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包容:华东师范大学数字支教研究报告
1
作者 李彦垒 刘泽民 +2 位作者 周雯静 朱丹 赵琳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126,共19页
为推动乡村教育振兴与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相结合,助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于2022年启动“数字支教赋能乡村教育”项目。华东师范大学立足数字包容理念,组织300余名师生团队为云南省寻甸县10所小学提供了为期一年的数字支... 为推动乡村教育振兴与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相结合,助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于2022年启动“数字支教赋能乡村教育”项目。华东师范大学立足数字包容理念,组织300余名师生团队为云南省寻甸县10所小学提供了为期一年的数字支教服务。通过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开发特色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模式等举措,探索构建了政府引导、高校助力、社会参与的数字支教新模式。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系统评估了项目在缓解区域教育数字鸿沟、促进教育数字包容方面的实践成效。研究发现,数字支教项目有效夯实了乡村学校数字化转型基础,提升了乡村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培养了乡村学生数字素养,有效缓解了区域教育数字鸿沟。基于此,研究认为高校应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数字支教成为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常态化实践;同时,还需在国家层面完善数字支教的政策供给和协同推进机制。总体而言,数字支教项目构建了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提升赋能、数字资源共享的教育帮扶新模式,这一探索不仅对推进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启示,也为全球教育数字包容的实践创新贡献了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包容 数字支教 数字鸿沟 乡村教育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构建新时代“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必由之路的教育信息化——全国教育大会与教育信息化笔谈之二 被引量:18
2
作者 章晶晶 王钰彪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1,53,共7页
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坚持立德树人,为建设教育强国培育更高水平的人才所提出的要求。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深度变革的内生变量,信息素养将成为新时代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坚持立德树人,为建设教育强国培育更高水平的人才所提出的要求。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深度变革的内生变量,信息素养将成为新时代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基底和纽带,新的信息技术发展又将为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变革教育评价机制、构建教育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在"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构建中,教育信息化必将融入顶层设计,并在教育各环节、各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2.0 德智体美劳 五育 全面培养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必由之路的教育信息化——全国教育大会与教育信息化笔谈之三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超 刘楚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6,共5页
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中央对教育体制改革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并呈现出注重全局性、系统性、实效性的新特点。对此,该文提出,教育体制改革要立足"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育使命;要服务"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中央对教育体制改革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并呈现出注重全局性、系统性、实效性的新特点。对此,该文提出,教育体制改革要立足"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育使命;要服务"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把握"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的核心关键。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必须在教育信息化2.0的整体思路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体制机制、教育管理、社会服务、监督评价等方面的支撑作用,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体制改革,进而加快推进教育领域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体制机制 教育评价 教育信息化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