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园长的幼儿园自我评估观及其实践样态——一项对13名京沪园长认识的主题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琳
刘昊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4,共14页
自我评估是幼儿园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引擎,也是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重点与难点。对于园长有关自我评估认识的探讨,是一个重要的前置性问题。本研究以京沪两地13位园长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结构化深度访谈,通过主题分析法...
自我评估是幼儿园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引擎,也是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重点与难点。对于园长有关自我评估认识的探讨,是一个重要的前置性问题。本研究以京沪两地13位园长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结构化深度访谈,通过主题分析法深入探析园长对自评主体、常态化自评机制以及自评与外评关系等问题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从组织架构、标准制定、自评实施和结果运用四个维度分析了自评实践的不同样态,尝试构建出不同发展水平园所自评的阶段性理论构想。最后,本研究从激发园所自主性与自我意识、探索现代治理改革以及完善持续改进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自我评估
园长
自我评估观
实践样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幼小衔接中的多主体协同:现状调查与路径建议
被引量:
20
2
作者
黄瑾
王双
+1 位作者
陈清莲
王垚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多元利益主体的协同育人是迈向高质量幼小衔接的重要路径。我国幼小衔接教育实践经历了从幼儿园单向衔接到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的转变,并在多元主体协同的进程之中不断展开探索。本研究针对幼小衔接中的多主体协同实践状况,借鉴帕森斯...
多元利益主体的协同育人是迈向高质量幼小衔接的重要路径。我国幼小衔接教育实践经历了从幼儿园单向衔接到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的转变,并在多元主体协同的进程之中不断展开探索。本研究针对幼小衔接中的多主体协同实践状况,借鉴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对来自全国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7.6万名家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开展了一项大规模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当前“幼—小—家”互动方式以单向信息传递为主,缺乏权力平等的对话与合作;保障多主体协同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尤以幼小课程与教学衔接制度最弱;各主体的教育观念与儿童发展期望存在差异,适度学习与超前学习并存。搭建平台重塑多主体互动的权力格局,政策驱动为多主体协同提供制度保障,多方参与构筑资源以共享观念与目标,是形成多主体协同育人的互动格局与文化模式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小衔接
多主体协同
社会行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百廿年我国学前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历史演进与展望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莉
周兢
刘宝根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35,共13页
学前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本研究基于口述史和文献资料,梳理我国学前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百廿年的演进历程,将其分为清末学前教育的早期引进与模仿、民国时期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学习与吸纳、中华人民共...
学前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本研究基于口述史和文献资料,梳理我国学前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百廿年的演进历程,将其分为清末学前教育的早期引进与模仿、民国时期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学习与吸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全盘苏化”与对外交流的中断、改革开放后走向国际舞台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双向交流与经验输出五个阶段。研究发现,演进历程中的特点表现为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交流、从局部交流到全面融入、从单一形式到多元合作以及从单向引进走向双向交流与经验输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应注重讲好中国故事、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与国情、积极开展国际学前教育研究与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并做好学前教育的对外援助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历史演进
时代展望
口述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师主体在幼小双向衔接中的实践特征、现实困境与协同路向——基于11省市幼-小教师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
9
4
作者
黄瑾
田方
+2 位作者
乔慧
张萌
俞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2,共12页
幼小衔接是儿童适应社会和未来教育的关键环节,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是确保双向有效衔接、支持儿童顺利过渡的重要参与主体。本研究基于多主体协同参与幼小衔接的视角,采用问卷法对11省市的9872名幼儿园教师和7411名小学教师展开幼小衔...
幼小衔接是儿童适应社会和未来教育的关键环节,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是确保双向有效衔接、支持儿童顺利过渡的重要参与主体。本研究基于多主体协同参与幼小衔接的视角,采用问卷法对11省市的9872名幼儿园教师和7411名小学教师展开幼小衔接理念与实践调研。结果发现,幼-小教师在衔接观念和认识上存在冲突,在课程与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中呈现不一致性,面临合作信念薄弱、协作实施率低、外部保障有限、内在认识不足等现实困境。研究从建立基于儿童立场的双向衔接共识、实现课程与教学的纵向连续、搭建互动平台、形成支持性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促进幼-小教师主体协同支持儿童顺利过渡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衔接
幼儿园教师
小学教师
现实困境
协同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园长的幼儿园自我评估观及其实践样态——一项对13名京沪园长认识的主题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琳
刘昊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婴幼儿教养研究院
首都
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学院
出处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4,共14页
基金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监测专项“基于改进科学的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自我评价研究”(编号:2022-02-012-BZPK01)。
文摘
自我评估是幼儿园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引擎,也是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重点与难点。对于园长有关自我评估认识的探讨,是一个重要的前置性问题。本研究以京沪两地13位园长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结构化深度访谈,通过主题分析法深入探析园长对自评主体、常态化自评机制以及自评与外评关系等问题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从组织架构、标准制定、自评实施和结果运用四个维度分析了自评实践的不同样态,尝试构建出不同发展水平园所自评的阶段性理论构想。最后,本研究从激发园所自主性与自我意识、探索现代治理改革以及完善持续改进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幼儿园自我评估
园长
自我评估观
实践样态
Keywords
self-evaluation
kindergarten leaders
perspectives on self-evaluation
practical models
分类号
G617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幼小衔接中的多主体协同:现状调查与路径建议
被引量:
20
2
作者
黄瑾
王双
陈清莲
王垚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婴幼儿教养研究院
出处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国家一般课题“多主体协同的幼小衔接支持系统及运行机制研究”(编号:BHA210122)。
文摘
多元利益主体的协同育人是迈向高质量幼小衔接的重要路径。我国幼小衔接教育实践经历了从幼儿园单向衔接到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的转变,并在多元主体协同的进程之中不断展开探索。本研究针对幼小衔接中的多主体协同实践状况,借鉴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对来自全国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7.6万名家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开展了一项大规模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当前“幼—小—家”互动方式以单向信息传递为主,缺乏权力平等的对话与合作;保障多主体协同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尤以幼小课程与教学衔接制度最弱;各主体的教育观念与儿童发展期望存在差异,适度学习与超前学习并存。搭建平台重塑多主体互动的权力格局,政策驱动为多主体协同提供制度保障,多方参与构筑资源以共享观念与目标,是形成多主体协同育人的互动格局与文化模式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幼小衔接
多主体协同
社会行动理论
Keywords
transitions from preschool to school
multistakeholder collaboration
Social Action Theory
分类号
G619.2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G629.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百廿年我国学前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历史演进与展望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莉
周兢
刘宝根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婴幼儿教养研究院
浙江
师范大学
杭州
幼儿
师范
学院
出处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35,共13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21ECNU-YYJ027)。
文摘
学前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本研究基于口述史和文献资料,梳理我国学前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百廿年的演进历程,将其分为清末学前教育的早期引进与模仿、民国时期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学习与吸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全盘苏化”与对外交流的中断、改革开放后走向国际舞台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双向交流与经验输出五个阶段。研究发现,演进历程中的特点表现为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交流、从局部交流到全面融入、从单一形式到多元合作以及从单向引进走向双向交流与经验输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应注重讲好中国故事、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与国情、积极开展国际学前教育研究与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并做好学前教育的对外援助与支持。
关键词
学前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历史演进
时代展望
口述史
Keywords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historical evolution
outlook on the era
oral history
分类号
G619.2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师主体在幼小双向衔接中的实践特征、现实困境与协同路向——基于11省市幼-小教师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
9
4
作者
黄瑾
田方
乔慧
张萌
俞畅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婴幼儿教养研究院
陕西
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2,共12页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多主体协同的幼小衔接支持系统及运行机制研究”(BHA210122)。
文摘
幼小衔接是儿童适应社会和未来教育的关键环节,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是确保双向有效衔接、支持儿童顺利过渡的重要参与主体。本研究基于多主体协同参与幼小衔接的视角,采用问卷法对11省市的9872名幼儿园教师和7411名小学教师展开幼小衔接理念与实践调研。结果发现,幼-小教师在衔接观念和认识上存在冲突,在课程与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中呈现不一致性,面临合作信念薄弱、协作实施率低、外部保障有限、内在认识不足等现实困境。研究从建立基于儿童立场的双向衔接共识、实现课程与教学的纵向连续、搭建互动平台、形成支持性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促进幼-小教师主体协同支持儿童顺利过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双向衔接
幼儿园教师
小学教师
现实困境
协同路向
Keywords
two-way coordination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practical difficulties
collab-orative ways
分类号
G612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园长的幼儿园自我评估观及其实践样态——一项对13名京沪园长认识的主题分析
李琳
刘昊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幼小衔接中的多主体协同:现状调查与路径建议
黄瑾
王双
陈清莲
王垚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百廿年我国学前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历史演进与展望
张莉
周兢
刘宝根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教师主体在幼小双向衔接中的实践特征、现实困境与协同路向——基于11省市幼-小教师的实证调查
黄瑾
田方
乔慧
张萌
俞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