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世界历史观”与全球化问题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7
1
作者 周敏凯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49,24,共6页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世"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面临新的挑战.
关键词 马克思 “世界历史观” 全球化问题 理论思考 反全球化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序言(两篇)——序二
2
作者 周敏凯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0-70,共1页
孙景峰教授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在2004年6月的博士论文答辩中,获得复旦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数位答辩委员组成的答辩小组的一致好评。时隔一年不到,经作者认真修改补充后的博士论文,交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孙景峰教... 孙景峰教授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在2004年6月的博士论文答辩中,获得复旦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数位答辩委员组成的答辩小组的一致好评。时隔一年不到,经作者认真修改补充后的博士论文,交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孙景峰教授对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数年研究心血的结晶,首先向他表示真诚的祝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答辩 博士论文 小组 数位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 教授 执政 人民行动党 委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序言(两篇)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青 周敏凯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69,共2页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是孙景峰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专著,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系统考察了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地位的确立过程和执政环境;运用社会生态分析方法探讨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特定的社会生态系...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是孙景峰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专著,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系统考察了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地位的确立过程和执政环境;运用社会生态分析方法探讨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特定的社会生态系统中如何产生、成长、壮大,进而上台长期执政,并使新加坡经济保持长期高速发展,政治稳定,成为世界上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之一。本书梳理了其意识形态和执政理念,探讨了其执政机制和执政合法性,总结了其执政经验,考量了其执政前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驻新加坡特命全权大使、中国新加坡友好协会副会长张青先生和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周敏凯先生分别为此书撰写序言。本刊在此先行刊出,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执政 人民行动党 国际问题研究 特命全权大使 执政环境 执政地位 执政合法性 先生 博士学位论文 台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进展、困境与前景 被引量:5
4
作者 叶淑兰 李孟婷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118,141,142,共21页
人工智能加剧大国战略竞争,引发新的地缘政治博弈,对国际格局、国际秩序构成重大挑战。如何防范人工智能科技价值异化,引导人工智能朝“善治”方向发展,是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议题。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初步形成以国家为中心、多元主... 人工智能加剧大国战略竞争,引发新的地缘政治博弈,对国际格局、国际秩序构成重大挑战。如何防范人工智能科技价值异化,引导人工智能朝“善治”方向发展,是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议题。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初步形成以国家为中心、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格局,国际社会开始规范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积极探索国家、地区、全球多层次的治理结构,形成风格各异的治理特色。但是,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仍然面临着主体利益各异、治理对象复杂、排他治理突出、协同治理困难等挑战。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前景取决于“善治”、“合治”与“法治”路径能否顺利推进。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治理的规则规范,为加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经验,成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先行者和助力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全球治理 大国竞争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科技力量与大国兴衰的逻辑——以二战后美国科技博弈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叶淑兰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36,I0002,共18页
研究战略科技力量如何影响大国兴衰及其核心逻辑,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具有重大的意义。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大国力量消长,加剧大国安全困境,打破大国内部权力均衡。基于对美苏、美日、美中科技博弈的历史与现实案例的考察可见... 研究战略科技力量如何影响大国兴衰及其核心逻辑,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具有重大的意义。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大国力量消长,加剧大国安全困境,打破大国内部权力均衡。基于对美苏、美日、美中科技博弈的历史与现实案例的考察可见,美国通过科技博弈巩固了霸权,延缓了霸权的衰落,但同时也对自身带来科技伦理风险、技术治理难题等挑战。战略科技力量博弈改变大国兴衰的内在规律,一些大国因此更深地陷入美国科技霸权体系,甚至有可能跌落成为次要国家。大国战略科技力量博弈是关乎综合国力、政治制度、科技联盟与创新模式的全方位博弈,竞争制胜需要具备强大的国家综合国力、良好的政策弹性与制度优势、科技“盟友”支持及灵活的科技创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兴衰 战略科技力量 科技博弈 科技联盟 科技创新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看待跨国公司与民族国家权力的消长——经济的视角 被引量:3
6
作者 孙辉 江乃兵 《国际论坛》 2003年第5期52-57,共6页
不应把跨国公司对民族国家权力的侵蚀简单化、普遍化。事实上 ,跨国公司与发达国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是互为促进的 ,而发展中国家与跨国公司的关系则较为复杂 ,如仅把一些发展中国家权力的削弱归因于跨国公司权力的膨胀 ,则过于牵强且失... 不应把跨国公司对民族国家权力的侵蚀简单化、普遍化。事实上 ,跨国公司与发达国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是互为促进的 ,而发展中国家与跨国公司的关系则较为复杂 ,如仅把一些发展中国家权力的削弱归因于跨国公司权力的膨胀 ,则过于牵强且失之于简。新兴工业化国家依靠跨国公司的技术、投资增强了经济实力 ,转型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权控制力下降更多归因于新自由主义的经济“药方” ,而一些边缘化国家权力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其国内的不稳定而使跨国公司望而却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民族国家 经济视角 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金融外交与美国金融霸权 被引量:6
7
作者 陆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5-90,共6页
当今国际关系体系的显著特征是:金融力量越来越成为影响各个国家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因素之一,也是造成某些发展中国家政治危机和社会动荡的直接原因。而一个时代的国际金融体系,往往是体现该时代霸主国利益的霸权体系,霸主国通过国际金... 当今国际关系体系的显著特征是:金融力量越来越成为影响各个国家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因素之一,也是造成某些发展中国家政治危机和社会动荡的直接原因。而一个时代的国际金融体系,往往是体现该时代霸主国利益的霸权体系,霸主国通过国际金融手段对国际经济和外交事务施加深刻的影响。美国在战后充分认识到它能够运用强大的经济实力创造一个以美国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通过实现经济霸权来达到实现政治和军事霸权的目的。美国设法使美元成为国际储备,以此获得自行印刷外汇的特权,这样就能源源不断地为维持全球霸权地位提供资金,“美元特权”构成了美国全球霸权地位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金融外交 金融霸权 美元特权 美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上丝绸之路”的商用价值及其技术支撑 被引量:10
8
作者 陆钢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5-39,共5页
中俄合作共同建设"冰上丝绸之路"是难得的历史机遇。本文通过对北冰洋东北航道的商业价值及其面临的困难分析,提出了技术支撑的重要意义。破冰、防冻、卫星导航与地理信息系统等三大领域的自主技术突破,是中国参与北极商业性... 中俄合作共同建设"冰上丝绸之路"是难得的历史机遇。本文通过对北冰洋东北航道的商业价值及其面临的困难分析,提出了技术支撑的重要意义。破冰、防冻、卫星导航与地理信息系统等三大领域的自主技术突破,是中国参与北极商业性开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上丝绸之路 东北航道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扩进程中的“微观安全”与欧盟的对策 被引量:3
9
作者 杨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33,39,共7页
东扩后可能出现的大规模移民浪潮,有可能导致扩大后的欧盟东部边界出现一种来自“微观安全”方面的威胁,即与过境移民有着紧密联系的非法移民和跨国界犯罪活动。“9.11”恐怖主义事件使“微观安全”问题在欧洲更为凸显,使之成为欧盟东... 东扩后可能出现的大规模移民浪潮,有可能导致扩大后的欧盟东部边界出现一种来自“微观安全”方面的威胁,即与过境移民有着紧密联系的非法移民和跨国界犯罪活动。“9.11”恐怖主义事件使“微观安全”问题在欧洲更为凸显,使之成为欧盟东扩进程中一种潜在的忧虑,但是这并不会阻碍欧盟东扩的步伐。欧盟成员国为之采取的种种应对措施,例如加强边界政策和联手打击非法移民的一系列举措,将使欧盟东扩的成本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东扩 “微观安全” 欧盟 移民 边界政策 跨国犯罪活动 “9.1l”事件 经济 后冷战时期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阿姆斯特丹条约》 《申根协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伊拉克战争后大西洋联盟的危机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敏凯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1-28,共8页
伊拉克战争引发美国主导的大西洋联盟内部的冲突与危机 ,这一危机显示了多层次与复杂性的特点。它主要表现为美国与法、德为主的欧盟的分歧 ,也涉及欧盟内部主要成员国之间、新老成员国之间的分歧。危机产生原因较复杂 ,涉及世界格局与... 伊拉克战争引发美国主导的大西洋联盟内部的冲突与危机 ,这一危机显示了多层次与复杂性的特点。它主要表现为美国与法、德为主的欧盟的分歧 ,也涉及欧盟内部主要成员国之间、新老成员国之间的分歧。危机产生原因较复杂 ,涉及世界格局与欧洲安全形势的变化、国际政治理念、全球战略安排、各成员国的实际利益及各自政策变化对现存联盟关系的挑战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拉克战争 大西洋联盟 世界格局 国际政治理念 国家利益 欧洲安全形势 全球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媒体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辉 《国际论坛》 2001年第6期61-65,共5页
美国新闻媒体被称为“政府的第四部门” ,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本文分析了美国新闻媒体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 。
关键词 新闻媒体 美国外交政策 方式 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的争霸扩张政策与国家解体关系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桂立 《宁夏社会科学》 2000年第2期79-83,共5页
文章认为 ,苏联推行的争霸扩张政策导致了苏联国民经济军事化、军事工业膨胀 ,民用工业调敝 ,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日用消费品严重短缺 ,经济全面恶化 ;疯狂扩军备战 ,军费支出连年上升 ,致使财政崩溃 ;大规模对外扩张 ,导致人民生活水平... 文章认为 ,苏联推行的争霸扩张政策导致了苏联国民经济军事化、军事工业膨胀 ,民用工业调敝 ,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日用消费品严重短缺 ,经济全面恶化 ;疯狂扩军备战 ,军费支出连年上升 ,致使财政崩溃 ;大规模对外扩张 ,导致人民生活水平连年下降 ,不满情绪增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争霸扩张政策 国家解体 国民经济军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交决策智能化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陆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2-37,共6页
本文认为实现外交决策智能化首先建立外交决策数据库。外交决策数据模块将采集与外交决策相关的大量知识信息,并记录了外交实践中的个人经验和教训,使外交决策者在做出复杂的决策时,有一个方便的参考工具。其次,数据库可以从模拟角度建... 本文认为实现外交决策智能化首先建立外交决策数据库。外交决策数据模块将采集与外交决策相关的大量知识信息,并记录了外交实践中的个人经验和教训,使外交决策者在做出复杂的决策时,有一个方便的参考工具。其次,数据库可以从模拟角度建立若干数据模块数据库。再次,在外交决策计算机化基础上,把国家防卫系统上升到外交决策层次,形成中国的外交决策预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决策数据库 外交决策计算机模拟 外交决策预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拉克战争与大西洋联盟危机的基本特点与性质——兼评“安全主导权之争”说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敏凯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9-53,共5页
伊拉克战争引发美国与法德轴心的欧盟冲突,大西洋联盟爆发危机。这一危机显示了多层次与复杂性的特点。大西洋联盟危机的性质,尚未发展到联盟解体的质变程度。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原有矛盾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将其爆发简单归... 伊拉克战争引发美国与法德轴心的欧盟冲突,大西洋联盟爆发危机。这一危机显示了多层次与复杂性的特点。大西洋联盟危机的性质,尚未发展到联盟解体的质变程度。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原有矛盾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将其爆发简单归至于一种原因不妥,只用“安全主导权之争”解读有失偏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联盟危机 危机特点 危机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南海话语的法理论证:理据、说服与解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淑兰 俞慧敏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0年第2期110-124,I0004,共16页
菲律宾对南海话语进行国际法包装,以增加与中国在双边谈判中讨价还价的筹码,提升话语权。菲律宾称南沙群岛为“卡拉延群岛”,提出“克洛玛发现‘自由地􀆳”“‘无主地􀆳先占原则”“邻近即主权”“时效原则”“国土安... 菲律宾对南海话语进行国际法包装,以增加与中国在双边谈判中讨价还价的筹码,提升话语权。菲律宾称南沙群岛为“卡拉延群岛”,提出“克洛玛发现‘自由地􀆳”“‘无主地􀆳先占原则”“邻近即主权”“时效原则”“国土安全原则”“有效占领”等理据。菲律宾通过诉诸逻辑、情感、权威与信誉等方式,对其南海话语进行论证,主要体现为援引事实、案例与国际法,诉诸小国悲情意识,诉诸权威法庭与人物等方式,试图获得话语主动权。但菲律宾的法理论证存在断章取义、事实错误、避重就轻、前后矛盾的地方,需要加以解构。中国应将历史证据与现代国际法理据更好地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 南海话语 国际法 法理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政体模式的转换及其对现代化的影响
16
作者 罗嗣炬 王鹏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42-47,共6页
近代中国政体模式的转换及其对现代化的影响罗嗣炬王鹏一、体制内分权下的社会嬗变及危机在鸦片战争中,西方的坚船利炮撞开了清王朝不愿打开的大门。自此,中国在外部现代性因子刺激、示范作用下,被动地纳入了世界现代化进程。由于... 近代中国政体模式的转换及其对现代化的影响罗嗣炬王鹏一、体制内分权下的社会嬗变及危机在鸦片战争中,西方的坚船利炮撞开了清王朝不愿打开的大门。自此,中国在外部现代性因子刺激、示范作用下,被动地纳入了世界现代化进程。由于中国现代化不是自身现代性积累、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近代 政体模式 社会嬗变 晚清时期 辛亥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欧转轨国家可以借鉴东亚模式的“强政府”吗?
17
作者 杨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5-29,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东欧国家在政治剧变后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经济职能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环绕此问题,来自政界和学界的许多人士都注意到一点:东欧转轨国家是否可以借鉴东亚模式的“强政府”?... 20世纪90年代,东欧国家在政治剧变后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经济职能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环绕此问题,来自政界和学界的许多人士都注意到一点:东欧转轨国家是否可以借鉴东亚模式的“强政府”?各方面对此众说不一。事实上,东亚模式与东欧转轨国家的经济、社会条件虽有一些共同之点,但差异是明显的。东欧国家可以学习东亚经济起飞的成功案例,但不能简单地借鉴东亚模式的“强政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模式 东欧国家 经济转轨 市场经济 政府职能 计划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此长彼消——“9.11”事件后美国朝野外交政策理念透视
18
作者 孙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54,共8页
在国际关系理论中 ,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是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 ,二者对美国的外交理念及外交政策的影响存在着此长彼消的关系。本文回顾了这两种外交理念的渊源及其对美国外交影响的变化情况 :在整个冷战时期 ,美国的外交政策和理念更多... 在国际关系理论中 ,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是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 ,二者对美国的外交理念及外交政策的影响存在着此长彼消的关系。本文回顾了这两种外交理念的渊源及其对美国外交影响的变化情况 :在整个冷战时期 ,美国的外交政策和理念更多地受到现实主义的影响 ,冷战结束后 ,理想主义的影响上升 ;布什政府执政以来 ,特别是“9.1 1”事件以后 ,现实主义外交理念在美国朝野强劲抬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现实主义 理想主义 外交理念 "9.11"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教科书事件与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
19
作者 周敏凯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23-28,共6页
日本美化侵略的教科书事件的出现 ,并非偶然。战后日本极右翼势力曾遭重创 ,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其全球战略需要 ,对其加以扶植。70 -80年代 ,日本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 ,皇国史观、军国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等极右思潮抬头。90年代 ,日本政党... 日本美化侵略的教科书事件的出现 ,并非偶然。战后日本极右翼势力曾遭重创 ,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其全球战略需要 ,对其加以扶植。70 -80年代 ,日本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 ,皇国史观、军国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等极右思潮抬头。90年代 ,日本政党体制发生重大变动 ,保守势力一度受挫 ,不久重又上台。近年来 ,随着日本政党政治的重大转变 ,日本社会民主政治的影响力减弱 ,军国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抬头 ,极右翼势力更加猖狂。日本教科书事件的出现看似偶然 ,但实则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深。这一现象的出现溯因于日本根深蒂固的皇国史观、难以泯灭的军国主义野心、时时涌动的偏狭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日本政党政治右倾化加剧、日本经济与社会改革陷入困境等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社会政治、经济原因。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教科书事件 日本极右翼势力 侵略战争 军国主义 民族主义 皇国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制度创新遏制寻租腐败 被引量:2
20
作者 谭朴珍 袁玉国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制度创新 寻租 腐败现象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