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F框架下认知康复实训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丁忠冰 王彤 +3 位作者 杜瑶瑶 邹玮 刘杰 黄昭鸣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2年第1期54-58,共5页
认知康复是教育康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训活动作为实现认知康复实践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可帮助学生逐渐从理论过渡到临床实践,是提升教育康复人才专业素养和技能的关键过程。本文运用ICF理念与应用方法,根据认知康复总体目... 认知康复是教育康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训活动作为实现认知康复实践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可帮助学生逐渐从理论过渡到临床实践,是提升教育康复人才专业素养和技能的关键过程。本文运用ICF理念与应用方法,根据认知康复总体目标与原则,构建ICF框架下认知康复实训体系的规范化流程与内容,主要包括填写患者基本信息、认知功能障碍筛查、认知功能评估、认知康复计划制订、实施认知康复与认知康复效果评价6部分,其对于完善认知康复教学体系、提升认知康复实训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认知康复人才、促进教育康复行业发展新局面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F 认知康复 实训体系 构建及应用 教育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自然度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萌 戚克敏 +2 位作者 丁忠冰 李媛媛 黄昭鸣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05-509,共5页
言语自然度是言语康复领域值得关注的内容。目前,我国言语康复领域涉及言语自然度的研究极少,对言语自然度的概念、评估及干预技术等内容的认识尚不清楚。本文从言语康复临床应用的角度,综述分析了言语自然度的影响因素、评估与治疗方... 言语自然度是言语康复领域值得关注的内容。目前,我国言语康复领域涉及言语自然度的研究极少,对言语自然度的概念、评估及干预技术等内容的认识尚不清楚。本文从言语康复临床应用的角度,综述分析了言语自然度的影响因素、评估与治疗方法等内容的研究现状,希望引起言语康复专业人员的关注,为言语自然度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自然度 影响因素 评估方法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教育康复人才培养CLP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卢红云 尹敏敏 +1 位作者 庾晓萌 黄昭鸣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4-110,共7页
集教育与康复技能于一身的教育康复人才是受到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双重需要而催生的紧缺型人才,社会需求量具大。而高校在教育康复人才培养方面普遍面临专业师资缺乏,理论课、实验课和社会实践课等教学资源短缺等问题。基于此,文章利用... 集教育与康复技能于一身的教育康复人才是受到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双重需要而催生的紧缺型人才,社会需求量具大。而高校在教育康复人才培养方面普遍面临专业师资缺乏,理论课、实验课和社会实践课等教学资源短缺等问题。基于此,文章利用“互联网+教育”和“互联网+康复”新理念将高校教育康复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验室、实践基地虚拟到云平台,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了集“在线课堂(C)、虚拟实验室(L)、智慧实践基地(P)”三位一体的教育康复人才培养CLP模式,旨在探索一套科学、高效、规模化的教育康复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教育康复人才培养 CLP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障儿童言语可懂度文献分析研究
4
作者 丁忠冰 王家应 +1 位作者 万勤 黄昭鸣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了解助听后听障儿童言语可懂度研究现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以“hearing impairment”“speech intelligibility“”听障儿童“”言语可懂度”等为关键词,借助布尔逻辑运算符在EBSCO、ScienceDirect、中... 目的了解助听后听障儿童言语可懂度研究现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以“hearing impairment”“speech intelligibility“”听障儿童“”言语可懂度”等为关键词,借助布尔逻辑运算符在EBSCO、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国内外期刊数据库进行检索,同时采用文献追踪法补充文献,对符合筛选标准的文献具体研究属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获得听障儿童言语可懂度相关文献101篇,剔除无关文献后,最终获得28篇符合要求的研究文献,外文22篇、中文6篇。从研究数量与起始时间、测试材料、判分者数量、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影响因素等维度进行总结分析,系统述评了研究文献,初步掌握了国内外听障儿童言语可懂度研究现状。结论国外听障儿童言语可懂度研究呈现研究内容和测试材料丰富、研究对象多元化等特点;而国内研究呈现起步晚、测试材料缺乏、研究对象单一等特点。未来研究应在测试内容与工具、不同研究对象特征分析、影响因素等方面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可懂度 听障儿童 人工耳蜗植入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医教结合康复模式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梁伟健 李梦雅 丁忠冰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38-540,共3页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综合康复训练医教结合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丽水市残联康复医院就诊且符合入组标准的66例ASD儿童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综合康复训练医教结合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丽水市残联康复医院就诊且符合入组标准的66例ASD儿童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采用医教结合模式康复训练。采用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第三版)(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3rd edition,PEP-3)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沟通、体能、行为3方面功能变化情况。结果(1)干预前两组儿童沟通、体能、行为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两组儿童3方面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医教结合模式应用于ASD儿童综合康复训练中,有助于其改善其临床症状,提升干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 综合康复训练 医教结合康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康复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证研究
6
作者 刘杰 丁忠冰 +1 位作者 黄昭鸣 李大君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1年第5期382-384,388,共4页
目的探究教育康复混合式教学模式指导下的教学实施方法。方法以最长声时(maximum phonation time,MPT)评估与训练为例,采用单一被试实验设计法,进行教学效果研究。结果个案经过2个月的言语呼吸训练,MPT有极显著变化(P=0.001,P<0.01)... 目的探究教育康复混合式教学模式指导下的教学实施方法。方法以最长声时(maximum phonation time,MPT)评估与训练为例,采用单一被试实验设计法,进行教学效果研究。结果个案经过2个月的言语呼吸训练,MPT有极显著变化(P=0.001,P<0.01)。从回归线变化趋势来看,当延长干预期时,个案的MPT可能继续提升。结论个案的言语呼吸训练有效,说明MPT作为言语呼吸功能测试的有效指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证明教育康复混合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云平台 教育康复 混合式教学 最长声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S-CLP”模式下教育康复专业教材建设实践探索 被引量:3
7
作者 丁忠冰 张奕雯 +1 位作者 万勤 黄昭鸣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0年第6期456-458,共3页
教材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要素,已成为教育康复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与应用载体。目前,高校教育康复专业教材建设存在知识内容滞后、偏重理论讲授、出版形式传统单一等问题。本研究立足高校“S-CLP”模式,引导教育康复专业教材体系建设... 教材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要素,已成为教育康复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与应用载体。目前,高校教育康复专业教材建设存在知识内容滞后、偏重理论讲授、出版形式传统单一等问题。本研究立足高校“S-CLP”模式,引导教育康复专业教材体系建设,满足教育康复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标准、理论教学、实验操作和临床实训需求,以期提升教育康复人才规模化培养,促进教育康复行业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LP”模式 教育康复专业 教材建设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岁儿童颜色命名能力特征研究
8
作者 罗滔 郑禹英 +3 位作者 曾元香 李映辉 丁忠冰 刘杰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1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湖南省2~6岁儿童常见颜色命名能力,了解不同年龄与性别儿童颜色命名能力的发展规律,为特殊儿童的颜色命名认知筛查及康复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借助图片命名与认知能力评估与康复训练仪颜色命名测试模块,按分层整群抽样原则对... 目的通过分析湖南省2~6岁儿童常见颜色命名能力,了解不同年龄与性别儿童颜色命名能力的发展规律,为特殊儿童的颜色命名认知筛查及康复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借助图片命名与认知能力评估与康复训练仪颜色命名测试模块,按分层整群抽样原则对湖南省1276名2~6岁儿童进行测试,采用多元方差分析进行年龄与性别的差异比较。结果(1)不同年龄儿童在颜色命名得分上有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性别儿童在颜色命名得分上无显著差异(P>0.05),且年龄与性别无交互效应(P>0.05);(2)不同年龄儿童颜色命名数量存在年龄发育规律,以百分位数P10和P75作为筛查不同年龄儿童发育迟缓与正常的界值点;(3)不同年龄儿童颜色命名顺序存在年龄发育特征,基本色易于习得,混合色较难掌握。结论2~6岁儿童颜色命名能力发展存在显著年龄界值差异,且有一般习得顺序,可指导儿童颜色学习活动与颜色认知障碍儿童的早期筛查与干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6岁儿童 颜色命名能力 特征 康复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