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关于撤销“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DCA算法”论文的声明
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5-115,共1页
关键词 学报编辑部 华东师范大学 声明 模糊控制 模糊逻辑控制 计算机控制 DCA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近10年被引情况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稿源结构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万会 张晶 +1 位作者 李艺 林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10,共7页
利用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统计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2005—2014年所发论文在此期间被引情况,结果表明:(1)不同学科间的差异比较大.数学发文最多,但被引较少;地学文章的篇均被引率最高;有些学科近几年的发文数量在逐渐减... 利用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统计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2005—2014年所发论文在此期间被引情况,结果表明:(1)不同学科间的差异比较大.数学发文最多,但被引较少;地学文章的篇均被引率最高;有些学科近几年的发文数量在逐渐减少,有篇均被引率较高的地理和统计,也有篇均被引率较低的物理、电子通信、化学化工等.(2)高被引论文主要分布在地学和生命科学学科.(3)特约综述、专栏和专辑非常有利于期刊影响力的提升.(4)校外论文和英文论文篇均被引率分别远远低于校内的和中文的论文,其中校外论文和英文论文大部分是数学文章.(5)各年发表的论文呈现出在第4或第5年达到被引高峰.经分析得出了一些比较有意义的结论,可以为期刊稿源的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 被引频次 篇均被引率 影响因子 稿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SCI引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万会 张晶 +1 位作者 李艺 王善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2-158,共7页
检索和统计《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历年来被SCI引用情况,分析和讨论不同时期和各学科被SCI引用频次.结果表明:在进入21世纪以后,学报的SCI引用显著增长;河口海岸学领域的专刊论文,有较高的被引频次;在高被引作者和高被引论文... 检索和统计《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历年来被SCI引用情况,分析和讨论不同时期和各学科被SCI引用频次.结果表明:在进入21世纪以后,学报的SCI引用显著增长;河口海岸学领域的专刊论文,有较高的被引频次;在高被引作者和高被引论文中,按学科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数学、生命科学、河口海岸学、地理和环境科学等.在全部的SCI引用中,数学、生命科学和河口海岸学所占比例高达90%,这反映了我校学科传统优势;但近5年来,环境科学的比例有显著提高.最后,此基础上总结出学报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本文的研究是利用SCI统计数据来评价非SCI来源期刊,并指导其发展的一个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科技期刊 SCI 引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与人文教育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晓虹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57,共9页
科学和人文是人类理性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但在近代以来的发展中,科学理性渐有凌驾和排斥人文理性的趋向,这在大学教育的演变中有鲜明的体现。人文教育不仅是人文学科的知识教育,更是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学科的知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地... 科学和人文是人类理性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但在近代以来的发展中,科学理性渐有凌驾和排斥人文理性的趋向,这在大学教育的演变中有鲜明的体现。人文教育不仅是人文学科的知识教育,更是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学科的知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地位的变化,有其历史的根由,而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则是大学理念残缺的一种症候。在继续推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吸取博雅教育的理念及相关理论,有助于弥合科学和人文在教育中的疏离倾向,校正大学的理念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教育 人文教育 高等教育 科学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学科的特点及其对专业编辑的角色要求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晓虹 《学术界》 CSSCI 2004年第3期168-173,共6页
人文学科或人文研究不仅不同于自然科学 ,也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社会科学。人文研究所面对的主要是由价值和意义构成的文化世界 ,关注价值、体现价值的追求 ,关注人性及其培育和完善 ,反思人之存在的状态 ,追问存在的终极意义等 ,是人文... 人文学科或人文研究不仅不同于自然科学 ,也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社会科学。人文研究所面对的主要是由价值和意义构成的文化世界 ,关注价值、体现价值的追求 ,关注人性及其培育和完善 ,反思人之存在的状态 ,追问存在的终极意义等 ,是人文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区别所在。与科学在处理事实世界时所采用的方法不同 ,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解释性的或诠释学的。人文学科的如上特性对学术期刊的专业编辑提出了相应的角色要求。认识和明确这些问题 ,是搞好编辑工作、办好刊物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学科 学科特点 专业编辑 角色要求 学术期刊 价值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报体、同质化、市场化:问题抑或机会——“加强高校文科学报学术建设”研讨会述评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晓虹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9-150,共2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高校文科学报的改革发展之道,提升追踪反映学术前沿的水平,2013年11月29日-12月1日,《复旦学报》编辑部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举办了"加强高校文科学报学术建设"研讨会。会议由《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为了进一步探讨高校文科学报的改革发展之道,提升追踪反映学术前沿的水平,2013年11月29日-12月1日,《复旦学报》编辑部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举办了"加强高校文科学报学术建设"研讨会。会议由《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汪涌豪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胡范铸主持,教育部社科司田敬诚副处长、华东师范大学范军副校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文科学报 学术建设 华东师范大学 哲学社会科学版 同质化 市场化 《复旦学报》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国际教育的根本目标与核心理念--基于“情感地缘政治”和“国际理解教育”的重新分析 被引量:57
7
作者 胡范铸 刘毓民 胡玉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5-150,156,共6页
汉语国际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或曰"汉语能力获得",或曰"交际能力建构",或曰"经济利益实现",或曰"中国文化传播",种种认识,似乎都有价值。不过,由此也带来诸如"如何处理这些目标之间的关系?&... 汉语国际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或曰"汉语能力获得",或曰"交际能力建构",或曰"经济利益实现",或曰"中国文化传播",种种认识,似乎都有价值。不过,由此也带来诸如"如何处理这些目标之间的关系?""在这些目标之上是否还有更为重要的目标?""贯串这些目标之中的核心又是什么?"等一连串问题。应该说,汉语国际教育不但绝不是单纯的语言教学,也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播,不应该只是希望由此拓展中国经济实力或提升中国国际政治地位。汉语国际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语言能力训练而展开的"国际理解教育",是一种可以影响"情感地缘政治"的过程,它应该是造就国际社会情感沟通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目标 国际理解教育 情感共同体 情感地缘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均衡分析框架下利率变动对房价的影响:理论与实证 被引量:5
8
作者 施有文 王明甫 林晓虹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8-137,156,共10页
基于房地产市场需求方的结构状况,通过构建一个购房者、开发商的局部均衡的理论模型,考察利率变动对房价的影响,其结果显示,利率变动对房价的影响方向取决于购房者的组成情况,当贷款购房的消费者占比大于临界值时,提高利率将导致房价下... 基于房地产市场需求方的结构状况,通过构建一个购房者、开发商的局部均衡的理论模型,考察利率变动对房价的影响,其结果显示,利率变动对房价的影响方向取决于购房者的组成情况,当贷款购房的消费者占比大于临界值时,提高利率将导致房价下降。使用我国35个大中城市2000—2012年的面板数据所进行的GMM估计表明,短期内实际利率的变动与房价存在反向关系,尽管这种影响是微弱的,但却验证了理论分析结论。实证检验还发现,其他宏观经济变量(政策、世界经济状况)对房价存在显著的影响,因此,利率政策的运用应当与其他政策措施相配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 房价 局部均衡分析 GMM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主体”:语用学一个重要范畴的“日常语言”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胡范铸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72,共7页
汉语语用学一向缺乏对基本范畴之间逻辑关系的专门讨论,由此,也就很难发现新的语用范畴。语用学应该是一种基于某个核心概念而逻辑展开的一系列范畴和命题的理论假设,其核心概念应该就是"言语行为",任何言语行为都必有一定的&... 汉语语用学一向缺乏对基本范畴之间逻辑关系的专门讨论,由此,也就很难发现新的语用范畴。语用学应该是一种基于某个核心概念而逻辑展开的一系列范畴和命题的理论假设,其核心概念应该就是"言语行为",任何言语行为都必有一定的"行为主体",由此,"言语主体"同样应该成为语用学分析的一个基本范畴,并由此推导出得以解释一系列语用问题的范畴和命题。而"言语主体"不仅仅意味着"我",也应包括"我"的对位"你",还应包括"他"的存在;"言语主体"不仅有显性的还有隐性的;任何言语行为都是"叙述者"、"接受者"、"核查者"、"驱动者"的同时作用,即使"叙述"的本身,也已经蕴含了四种行为:自驱、自言、自听、自查;言语主体的分析参数至少包括:角色是否虚拟、是否代言、是否单一、是否冲突;"核查者"意识是现代言语行为与前现代言语行为的根本性区别,是"言语行为的现代性"的基本标志之一。同时,言语主体范畴也为语法分析提供了"角色语法"分析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言语主体 人称代词 叙述者 接受者 核查者 驱动者 角色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危机管理的一个语用学分析——兼论语言学的研究视界 被引量:27
10
作者 胡范铸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57,共7页
“突发危机”是当代社会中常见的重大问题。危机管理,亦即对危机的预防、控制与消解的一系列努力,这不仅是一个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或武力问题,还是一个语言问题。社会危机就其根本,多为因利益而起,但在一个相对均衡的格局中,冲突的直接... “突发危机”是当代社会中常见的重大问题。危机管理,亦即对危机的预防、控制与消解的一系列努力,这不仅是一个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或武力问题,还是一个语言问题。社会危机就其根本,多为因利益而起,但在一个相对均衡的格局中,冲突的直接表现常常不是利益而是面子。在政治危机中,物质利益的得失与利益集团的人群可以是分子与分母的关系,当得失数额确定后,利益集团成员的基数越大,则公众感受到的损失越小;而面子的得失与利益集团成员数的关系是乘数与被乘数的关系,面子得失确定,人群基数越大,则公众感受到的得失就越大。而面子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语言问题。这意味着,首先,一切冲突的解决都离不开合适的定位,而对冲突的任何定位都离不开语言。其次,在应对冲突的各种行为中,语言行为是费效比最为经济的一种。第三,任何冲突的解决要获得足够的面子,都离不开语言的有效描述。 危机管理中的语用问题可以概括为“WWW”,亦即WHO谁说、WHEN什么时候说、HOW怎么说。由此,可得:(1)“序言”准则(2)话语权准则(3)时间准则(4)适度过激准则(5)清晰准则(6)差别化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 危机管理 语用准则 突发危机事件 文学语言 公共事务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话如何实说:突发公共安全危机管理中的政府信息发布——危机管理的语用分析之二 被引量:26
11
作者 胡范铸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4-89,共6页
突发公共安全危机可以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类。如果说,对于国与国之间爆发的“外源性”危机的管理首先是一种“维护面子”的行为,则一个政治系统内部发生的“内源性”公共安全危机的管理首先应该是一种“社会动员”行为。任何社会动员... 突发公共安全危机可以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类。如果说,对于国与国之间爆发的“外源性”危机的管理首先是一种“维护面子”的行为,则一个政治系统内部发生的“内源性”公共安全危机的管理首先应该是一种“社会动员”行为。任何社会动员行为都可以看作首先是一种言语行为,而作为“社会动员行为”的言语,为了确立社会动员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一个基本语用规则就是应该“实话实说”。但是,在危机管理中,却可能出现:政府在“实说”,但听众却并不以为是“实话”。由此,“实话如何实说”便成为一个值得分析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安全危机 外源性 内源性 政府 信息发布 语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言语行为分析”的法律语言研究 被引量:35
12
作者 胡范铸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7-93,共7页
任何学术研究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某种范式 ,我国的法律语言的研究范式自最初的“语修逻分析”后 ,先后出现了“风格分析”、“语体分析”、“话语分析”等等范式 ,本文试图提出一种新的模式 :法律语言的“言语行为分析”。基于言语... 任何学术研究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某种范式 ,我国的法律语言的研究范式自最初的“语修逻分析”后 ,先后出现了“风格分析”、“语体分析”、“话语分析”等等范式 ,本文试图提出一种新的模式 :法律语言的“言语行为分析”。基于言语行为的法律语言研究意味着 :任何“言语行为”在根本上都是人类“行为”的一种 ,任何言语行为都是一种目的性行为实施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任何行为都有其运用的规则 ,任何“行为”的规则都是由这一行为的本质所内在地规定的 ,要分析一种“言语行为” ,首先就要从分析这一“行为”的规定性开始。由此 ,需要首先对“法律”这一行为充分加以定义 ,才能获得“法律言语行为”的充分定义 ;得到“法律言语行为”的充分定义 ,才能逻辑性地区分“法律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和策略性规则 ;并由此定义推导出法律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 :法典准则、程序准则、话语权准则、一致性准则、证据准则、时间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语言 言语行为 充分定义 构成性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教师个人教育知识 被引量:52
13
作者 陈振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11,共6页
个人教育知识是一个与公共教育知识相对的概念。教师个人教育知识可以从不同的维度理解为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等。这种知识具有实践性、个体性、情境性、缄默性、整合性、双重性等特征。
关键词 个人知识 个人教育知识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中的问题:基于思维发展的理解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振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39,共10页
教学中的问题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甚为重要。然而,一些教师的简单化的思维方式,以及对问题的偏误认识与使用产生了诸多乱象。教学中的问题需要教师从多方面理解。通过不断追问:"何谓教学中的问题"、"教学中为什么要有问题... 教学中的问题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甚为重要。然而,一些教师的简单化的思维方式,以及对问题的偏误认识与使用产生了诸多乱象。教学中的问题需要教师从多方面理解。通过不断追问:"何谓教学中的问题"、"教学中为什么要有问题"、"什么是有思维发展价值的问题"、"问题价值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等问题,我们或可把握教学中的问题实质和特点,在教学中选择和设计更具思维发展价值的问题,真诚地邀请学生提出和解决具有思维发展价值的问题。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必须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周详的理性思考和充分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 思维发展 教师 理解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互动:2002—2011年 被引量:3
15
作者 施有文 马文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2-101,155,共10页
对2002—2011年10年间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指数和CPI数据进行比照分析后发现,我国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变动趋势关系较为复杂,故而有必要厘清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为此,在理论剖析的基础上,对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房地产价格... 对2002—2011年10年间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指数和CPI数据进行比照分析后发现,我国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变动趋势关系较为复杂,故而有必要厘清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为此,在理论剖析的基础上,对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房地产价格、通货膨胀率、广义货币供应量、短期利率以及经济产出等五个变量的月度数据建立协整方程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开展相关检验和分析,其实证结果显示,在样本区间范围内,我国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短期内房价波动对通货膨胀影响是微弱的,而通货膨胀对房价波动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通货膨胀 互动关系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高校学生管理遭遇的若干问题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阮美飞 陈振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2-154,共3页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高校学生管理 大学校园 社会文化 高等教育 学生人数 高校管理 精神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念史的视域——高瑞泉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瑞泉 吴晓番 胡岩 《哲学分析》 2015年第1期165-178,共14页
一、从“思潮”到“观念” 吴晓番、胡岩问(以下简称“问”):2011年底,您的新著《平等观念史论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后引起了广泛关注,《上海书评》、《社会科学报》、《哲学分析》、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 一、从“思潮”到“观念” 吴晓番、胡岩问(以下简称“问”):2011年底,您的新著《平等观念史论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后引起了广泛关注,《上海书评》、《社会科学报》、《哲学分析》、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探索与争鸣》、《文汇读书周报》等分别发表了相关书评或进行了专题讨论。2011年《上海书评》的访谈,主要谈的是现代平等观念之实相,包括平等观念在中国如何实现古今之变。今天我们想请您就观念史研究的相关问题包括方法论再深入谈一谈。我们知道,您把观念史研究视为中国近现代哲学史的重要部分,并且一直比较重视方法论的探讨。而在《平等观念史论略》一书中,您则对自己在观念史研究的方法作了一些阐释。能否先请您介绍一下您从事观念史研究的大致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访谈录 《文汇读书周报》 中国近现代 《探索与争鸣》 平等观念 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群体原则到整体主义——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的群己观探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晓虹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2-119,共8页
群己关系是任何一种文化价值体系都环绕着的中心问题之一。在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儒家学派基于对合群性意义的认识及对群体秩序的关注 ,更多地强调了群体原则。汉代以后 ,随着儒学被体制化 ,特别是发展到宋明理学 ,先秦儒家的群体... 群己关系是任何一种文化价值体系都环绕着的中心问题之一。在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儒家学派基于对合群性意义的认识及对群体秩序的关注 ,更多地强调了群体原则。汉代以后 ,随着儒学被体制化 ,特别是发展到宋明理学 ,先秦儒家的群体原则已被引向了整体主义 ,这种整体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强调个体对群体特别是作为群体秩序代表的专制君主的服从 ,贬斥和抹煞个体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整体主义的兴盛与流行 ,导致和强化了中国人的人格依附性 ,这是中国封建社会被拉长 ,中国文化迟迟不能进入近代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体系 群体原则 整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观转型:中国现代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晓虹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5-41,93,共8页
个人的独立、自由和权利诸观念在思想文化世界中的确立 ,是现代性的重要内容和标志 ,也是西方近代以来启蒙话语所环绕的中心问题之一。中国近代以来 ,要求突破传统桎梏对人的束缚的个性解放意识和以个体自强而求国家富强的救亡意识 ,促... 个人的独立、自由和权利诸观念在思想文化世界中的确立 ,是现代性的重要内容和标志 ,也是西方近代以来启蒙话语所环绕的中心问题之一。中国近代以来 ,要求突破传统桎梏对人的束缚的个性解放意识和以个体自强而求国家富强的救亡意识 ,促使现代个人观在知识精英的思想世界中初步形成 ,其内容主要体现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 :其一是基于人道主义思想要求个人的个性解放 ,肯定个人的价值 ,追求个人的人格自主和人格平等 ;其二是基于西方自由主义思想要求个人的政治自由和民主权利。中国近代个人观转型的实质 ,是要求变传统的臣民为近代的国民 ,使个人从道德义务的主体变为现代社会的法权主体。从哲学层面上看 ,也就是要确立个体的主体地位 ,实现个体主体性的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性 个人观 道德主体 法权主体 民族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世俗化问题辨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唐忠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7-115,152,共9页
"人间佛教"自太虚首倡,经印顺、赵朴初等人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思潮及其谋求自身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发展路径与实践模式;但是,在当下人间佛教的发展过程中,围绕"世俗化"问题也产生了诸多的争论与质疑... "人间佛教"自太虚首倡,经印顺、赵朴初等人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思潮及其谋求自身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发展路径与实践模式;但是,在当下人间佛教的发展过程中,围绕"世俗化"问题也产生了诸多的争论与质疑。究其原因,不仅因为"世俗化"一词本身充满了歧义,同时也因为不同的论者在使用"世俗化"一词时基于不同的理论立场和具体语境。有的论者在言及中国佛教"世俗化"时,仅局限于中国佛教自身的汉语历史语境,而无视现代性理论提供的宏大背景与视野;有的论者则立足于西方宗教社会学的立场,而无视中国佛教与西方宗教形态的差异性;而有的论者则持受世俗化与宗教性两相对立的立场;等等。因此,澄清"世俗化"一词的概念史背景与不同言说语境,进而对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有关"世俗化"问题进行辨析、澄清,不仅有助于人间佛教的理论建设,也有益于中国佛教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佛教 世俗化 商业化 庸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