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博物馆参与大学通识教育的经验与建议 被引量:11
1
作者 胡盈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0-115,共6页
通识教育的理念进入中国已有近20年的历史,如何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体系,实现综合能力的培养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高校博物馆为通识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维度。国外高校博物馆参与大学通识教育可以分为"第... 通识教育的理念进入中国已有近20年的历史,如何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体系,实现综合能力的培养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高校博物馆为通识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维度。国外高校博物馆参与大学通识教育可以分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两种情况。我国高校博物馆参与通识教育刚刚起步,进一步加强高校博物馆与教师、学生及校内相关教学职能部门的联系,通过高校博物馆的平台促进通识教育的深化,将有助于推动当代大学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博物馆 社会教育 大学通识教育 第二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与教育赋能:西班牙普索尔学校博物馆个案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盈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103,共13页
乡村教育如何走出特色化道路是学界热议的话题。面对乡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和文化认同的缺失,西班牙普索尔学校通过实施将文化遗产实践融入正式教育体系的教育改革,建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乡村学校博物馆,走出了特色乡村教育之路。五十年余来... 乡村教育如何走出特色化道路是学界热议的话题。面对乡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和文化认同的缺失,西班牙普索尔学校通过实施将文化遗产实践融入正式教育体系的教育改革,建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乡村学校博物馆,走出了特色乡村教育之路。五十年余来,该项目影响广泛,建立了学校、乡村、社会的互惠机制,激活了学校发展的生命力,也带动了区域发展,为乡村文化传承带来活化之路,因此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表彰。西班牙普索尔学校博物馆项目为我国带来如下启示:以“教育共生”为模式发展乡村教育特色,通过活化记忆实现教育与乡村协同繁荣,以文化共治实现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教育赋能 学校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