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磁共振成象中的磁化率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先球 边明华 +1 位作者 谢海滨 邬学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5-60,共6页
利用自制的微成象系统,在7T的主磁场下,测量了模型样品的核磁共振图象中磁化率引起的失真。观察到图象的失真随频率编码梯度场强度的增大而减弱,对不同的成象脉冲序列,场梯度回波序列所产生的失真最大,自旋回波序列其次,双相位编... 利用自制的微成象系统,在7T的主磁场下,测量了模型样品的核磁共振图象中磁化率引起的失真。观察到图象的失真随频率编码梯度场强度的增大而减弱,对不同的成象脉冲序列,场梯度回波序列所产生的失真最大,自旋回波序列其次,双相位编码的脉冲序列则能完全消除磁化率效应引起的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率效应 核磁共振成象 双相位编码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NMR数据研究多肽序列的计算机自动分析
2
作者 黄永仁 周建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8-43,共6页
本文描述一个自动执行软件,它是根据核磁共振COSY,NOESY,TOCSY和ZQSY或DQSY的数据进行核磁共振谱的归属以及蛋白质内残基序列自动分析。比较了一些方法的优缺点最后用来计算γTGF-α修筛16肽的序列及归属。
关键词 谱归属 蛋白质序列 多肽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卷积中信息的丢失及其弥补 被引量:2
3
作者 卓宗亮 沈卫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92-196,共5页
提出一种解决二维卷积中信息丢失的方法。理论研究表明二维非中心点评估的卷积整数是一些确定的中心点的卷积整数的线性组合。求解出一系列非中心点评估的卷积整数,以保证处理二维数据阵时不会发生信息丢失的情况。本文还讨论了二维非... 提出一种解决二维卷积中信息丢失的方法。理论研究表明二维非中心点评估的卷积整数是一些确定的中心点的卷积整数的线性组合。求解出一系列非中心点评估的卷积整数,以保证处理二维数据阵时不会发生信息丢失的情况。本文还讨论了二维非中心点卷积整数的对称性和整套卷积参数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丢失 信息弥补 卷积整数 线性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a_2Cu_3O_7磁取向粉末中Cu的NMR和NOR研究
4
作者 董正超 邬学文 +4 位作者 徐曙 许亮 李鲠颖 边明华 张惠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4期33-41,共9页
制备了YBa_2Cu_3O_7的磁取向粉末样品,在室温下(293K)对Bo∥C轴和B_0⊥C轴两种情况下,测量了Cu(Ⅰ)和Cu(Ⅱ)的NMR谱和NQR谱.通过分析,求得Cu(Ⅰ)和Cu(Ⅱ)的各向异性电场强度梯度、奈特位移和Cu(Ⅱ)的各向异性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
关键词 磁取向粉末 YBACUO CU NMR NQ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a_2Cu_3O_7中Cu的NQR自旋晶格弛豫研究
5
作者 董正超 徐曙 +1 位作者 边明华 邬学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2期37-40,共4页
在室温至77K范围内,测量了YBa_2Cu_3O_7高T_c超导体中Cu的核四极共振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磁化矢量的增长服从单指数规律,自旋晶格弛豫主要由于磁偶极相互作用.弛豫时间与温度的关系,在T.以上可近似用T_1T^(0.5)=常数拟合,在T.以下,未观... 在室温至77K范围内,测量了YBa_2Cu_3O_7高T_c超导体中Cu的核四极共振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磁化矢量的增长服从单指数规律,自旋晶格弛豫主要由于磁偶极相互作用.弛豫时间与温度的关系,在T.以上可近似用T_1T^(0.5)=常数拟合,在T.以下,未观察到经典BCS超导体的弛豫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体 高TC CU NQR 自旋晶格驰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氮固体物质的核四极共振远程探测仪 被引量:7
6
作者 李鲠颖 夏小建 徐学诚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8-372,共5页
本文介绍一台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14N核四极共振远程探测仪。它利用脉冲傅立叶变换技术,将获得的核自由感应衰减信号或回波信号进行相干累加以提高信噪比。整个系统分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前者由射频脉冲放大器(有效值功率输出约3... 本文介绍一台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14N核四极共振远程探测仪。它利用脉冲傅立叶变换技术,将获得的核自由感应衰减信号或回波信号进行相干累加以提高信噪比。整个系统分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前者由射频脉冲放大器(有效值功率输出约300W)、探头、接收机和IBM—PC机构成。后者由PC机上的脉冲序列程序和数字信号处理程序组成。利用这台谱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四极共振 固体物质 远程 探测仪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研究聚氧乙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物的界面相互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姚叶锋 杨光 陈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31-534,392,共5页
采用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碳谱对聚氧乙烯 ( PEO) /纳米二氧化硅 ( Nano-Si O2 )复合物体系的相态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运动进行了研究 ,发现随着复合物中 Si O2 含量增加 ,PEO结晶度明显降低 ,且 PEO非晶区的分子运动受到明显约束 ... 采用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碳谱对聚氧乙烯 ( PEO) /纳米二氧化硅 ( Nano-Si O2 )复合物体系的相态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运动进行了研究 ,发现随着复合物中 Si O2 含量增加 ,PEO结晶度明显降低 ,且 PEO非晶区的分子运动受到明显约束 ,基于对 PEO非晶区及 Si O2 颗粒表面羟基质子的自旋 -自旋弛豫行为的分析 ,提出了复合物的界面模型以及 Si O2 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氧乙烯 纳米二氧化硅 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 界面相互作用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氢键相互作用与链结构关系的变温溶液氢谱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秋瑾 陈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28-730,共3页
用变温溶液核磁共振氢谱研究了不同组成的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在二甲亚砜溶液中的氢键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乙烯醇单元中羟基的信号随温度升高而线性地向高场位移 ,且不同的三单元组中羟基信号的位移速率不同 。
关键词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氢键相互作用 链结构 变温溶液高分辨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重建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谢海滨 邬学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7-70,共4页
快速傅立叶变换(FFT)要求数据点位于直角坐标晶格点上,实际情况中有些方法数据点分布不能满足FFT的要求。不精确的插值算法将引入数据缺陷,限制了快速傅立叶变换的适用范围。该文采有网格算法,选取适当的卷积函数,并对非均... 快速傅立叶变换(FFT)要求数据点位于直角坐标晶格点上,实际情况中有些方法数据点分布不能满足FFT的要求。不精确的插值算法将引入数据缺陷,限制了快速傅立叶变换的适用范围。该文采有网格算法,选取适当的卷积函数,并对非均匀采样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用FFT重建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重建算法 FFT 图像重建 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形脉冲激发轮廓的快速测量
10
作者 吴先球 边明华 +1 位作者 张惠 平邬学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7-50,共4页
利用脉冲梯度场技术,可采用自旋回波或梯度加波方法在单次或数次实验中获得高分辨的反映相位特性的特形脉冲激发轮廓。实验测量的关键在于准确确定回波汇集时间。由于脉冲梯度场的不完善,实验测量中任何回波时间确定的偏差将造成激发... 利用脉冲梯度场技术,可采用自旋回波或梯度加波方法在单次或数次实验中获得高分辨的反映相位特性的特形脉冲激发轮廓。实验测量的关键在于准确确定回波汇集时间。由于脉冲梯度场的不完善,实验测量中任何回波时间确定的偏差将造成激发轮廓的线性相位误差。该文利用相位预补偿方法对实验测量的细节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形脉冲 激发轮廓 脉冲梯度场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R自扩散研究脂肪酸与α-环糊精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徐旻 张惠平 陈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901-1904,共4页
用脉冲梯度场 NMR测量自扩散系数的方法研究了乙酸、丙酸和丁酸与α-环糊精在低于临界浓度条件下的相互作用 .研究发现 ,3种脂肪酸的扩散系数均随着环糊精含量增加而减小 ,其减小趋势与烷基的大小有关 ,烷基越大 ,其扩散系数减小越快 .... 用脉冲梯度场 NMR测量自扩散系数的方法研究了乙酸、丙酸和丁酸与α-环糊精在低于临界浓度条件下的相互作用 .研究发现 ,3种脂肪酸的扩散系数均随着环糊精含量增加而减小 ,其减小趋势与烷基的大小有关 ,烷基越大 ,其扩散系数减小越快 .利用测得的扩散系数计算出 3种脂肪酸和环糊精形成复合物的平衡常数 ,发现平衡常数随烷基链增长而增大 ,该结果与 2 D-ROESY( Rotating Frame Overhauser Effect Spec-troscopy)谱均表明 ,在脂肪酸与α-环糊精相互作用过程中 ,烷基与环糊精内腔的疏水相互作用起主导作用 ,不同脂肪酸和α-环糊精的结合比均为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Α-环糊精 扩散系数 疏水相互作用 平衡常数 NMR自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时间对多壁纳米碳管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庆华 严军国 +2 位作者 徐敏 张惠平 陈群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2,共4页
利用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酸在超声条件下对多壁碳管(MWNT)进行氧化和切短,使碳管表面产生羧基和羟基等官能团。利用透射电镜(TEM)、电阻测定和1HNMR实验研究了碳管的长度、体积电阻率、总体氢含量等随氧化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氧化时间... 利用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酸在超声条件下对多壁碳管(MWNT)进行氧化和切短,使碳管表面产生羧基和羟基等官能团。利用透射电镜(TEM)、电阻测定和1HNMR实验研究了碳管的长度、体积电阻率、总体氢含量等随氧化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氧化时间为10h时,既可以切短碳管和在碳管表面引入较多的活性基团,同时又能较好地保留碳管的原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氧化 透射电镜 核磁共振 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下聚乙烯及其共聚物的相结构动态变化
13
作者 吴玮 陈群 +1 位作者 杨光 徐种德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18-322,共5页
采用固体高分辨13CCP/MAS方法跟踪测量了熔融淬火的聚乙烯样品及冷冻抽干的乙烯共聚物样品的相态结构在室温下随时间的变化,通过计算机拟合,观察到两种样品中的单斜晶、斜方晶、中间相以及非晶区的相对含量都随时间发生了明... 采用固体高分辨13CCP/MAS方法跟踪测量了熔融淬火的聚乙烯样品及冷冻抽干的乙烯共聚物样品的相态结构在室温下随时间的变化,通过计算机拟合,观察到两种样品中的单斜晶、斜方晶、中间相以及非晶区的相对含量都随时间发生了明显变化的现象,并对该现象产生的机制给予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乙烯共聚物 相结构 固体高分辨碳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对一甲氧苯基)卟啉氧钒(Ⅳ)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14
作者 方美宇 周家茵 +2 位作者 周世光 綦尤训 卓宗亮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07-111,共5页
在丙酸溶剂中合成了一种新的大环配合物四—(对—甲氧苯基)卟啉氧钒(Ⅳ)[tetra-(P-me-thoxyphenyl)porphyrinoxovana dium(Ⅳ),T(P-OCH_3)PPVO],进行了元素分析和差热-热重分析,测定了其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确定... 在丙酸溶剂中合成了一种新的大环配合物四—(对—甲氧苯基)卟啉氧钒(Ⅳ)[tetra-(P-me-thoxyphenyl)porphyrinoxovana dium(Ⅳ),T(P-OCH_3)PPVO],进行了元素分析和差热-热重分析,测定了其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对称性及立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物化学 氧钒配合物 卟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O·V_2O_5玻璃的^(51)VNMR研究
15
作者 徐曙 邬学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2,共2页
本文应用了核磁共振方法研究了XNa_2O·(1-X)V_2O_5玻璃的结构。结果表明,X≤0.25时,玻璃由V_2O_5和NaV_2O_8结构单元组成;0.25≤X≤0.50时,由NaV_3O_8和NaVO_3结构单元组成;X>0.50时,由NaVO_3和Na_3VO_4结构单元组成。
关键词 氧化物玻璃 核磁共振 玻璃结构 VNMR Na2O.V2O5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