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克思“世界历史观”与全球化问题的理论思考 |
周敏凯
|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2
|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序言(两篇)——序二 |
周敏凯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3
|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序言(两篇) |
张青
周敏凯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4
|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进展、困境与前景 |
叶淑兰
李孟婷
|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5
|
战略科技力量与大国兴衰的逻辑——以二战后美国科技博弈为例 |
叶淑兰
|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6
|
如何看待跨国公司与民族国家权力的消长——经济的视角 |
孙辉
江乃兵
|
《国际论坛》
|
2003 |
3
|
|
7
|
战后金融外交与美国金融霸权 |
陆钢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6
|
|
8
|
“冰上丝绸之路”的商用价值及其技术支撑 |
陆钢
|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0
|
|
9
|
东扩进程中的“微观安全”与欧盟的对策 |
杨烨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10
|
论伊拉克战争后大西洋联盟的危机 |
周敏凯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11
|
新闻媒体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
孙辉
|
《国际论坛》
|
2001 |
3
|
|
12
|
苏联的争霸扩张政策与国家解体关系析 |
桂立
|
《宁夏社会科学》
|
2000 |
4
|
|
13
|
外交决策智能化探索 |
陆钢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14
|
伊拉克战争与大西洋联盟危机的基本特点与性质——兼评“安全主导权之争”说 |
周敏凯
|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5
|
菲律宾南海话语的法理论证:理据、说服与解构 |
叶淑兰
俞慧敏
|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
2020 |
1
|
|
16
|
近代中国政体模式的转换及其对现代化的影响 |
罗嗣炬
王鹏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7
|
东欧转轨国家可以借鉴东亚模式的“强政府”吗? |
杨烨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8
|
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此长彼消——“9.11”事件后美国朝野外交政策理念透视 |
孙辉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9
|
日本教科书事件与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 |
周敏凯
|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
20
|
以制度创新遏制寻租腐败 |
谭朴珍
袁玉国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