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民国校园刊物的知识生产、情感认同与身份构建:以大夏大学为中心的考察 |
张潇萌
|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重申文化现代性纲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重建刍议 |
黄金城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
3
|
无名者的壮游:风景批评视角下的班宇《逍遥游》 |
汤拥华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莫让“以一带三”沦为“以一代三” |
张心科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关于《庄子·天下》篇成文年代及作者身份、立场问题 |
方勇
刘心宇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算法的限度:人工智能创作的“能”与“不能” |
王峰
王意
|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7
|
金后“院本”流变考 |
张华宇
谭帆
|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8
|
数字图像对传统图文关系的突破及其意义生成 |
陈晓彤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5
|
|
|
9
|
论萧公弼的美学研究方法——兼论其在中国近现代美学史上的地位 |
谭玉龙
朱志荣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
10
|
世界书局、大东书局的通俗文学出版及商业运作 |
石娟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
11
|
患道术之不明:宋徽宗崇道与医学发展 |
孙明
廖莲婷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文学研究融入数学思想方法论 |
陈大康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
13
|
论中国古代美学研究对西方美学的借鉴 |
朱志荣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
14
|
荒原意象与西方文学的精神流变观 |
张岩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2
|
|
|
15
|
从《管子》的论说方式看其语言特色 |
耿振东
|
《重庆社会科学》
|
2007 |
2
|
|
|
16
|
论中国古典小说节奏理论的体系构建 |
邓百意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
17
|
日本近世唐音对杭州话语音史研究的价值 |
赵庸
|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当代德国汉学关于中国认知的元方法论之争 |
范劲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
19
|
谁在允诺梦想——试论《最小说》或“文学之新”的梦想意识形态建构 |
陈夏阳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
20
|
论王充以“胸中之造”为中心的文学创作观 |
李新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