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研究
被引量:
39
1
作者
周灿
曾刚
+2 位作者
王丰龙
司月芳
宓泽锋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1-671,共11页
采用国家知识产权局1985~2013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联合申请发明专利信息数据,借助Ucinet、ArcGIS、Stata等分析工具,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网络特征、结构、演化、绩效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知名高校和大型企业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
采用国家知识产权局1985~2013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联合申请发明专利信息数据,借助Ucinet、ArcGIS、Stata等分析工具,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网络特征、结构、演化、绩效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知名高校和大型企业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网络重要的科学知识源和技术知识源,也是创新合作优先连接主体,与美国跨国公司、西欧中小企业是创新网络科技知识源的特点不同;(2)创新网络呈现"核心-边缘"模式,创新网络结构的"小世界网络"特征越来越明显;(3)本市、境外是创新合作最重要的空间载体,地理邻近有助于隐性知识交流,在国内合作创新网络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技术邻近是促成境外合作创新的重要基础,进一步验证了Bathelt等学者倡导的关系经济地理学假说;(4)提高网络地位、占据结构洞位置能够提升主体创新绩效;(5)创新网络内部作用机理的地域差异明显,网络结构根植性对发达地区创新一般有负面影响,地理邻近对发达地区创新主体的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但地理邻近却有利于欠发达中西部地区创新主体间的隐性知识交流,有助于创新绩效的提高。因而,应引入"网络资本"来分析网络主体的创新绩效,弥补中心地理论中基于规模等级分析主体创新能力的传统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网络
网络结构
创新绩效
电子信息产业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尺度下长江经济带物流联系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29
2
作者
宓泽锋
曾刚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79-1088,共10页
借助从货运网站上抓取的2015年水路货运、公路货运、铁路货运、航空货运OD数据55 623条,基于物质流的视角,采用回归分析,对长江经济带物流联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货运网络总体上呈现东部发达、西部...
借助从货运网站上抓取的2015年水路货运、公路货运、铁路货运、航空货运OD数据55 623条,基于物质流的视角,采用回归分析,对长江经济带物流联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货运网络总体上呈现东部发达、西部落后格局,阶梯状发展特征显著,上海龙头作用显著,省会城市地位突出。(2)从影响因子来看,空间尺度越大,规律性越强。航空货运受地区间物流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差异的深刻影响,而水路货运主要受地区间转运能力差异影响、陆路货运受多种要素综合影响显著。(3)为助推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建议东、中部地区注重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协同作用,着力提升区域运输效率。对地形崎岖的西部地区而言,应合理开发和搭配水运和少数空运中心,改善交通区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物流联系
货运网络
转运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雄安新区战略是破解“环京津贫困带”的抓手
被引量:
6
3
作者
孙斌栋
陈玉
《区域经济评论》
2017年第5期67-71,共5页
"环京津贫困带"问题的破解关系到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以往文献从多个方面阐述了"环京津贫困带"的形成原因,而本文则发现京津冀核心城市对周边地区产生的"集聚阴影"效应是"环京津贫困带"形成的...
"环京津贫困带"问题的破解关系到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以往文献从多个方面阐述了"环京津贫困带"的形成原因,而本文则发现京津冀核心城市对周边地区产生的"集聚阴影"效应是"环京津贫困带"形成的重要原因。在此背景下,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采取"以地为主"的政策,构建新的增长极,实施城市群层面的多中心空间战略。针对中国13大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实证研究也证明多中心是城市群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要抓住雄安新区建设机会,使之成为破解"环京津贫困带"问题的空间载体。为此提出三个方面的思考:第一,雄安新区的成功与多中心战略能否提高整个区域的绩效密切相关;第二,雄安新区需要进行科学定位,摆脱对北京的依赖,成为一个独立的中心城市;第三,雄安新区发展要将坚持政府积极引导和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环京津贫困带
集聚阴影
雄安新区
多中心空间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研究
被引量:
39
1
作者
周灿
曾刚
王丰龙
司月芳
宓泽锋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出处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1-671,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ZD&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071093
+1 种基金
41371147)
德国科学基金会(LI 981/8-1 AOBJ:595493)资助~~
文摘
采用国家知识产权局1985~2013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联合申请发明专利信息数据,借助Ucinet、ArcGIS、Stata等分析工具,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网络特征、结构、演化、绩效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知名高校和大型企业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网络重要的科学知识源和技术知识源,也是创新合作优先连接主体,与美国跨国公司、西欧中小企业是创新网络科技知识源的特点不同;(2)创新网络呈现"核心-边缘"模式,创新网络结构的"小世界网络"特征越来越明显;(3)本市、境外是创新合作最重要的空间载体,地理邻近有助于隐性知识交流,在国内合作创新网络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技术邻近是促成境外合作创新的重要基础,进一步验证了Bathelt等学者倡导的关系经济地理学假说;(4)提高网络地位、占据结构洞位置能够提升主体创新绩效;(5)创新网络内部作用机理的地域差异明显,网络结构根植性对发达地区创新一般有负面影响,地理邻近对发达地区创新主体的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但地理邻近却有利于欠发达中西部地区创新主体间的隐性知识交流,有助于创新绩效的提高。因而,应引入"网络资本"来分析网络主体的创新绩效,弥补中心地理论中基于规模等级分析主体创新能力的传统做法。
关键词
创新网络
网络结构
创新绩效
电子信息产业
中国
Keywords
innovation networks
network structure
innovative performanc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hina
分类号
F129.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尺度下长江经济带物流联系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29
2
作者
宓泽锋
曾刚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出处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79-1088,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6YFC05027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071093,41371147)资助~~
文摘
借助从货运网站上抓取的2015年水路货运、公路货运、铁路货运、航空货运OD数据55 623条,基于物质流的视角,采用回归分析,对长江经济带物流联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货运网络总体上呈现东部发达、西部落后格局,阶梯状发展特征显著,上海龙头作用显著,省会城市地位突出。(2)从影响因子来看,空间尺度越大,规律性越强。航空货运受地区间物流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差异的深刻影响,而水路货运主要受地区间转运能力差异影响、陆路货运受多种要素综合影响显著。(3)为助推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建议东、中部地区注重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协同作用,着力提升区域运输效率。对地形崎岖的西部地区而言,应合理开发和搭配水运和少数空运中心,改善交通区位。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物流联系
货运网络
转运能力
Keywords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logistics linkage
freight network
transport capacity
分类号
F50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雄安新区战略是破解“环京津贫困带”的抓手
被引量:
6
3
作者
孙斌栋
陈玉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出处
《区域经济评论》
2017年第5期67-7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研究"(4147113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中国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研究"(16JJD790012)
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共建上海全球城市目标导向下的长三角协同发展研究"(2014BCK003)
文摘
"环京津贫困带"问题的破解关系到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以往文献从多个方面阐述了"环京津贫困带"的形成原因,而本文则发现京津冀核心城市对周边地区产生的"集聚阴影"效应是"环京津贫困带"形成的重要原因。在此背景下,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采取"以地为主"的政策,构建新的增长极,实施城市群层面的多中心空间战略。针对中国13大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实证研究也证明多中心是城市群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要抓住雄安新区建设机会,使之成为破解"环京津贫困带"问题的空间载体。为此提出三个方面的思考:第一,雄安新区的成功与多中心战略能否提高整个区域的绩效密切相关;第二,雄安新区需要进行科学定位,摆脱对北京的依赖,成为一个独立的中心城市;第三,雄安新区发展要将坚持政府积极引导和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相结合。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环京津贫困带
集聚阴影
雄安新区
多中心空间战略
Keywords
Beijing-Tianjin-Hebei Mega Region
Poverty Belt around Beijing and Tianjin
Agglomeration Shadow
Xiongan New Area
Polycentric Spatial Strategy
分类号
F061.6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研究
周灿
曾刚
王丰龙
司月芳
宓泽锋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尺度下长江经济带物流联系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宓泽锋
曾刚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雄安新区战略是破解“环京津贫困带”的抓手
孙斌栋
陈玉
《区域经济评论》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