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全球治理与太平洋岛国地区主义的发展
被引量:8
- 1
-
-
作者
陈晓晨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亚太研究中心
北京外国语大学太平洋研究中心
-
出处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9-136,159,160,共20页
-
基金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带一路”建设2016年专项课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太平洋方向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BR2016-07)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太平洋岛国非殖民化研究”(批准号:19BSS044)资助。
-
文摘
近年来,太平洋岛国地区主义的发展给这个长期在国际舞台上处于边缘地位的地区带来了新变化。2008年以来的全球治理进程凸显了金融与发展治理、气候治理和海洋治理三大重点议题,出现了“小集团化”、民主化和网络化三大趋势,推动了太平洋岛国以地区集体外交机制实现共同利益,提升了太平洋岛国在地区事务中的自主权,塑造了新时期的太平洋岛国地区身份认同,促进了太平洋岛国地区主义的发展。通过对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改革和太平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集团的创建进行案例研究,本文考察了全球治理在改革既有地区组织和创建新地区机制两个方面的作用,认为全球治理进程通过太平洋岛国在气候变化、海洋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治理议题上的利益表达最终对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改革产生了影响,驱动了太平洋岛国“联合自强”,推动了太平洋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集团、太平洋岛国发展论坛、机制化了的《瑙鲁协定》缔约国、首席贸易顾问办公室、成为正式国际组织的美拉尼西亚先锋集团等新的地区机制的兴起。
-
关键词
全球治理
太平洋岛国
地区主义
南太平洋
可持续发展
-
Keywords
global governance
Pacific Island Countries
regionalism
South Pacif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分类号
D50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
-
题名南太平洋地区界定新论——太平洋岛国何以构成地区
被引量:7
- 2
-
-
作者
陈晓晨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研究部
华东师范大学亚太研究中心
-
出处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1-94,共14页
-
基金
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太平洋岛国论坛发展史研究”(16BSS019)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带一路”建设2016年专项课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太平洋方向建设路径研究”(BR2016-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对南太平洋地区的界定至今众说纷纭,有必要对其进行基于社会科学的再界定。本文应用2016年以来比较地区主义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试图首先建立以地区性界定地区的社会科学原则,以共同的特性、模式化的互动及地区认同作为衡量地区性的三条标准,以地区主义为工具界定南太平洋地区。由于具有共同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性、在南太平洋地区主义进程中形成了机制化的互动、建立并巩固了地区认同,南太平洋地区可以被界定为由目前22个太平洋岛屿政治实体构建的自然和社会空间及政治经济体系,同时并不排斥其他界定方式。这个以太平洋岛国为主体的地区是在地区内外的动态互动中建构形成的,各种复杂因素形成合力,共同塑造了南太平洋地区。
-
关键词
南太平洋
地区性
太平洋岛国
地区界定
地区认同
-
Keywords
the South Pacific
regionness
Pacific Islands Countries
geographical definition
regional identity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