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的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被引量:3
1
作者 周静 丁忠冰 +4 位作者 钟凯颖 王丹 李群群 曹艳静 陈雪芬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3-1002,共10页
目的 探讨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RCF),构建高等职业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核心胜任力架构与内容。方法 基于RCF,结合教育部2022年颁布的高等职业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目标要求,以及国际语音病理与听力学协会、美国言语语言听... 目的 探讨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RCF),构建高等职业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核心胜任力架构与内容。方法 基于RCF,结合教育部2022年颁布的高等职业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目标要求,以及国际语音病理与听力学协会、美国言语语言听力协会的相关技术文件,在分析言语听觉康复技术职业活动基础上,构建基于RCF的胜任力架构,并详细分析各领域的具体内容。结果 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职业胜任力的结构包括核心价值观、信念、实践、专业精神、学习与发展、管理与领导力、研究七大领域,每个领域都细分了具体的胜任力要素和相应的职业活动。结论 基于RCF,建立了我国言语听觉康复技术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有助于设置教育目标、构建课程体系,从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专业胜任力的专业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听觉康复 康复胜任力 高等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力与发展性残疾儿童言语与语言障碍康复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4
2
作者 周静 张晓晓 +3 位作者 丁忠冰 陈建超 魏星星 林姝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4-902,共9页
目的系统评估言语与语言康复和教育干预对智力与发展性残疾(IDD)儿童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PsycINFO、ERIC、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检索时限为2018年1月至2024年5月。结果最终纳入8篇英文文献... 目的系统评估言语与语言康复和教育干预对智力与发展性残疾(IDD)儿童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PsycINFO、ERIC、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检索时限为2018年1月至2024年5月。结果最终纳入8篇英文文献,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挪威、波兰、新西兰6个国家,涉及610例IDD儿童,来源于言语语言病理学、唐氏综合征研究、言语语言听力研究等期刊。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2018年至2023年。研究对象年龄2~12岁,主要健康状况包括智力发育迟缓、孤独症、唐氏综合征。干预类型包括传统言语治疗(个体化治疗和小组治疗)、增强与替代沟通(设备辅助和手语及图卡)、家庭参与的语言训练计划(家长培训和家庭互动)、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语言学习软件和远程健康)、基于游戏的干预(互动游戏和结构化游戏)。每次15~150 min,每周1~10次,持续10~144周。康复结局体现在5个方面:增加口语表达中的词汇量;改善语言理解、符号识别和词汇理解能力;表达性语言和接受性语言能力提高;参与的游戏多样性和游戏参与水平改善,沟通率、社会交往和互动能力提高;整体语言和非语言交流能力提高。结论结合个体化治疗、家庭参与、技术辅助和互动游戏等多种方法的康复干预,对IDD儿童口语生成、语言理解、言语生成、社会交往和交流能力等方面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与发展性残疾 儿童 言语与语言康复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的言语听觉康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被引量:4
3
作者 孙文 梁永胜 +4 位作者 张瑜 周静 高薇薇 王勇丽 陈雪芬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03-1010,共8页
目的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RCF),构建适应国际标准的言语听觉康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方法基于RCF的架构以及课程理论的内容和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构建言语听觉康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及内容,并且在基础课程、专业... 目的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RCF),构建适应国际标准的言语听觉康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方法基于RCF的架构以及课程理论的内容和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构建言语听觉康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及内容,并且在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习实训课程4个层次,详细分析课程内容以及对应的核心胜任力。结果从RCF的7个胜任力维度出发,系统阐述基于RCF构建言语听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重点强调建立胜任力导向的高等职业康复教育对于发展学生的职业胜任力,适应岗位要求以及促进职业发展的意义。系统构建基于RCF的言语听觉高职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涵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训课程3个层次。详细分析各层次设置的课程名称、主要内容以及对应的胜任力目标。结论基于RCF构建的言语听觉康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通过与国际标准对标,优化课程设计,着眼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促进康复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课程体系涵盖核心价值观、信念、实践能力、专业精神等关键领域。通过整合基础、核心和实训课程,实现了胜任力导向的高等职业言语听觉康复教育的课程体系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胜任力架构 言语听觉康复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颖启动模式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发起要求行为的效果
4
作者 张观珠 刘巧云 +2 位作者 刘敏 张月新 徐恋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究新颖启动模式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发起要求行为的影响。方法2022年11月至12月,嘉兴阳光康教园ASD儿童44例,根据语言能力分为前语言组(n=23)和语言组(n=21),观察在新颖启动模式和常规启动模式下发起要求技能、发起要求行... 目的探究新颖启动模式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发起要求行为的影响。方法2022年11月至12月,嘉兴阳光康教园ASD儿童44例,根据语言能力分为前语言组(n=23)和语言组(n=21),观察在新颖启动模式和常规启动模式下发起要求技能、发起要求行为类型和频次。结果在新颖启动模式下,两组发起要求技能分(|t|>2.794,P<0.05)、发起要求行为类型分(|t|>3.697,P<0.01)均高于常规启动模式,使用双行为和三行为发起要求的频次增加(χ2>7.986,P<0.05)。结论新颖启动模式可提升ASD儿童的发起要求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启动模式 发起要求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F和RCF构建高等职业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运动治疗技术课程 被引量:2
5
作者 余俊武 丁忠冰 +6 位作者 傅青兰 李海舟 朴智元 汪嫣 胡杰 白坚娟 施左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00-1406,共7页
目的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康复胜任力架构(RCF),分析并构建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运动治疗技术课程架构与内容体系。方法 采用教育心理学和课程论的方法,运用ICF和RCF,构建康复治疗技术课程体系。系... 目的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康复胜任力架构(RCF),分析并构建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运动治疗技术课程架构与内容体系。方法 采用教育心理学和课程论的方法,运用ICF和RCF,构建康复治疗技术课程体系。系统性分析现有运动治疗技术课程的内容,识别出课程内容相关的ICF和RCF核心要素。通过课程模块设计,将这些核心要素融入理论课程、技能实训和实践课程中,形成一个全面的课程结构。结果 结合ICF和RCF,构建了一个涵盖理论课程、技能实训和实践课程的康复治疗技术课程体系。该体系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康复评估和治疗技术,培养其临床决策能力和多学科协作能力。ICF架构的引入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运动治疗技术领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运用RCF设计胜任力导向的课程,让学生通过学习发展全方位的职业胜任力。结论 结合运用ICF和RCF,分析并构建了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运动治疗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基于ICF分类架构,采用生物-心理-社会的功能和健康理论,确定运动治疗技术课程内容涉及身体运动功能、活动和参与功能以及环境因素3个层面,课程内容要覆盖功能的分析、评估以及功能干预等相关的内容。RCF为建立胜任力导向的课程提供了理论架构与方法,在开发课程模块时强调了根据核心胜任力架构建立各课程单元的教学目标,通过理论课程、实训课程和临床实习等不同教育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胜任力和职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康复胜任力架构 高等职业院校 运动治疗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嗓音疲劳指数与主客观嗓音障碍程度的相关性
6
作者 KIM HaKyung 康晓茜 +3 位作者 赵纹笙 王晓雨 易彬 张庆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4-327,共4页
目的探讨嗓音疲劳指数(vocal fatigue index,VFI)与嗓音障碍主、客观评估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1例嗓音障碍患者(器质性28例,功能性23例)和48例正常被试(对照组),进行VFI评估并比较两组得分的差异;对嗓音障碍患者进行主观嗓音障碍指数... 目的探讨嗓音疲劳指数(vocal fatigue index,VFI)与嗓音障碍主、客观评估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1例嗓音障碍患者(器质性28例,功能性23例)和48例正常被试(对照组),进行VFI评估并比较两组得分的差异;对嗓音障碍患者进行主观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和客观声学评估,分析VFI得分与嗓音障碍主客观评估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嗓音障碍患者VFI得分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VFI总分和第一、二部分得分高于对照组,第三部分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VFI总分和各部分得分与VHI总分和各部分得分相关性强(P<0.05或P<0.01);VFI第一、三部分评分与I-low呈负相关(P<0.05),与其他声学分析指标及嗓音障碍严重程度指数(dysphonia severity index,DSI)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嗓音障碍人群嗓音疲劳症状更为突出,VFI得分与主观嗓音障碍严重程度显著相关,与客观声学分析指标的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嗓音障碍 嗓音疲劳指数 声学分析 嗓音障碍指数 嗓音障碍严重程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喉部轮替运动能力特征研究
7
作者 黄天翊 王晓雨 +2 位作者 赵纹笙 KIM Hakyung 刘恒鑫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articulation disorder,FAD)儿童不同语料下的喉部轮替运动能力特征。方法对上海市普通幼儿园4~6岁的FAD儿童23例和典型发育(typical developing,TD)儿童21例,采集五类声学参数:喉部轮替运动(larynge... 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articulation disorder,FAD)儿童不同语料下的喉部轮替运动能力特征。方法对上海市普通幼儿园4~6岁的FAD儿童23例和典型发育(typical developing,TD)儿童21例,采集五类声学参数:喉部轮替运动(laryngeal diadochokinesis,LDDK)(/?a/、/ha/、/?Λ/、/hΛ/)的平均速率和规律性值jitter,口腔轮替运动速率(/pataka/),元音/a/的jitter、shimmer,以及最长声时(MPT)。比较不同语料下两组受试者间的LDDK差异。结果①不同类型儿童比较:FAD儿童的/a/的速率显著低于TD儿童(P<0.05);②不同语料比较:两组儿童中/?a/-/ha/LDDK速率均存在显著差异,TD儿童中/?a/-/?Λ/LDDK速率存在显著差异,FAD儿童中/ha/-/hΛ/LDDK速率存在显著差异;FAD儿童中/ha/-/hΛ/LDDK规律性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喉部轮替运动能力较典型发育儿童弱,两组儿童不同语料下的运动能力也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构音障碍 喉部轮替运动 言语运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发音仪在构音障碍患者言语运动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宋景 王勇丽 +2 位作者 万勤 尹敏敏 黄昭鸣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4-218,共5页
构音障碍(articulation disorder)是目前言语康复领域的主要功能障碍之一,许多疾病如脑卒中、脑外伤、脑瘫、帕金森病等患者由于构音器官的运动无力或不协调等原因,会出现以音位替代或歪曲等表现为特点的构音障碍[1]。目前在临床诊疗工... 构音障碍(articulation disorder)是目前言语康复领域的主要功能障碍之一,许多疾病如脑卒中、脑外伤、脑瘫、帕金森病等患者由于构音器官的运动无力或不协调等原因,会出现以音位替代或歪曲等表现为特点的构音障碍[1]。目前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构音障碍以量表评估为主,研究工作也大多基于感知和声学分析,而采用定量分析构音器官运动学特征的直观检测手段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音障碍 运动康复 言语康复 帕金森病 声学分析 脑外伤 功能障碍 量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康复组合(ICF-RS)的国内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于佳妮 章马兰 +23 位作者 燕铁斌 李泰标 眭明红 张欣婷 沈威 陈文华 何晓阔 谢洪武 冯珍 龙登毅 谢莉 高焱 向云 许建文 刘守国 毕胜 吴鸣 林枫 许琦 刘中良 倪隽 励建安(审阅) 邱卓英(审阅) 黄昭鸣(审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12-1316,共5页
近年来,国内围绕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逐年增多[1—3],而《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专家共识》的发表[4],又推动了ICF及其核心... 近年来,国内围绕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逐年增多[1—3],而《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专家共识》的发表[4],又推动了ICF及其核心组合如康复组合(ICF rehabilitation set,ICF-RS)的临床应用及标准的编制[5—6]。本文仅就ICF及ICF-RS在国内的应用作一介绍,旨在进一步推动ICF及ICF-RS在国内临床的应用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F 临床应用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岁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情感韵律识别能力研究
10
作者 刘晓明 孙颖 +2 位作者 金星 KIM HaKyung 刘建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1-414,共4页
目的 通过对4~6岁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的高兴、中性及难过3种情感韵律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听觉年龄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的韵律识别能力。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某幼儿园就读的生理年龄4~6岁,听觉年龄1~4岁的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32例... 目的 通过对4~6岁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的高兴、中性及难过3种情感韵律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听觉年龄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的韵律识别能力。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某幼儿园就读的生理年龄4~6岁,听觉年龄1~4岁的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32例,按照听觉年龄分为1.5岁组4例、2岁组6例、2.5岁组6例、3岁组6例、3.5岁组4例及4岁组6例。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康复科学系自制的15个日常用句,分别用高兴、中性和难过3种不同的情感语气读出,让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识别,共45句。分析不同听觉年龄对高兴、难过和中性3种情感韵律的识别能力。结果 1.5岁组、2岁组、2.5岁组、3岁组、3.5岁组及4岁组的情感韵律识别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46,P>0.05)。6组3种不同类型情感韵律识别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74,P>0.05),情感韵律类型和听觉年龄组之间无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80,P>0.05)。6组不同听觉年龄情感韵律识别的正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06,P<0.01)。结论 听觉年龄1~4岁的大龄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情感韵律识别能力随听觉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但不同听觉年龄对高兴、难过和中性3种情感韵律的识别不存在差异。随着听觉年龄的增长,要重视大龄电声双模式助听儿童情感韵律识别能力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儿童 双模式助听 韵律识别 人工耳蜗植入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7岁双耳双模式助听儿童声源定位能力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陶仁霞 李进 +1 位作者 刘巧云 赵航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3-306,共4页
目的探讨一侧植入人工耳蜗、另一侧配戴助听器的双耳双模式助听儿童声源定位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51例4~7岁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平均年龄62.40±7.50月,其中双耳双模式助听组35例,单侧人工耳蜗植入组15例... 目的探讨一侧植入人工耳蜗、另一侧配戴助听器的双耳双模式助听儿童声源定位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51例4~7岁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平均年龄62.40±7.50月,其中双耳双模式助听组35例,单侧人工耳蜗植入组15例,双侧人工耳蜗植入组1例。采用左右辨别法,以短句为测试材料进行条件游戏测听,测试患儿±90°两个方位的声源定位能力。结果双耳双模式助听组中,9例(25.71%,9/35)有左右声源定位能力,单侧人工耳蜗植入组所有儿童左右声源分辨能力均为猜测水平(无声源定位能力),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耳双模式助听儿童助听器侧补偿效果与声源定位能力呈中度正相关(ρ=0.40,P=0.028),术前助听器配戴时长与声源定位能力呈中度正相关(ρ=0.46,P=0.009)。双侧人工耳蜗植入者将麦克风调整至耳后位置后,其声源定位能力大幅提高。结论双耳双模式助听儿童声源定位能力优于单侧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助听器补偿效果和早期双耳聆听经验可能会影响助听儿童的声源定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耳双模式助听 声源定位 听障儿童 人工耳蜗植入 助听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F框架下言语语言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命名障碍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晓雯 唐润锴 +2 位作者 钱红 黄昭鸣 刘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99-503,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and Health,ICF)框架下“语言认知评估训练与沟通仪”软件对脑卒中患者命名障碍的疗效。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将20例年龄60~7... 目的观察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and Health,ICF)框架下“语言认知评估训练与沟通仪”软件对脑卒中患者命名障碍的疗效。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将20例年龄60~79岁不同程度命名障碍的脑卒中患者按照SPSS软件随机分为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0),实验组平均年龄为62.60±6.17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65.70±6.13岁。对照组进行常规言语语言训练,实验组采取ICF框架下“语言认知评估训练与沟通仪”软件在优势刺激下进行命名、续话及列名训练。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estern aphasia battery,WAB)的命名部分、“语言认知评估训练与沟通仪”失语症系统进行效果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WAB命名评分、“语言认知评估训练与沟通仪”命名评分均优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P<0.05,P<0.05),实验组WAB命名评分、“语言认知评估训练与沟通仪”命名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P<0.05)。实验组治疗2周和治疗4周后WAB命名评分与“语言认知评估训练与沟通仪”命名评分均具有高度正相关性(分别为r=0.79,P<0.05;r=0.91,P<0.001)。结论ICF框架下的“语言认知评估训练与沟通仪”失语症系统的命名障碍康复方案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命名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语言训练 脑卒中 失语症 命名障碍 语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认知评估训练与沟通仪治疗脑卒中患者复述障碍 被引量:8
13
作者 曹克勇 王颍 +1 位作者 黄昭鸣 刘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1-414,共4页
目的观察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复述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不同程度复述障碍的脑卒中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言语训练,观察组采取《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 目的观察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复述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不同程度复述障碍的脑卒中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言语训练,观察组采取《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disability and health(ICF)体系下语言认知评估训练与沟通仪软件在优势刺激下进行复述名词、动词、句子以及音调、响度等方面进行训练,共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均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CRRCAE)和语言认知评估训练与沟通仪软件对复述功能进行效果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CRRCAE复述功能评分、语言认知评估训练与沟通仪复述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复述功能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语言认知评估训练与沟通仪失语症系统的复述障碍训练方案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复述障碍,加速言语能力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训练 脑卒中 失语症 复述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语言功能孤独症儿童操作类游戏活动中轮流交替互动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苑可馨 费知行 +3 位作者 陈思齐 张雪茹 李萍 刘巧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52-1458,共7页
目的分析特殊教育学校中低语言功能孤独症儿童在操作类游戏活动中轮流交替互动的典型行为及其发起和回应轮流交替互动表现,为其轮流交替互动行为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选取上海市普陀区启星学校低语言功能(语言能... 目的分析特殊教育学校中低语言功能孤独症儿童在操作类游戏活动中轮流交替互动的典型行为及其发起和回应轮流交替互动表现,为其轮流交替互动行为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选取上海市普陀区启星学校低语言功能(语言能力≤3岁)的孤独症儿童23例,对其语言能力进行评估,选择三种不同操作类游戏进行发起和回应轮流交替互动行为评估。将发起轮流交替互动能力测试中的错误类型总结为难以发起、发起不及时、无反应和发起异常。将回应轮流交替互动能力测试中的典型错误类型总结为难以回应、回应不及时、无反应和回应异常。结果在三种操作类游戏中,低语言功能孤独症儿童发起轮流交替互动行为无显著性差异(χ^(2)=11.106,P=0.196),回应轮流交替行为表现呈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χ^(2)=26.256,P=0.001)。低语言功能孤独症儿童发起轮流交替互动行为与词语理解(r=0.420,P<0.05)、词语命名(r=0.510,P<0.05)、句式仿说(r=0.505,P<0.05)均呈正相关;回应轮流交替互动行为与词语理解(r=0.546,P<0.01)、词语命名(r=0.728,P<0.01)、句子理解(r=0.668,P<0.01)和句式仿说(r=0.656,P<0.01)均呈明显正相关。结论低语言功能孤独症儿童在3类不同操作类游戏中存在不同的轮流交替互动典型行为表现。在设计轮流技能的训练方案时,应针对回应与发起轮流典型错误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设计个别化的干预方案,以提升儿童在游戏活动中的交流效能,促进其语言能力发展和社会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低语言功能 操作类游戏 轮流交替互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阻塞声道训练在嗓音障碍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盛凤 Kim HaKyung +1 位作者 孙靖雯 黄昭鸣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8-662,共5页
半阻塞声道训练(semi-occluded vocal tract exercises,SOVTE)在国外被广泛运用于功能性发声障碍、单侧声带麻痹、声带小结等嗓音障碍的治疗[1,2]。SOVTE可以降低声带闭合的撞击力,减小或增加声带接触率(CQ),改善音质,提高响度等[3,4];... 半阻塞声道训练(semi-occluded vocal tract exercises,SOVTE)在国外被广泛运用于功能性发声障碍、单侧声带麻痹、声带小结等嗓音障碍的治疗[1,2]。SOVTE可以降低声带闭合的撞击力,减小或增加声带接触率(CQ),改善音质,提高响度等[3,4];同时,SOVTE也常用于歌手等职业用嗓者的日常“暖嗓”中,帮助形成更响亮清晰的声音[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嗓音障碍 声带小结 功能性发声障碍 接触率 撞击力 声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听障儿童语流音变错误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磊 韩秀华 +1 位作者 汪梅梅 李明英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5-509,共5页
目的分析学龄前听障儿童语流音变错误的特征,探讨其语流音变错误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具备一定声母单音节发音能力的4~6岁听障儿童55例及健听儿童55例为研究对象,围绕声母最小音位对设置特定的连续语音环境,比较两组儿童语流音变错误率、... 目的分析学龄前听障儿童语流音变错误的特征,探讨其语流音变错误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具备一定声母单音节发音能力的4~6岁听障儿童55例及健听儿童55例为研究对象,围绕声母最小音位对设置特定的连续语音环境,比较两组儿童语流音变错误率、语音同化错误率和异化错误率,分析助听模式、康复开始年龄、听觉年龄等因素对学龄前听障儿童语流音变错误的影响。结果听障儿童非平翘舌音和平翘舌音语流音变错误率(18.52%和36.38%)、同化错误率(10.85%和27.44%)和异化错误率(4.86%和9.15%)都显著高于健听儿童(分别为5.82%和15.16%、4.29%和10.58%、0.80%和1.73%)(均为P<0.01);康复开始年龄≤2岁的听障儿童语流音变错误率(19.20%±7.21%)显著低于康复开始年龄>3岁的听障儿童(28.76%±11.51%)(P=0.012);听觉年龄3~5年的听障儿童语流音变错误率(19.15%±7.41%)显著低于听觉年龄0~3年的听障儿童(27.78%±10.43%)(P<0.05);不同助听模式听障儿童间语流音变错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听障儿童语流音变错误率高于健听儿童,康复开始年龄在3岁以下、听觉年龄在3年以上可降低学龄前听障儿童的语流音变错误率,而不同助听模式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流音变错误 同化错误 异化错误 学前听障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