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对于现代思想的一些批评以及古今对话的建言
1
作者
胡晓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0,共2页
人文学术与当代社会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从晚清以来,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只不过新世纪以来,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文学术又面临新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讲,人文学术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在今天有了重新总...
人文学术与当代社会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从晚清以来,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只不过新世纪以来,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文学术又面临新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讲,人文学术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在今天有了重新总结、重新提炼的机缘,中国经验的理论提炼成为一种迫切需求。从消极意义上来考虑,人文学术面临的压力空前巨大,不仅来自社会意识形态,而且来自学术体制内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学术
当代社会
互动关系
中国经验
学术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严子陵到黄公望:富春江的文化意象--《富春山居图》的前传及其展开
被引量:
9
2
作者
胡晓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28,167,共14页
黄公望为何要画富春江?《富春山居图》为何画了多年?根据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跋几乎同时撰写的另一题跋,黄氏心中"富春江"的涵义应与诗歌传统相关。从宋代的《严陵集》与明代的《钓台集》这两部重要的"富春江"...
黄公望为何要画富春江?《富春山居图》为何画了多年?根据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跋几乎同时撰写的另一题跋,黄氏心中"富春江"的涵义应与诗歌传统相关。从宋代的《严陵集》与明代的《钓台集》这两部重要的"富春江"文学总集中,可以看出,始于东汉高士严子陵的传说如何成为富春江传写不衰的核心价值,而谢灵运、沈约、孟浩然、李白的山水文学如何凝聚意象、奠定传统,造成"文本化山水"(The Textual Landscape),引发了后世以美启真、以诗证理的丰富话语;宋代范仲淹给予严子陵的新论述,即道德主体的自觉及其理学化的山水。在异族统治的新格局下,黄公望以其杰作重新诠释了富春江意象,将"士与君如何相处"的传统焦虑进一步"去问题化",同时也将伦理主体的自觉进一步"去主体化",变成"士如何在此世与自己相处、与宇宙相处"的新问题。虽君、士双遣,人我俱化,然大音希声,宝相庄严,完成富春江意象的点睛之笔。结论是,并非《山居图》是否实写严子陵,而是二者之间的神似,即道高于势,确立中国士的尊严。这是传统知识人的大心结。《山居图》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价值,亦由此而更有意义。惟其如此,方能真正打通思想史与艺文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春山居图》
富春江
黄公望
严子陵
文化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对于现代思想的一些批评以及古今对话的建言
1
作者
胡晓明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中文系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0,共2页
文摘
人文学术与当代社会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从晚清以来,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只不过新世纪以来,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文学术又面临新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讲,人文学术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在今天有了重新总结、重新提炼的机缘,中国经验的理论提炼成为一种迫切需求。从消极意义上来考虑,人文学术面临的压力空前巨大,不仅来自社会意识形态,而且来自学术体制内部。
关键词
人文学术
当代社会
互动关系
中国经验
学术体制
分类号
F1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严子陵到黄公望:富春江的文化意象--《富春山居图》的前传及其展开
被引量:
9
2
作者
胡晓明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中文系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28,167,共14页
文摘
黄公望为何要画富春江?《富春山居图》为何画了多年?根据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跋几乎同时撰写的另一题跋,黄氏心中"富春江"的涵义应与诗歌传统相关。从宋代的《严陵集》与明代的《钓台集》这两部重要的"富春江"文学总集中,可以看出,始于东汉高士严子陵的传说如何成为富春江传写不衰的核心价值,而谢灵运、沈约、孟浩然、李白的山水文学如何凝聚意象、奠定传统,造成"文本化山水"(The Textual Landscape),引发了后世以美启真、以诗证理的丰富话语;宋代范仲淹给予严子陵的新论述,即道德主体的自觉及其理学化的山水。在异族统治的新格局下,黄公望以其杰作重新诠释了富春江意象,将"士与君如何相处"的传统焦虑进一步"去问题化",同时也将伦理主体的自觉进一步"去主体化",变成"士如何在此世与自己相处、与宇宙相处"的新问题。虽君、士双遣,人我俱化,然大音希声,宝相庄严,完成富春江意象的点睛之笔。结论是,并非《山居图》是否实写严子陵,而是二者之间的神似,即道高于势,确立中国士的尊严。这是传统知识人的大心结。《山居图》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价值,亦由此而更有意义。惟其如此,方能真正打通思想史与艺文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
《富春山居图》
富春江
黄公望
严子陵
文化意象
Keywords
Painting of Dwelling in Fu-chun Mountains
Fu-chun River
HUANG Gong-wang
YAN Ziling
cultural images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对于现代思想的一些批评以及古今对话的建言
胡晓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严子陵到黄公望:富春江的文化意象--《富春山居图》的前传及其展开
胡晓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