建明显地受到其影响。这些智力理论被称之为认知神经科学取向的智力观,如Garlick的神经可塑性模型;Das等人根据Luria的神经模型提出的智力PASS模型;Kaufman提出的儿童评估成套测验(...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现当代智力理论的构建明显地受到其影响。这些智力理论被称之为认知神经科学取向的智力观,如Garlick的神经可塑性模型;Das等人根据Luria的神经模型提出的智力PASS模型;Kaufman提出的儿童评估成套测验(K-ABC);Ceci的生物-生态学智力模型及Perkins的真智力理论等。这些智力观都直接将认知神经过程或神经生物学的某些研究成果融合于其理论模型之中。认知神经科学取向的智力观为智力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考维度,但同时也可能面临某种发展困境。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具身认知思想可能是解决传统身-心争论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神经科学 智力理论 第二代认知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脑科学的发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光兴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0-74,80,共6页
现代的脑科学发展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近二、三十年来,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的进展,吸引了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本文提示脑科学研究的进展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 现代的脑科学发展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近二、三十年来,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的进展,吸引了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本文提示脑科学研究的进展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1)大脑皮质的构造与人格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连性;(2)脑干部的前庭神经系统的异常会导致儿童多动症问题的产生;(3)人体的大脑生物钟对心理健康的维护十分重要;(4)应该加强对脑内化学物质“行为分子”和“情绪中枢”的探索。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注意保护儿童的脑功能和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科学 大脑皮质 生物钟 多动症 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教育 学生 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大学生常见一般心理问题量表的编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聂晶 傅安球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年第3期177-180,199,共5页
本研究阐述了一般心理问题的特征及表现,并确定了心理疲劳、自卑、暴躁、消沉、分神、忧郁、空虚、无端烦恼、怯懦、敌对等10个大学生常见的一般心理问题。采用自陈量表编制原理和问卷调查分析方法,编制了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大学生常... 本研究阐述了一般心理问题的特征及表现,并确定了心理疲劳、自卑、暴躁、消沉、分神、忧郁、空虚、无端烦恼、怯懦、敌对等10个大学生常见的一般心理问题。采用自陈量表编制原理和问卷调查分析方法,编制了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大学生常见一般心理问题量表。该量表对心理咨询与辅导具有理论及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心理问题 量表 信度 效度 常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神经心理学中“二重通路模式”与阅读障碍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光兴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64,共6页
近年来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进展显著,特别是在脑神经的认知信息处理模式上取得许多重大成果。本文从人类语言的功能再现机制分析入手,介绍“二重通路模式”的代表性理论“DRC模式”,并从“计算机理论”的角度对“深层失读”、“表层失... 近年来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进展显著,特别是在脑神经的认知信息处理模式上取得许多重大成果。本文从人类语言的功能再现机制分析入手,介绍“二重通路模式”的代表性理论“DRC模式”,并从“计算机理论”的角度对“深层失读”、“表层失读”和“音韵失读”等阅读认知障碍问题进行梳理,以期为我们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带来新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重通路模式 深层失读 袁层失读 语音失读 计算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和谐发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啸天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2期58-61,共4页
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旨在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和谐发展是高等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履行的历史使命,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内部的和谐,还包括系统... 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旨在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和谐发展是高等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履行的历史使命,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内部的和谐,还包括系统外部的与德智体美各育、与基础教育等因素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内部和谐 外部和谐 建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教育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超然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1年第4期121-123,共3页
后现代教育观是在对现代教育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对于现代教育的统一性、本质性和封闭性,后现代教育观则强调差异性、多元性、平等性和开放性。通过分析发现,这些观点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有很多启示,如大学生心理健... 后现代教育观是在对现代教育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对于现代教育的统一性、本质性和封闭性,后现代教育观则强调差异性、多元性、平等性和开放性。通过分析发现,这些观点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有很多启示,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具有针对性、开放性、要贴近大学生生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教育观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科学与心理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商卫星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10,共4页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脑科学特别是脑成像技术能够无损伤地探测人脑,成为脑功能研究的“显微镜”。这些科技的发展对心理学研究具有重大影响。它使得意识能够受到真正科学地研究,促使心理学研究从“计算机隐喻”向“脑隐喻”的转变,并将...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脑科学特别是脑成像技术能够无损伤地探测人脑,成为脑功能研究的“显微镜”。这些科技的发展对心理学研究具有重大影响。它使得意识能够受到真正科学地研究,促使心理学研究从“计算机隐喻”向“脑隐喻”的转变,并将使心理学理论形态更加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科学 心理学 计算机隐喻 脑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普查中的测验误差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平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84-85,共2页
各高校普遍使用心理测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查评价,但评价出现一定的偏差。详细分析大学生心理普查工作中,如心理测验量表的选择、施测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并且提出了新的建议。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心理测量 心理测验 测验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妒忌还是钦佩:员工对同事被授权的心理与行为反应 被引量:4
19
作者 贾建锋 刘伟鹏 +1 位作者 段锦云 赵洋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1-1416,共16页
在强调激活个体及其自主性的背景下,授权的作用和意义日益凸显,然而员工如何看待同事被授权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完整的回答。基于社会比较理论,本研究从旁观者视角出发,探讨了不同程序公平感的员工在面对同事被授权时会产生何种情绪(妒忌... 在强调激活个体及其自主性的背景下,授权的作用和意义日益凸显,然而员工如何看待同事被授权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完整的回答。基于社会比较理论,本研究从旁观者视角出发,探讨了不同程序公平感的员工在面对同事被授权时会产生何种情绪(妒忌vs.钦佩;研究1和研究2)和行为反应(研究2和研究3)。研究1采用情景实验(N=238),结果表明,当程序公平感低时,同事被授权和程序公平感交互对妒忌具有正向影响;当程序公平感高时,同事被授权和程序公平感交互对钦佩具有正向影响。研究2采用基于三时点的实地问卷调查(N=306),研究3采用经验取样法(N=1258),不仅再次验证了研究1的结果,还发现妒忌与职场排斥正相关,钦佩与观察学习正相关,并且妒忌和钦佩分别在交互项对结果变量(排斥和学习)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领导者正确认识授权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事被授权 程序公平感 职场排斥 观察学习 社会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计算建模技术的科学探究活动模型构建研究
20
作者 韦斯林 贾远娥 唐力 《化学教学》 CAS 2009年第9期32-37,共6页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以认知理论为指导,设计、实施探究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效果。本研究利用认知心理计算模型与科学探究要素的耦合,建构了科学探究活动模型。多项实践证明,谚模型实践性强,有效而可信,对促进青少年全面科学...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以认知理论为指导,设计、实施探究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效果。本研究利用认知心理计算模型与科学探究要素的耦合,建构了科学探究活动模型。多项实践证明,谚模型实践性强,有效而可信,对促进青少年全面科学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计算建模技术 科学探究 主题活动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