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商务专业中英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越 徐硕 +1 位作者 商昕帆 黄怡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1年第5期58-64,共7页
作为一门新兴的跨专业交叉学科,国际商务中英方向正处于起步阶段。这门新兴专业方向目前发展的现状如何,从哪些角度分析这些问题,从哪些方面改进目前存在的问题,这是本课题所要探究的问题。本课题小组通过网络检索、访谈、调查问卷等,... 作为一门新兴的跨专业交叉学科,国际商务中英方向正处于起步阶段。这门新兴专业方向目前发展的现状如何,从哪些角度分析这些问题,从哪些方面改进目前存在的问题,这是本课题所要探究的问题。本课题小组通过网络检索、访谈、调查问卷等,发现了该方向发展中存在的课程设置问题与课堂教学问题,讨论了课题设置和课堂教学问题的解决思路,提出了本专业方向教学大纲的修改意见及各项具体问题的参考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沟通 实践课程 语言学习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汉语教学语音大纲》初探 被引量:18
2
作者 叶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3年第4期62-66,共5页
<对外汉语教学语音大纲>的制订应该以中介语音分析为基础,根据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的难点设置教学项目,制定教学方法.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应该遵循重点突出,循序渐进,结合交际,贯彻始终的原则.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语音大纲》 中介语音 留学生 汉语语音学习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兼论对比研究的三个时期、三个目标和三个层面 被引量:12
3
作者 潘文国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7,52,共4页
本文提出在世界范围内 ,语言对比研究可以分为 3个时期。从洪堡特到叶斯柏森和沃尔夫是第一个时期 ,从弗里斯和拉多开始到上世纪 70年代是第二个时期 ,1980年以后是第三个时期。对外汉语界许多研究者只注意到第二个时期 ,因而对对比研... 本文提出在世界范围内 ,语言对比研究可以分为 3个时期。从洪堡特到叶斯柏森和沃尔夫是第一个时期 ,从弗里斯和拉多开始到上世纪 70年代是第二个时期 ,1980年以后是第三个时期。对外汉语界许多研究者只注意到第二个时期 ,因而对对比研究的意义有轻视的倾向。文章还提出对比研究有 3个服务对象或目标 :第二语言教学、语际翻译和语言本质的探讨。文章还从对比研究的 3个层面谈到对比研究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语言教学 语际翻译 语言本质 对比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研究 教学服务 历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在对外汉语网络教学中激发与保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被引量:11
4
作者 袁斐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24-28,共5页
本文论述了激发与保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在对外汉语网络教学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从“注意”,“贴切”,“信心”和“满意”4个方面阐述了对外汉语教学网站吸引并长期拥有学习者的途径。
关键词 对外汉语 网络教学 学习动机 学习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教学的“语法词汇化”问题 被引量:12
5
作者 吴勇毅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4-18,共5页
文章阐释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教学中的“语法词汇化”概念,并讨论了与此相关的在初、中级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把“语法词汇化”作为一种第二语言语法教学的方式和教学思路提出来,对语法教学的深化、细化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
关键词 汉语 第二语言语法 CSL 语法词汇化 语法教学 教学方式 对外汉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堡特论汉语语法及其对现代汉语研究之启发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晓路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62-68,共7页
洪堡特认为汉语与以拉丁语为代表的古典语言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以词类划分为构筑语法的基础,在用语言包装思想的过程中不增加指明语法关系的语法形式标记。汉语只借助语法功能词和语序来帮助理解,但前者的使用缺乏强制性,后者的作用也... 洪堡特认为汉语与以拉丁语为代表的古典语言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以词类划分为构筑语法的基础,在用语言包装思想的过程中不增加指明语法关系的语法形式标记。汉语只借助语法功能词和语序来帮助理解,但前者的使用缺乏强制性,后者的作用也有限。对汉语的理解更多的是依靠对词汇意义、语境意义和固定格式的理解。所以,汉语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语义研究上,汉语语法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发现中国人究竞靠什么来解读语言中直接连接的思想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研究 洪堡特 汉语语法 词类 语境意义 词汇意义 语法特征 语法手段 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民俗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被引量:4
7
作者 朱希祥 李晓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60,共7页
针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的日常生活化的有关争论,本文作者提出将"日常生活"转换为"民俗生活"和研究文艺民俗审美的思路与观念。作者认为民俗审美既顾及传统又面向当代,民俗审美有多层次性,民俗视野扩大了民众... 针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的日常生活化的有关争论,本文作者提出将"日常生活"转换为"民俗生活"和研究文艺民俗审美的思路与观念。作者认为民俗审美既顾及传统又面向当代,民俗审美有多层次性,民俗视野扩大了民众的阶层范畴,民俗生活拓展"日常生活"的文化时空。这样的探讨主要是针对有关的理论和实践的局限批评所作出的一种回应与补救,根本目的还在于为当下的文艺和美学理论研究及其创作和实践寻求新突破或回归的途径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 民俗 日常生活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视觉的二重性 被引量:7
8
作者 李鸿祥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8-45,共8页
视觉属性的研究是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来阐述视觉活动的二重性 ,以及当代视觉文化的基本性质。笔者认为 ,视觉活动具有二重性 :一种是来自于对世界整体存在的素朴性要求的本体论意义上的视看 ;一种则是经... 视觉属性的研究是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来阐述视觉活动的二重性 ,以及当代视觉文化的基本性质。笔者认为 ,视觉活动具有二重性 :一种是来自于对世界整体存在的素朴性要求的本体论意义上的视看 ;一种则是经验论意义上的视看 ,如我们平常所说的用肉眼的感知。在中西文化史上 ,思想家们普遍的要求人们更加关注的是视觉的前一种属性 ,而反对后一种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文化 二重性 本体论 经验论 视觉媒体技术 当代文化 历史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读陶渊明 被引量:7
9
作者 邵明珍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2-109,共8页
本文认为,流行的"悠然自得"、超越功名的陶渊明形象与《陶渊明集》中真实的陶渊明形象有着较大的差异,而之所以产生这一差异有诸多原因,本文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对陶渊明的研究应还其"真实面目",而揭示一... 本文认为,流行的"悠然自得"、超越功名的陶渊明形象与《陶渊明集》中真实的陶渊明形象有着较大的差异,而之所以产生这一差异有诸多原因,本文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对陶渊明的研究应还其"真实面目",而揭示一个真实的陶渊明也并不妨碍陶渊明的"伟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读 陶渊明 真实面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墓志中的“礼也”释证 被引量:9
10
作者 姚美玲 《语言科学》 2007年第2期100-107,共8页
墓志铭文具有特定的体例和句式。“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地,礼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句式。它用来总结墓志志文的内容,表示丧葬大事完全合乎礼制。由于人们不了解此句式的格式、意义,在校读墓志文时,常出现失误。因而对“礼也”的正确释读... 墓志铭文具有特定的体例和句式。“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地,礼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句式。它用来总结墓志志文的内容,表示丧葬大事完全合乎礼制。由于人们不了解此句式的格式、意义,在校读墓志文时,常出现失误。因而对“礼也”的正确释读成为阅读墓志文献的一个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墓志 句式 礼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苏东坡的归田情结 被引量:2
11
作者 邵明珍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0-60,共11页
关键词 苏东坡 诗歌 归田情结 人生理想 政治理想 感情基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续一切经音义》引《切韵》考 被引量:5
12
作者 汪寿明 《语言科学》 2003年第1期60-64,共5页
本文对《续一切经音义》引《切韵》中前后重出、引书名称及所引名为《切韵》实今《广韵》等几方面作粗略考查,认为《续一切经音义》虽署"希麟集",然其始成书时恐已非一人之力所为,而有众人助之;后于北方流传过程中,又有不少... 本文对《续一切经音义》引《切韵》中前后重出、引书名称及所引名为《切韵》实今《广韵》等几方面作粗略考查,认为《续一切经音义》虽署"希麟集",然其始成书时恐已非一人之力所为,而有众人助之;后于北方流传过程中,又有不少释子依《广韵》为其增补,方成今日之《续一切经音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一切经音义 切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的小说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傅惠生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5-81,共7页
王国维本世纪初对中国古代小说进行考证,用新观点新方法研究《红楼梦》,评介西方小说,以促进我国小说的研究和发展,我们应该全面地认识他在我国近代小说研究史上的贡献。
关键词 王国维 小说研究 材料考证 红楼梦评论 西方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聊斋志异》的自然主题 被引量:3
14
作者 柯玲 《蒲松龄研究》 2003年第4期13-21,41,共10页
《聊斋志异》由于传统寓言精神的作用一直被人们当作神怪小说的典范接受着,人们普遍接受的是其曲折反映现实的社会主题。本文却试着用一种平实的视角去阅读《聊斋志异》,结果发现了它突出的自然主题。作品是在人与自然平等的前提下去描... 《聊斋志异》由于传统寓言精神的作用一直被人们当作神怪小说的典范接受着,人们普遍接受的是其曲折反映现实的社会主题。本文却试着用一种平实的视角去阅读《聊斋志异》,结果发现了它突出的自然主题。作品是在人与自然平等的前提下去描摹那些精灵鬼怪的;在人与异物的关系中体现了作者激进的环境保护意识;朴素地看,不少怪异故事被看作科学幻想似乎也无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自然主题 平等观念 环保意识 科学幻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内好”之于“我们”——读竹内好的《近代的超克》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大可 《现代中文学刊》 2009年第4期106-110,共5页
竹内好在《〈中国文学〉的废刊与我》中写到:“所谓文学的衰退,客观地加以说明,就是:世界不具有文学性的构造。今日的世界与其说是文学化的,不如说是哲学化的。今天的文学处理不了大东亚战争。”竹内好并非在谈论通常意义上的“文... 竹内好在《〈中国文学〉的废刊与我》中写到:“所谓文学的衰退,客观地加以说明,就是:世界不具有文学性的构造。今日的世界与其说是文学化的,不如说是哲学化的。今天的文学处理不了大东亚战争。”竹内好并非在谈论通常意义上的“文学”,在他那里,“文学”实际上代表了他把握世界的方式。终其一生,他都在探寻如何把世界由“哲学”性的结构转化为“文学”性的结构。这么说,首先可能引发问题就是:何为哲学?何为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的超克》 竹内好 “我们” 中国文学 结构转化 哲学化 世界 文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字”与Word的对应性(上) 被引量:15
16
作者 潘文国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42-51,74,共11页
“字本位”说不仅具有语言研究方法论的意义,而且具有语言研究本体论的意义;不仅是个汉语研究课题,而且是个普通语言学研究课题。与“字本位”相对的,只能是“词本位”而不能是其他别的“本位”,因为其他种种本位说到底只是个语法研究... “字本位”说不仅具有语言研究方法论的意义,而且具有语言研究本体论的意义;不仅是个汉语研究课题,而且是个普通语言学研究课题。与“字本位”相对的,只能是“词本位”而不能是其他别的“本位”,因为其他种种本位说到底只是个语法研究的出发点而已,与“字本位”不在一个层面上。本文比较了印欧语的“Word”与汉语的“字”,认为只有这二者在各自语言中的地位才有对应性,具体来说,它们都具有4个特点:1)是语言的天然单位;2)是本民族认识世界的基本单位;3)是语言各平面的交汇点;4)任语言组织(语法)研究中起承上启下作用。文章最后特别提出“词”和“语素”不能成为汉语研究的本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 WORD 对应性 本位 字本位 词本位 语素 形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赛珍珠在国际汉学中的地位与贡献——以中国小说的研究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希祥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5-68,共4页
近年来,国际汉学研究在全球轰轰烈烈地展开。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有关论文还是专著,都找不到以描写中国而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的名字。本文试图就中国小说评论这一微观角度,简论一番赛珍珠在国际汉学中的特殊地... 近年来,国际汉学研究在全球轰轰烈烈地展开。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有关论文还是专著,都找不到以描写中国而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的名字。本文试图就中国小说评论这一微观角度,简论一番赛珍珠在国际汉学中的特殊地位与突出贡献,以弥补这一空缺。笔者认为赛氏对中国小说的评论与国外汉学家相比较,显示出一些新的突破,这种突破主要体现在:不局限于翻译与介绍;不单纯模仿中国小说创作手法;不简单依据与固守中国原有理论;对中国小说理论有焕然一新的阐释与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小说 赛珍珠 国际 简论 诺贝尔文学奖 汉学研究 微观角度 小说评论 突出贡献 特殊地位 创作手法 小说理论 女作家 汉学家 局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字”与Word的对应性(下) 被引量:5
18
作者 潘文国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6-29,40,共5页
三、'词'和'语素'不具备Word的地位 上面两节我们从正面论证了汉语的'字'与英语的'Word'的对应性,或者说是论证了赵元任先生在研究了一辈子汉语后于82岁高龄时做出的论断:
关键词 汉语 WORD 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查第格》看伏尔泰与道家思想之关联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向艳 《中文自学指导》 2006年第6期39-42,共4页
本文根据伏尔泰哲理小说《查第格》对明代拟话本小说《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的借鉴,探讨伏尔泰与道家思想之关联,并从18世纪中西思想文化交流背景出发探讨形成这种关联的原因,希冀对国内伏尔泰研究有所补益。
关键词 《查第格》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伏尔泰 道家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 儒道 文章——欧阳修创作主张探原
20
作者 陈晓芬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7-63,共7页
关键词 欧阳修 创作主张 散文风格 文章观 文学主张 创作个性 对文 本原 探求 体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