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战略下的对外职业教育援助:一项多国比较研究
1
作者 刘晓萍 赵中建 《比较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92,共16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在对外教育援助战略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其独特的“跨界”属性,职业教育能够横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使其在对外援助过程中展现出无可替代的价值。本研究从国家战略层面深入剖析职业教育... 在全球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在对外教育援助战略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其独特的“跨界”属性,职业教育能够横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使其在对外援助过程中展现出无可替代的价值。本研究从国家战略层面深入剖析职业教育对外援助的发展潜力,重点从行动逻辑、援助路径、援助保障三个维度,对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六国对外职业教育援助国家战略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各国对外职业教育援助存在一定的趋同性和部分异质性。趋同性特点包括对外职业教育援助作为国家战略行动的新趋势、基于国家利益的行动逻辑、以政府为主导的援助路径、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机制以及职业教育援助高度透明机制等。然而,各国在对外职业教育援助战略中的动因权重、具体行动路径与实施内容,以及摆脱“自我中心主义”的程度存在差异。本研究对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构建对外职业教育援助的国家战略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育援助 国家战略 多国比较 比较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教师教育研究十年:进展与热点——基于WOS期刊的可视化分析
2
作者 王夫艳 王亚晨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7,共11页
梳理国际教师教育研究的进展与热点,可为我国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可视化分析WOS数据库所收录国际重要期刊论文发现,近十年(2014-2023年)国际教师教育研究持续关注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和初任教师的留任与发展、突... 梳理国际教师教育研究的进展与热点,可为我国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可视化分析WOS数据库所收录国际重要期刊论文发现,近十年(2014-2023年)国际教师教育研究持续关注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和初任教师的留任与发展、突出教师民主平等的教育管理理念、阐明教师情感等内在要素对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驱动、揭示多元社会中教师教育社会的公正责任。未来,教师教育研究可突出教师专业发展的人文性与可持续性,加强对特定领域和主题的实证研究,构建本土化的教师教育理论知识体系与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教师教育 研究进展 热点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民族主义到世界主义: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理路转向 被引量:3
3
作者 祝刚 孔令帅 +1 位作者 杨启光 吴天一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102,共14页
随着“民族国家”成为西方近现代以来比较教育分析的基本单位,比较教育方法论长期困囿于“方法论民族主义”的泥淖中。“方法论民族主义”假设民族国家是近现代社会与政治组织的自然发展形式,将民族国家视为唯一的分析单位或社会进程的... 随着“民族国家”成为西方近现代以来比较教育分析的基本单位,比较教育方法论长期困囿于“方法论民族主义”的泥淖中。“方法论民族主义”假设民族国家是近现代社会与政治组织的自然发展形式,将民族国家视为唯一的分析单位或社会进程的“容器”。在研究过程中,“方法论民族主义”用民族国家的经历来解释现代化历程,忽略其他民族国家的情境,从而将研究局限于特定民族国家的地缘政治边界,将民族国家共同体视为最终分析单位,并以此界定社会科学中的多重分析现象和问题。随着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与全球风险社会的来临,世界主义已然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思潮,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意蕴。方法论世界主义关照整个世界及其全球化的多重图景,重构“民族国家”社会学体系中所形成的各种二元对立的概念体系,扩展比较教育的分析单位与研究范式,从而超越“方法论民族主义”的局限性。在人文社会科学“世界主义”转向的背景下,实现从“民族主义”到“世界主义”的转向,是走出当前比较教育方法论发展困境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教育方法论 民族国家 民族主义 世界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柯治理术视角下国际组织参与终身学习治理的历程、逻辑与反思——对OECD和UNESCO政策的比较分析
4
作者 王帅杰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62,共11页
终身学习已成为国际组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议题。但少有研究关注国际组织如何将终身学习纳入治理范畴及相关治理逻辑。本研究基于福柯治理术视角考察终身学习的发展历程发现:终身学习从纯粹的“关心自我”转向权力关系的“认识自我... 终身学习已成为国际组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议题。但少有研究关注国际组织如何将终身学习纳入治理范畴及相关治理逻辑。本研究基于福柯治理术视角考察终身学习的发展历程发现:终身学习从纯粹的“关心自我”转向权力关系的“认识自我”,到知识关系的“自我治理”与“政府治理”的分化。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案例分析表明:1)在自我治理逻辑中,经合组织以安全机制将社会经济风险与个人责任相联结,通过政治经济学构建科学性与功利性知识,以人力资本与新自由主义话语实现自我治理;2)在政府治理逻辑中,教科文组织以规训机制将群体性风险与国家政府责任相联结,通过人口学构建规范性与合法性知识,以社会正义和可持续发展话语推进国家政府的治理。以上两种治理逻辑表明,生命政治与社会教育化的统一是当代终身学习治理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研究者需批判性地审视终身学习治理的话语和知识。德勒兹的学习观能为当代终身学习治理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学习 生命政治学 国际组织 全球教育治理 治理术 福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语制度主义:比较教育中新制度主义的创新发展与理论嬗变
5
作者 王帅杰 《比较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8,共16页
作为新制度主义的最新进展,话语制度主义不仅关注观念与话语对政治的影响,而且以更加动态的方式看待制度的变迁问题。从新制度主义在比较教育中的整体发展历程来看,继三种新制度主义和世界文化理论新制度主义后,话语制度主义在比较教育... 作为新制度主义的最新进展,话语制度主义不仅关注观念与话语对政治的影响,而且以更加动态的方式看待制度的变迁问题。从新制度主义在比较教育中的整体发展历程来看,继三种新制度主义和世界文化理论新制度主义后,话语制度主义在比较教育中的运用进一步拓宽了比较教育中制度分析的研究视野。在比较教育中,话语制度主义兴起的背景主要在于新制度主义在世界文化理论运用中的不足,以及其他新制度主义流派难以应对当前比较教育面临的复杂且动态的国际趋势。相比其他新制度主义流派,话语制度主义在比较教育中具有独特的理论创新性,并形成了“话语沟通”“再语境化”和“全球-国家-公众”的分析逻辑。由新制度主义的其他流派迈向话语制度主义的过程中,比较教育经历了不同方面的理论嬗变:从影响制度的社会因素到人对制度影响的分析;从宏观层面到微观话语对制度影响的分析;从影响制度的静态因素到动态因素的分析。面向未来,话语制度主义的独特优势将为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和我国比较教育发展作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贡献,但也要认识到其理论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制度主义 比较教育 制度分析 新制度主义 教育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柯生命政治学视角下国际组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逻辑——以UNESCO和OECD的报告为例
6
作者 王帅杰 杨启光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0,共20页
基于福柯生命政治学视角,考察国际组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逻辑,其首要课题是:国际组织如何通过教育让大众自愿相信它的知识和话语并接受它的治理,以及国际组织是如何通过塑造大众主体性实现全球教育治理的。为此,对经合组织《2023年技... 基于福柯生命政治学视角,考察国际组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逻辑,其首要课题是:国际组织如何通过教育让大众自愿相信它的知识和话语并接受它的治理,以及国际组织是如何通过塑造大众主体性实现全球教育治理的。为此,对经合组织《2023年技能展望》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进行考察,可以揭示出两份报告所蕴含的不同的生命政治逻辑:经合组织遵循“生命政治化”逻辑,通过象征性权力构建“恐惧”话语以诉说新自由主义真理,在促进主体能力、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方面塑造社会大众的主体性,以此推动国际竞争力与社会教育化来实现全球教育治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遵循“政治生命化”逻辑,以道德性权力构建“恐惧”和“希望”话语诉说道德真理,以可持续发展教育塑造大众自我责任与行动意识,并鼓励国家对弱势人口进行教育治理,以此确保大众生命与人口健康发展来实现全球教育治理。以上两种治理逻辑也面临一定问题:经合组织可能为主体施加更多的考核压力并加剧社会焦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倾向构建普遍性话语而难以关照现实情形。鉴于此,通过“再语境化”方式将可能是应对这些问题的合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政治学 全球教育治理 国际组织 主体性 知识权力 福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蒙·马金森“全球—国家—地方”比较高等教育理论再审视
7
作者 王帅杰 杨启光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共10页
西蒙·马金森自2002年提出“全球—国家—地方”比较高等教育理论以来,对该理论模型进一步丰富与完善,进而展现“全球—国家—地方”模型中所蕴含的新的理论内涵。通过对马金森该理论进行再审视,一方面,马金森在基于高等教育方法论... 西蒙·马金森自2002年提出“全球—国家—地方”比较高等教育理论以来,对该理论模型进一步丰富与完善,进而展现“全球—国家—地方”模型中所蕴含的新的理论内涵。通过对马金森该理论进行再审视,一方面,马金森在基于高等教育方法论的全球主义与民族主义论辩中指出,高等教育受民族国家影响大于全球性影响,进而能够基于民族国家能动性打破西方高等教育模式普遍化带来的全球同质化趋势,实现全球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发展。另一方面,马金森基于批判政治经济学理论,对新制度主义关于全球高等教育同质化的观点进行批判,并基于竞争与权力的分析维度,提出民族国家高等教育对反对西方为代表的世界话语霸权所具有的能动性,整体上揭示该理论蕴含赋予民族国家高等教育在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话语中构建本土知识话语的可能性,并对破除“西方作为方法”的学术等级结构,推动世界高等教育的“去西方化”和民主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蒙·马金森 “全球—国家—地方” 比较高等教育 能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共同的“世界文学”:论启蒙与文化辩证中的中国比较教育新使命 被引量:2
8
作者 彭正梅 陈丽莎 +2 位作者 吴月竹 施芳婷 邓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2-55,共14页
从《共产党宣言》关于“世界文学”的论述中可引出文化和启蒙两个透镜,并借以考察我国近二百年来比较教育的发展及其新使命:启蒙使命就是通过与世界教育进行批判性的对话,引入世界教育精神,促进中国教育不断现代化;文化使命强调要参与... 从《共产党宣言》关于“世界文学”的论述中可引出文化和启蒙两个透镜,并借以考察我国近二百年来比较教育的发展及其新使命:启蒙使命就是通过与世界教育进行批判性的对话,引入世界教育精神,促进中国教育不断现代化;文化使命强调要参与建设现代教育学、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教育故事,参与国际教育治理,连接中外教育精神,以及通过启蒙与文化的辩证构建共同的“世界文学”。启蒙与文化的辩证要求比较教育在回应教育上的文化自信与“世界文学”的关系问题上,应该在方法上采取一种旨在去除文化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的理性批判态度,在价值方向上应该共建一个共同的、教育的“世界文学”,以落实新时代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想象;同时,这也是在复兴我们在近现代进程中丢失的教育传统中弥足珍贵的“平天下”维度。全球化时代的教育研究者都必然是某种程度的比较教育学者,迈向共同的“世界文学”也是对所有中国教育学者的呼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教育 启蒙 文化 辩证 世界文学 世界教育精神 平天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教育与人类发展:新世纪的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沈伟 周鑫玥 蒋志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6-73,共18页
在促进人类发展的共同使命下,发展研究需以比较教育研究为基础。研究以《比较教育》期刊为主线,结合比较教育领域的整体进展,对比较涉及的国别、类型以及涌现出的概念、理论进行分析,发现新世纪比较教育研究开始关注“全球南方”,对南... 在促进人类发展的共同使命下,发展研究需以比较教育研究为基础。研究以《比较教育》期刊为主线,结合比较教育领域的整体进展,对比较涉及的国别、类型以及涌现出的概念、理论进行分析,发现新世纪比较教育研究开始关注“全球南方”,对南美洲、亚洲、非洲的教育研究开始增多,对欧洲的研究数量略有降低。比较教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保持着深切的关注,“全球南方”与“全球北方”被重新概念化;国际组织出现了新的治理形式,并参与到未来建构中;全球化与本土化在理论对话中有了新的内涵与关系;作为教育现象与社会现象的学习在话语上迎合了不同国家的发展需求;而比较教育中的隐喻和流动的身份为知识生产和实践提供了另一种视角;比较教育研究方法也有了进一步的争鸣与发展,这些均有助于比较教育完善自我,为人类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教育 境脉 类型 主题 方法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竞争力教育指标国际比较及政策建议——基于世界经济论坛《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数据 被引量:15
10
作者 邓莉 施芳婷 彭正梅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24,共12页
本研究基于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发布的《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数据,对全球竞争力排名前28位的国家或地区的"技能"支柱及其下位的9项教育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芬兰、瑞士、美国、德国、丹麦等现有劳动力和未来劳动力... 本研究基于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发布的《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数据,对全球竞争力排名前28位的国家或地区的"技能"支柱及其下位的9项教育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芬兰、瑞士、美国、德国、丹麦等现有劳动力和未来劳动力的技能水平排名前列。中国全球竞争力排名第28位,"技能"表现明显低于其他27国(地区)。在9项教育指标上,中国的表现均低于或显著低于大多数国家和28国(地区)平均值。教育是影响全球竞争力的核心指标之一,要提升国家竞争力,教育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基础性作用。本研究基于数据比较,针对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提出试点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合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并提高质量、强化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强STEM教育和计算机科学教育、将技能组合作为课程目标和评价的核心等教育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竞争力 劳动力技能 教育指标 国际比较 教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研究中的两大范式比较:“日尔曼式教育学”与“盎格鲁式教育科学” 被引量:20
11
作者 黄志成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9,共7页
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次大的分解。教育学面临一种新的发展路口。尽管目前“教育科学”的发展风头已盖过“教育学”,但是,是否就意味着教育学已经走向终结?实际上,教育学与教育科学的发展表明,这是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日尔... 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次大的分解。教育学面临一种新的发展路口。尽管目前“教育科学”的发展风头已盖过“教育学”,但是,是否就意味着教育学已经走向终结?实际上,教育学与教育科学的发展表明,这是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日尔曼式的教育学”和“盎格鲁式的教育科学”,各自都有其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各自研究的侧重点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与传统的教育学不同,教育科学是试图要形成对教育问题的另一种看法和另一种解释。两大范式异同的比较,揭示不同国家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学与教育科学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教育 教育研究范式 教育学 教育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教育创新之路——基于教育比较研究的视角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中建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18,共16页
通过对印度教育研究、高校学生资助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献研究、教育质量管理及学校领导与管理研究、美国教育政策和基础教育研究、国家创新政策研究和中小学STEM教育研究等七个专题领域的具体叙述,力图呈现在比较教育领域的教育... 通过对印度教育研究、高校学生资助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献研究、教育质量管理及学校领导与管理研究、美国教育政策和基础教育研究、国家创新政策研究和中小学STEM教育研究等七个专题领域的具体叙述,力图呈现在比较教育领域的教育科研中如何才能达到“创新”并实现其“可持续性”,以及笔者贯穿其中的“立基点于本土,求视野于世界”的研究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研 创新 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公立高等教育责任中心管理研究——以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为案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彦杰 卓泽林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70,共12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州政府公共财政持续削减与公立大学外部问责制的双重压力下,美国公立高校兴起了责任中心管理(RCM)的机制改革,RCM以各学院自治自理和加剧大学内部竞争见著。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IUB)实施的RCM改革具有一定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州政府公共财政持续削减与公立大学外部问责制的双重压力下,美国公立高校兴起了责任中心管理(RCM)的机制改革,RCM以各学院自治自理和加剧大学内部竞争见著。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IUB)实施的RCM改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经验为我国高校分权化改革突破认识局限以及大学有效治理提供了路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公立高等教育 责任中心管理 治理 路径参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国家的比较教育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志成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24,共5页
秉承多元一体的理念,欧盟国家的教育通过合作项目和建立高等教育区逐渐走向一体化。欧洲的比较教育开创了世界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很早就产生了一批比较教育著名学者,对世界比较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欧洲比较教育学会是世界比较教... 秉承多元一体的理念,欧盟国家的教育通过合作项目和建立高等教育区逐渐走向一体化。欧洲的比较教育开创了世界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很早就产生了一批比较教育著名学者,对世界比较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欧洲比较教育学会是世界比较教育学会的创建学会之一。当然,欧盟国家的比较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欧盟目前这样的多元文化的社会,比较教育对于理解不同文化以及逐渐消除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可以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教育 欧盟比较教育 比较教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趋势与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向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志伟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41,共4页
全球化趋势是过去数十年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该趋势下的比较教育研究也发生了实质性转向,主要包括研究志趣与价值追求、研究方法论与路径、研究内容的重点等方面。
关键词 全球化趋势 比较教育研究范式 转向 批判性研究 全球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比较教育学到教育学研究的若干思考
16
作者 黄志成 陈进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89,共9页
在比较教育研究过程中一直存在争议。比较教育专业学者之间的争论和质疑是为了促进本学科的发展,但对于非本专业的而具有一定行政职务者对本学科的质疑或指责,则不必与之计较。比较教育是对当今世界各国现行教育制度的比较研究,出现有... 在比较教育研究过程中一直存在争议。比较教育专业学者之间的争论和质疑是为了促进本学科的发展,但对于非本专业的而具有一定行政职务者对本学科的质疑或指责,则不必与之计较。比较教育是对当今世界各国现行教育制度的比较研究,出现有国别研究和问题研究的两种倾向,除了运用比较方法外,也常常运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比较教育的研究目的虽然是要改进本国的教育,但也不能太功利和实用,比较教育还有更高层次的目的。教育学的发展同样存在争议,需要教育学研究人员具有更宽广的视野来审视这些问题,也需要不同教育学科(当然也包括比较教育)的研究人员的参与。教育学也是可以和应该进行比较研究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教育学的比较研究开展得并不令人满意。比较教育可以对教育学的研究作出其特有的贡献,教育学的发展也需要比较教育的贡献。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专业教育学者应坚持各自研究领域的立场与信念,创建各自有特色的学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教育 比较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与独立:国际文凭课程与澳大利亚国家课程改革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青 黄志成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24,共8页
国际文凭项目1968年在日内瓦建立。近年来,澳大利亚的国际教育项目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世界上第五大提供国际文凭课程的教育市场。通过比较国际文凭教育项目同澳大利亚官方发布的国家课程改革文件"墨尔本宣言"、"澳大利亚... 国际文凭项目1968年在日内瓦建立。近年来,澳大利亚的国际教育项目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世界上第五大提供国际文凭课程的教育市场。通过比较国际文凭教育项目同澳大利亚官方发布的国家课程改革文件"墨尔本宣言"、"澳大利亚国家课程标准"以及"澳大利亚学历资格框架"中的相关政策文本,可以看出国际文凭课程同澳大利亚国家课程规定之间既有融合性,又存在各自的独立性。国际文凭项目在澳大利亚的成功与澳大利亚的教育理念与发展需求有必然的联系,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文凭课程 澳大利亚 国家课程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教育中的话语制度主义:一种连接全球与地方的理论考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帅杰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63,共18页
话语制度主义作为比较教育中新制度主义“第五种”理论体系,强调将观念与话语的内容及其交互过程作为阐释制度和政策变迁的主要分析视角,不仅对比较教育中既有研究理论做出回应,也让比较教育能够在当今教育改革受国际社会动态发展影响... 话语制度主义作为比较教育中新制度主义“第五种”理论体系,强调将观念与话语的内容及其交互过程作为阐释制度和政策变迁的主要分析视角,不仅对比较教育中既有研究理论做出回应,也让比较教育能够在当今教育改革受国际社会动态发展影响的现实情景中展开研究。在比较教育中,话语制度主义能够揭示出全球与地方教育话语背后复杂的互动关系,重视比较教育中考察教育改革从全球到地方的再语境化过程,强调比较教育关注全球与地方微观话语之间交互的动态情景。话语制度主义在比较教育中的引入有助于比较教育关注教育政策与制度变迁背后的行动者力量,弥合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研究中全球与本土之间的割裂,让比较教育研究者关注到宏观层面下微观力量对教育制度和政策的影响。面向未来,融入权力的分析视角、结合其他研究方法、与世界文化理论相互协同,将可能成为话语制度主义在比较教育中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制度主义 比较教育研究 新制度主义 政策观念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巫师与先知:国际环境教育的两种理念、倡议与教学模式的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伍绍杨 彭正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8-73,共16页
两种不同的环境科学观主导了应对生态危机之策:先知派强调节制和削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巫师派主张创造、进取和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化危为机。这一分歧也反映在不同的环境教育倡议中:UNESCO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新社会契约与先... 两种不同的环境科学观主导了应对生态危机之策:先知派强调节制和削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巫师派主张创造、进取和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化危为机。这一分歧也反映在不同的环境教育倡议中:UNESCO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新社会契约与先知派自我约束和追求生态正义的理念相契合;而OECD的能力倡议与测量取向,则体现了巫师派所崇尚的技术主义和工具理性。这种分歧形塑了环境教育的不同实践路径:一是强调发展亲环境意识和价值观的规训模式,二是聚焦环境科学素养和高阶能力的赋能模式。两种路径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融合的可能性,其平衡和整合有助于构建可持续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教育 生态正义 技术乐观主义 高阶能力 巫师与先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教育尼采的发现及其国际比较:一种基于百年中文文献的综述
20
作者 温辉 彭正梅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0-112,共13页
尼采是近代以来在中国最受欢迎的思想家之一。其教育思想在20世纪初被引进中国,在20世纪下半叶经历沉寂,于21世纪重新受到学界重视。百年之中,中文中的尼采形象从思想解放者尼采、反动者尼采、美学尼采到今天的哲学尼采;特别是新世纪以... 尼采是近代以来在中国最受欢迎的思想家之一。其教育思想在20世纪初被引进中国,在20世纪下半叶经历沉寂,于21世纪重新受到学界重视。百年之中,中文中的尼采形象从思想解放者尼采、反动者尼采、美学尼采到今天的哲学尼采;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还逐渐出现了教育尼采。本文将在梳理百年中文文献中尼采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围绕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对象、师生观、对现实教育的批判、道德教育批判、历史教育批判、文化教育批判、尼采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及启示等方面探讨中国学者对尼采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比较中国与国际的尼采教育思想研究各自的特点,指出尼采教育思想在中国研究的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 国际比较 教育思想 教育批判 生命张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