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典文学研究的当代意义:兼谈“非审美化的形式研究”
1
作者 方笑一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18,191,共3页
人文学术与当代社会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从晚清以来,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只不过新世纪以来,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文学术又面临新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讲,人文学术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在今天有了重新总... 人文学术与当代社会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从晚清以来,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只不过新世纪以来,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文学术又面临新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讲,人文学术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在今天有了重新总结、重新提炼的机缘,中国经验的理论提炼成为一种迫切需求。从消极意义上来考虑,人文学术面临的压力空前巨大,不仅来自社会意识形态,而且来自学术体制内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学术 当代社会 互动关系 中国经验 学术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经》研究史鸟瞰 被引量:5
2
作者 程俊英 蒋见元 《江海学刊》 1988年第1期145-154,共10页
本文认为二千多年来《诗经》研究中有两条分列的线索——经学和文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平面上它们有时水乳交融,有时泾渭分明,在整个历史的纵轴上,它们又有时携手并肩,有时分道扬镳。纵横交错的进展,画出了《诗经》研究史的鸟瞰图... 本文认为二千多年来《诗经》研究中有两条分列的线索——经学和文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平面上它们有时水乳交融,有时泾渭分明,在整个历史的纵轴上,它们又有时携手并肩,有时分道扬镳。纵横交错的进展,画出了《诗经》研究史的鸟瞰图。文章认为,《诗经》研究的萌芽期是先秦;《诗经》经学的形成与极盛期是两汉,《诗经》研究的统一期是唐代;《诗经》研究的变革期是宋代,《诗经》研究的衰落期是元、明二代,至清代出现了振兴鼎盛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研究史 鼎盛期 经学 历史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轼判杭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晓静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S2期239-240,共2页
东坡词作开创之功,世所公认,其影响后世之深远,亦为可叹。苏轼通判杭州期间,创作了其词作生涯中的早期作品。学界对这类判杭词的研究,多不为重视。本文试从苏轼判杭词创作概貌、原因、意义等方面予以分析。揭示此类判杭词具有应歌体的... 东坡词作开创之功,世所公认,其影响后世之深远,亦为可叹。苏轼通判杭州期间,创作了其词作生涯中的早期作品。学界对这类判杭词的研究,多不为重视。本文试从苏轼判杭词创作概貌、原因、意义等方面予以分析。揭示此类判杭词具有应歌体的浅近体式以及蕴涵的一些笔意深折的政治情怀,为后来苏轼革新词风提高词品、指出向上一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杭词 应歌体 花间范式 笔意深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颐煊《读书丛录》对诸子学的研究
4
作者 王慧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S1期457-458,共2页
乾嘉学者对经学、史学的考据固然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研究领域的扩大,以子证经史的作用日益明显,很多学者对先秦诸子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洪颐煊即是其中一名佼佼者。其《读书丛录》中的相当部分,对诸子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为后... 乾嘉学者对经学、史学的考据固然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研究领域的扩大,以子证经史的作用日益明显,很多学者对先秦诸子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洪颐煊即是其中一名佼佼者。其《读书丛录》中的相当部分,对诸子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为后来诸子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颐煊 《读书丛录》 诸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会试试经考略 被引量:23
5
作者 吴宣德 王红春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9-112,共14页
明代科举会试的录取,不仅受到分卷的地域限制,还受到分经录取比例的限制。对明代64科会试1.8万余进士试经情况的统计分析表明:会试对各经的考生人数应有一个基本控制,而会试录取则根据各经考生的人数按一定比例进行,借以保证各经均有相... 明代科举会试的录取,不仅受到分卷的地域限制,还受到分经录取比例的限制。对明代64科会试1.8万余进士试经情况的统计分析表明:会试对各经的考生人数应有一个基本控制,而会试录取则根据各经考生的人数按一定比例进行,借以保证各经均有相应数量的考生中式。因此,在明代科举的会试中,考生最终的成功与其所属分卷区域以及所习经书有相当紧密的关系,并非全由自由竞争而取得。进士习经情况的地区差异,既显示出不同地区士人习经风气的不同,也显示出各个地区在专经考试中的竞争力可能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科举 会试试经 专经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瀚海考 被引量:9
6
作者 应晓琴 黄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1-104,共4页
原指贝加尔湖的瀚海,至盛唐后同时具三种含义:贝加尔湖、天池、沙漠。瀚海变为西部沙漠的代称,是武则天时期领瀚海都督一职的回纥部族短暂西迁留下的痕迹;随后瀚海军府在庭州设立,又使瀚海与西域相关联。元代称杭爱山为瀚海,是当地居民... 原指贝加尔湖的瀚海,至盛唐后同时具三种含义:贝加尔湖、天池、沙漠。瀚海变为西部沙漠的代称,是武则天时期领瀚海都督一职的回纥部族短暂西迁留下的痕迹;随后瀚海军府在庭州设立,又使瀚海与西域相关联。元代称杭爱山为瀚海,是当地居民沿用唐瀚海都督府所在地名山。明清时瀚海为大沙漠的专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纥西迁 瀚海军府 天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举与社会分层之相互关系——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5
7
作者 宗韵 吴宣德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0-146,共7页
以明代科举制为例,文章从科举的内容、影响范围和考试程序三方面的分析入手,探讨了科举对传统中国社会结构的影响,认为科举不但不能消解社会等级阶层,反而会以其极强的操作优势成为维护既有社会分层秩序稳定性和柔韧性的最有效方式。
关键词 明代 科举 社会分层 社会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霞客游记》的史学价值 被引量:9
8
作者 黄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4-41,共8页
一部良史,必须真、善、美兼备。历史的真实不在已经归纳的概念符号中,而在千殊万态的社会现象中。真能如实反映一代真相的记载,只能由像徐霞客那样独立不羁、好学深思之士来承担。优秀的史家,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入而复出,在洞悉事... 一部良史,必须真、善、美兼备。历史的真实不在已经归纳的概念符号中,而在千殊万态的社会现象中。真能如实反映一代真相的记载,只能由像徐霞客那样独立不羁、好学深思之士来承担。优秀的史家,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入而复出,在洞悉事实之后,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史学同样是人学,不可能毫不动情,更无法回避社会群体的情感、民族的情感。《徐霞客游记》的出现,为文史相通,为科学与历史的结合,提供了完美的典范作品。历史的最高目标不是实录,而是垂鉴。徐霞客撰写游记,并非要誉于一时,而是视作名山事业。《徐霞客游记》是明末南方社会最直接、最真实、最生动的记载,可说是一部“游史”,一部当之无愧的信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思想 史学 《徐霞客游记》 史学价值 真实性 历史才华 文学 历史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统之传:南宋南剑州书院与闽学的传播 被引量:2
9
作者 顾宏义 刘向培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27,共7页
南宋时的南剑州,为继承道南之理学道统,以先贤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为郡人或出生于此郡为因缘,陆续建立起数所书院,对延平四先生进行崇祀,并通过书院这一场域传播闽学,构建儒家道统精神空间。其中,位于州治剑浦的延平书院最具典型... 南宋时的南剑州,为继承道南之理学道统,以先贤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为郡人或出生于此郡为因缘,陆续建立起数所书院,对延平四先生进行崇祀,并通过书院这一场域传播闽学,构建儒家道统精神空间。其中,位于州治剑浦的延平书院最具典型性。结合对延平书院的分析,延平知州利用地域因缘,通过聚集朱子门人前来讲学,刊刻闽学著作,将修习朱熹著作列入学规等多重方式,承续朱熹所宣扬的道统,从而使延平书院成为闽学在东南传播的一个重要基地。这种综合性的理学传播策略,在南宋书院复兴运动中具有代表性,亦为闽学传播得以成功推展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剑州 书院 延平四先生 道统 闽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地方教育建设与进士的地理分布 被引量:17
10
作者 吴宣德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6-89,共14页
本文从地方教育建设规模和潜在考生数量两方面,对明代地区教育发展与科举成就之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学校与科举在主要职能上的区分,在部分程度上给学校脱离科举的羁绊而获得一定的独立发展空间提供了机会;地方科举成就更多地依赖于地... 本文从地方教育建设规模和潜在考生数量两方面,对明代地区教育发展与科举成就之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学校与科举在主要职能上的区分,在部分程度上给学校脱离科举的羁绊而获得一定的独立发展空间提供了机会;地方科举成就更多地依赖于地方所能够提供的考生资源,与学校、书院等的数量无直接关系。学校与科举之间的关系也还有重新进行研究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教育 科举 进士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义”考 被引量:7
11
作者 方笑一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1-39,共9页
“经义”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重要文体,它萌芽于汉唐,形成于北宋。经义与选举制度的变革和学术风习的变化有密切的联系。在北宋熙宁贡举改革中,王安石利用经义作为统一士大夫思想的工具,对北宋后期的学风和士风产生了诸多影响。... “经义”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重要文体,它萌芽于汉唐,形成于北宋。经义与选举制度的变革和学术风习的变化有密切的联系。在北宋熙宁贡举改革中,王安石利用经义作为统一士大夫思想的工具,对北宋后期的学风和士风产生了诸多影响。在古代文体史上,宋代经义文是明清八股文的雏形,它形成了一定的程式,在题型、结构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八股文的一些特征。考察宋代以前经义与选举制度的结合情况、经义在北宋科举改革中演变和成形、传世宋代经义文体的形态和以经义试进士对北宋后期学风、士风的影响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可以大体明了经义的流变轨迹,以及它与选举制度和学术发展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义 选举制度 北宋 文体形态 科举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朱熹经学与文章之学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方笑一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8-122,156,共5页
理学宗师朱熹之经学与其文章之学的关系,尚未引起足够关注。他在奏疏的写作中时常引用《尚书》经文,除了利用《尚书》的劝谕功能影响帝王,还通过对经文的阐释,引导帝王接受自己的理学体系。与北宋儒者不同,朱熹十分注重阅读经书的主观... 理学宗师朱熹之经学与其文章之学的关系,尚未引起足够关注。他在奏疏的写作中时常引用《尚书》经文,除了利用《尚书》的劝谕功能影响帝王,还通过对经文的阐释,引导帝王接受自己的理学体系。与北宋儒者不同,朱熹十分注重阅读经书的主观感受与趣味,并在文章中传达、显现这种趣味。在记、序这两种文体的创作中,朱熹或阐发经义以提升立意,或反思学习经书的方式,或重绘经典传承的学术谱系,使其文章具备了深刻的学术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经学 文章 《尚书》 理学体系 学术内涵 主观感受 反思学习 经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叶采《近思录集解》版本源流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水龙 严佐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4-100,共7页
叶采《近思录集解》自南宋至清代中叶盛行于世。现存有元代与明前期的各种仿宋刻本或重刻本。明嘉靖至万历年间主要刻本为周公恕分类改编本。自明代崇祯至清乾隆,各种仿刻、重刻、合刻等形式的叶采集解本盛行一时。本文就种种版本逐一梳... 叶采《近思录集解》自南宋至清代中叶盛行于世。现存有元代与明前期的各种仿宋刻本或重刻本。明嘉靖至万历年间主要刻本为周公恕分类改编本。自明代崇祯至清乾隆,各种仿刻、重刻、合刻等形式的叶采集解本盛行一时。本文就种种版本逐一梳理,注其存佚,考其源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采《近思录集解》 周公恕类次本 邵仁泓重订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思录》后续著述及其思想学术史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严佐之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65,166,共10页
编纂于八百四十年前的《近思录》,原本只是朱熹、吕祖谦为僻居穷乡的读书人提供的一部理学入门读本,却被后世学者一步步发掘出潜藏的巨大学术价值,并最终成为最能代表中国古代主流学术思想的经典之一。历代《近思录》续编、补编、仿编... 编纂于八百四十年前的《近思录》,原本只是朱熹、吕祖谦为僻居穷乡的读书人提供的一部理学入门读本,却被后世学者一步步发掘出潜藏的巨大学术价值,并最终成为最能代表中国古代主流学术思想的经典之一。历代《近思录》续编、补编、仿编、注释、集解、札记等后续著述,总数多达百种以上,此外还有古朝鲜、日本学者的注释讲说著述百余种。作为古代学术思想经典,《近思录》固然有其可以古今转换、历久弥新的思想意义和学术价值,而七八百年来广泛流布于中土、东亚的众多《近思录》后续著述,同样是一大笔值得后世珍视的思想学术史宝贵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思录》 续录补录注解 朱子学 思想学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熹与王淮交游考略 被引量:5
15
作者 顾宏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9-132,171-172,共4页
对于朱熹与丞相王淮之关系,因淳熙九年朱熹弹劾唐仲友及此后王淮反"道学"之事,故世人多着眼于两人间之交恶纷争,而对朱、王两人此前的密切交往却甚少关注。依据朱熹致王淮的书信以及相关史料,可以探考两人的交游始末。据朱熹... 对于朱熹与丞相王淮之关系,因淳熙九年朱熹弹劾唐仲友及此后王淮反"道学"之事,故世人多着眼于两人间之交恶纷争,而对朱、王两人此前的密切交往却甚少关注。依据朱熹致王淮的书信以及相关史料,可以探考两人的交游始末。据朱熹《建宁府崇安县五夫社仓记》,朱、王初识于乾道四年,此后两人关系亦颇为融洽。直至朱熹弹劾唐仲友一事后,两人再无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王淮 浙东 救荒 唐仲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皇帝之问:宋代殿试策问及其模式化焦虑 被引量:4
16
作者 方笑一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178,共9页
对宋代殿试策问的研究,通常关注其所蕴含的史料价值或文体学意义,但这两种视角各有局限。在试策被确立为宋代殿试的唯一项目之后,殿试策问成为宋代皇帝和士人沟通的重要方式。策问中普遍反映出帝王的焦虑,问题由焦虑所引发。焦虑通常来... 对宋代殿试策问的研究,通常关注其所蕴含的史料价值或文体学意义,但这两种视角各有局限。在试策被确立为宋代殿试的唯一项目之后,殿试策问成为宋代皇帝和士人沟通的重要方式。策问中普遍反映出帝王的焦虑,问题由焦虑所引发。焦虑通常来源于与上古理想政治状态的反差,与汉唐明君、本朝先皇统治状况的比较,儒家经典文本的制约,以及天降灾异。其实这些焦虑和来源也出现于前代帝王及文人拟作的策问之中,是一种"模式化焦虑",是宋代皇帝与士大夫共享的一套政治话语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传统中国帝王们政治想象力的深刻局限。一旦面临非常的政治情势,殿试策问中仍然会显示出独特的政治印记,它们夹杂、隐匿于模式化焦虑和惯常的政治话语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皇帝之问 殿试 策问 模式化焦虑 政治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徽商家庭商业教育述略 被引量:4
17
作者 宗韵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2-65,共4页
明清时期,受徽州商业经济的影响和家庭中从商父兄的引导,徽商子弟克绍箕裘者众。因而,商业教育成为明清徽商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将子弟缔造成激烈商战中应付裕如的商人,明清徽商着重从知识、素质、技能三方面对后继从业者展开全... 明清时期,受徽州商业经济的影响和家庭中从商父兄的引导,徽商子弟克绍箕裘者众。因而,商业教育成为明清徽商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将子弟缔造成激烈商战中应付裕如的商人,明清徽商着重从知识、素质、技能三方面对后继从业者展开全面的职业培训,以期为其很快适应市场和占有市场提供保证。本文对这一现象加以总结和研究,旨在揭示我国古代鲜为人知的经商家传,并为现代商业教育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徽商 家庭教育 商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安石生辰新证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成国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1-201,共1页
关于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学者王安石的生辰,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有明确记载,惟版本有异。武英殿聚珍本《能改斋漫录》卷一○记载:“王介甫,辛酉十一月十三日辰时生。五十八岁,自首厅求出知江宁府,继乞致仕,以避午上禄败之运。... 关于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学者王安石的生辰,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有明确记载,惟版本有异。武英殿聚珍本《能改斋漫录》卷一○记载:“王介甫,辛酉十一月十三日辰时生。五十八岁,自首厅求出知江宁府,继乞致仕,以避午上禄败之运。安闲养性,又仅延十年之寿而死。”文渊阁、文津阁影印四库全书本《能改斋漫录》卷一0记载:“王介甫,辛酉十一月十二日辰时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生辰 政治家 文学家 记载 聚珍本 武英殿 文渊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术”与王安石古文之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方笑一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52,68,共7页
"经术"是解释和应用儒家经典的技巧。王安石的经术对其古文产生了重要影响,它非但催生了经义文,更导致了"准经义"的产生。为将自身思想融入对经典的诠释之中,王安石还在论说文中采用了独特的表述策略,在为文章立意... "经术"是解释和应用儒家经典的技巧。王安石的经术对其古文产生了重要影响,它非但催生了经义文,更导致了"准经义"的产生。为将自身思想融入对经典的诠释之中,王安石还在论说文中采用了独特的表述策略,在为文章立意时,经术往往起到关键作用。王安石喜作翻案文章,以及文风的简劲拗折,都与其诠释经典时求新求异的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文化心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经术 古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酬唱集》的道教底色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争鸣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6-80,共5页
从道教和具体历史背景来研究西昆者并不多见。"西昆"一名,虽取自《山海经》、《穆天子传》,但在北宋初年的崇道背景下,有浓厚的道教意蕴。整部《西昆酬唱集》从缘起,到诗人背景、诗歌内容,都有或隐或现的道教底色。
关键词 西昆 北宋 道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