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IMBL模型的高中化学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设计——以“补血剂真的越贵越好吗”为例
1
作者 乔心悦 程波 楚清脆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2,共6页
以“补血剂真的越贵越好吗”一课为例,厘清教学环节与SIMBL模型中各模块、化学学科能力之间的脉络关系。利用SIMBL模型,将SSI情境教学融入高中化学教学,在具有争议性、复杂性和挑战性的议题情境下,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辨析、探究和表达,... 以“补血剂真的越贵越好吗”一课为例,厘清教学环节与SIMBL模型中各模块、化学学科能力之间的脉络关系。利用SIMBL模型,将SSI情境教学融入高中化学教学,在具有争议性、复杂性和挑战性的议题情境下,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辨析、探究和表达,由学习知识向提升素养转变,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适切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科学议题 SIMBL模型 化学教学 核心素养 乳酸亚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驱动的“科学与工程实践”师生互动话语结构研究
2
作者 占小红 刘欣欣 于晨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1,共7页
科学与工程实践作为当前科学课程改革和未来课程发展的重要模式,强调“学习”与“实践”结合,充分体现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要求。问题驱动是促进学生深度参与科学与工程实践、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构建对问题驱动下的科学... 科学与工程实践作为当前科学课程改革和未来课程发展的重要模式,强调“学习”与“实践”结合,充分体现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要求。问题驱动是促进学生深度参与科学与工程实践、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构建对问题驱动下的科学与工程实践互动多变性进行客观描述的分析框架,并结合编码统计分析、图谱分析和质性分析等方法,探索问题驱动下的科学与工程实践师生互动特征,揭示“提问-回应”互动推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规律,为增强科学与工程实践的有效性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与工程实践 问题驱动 师生互动 提问-回应 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电活性分子的活体电化学分析进展(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奇 张立敏 田阳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0-171,共12页
发展非电活性分子的活体电化学分析方法,对于解析这些物质在生理过程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综述从三种分析策略出发,简要介绍了最近活体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1)设计和筛选高选择性配体,通过将特异性的化学反应转换... 发展非电活性分子的活体电化学分析方法,对于解析这些物质在生理过程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综述从三种分析策略出发,简要介绍了最近活体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1)设计和筛选高选择性配体,通过将特异性的化学反应转换成电化学信号,发展了新型的非电活性分子的活体分析;2)利用微型孔道里的整流效应,结合特异性配体,建立了非电活性分子的新型分析平台;3)结合微电极阵列技术及同时分析多种输出信号的新型分析模式,实现活体中的多种非电活性物质的同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电活性分子 电化学传感 多分子分析 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成核酸分子工程的生物医学应用
4
作者 曹梦瑶 李丽 裴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7-185,共9页
核酸结构设计因简单的碱基配对法则而获得预测结构的能量支持,且具备更强的折叠合成结构,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核酸碱基的化学多样性缺乏,使得核酸结构在功能上多样性比蛋白质弱,因而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本文聚焦核酸分子工程,尤... 核酸结构设计因简单的碱基配对法则而获得预测结构的能量支持,且具备更强的折叠合成结构,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核酸碱基的化学多样性缺乏,使得核酸结构在功能上多样性比蛋白质弱,因而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本文聚焦核酸分子工程,尤其是对核酸结构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基于核酸结构的空间可寻址性,实现了多种材料在核酸结构上的位点可控的修饰;基于对核酸分子序列的设计,还实现了核酸分子间反应动力学参数的连续微调.此外,设计构建了合成分子化学反应网络、分子机器及核酸基生物材料,并将这种绿色生物材料应用于生物分子识别、生物膜表面工程及生物催化等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核酸分子工程 生物分子识别 细胞表面工程 生物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分子探针合理设计的高选择性长程活体分析
5
作者 王越 张立敏 田阳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27,共11页
发展脑内化学物质的高选择性长期稳定的传感分析方法,对于准确获取脑生理病理过程的动力学信息,精准区分复杂的脑疾病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综述了基于新型电化学探针分子设计的脑内高选择性长程活体分析方面的研... 发展脑内化学物质的高选择性长期稳定的传感分析方法,对于准确获取脑生理病理过程的动力学信息,精准区分复杂的脑疾病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综述了基于新型电化学探针分子设计的脑内高选择性长程活体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1)通过设计并合成新型的O_(2)^(+)、H_(2)S_(n)、Ca^(2+)、K^(+)等的特异性有机分子探针,合理将特异性化学信号转换为高选择性的电化学信号,建立了系列高选择性的非电化学活性分子的活体电化学分析策略;(2)系统研究了传统Au-S键、Au-Se键、Au-C≡C键三种分子组装方式的界面电化学行为差异,优化并建立了基于Au-C≡C功能化的高稳定性电化学传感界面,发展了高选择性、长期稳定的Fe^(2+)实时活体分析方法;(3)通过合理地将高稳定分子组装策略和抗生物污染界面相结合,制备了高选择性高稳定性的可逆型Ca^(2+)微电极阵列,实现了脑中风模型下鼠脑中不同脑区Ca^(2+)长达60天的实时追踪,以及癫痫模型下不同脑区四种离子(Ca^(2+)、Na^(+)、K^(+)及pH)的动态实时成像及动力学分析。最后,该综述针对目前脑活体分析时神经递质、氨基酸等重要生理物质的多脑区实时分析的难点及移动清醒动物的无线传感分析策略进行了简要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界面 识别分子 高稳定性 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复合材料辅助小分子代谢物的质谱半定量分析及鉴定
6
作者 曹婷 舒伟康 万晶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5-131,共7页
利用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DMSN)作为载体,将金、银纳米颗粒均匀负载在其表面,制备了DMSN@Ag/Au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MALDI)基质.该基质可实现高灵敏度小分子代谢物分析,检测限为0.005 mg/mL.该基质具有较好的... 利用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DMSN)作为载体,将金、银纳米颗粒均匀负载在其表面,制备了DMSN@Ag/Au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MALDI)基质.该基质可实现高灵敏度小分子代谢物分析,检测限为0.005 mg/mL.该基质具有较好的检测重现性,并提供自身的Au+信号作为信号参比,从而提高定量分析准确度.此外,DMSN@Ag/Au可诱导分析物发生Ag+加和,辅助代谢物鉴定.该基质有望作为新一代的多功能MALDI基质,为临床质谱分析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 小分子检测 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 等离子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语法理论的高中化学教材图像分析工具构建研究
7
作者 李昊伟 占小红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19,43,共7页
现有化学教材图像研究工具缺乏系统分析教材图像视觉元素和构图原则的视角。基于视觉语法理论,设计符合高中化学教材图像特征的图像分析工具,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的图像为例加以说明,最后提出工具使用建议。
关键词 视觉语法理论 高中化学教材 图像分析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第五范式中的合作新模式:基于交叉科学哲学的考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晶 李玉宏 姜雪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54,共16页
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作为第五种科研范式,被认为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智能产业变革中的关键。我国正大力推进科研范式变革,交叉合作成为第五范式主流。如何结合机器学习等技术和传统的理论驱动模式作出新发现?合作团队如何融合过程机... 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作为第五种科研范式,被认为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智能产业变革中的关键。我国正大力推进科研范式变革,交叉合作成为第五范式主流。如何结合机器学习等技术和传统的理论驱动模式作出新发现?合作团队如何融合过程机制模型和纯数据模型?从节约交叉合作的认知与交流成本出发,如何高效地促进成功的科学研究?本文甄别了第五范式中的认识论问题,提出一种分析学科交叉的哲学框架:交叉合作而不融合。该框架不仅考虑了交叉合作的认知成本与认知韧性,还涵盖了研究者的组织交流成本与认知身份认同。进而,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人工智能驱动化学研究为例,分析和阐明了这种合作新模式,以期能够为科学政策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 机器学习 学科交叉 科学政策 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实验的STEM项目——设计检测Co2+浓度的技术方案 被引量:13
9
作者 田润 丁伟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3-47,共5页
从化学实验视角出发,设计了主题为“设计检测Co2+浓度的技术方案”STEM项目,展示了该项目的开发和活动的实施过程。该项目围绕工程问题,以图像比色法为技术核心,将化学定量实验技能、比色法原理与信息技术中信息的数字化及Excel软... 从化学实验视角出发,设计了主题为“设计检测Co2+浓度的技术方案”STEM项目,展示了该项目的开发和活动的实施过程。该项目围绕工程问题,以图像比色法为技术核心,将化学定量实验技能、比色法原理与信息技术中信息的数字化及Excel软件操作、数学函数模型的知识相融合,有利于培养信息时代背景下高中生利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 项目学习 化学实验 图像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硝基苯酚在普鲁士蓝掺杂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杜艳芳 郑亚楠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9-793,共5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普鲁士蓝掺杂铜修饰电极(Cu/PB/GC),利用循环伏安、计时电量和电化学阻抗法研究3-硝基苯酚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此修饰电极显著提高了3-硝基苯酚的还原峰电流,电极反应在界面传质为线性扩散控制,扩散... 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普鲁士蓝掺杂铜修饰电极(Cu/PB/GC),利用循环伏安、计时电量和电化学阻抗法研究3-硝基苯酚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此修饰电极显著提高了3-硝基苯酚的还原峰电流,电极反应在界面传质为线性扩散控制,扩散系数D为1.64×10~6cm^2/s,传递系数a为0.249,此电极可用来快速检测3-硝基苯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硝基苯酚 普鲁士蓝掺杂铜 电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娟 吴敏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22,共7页
以CNKI的核心期刊中涉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论文为样本数据,在对可视化知识图谱和文献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热点: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发展和培养机制、测量及评价、影响因素研究。最后进行研究总结,并对该... 以CNKI的核心期刊中涉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论文为样本数据,在对可视化知识图谱和文献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热点: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发展和培养机制、测量及评价、影响因素研究。最后进行研究总结,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延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主题、开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专题研究、重视化学教师核心素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未来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K-12工程教育研究热点、主题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
12
作者 占小红 周旦旦 符吉霞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26,共8页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SCI-E、SSCI引文数据库为文献样本来源,筛选出近30年来国外K-12工程教育研究领域共计263篇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梳理出国外K-12工程教育研究的发展脉络与热点问题。研究表明,国外K-12工程教育研究的...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SCI-E、SSCI引文数据库为文献样本来源,筛选出近30年来国外K-12工程教育研究领域共计263篇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梳理出国外K-12工程教育研究的发展脉络与热点问题。研究表明,国外K-12工程教育研究的发展可分为初步发展期、稳步发展期和缓慢发展期;形成了“整合视角下的K-12工程教育”“K-12工程教育的属性与形式”“K-12工程教育模式与教师专业发展”“K-12工程学习与学生素养发展”四个研究主题;据此对我国K-12工程教育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K-12 国外 综述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化学教材探究性习题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青 陈颖萍 陈寅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0-84,共5页
在界定探究性习题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分析,提炼出探究性习题的分析框架。依据框架分析了现行4版初中化学教材中的探究性习题并梳理出此类习题的特征,以期获得对初中化学教材探究性习题编制的启示。
关键词 化学教材 探究性习题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高考与化学教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占小红 吴敏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7,共5页
2017年11月26日《化学教学》杂志举办"新高考与化学教学"学术研讨会,来自浙江、上海等地的专家、学者和一线化学教师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和探讨。介绍了会议概况以及主题报告涉及的内容,分析和阐述了化学新高考的政策内... 2017年11月26日《化学教学》杂志举办"新高考与化学教学"学术研讨会,来自浙江、上海等地的专家、学者和一线化学教师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和探讨。介绍了会议概况以及主题报告涉及的内容,分析和阐述了化学新高考的政策内容、课程建设、教学转型、评价改革等方面,藉此分享会议中有价值的理念、思想、观点和经验方法,以促进有关化学新高考的学术研讨和教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 化学教学 课程设置 教学评价 会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新型化学电池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束婷婷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3-96,共4页
描述了一般电池的基本结构以及新型化学电池的性能指标,从寻找高效电极材料、电解质添加剂、改进电池结构等角度,分析了新型化学电池开发的基本思路,结合各类新型电池的托点及用途,预测了21世纪电池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新型化学电池 高效电池 电池结构优化 开发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研究中的结构模型:理论化与科学理解的工具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晶 姜雪峰 《哲学分析》 CSSCI 2023年第6期153-166,194,共15页
模型的本质和功能是科学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前沿科学研究中科学家重点关注的对象。模型的表征、解释和预测等功能得到了诸多讨论,而对科学家在真实的科学实践中如何构建、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模型的哲学考察,并不多见。以分子轨道... 模型的本质和功能是科学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前沿科学研究中科学家重点关注的对象。模型的表征、解释和预测等功能得到了诸多讨论,而对科学家在真实的科学实践中如何构建、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模型的哲学考察,并不多见。以分子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的发现和应用为例,可以从化学实践中建模者与模型使用者的角度分析模型的功能,提出并论证,理想化简化的化学结构模型在化学实践中的认知德性,除了对现实世界进行表征、解释和预测,还体现在两个方面:化学模型作为沟通科学理解的工具和模型使用者利用它进行理论推理的工具。简化模型既可提高理论的可理解性,还可促进科学家以卓有成效的方式使用这些理论,并用于探索性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模型 计算模型 霍夫曼 科学实践哲学 科学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戊烷热裂解和催化裂解反应特征研究
17
作者 李芳 张鹏鹤 +2 位作者 王怡然 刘月明 何鸣元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3-900,共8页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探究了温度500~700℃区间内正戊烷热裂解与催化裂解之间的竞争关系。结果显示,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引入可显著提升正戊烷裂解反应活性。当反应温度低于600℃时,正戊烷裂解主要遵循碳正离子机理进行催化裂解,反应路径...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探究了温度500~700℃区间内正戊烷热裂解与催化裂解之间的竞争关系。结果显示,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引入可显著提升正戊烷裂解反应活性。当反应温度低于600℃时,正戊烷裂解主要遵循碳正离子机理进行催化裂解,反应路径涵盖单分子质子化裂解、负氢离子转移反应、β裂解,以及环化、脱氢芳构化等副反应。调控该反应路径是提高正戊烷裂解过程乙烯、丙烯收率的关键。基于此,探究了分子筛催化剂拓扑结构及酸量对正戊烷催化裂解反应路径的调控作用。FER分子筛能有效抑制氢转移等副反应,以正戊烷的单分子质子化裂解反应为主。MFI分子筛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在温度为550℃、质量空速(MHSV)为3.78 h^(-1)条件下,正戊烷转化率达到90.55%。降低ZSM-5分子筛酸量能够有效抑制产物烯烃的转化反应,提高了产物烯烃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戊烷 热裂解 催化裂解 分子筛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转化过程中的氢转移反应
18
作者 李芳 王怡然 +2 位作者 张鹏鹤 刘月明 何鸣元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83-2504,共22页
绿色碳科学已成为碳中和的科学基础。烃转化过程中的C-C键和C-H键的演变贯穿于碳循环全过程。C-C键演变过程中,必然伴随着C-H键的断裂和形成,即该过程中也同时存在氢转移反应。本文聚焦于烃转化过程中的氢转移反应,从氢转移反应的机理... 绿色碳科学已成为碳中和的科学基础。烃转化过程中的C-C键和C-H键的演变贯穿于碳循环全过程。C-C键演变过程中,必然伴随着C-H键的断裂和形成,即该过程中也同时存在氢转移反应。本文聚焦于烃转化过程中的氢转移反应,从氢转移反应的机理、氢转移反应的调控和氢转移反应在产物导向生成的烃转化过程中的应用三个维度进行了评述,并从氢转移反应的视角,展望了不同碳资源(化石资源、生物质资源、废塑料资源和CO_(2)资源)在其高效转化中的合理角色(氢受体/氢供体),提出生物质和水作为潜在的可持续氢供体,将在绿色碳科学指导下的未来能源体系构建中发挥核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碳科学 烃转化 氢转移反应 氢受体 氢供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电池专业学生学习行为与教学优化
19
作者 姚海曼 刘亚威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5-648,共4页
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高校电池专业学生学习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并据此优化教学策略。通过收集和处理大量学生的学习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学习行为分析模型。学生学习行为与个人背景、学习环境和教学方法存在显著关联。基于此,... 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高校电池专业学生学习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并据此优化教学策略。通过收集和处理大量学生的学习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学习行为分析模型。学生学习行为与个人背景、学习环境和教学方法存在显著关联。基于此,提出一系列教学策略优化建议,并提出针对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体系以及个性化学习路径等策略,以期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为电池专业教育提供参考和启示,也为其他专业的教学优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分析 电池专业 学习行为 教学策略 高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概念视角下初中科学分科教材内容构建研究——以“稳定与变化”为例
20
作者 李月媚 邱伟光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3,共6页
科学跨学科概念已成为综合和分科科学的共同目标。阐述跨学科概念“稳定与变化”的基本内涵和学科关联,对初中人教版科学分科教材中“稳定与变化”的有关内容展开构建分析,发现分科教材中“稳定与变化”的内容构建模式主要有四种,学科... 科学跨学科概念已成为综合和分科科学的共同目标。阐述跨学科概念“稳定与变化”的基本内涵和学科关联,对初中人教版科学分科教材中“稳定与变化”的有关内容展开构建分析,发现分科教材中“稳定与变化”的内容构建模式主要有四种,学科核心概念独立发展为最主要的构建模式,教材中跨学科概念的融入与落实仍有待改进。基于跨学科概念的四大构建模式分析跨学科概念构建的现存问题,并据此提出科学分科教材落实跨学科概念的编写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概念 科学分科教材 内容构建 稳定与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