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建构当代中国的社会信仰--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李向平教授访谈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向平 李峰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共5页
为人须知足,做事知不足,问学不知足。李峰:李老师您好!很高兴能再次和您讨论一些宗教社会学的议题,据我所知,您最初是从事思想史研究,此后您还从事过近代佛教史的研究,后来进入宗教社会学领域,上海大学设立社会学博士点后,您一直招收... 为人须知足,做事知不足,问学不知足。李峰:李老师您好!很高兴能再次和您讨论一些宗教社会学的议题,据我所知,您最初是从事思想史研究,此后您还从事过近代佛教史的研究,后来进入宗教社会学领域,上海大学设立社会学博士点后,您一直招收宗教社会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您能简单谈谈此中的学术历程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师范大学 博士生导师 社会信仰 当代中国 李向平 哲学系 宗教社会学 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仰实践与中国公民社会——以佛教基层组织的运作为中心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向平 赵翠翠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38-47,共10页
当代中国宗教与公民社会的建设,至今尚未呈现直接的、富有成效的互动关系。与此相应,"公民社会"及其相关问题在中国学界的讨论也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以"公民社会要素"作为基本概念工具,通过对"公民身份的信... 当代中国宗教与公民社会的建设,至今尚未呈现直接的、富有成效的互动关系。与此相应,"公民社会"及其相关问题在中国学界的讨论也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以"公民社会要素"作为基本概念工具,通过对"公民身份的信仰基础""宗教-信仰共同体"及"共同体成员资格"等关系的梳理,借以分析当代中国佛教能否孕育、培养这些公民社会要素,进而论及中国佛教在公民社会方兴未艾的前提下对社会建设的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社会要素 中介团体 佛教运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