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单智能体到多智能体:大模型智能体支持下的激励型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昌勤 钟益华 +2 位作者 王希哲 韩中美 魏同权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56,共13页
大模型与智能代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大模型智能体成为教育领域中实现教与学提质增效的重要新工具。基于大模型智能体的功能定位差异,单一智能体虽然已能够针对各类教与学任务提供诸如内容生成、智能反馈与评估等支持,但单智能体的交... 大模型与智能代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大模型智能体成为教育领域中实现教与学提质增效的重要新工具。基于大模型智能体的功能定位差异,单一智能体虽然已能够针对各类教与学任务提供诸如内容生成、智能反馈与评估等支持,但单智能体的交互特点、功能属性具有较高同质性,在促进深层次认知发展方面存在一定局限。相比之下,多智能体能够通过模拟多种教育主体角色,提升学习互动的多样性和深度,进而实现更为个性化和深度的学习体验。鉴于智能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应用主要依靠学习者自发性,为了保障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本研究基于ARCS动机模型分别设计基于单智能体与多智能体的激励型学习活动方案,并面向英语阅读场景开展了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发现:基于多智能体的激励型学习活动相较单智能体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在推理、评价与应用方面的学习成绩,具有更强的学习动机,且有效促进了其深层次认知发展,尤其是抽象与概括能力。研究证明了多智能体在支持学生深度学习中的价值,为未来进一步探讨多智能体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多智能体 ARCS动机模型 激励型学习活动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实践”教育学:构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典型样本——“新基础教育”研究30年暨“生命·实践”教育学派20年研讨会议综述
2
作者 张凯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9-187,共9页
在建设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背景下,扎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田野30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不仅推动了基础教育学校的整体转型性变革,更为“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了丰富素材与实证基础。而作为中国本土原... 在建设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背景下,扎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田野30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不仅推动了基础教育学校的整体转型性变革,更为“生命·实践”教育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了丰富素材与实证基础。而作为中国本土原创的“生命·实践”教育学,则以回应时代呼唤与理论创新为深厚土壤,持续坚守培养时代新人的价值追求,始终秉承“以成人促成事”与“以成事促成人”的辩证“成人·成事·成学”逻辑,致力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的深度融合,通过范式原创与学术贡献,推动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与现代化。直面智能时代的挑战与机遇,“生命·实践”教育学将通过理论创新、生命自觉与文化融合等关键机制,擘画学派建设的未来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实践”教育学 “新基础教育”研究 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支持的多智能体:技术路径、教育应用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31
3
作者 吴永和 姜元昊 +1 位作者 陈圆圆 张文轩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5,共13页
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多智能体系统以其协作、分布式和自适应的优势成为解决教育难题的新途径。本研究分析了多智能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演化历程,聚焦其在教育领域的源点,并从领域、结构和场景三个角度,探讨多智能体系统教育应用的形... 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多智能体系统以其协作、分布式和自适应的优势成为解决教育难题的新途径。本研究分析了多智能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演化历程,聚焦其在教育领域的源点,并从领域、结构和场景三个角度,探讨多智能体系统教育应用的形态演化。在技术层面,本研究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多智能体系统,构建了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体“眼—脑—手”三维能力框架,并提出了多智能体系统智能性提升的内外双循环框架。在教育应用方面,本研究阐述了多智能体系统教育应用的多重角色,包括促进知识管理的百科全书型智能体、促进协作交互的智能学伴型智能体、促进学习规划的教学助手型智能体和促进学科教学的专业教师型智能体等,探讨了多智能体系统在教育应用与跨文化体系适应中的潜力。多智能体系统的教育应用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如何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如何避免负面影响、如何实现与传统教育方法优势互补等。针对这些挑战,本研究提出融合教学要素、对接数字基座、变革教育范式、加强安全伦理隐私保护等对策,以期重塑多智能体教育生态,引领其稳健前行。本研究可为促进智能化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新思路,为推动教育数字化和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智能体 大语言模型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育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中的ChatGPT:教学能力诊断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贺樑 应振宇 +1 位作者 王英英 孙文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2-176,共15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引发教育领域的深层变革。作为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新一代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GPT因强大的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引发广泛关注和使用。但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教育领域在接纳它的同时,尤其要关注其是否会对学生产...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引发教育领域的深层变革。作为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新一代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GPT因强大的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引发广泛关注和使用。但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教育领域在接纳它的同时,尤其要关注其是否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为调查ChatGPT目前所具备的教学能力,华东师范大学智能教育研究院组织了ChatGPT在教学能力方面的诊断研究。6名教师和9名学生通过118个问题800轮询问,发现:ChatGPT目前尚不具备独立辅导学生的能力,但已可作为教师日常工作能力提升的好助手。教师应尽快接触、学习、使用通用人工智能工具,了解其潜在的风险,并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面对和使用通用人工智能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教育 诊断研究 教学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教育场景下的算法歧视:潜在风险、成因剖析与治理策略 被引量:26
5
作者 倪琴 刘志 +1 位作者 郝煜佳 贺樑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3-100,共8页
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场景中应用的不断深化,智能教育以其个性化、定制化等独有优势改变了当下的教育格局,但智能教育也面临着算法歧视的潜在风险,如教育结果的单一化、加剧教育不公平、学习结果两极分化、人机交互加深偏见等。同时,在智... 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场景中应用的不断深化,智能教育以其个性化、定制化等独有优势改变了当下的教育格局,但智能教育也面临着算法歧视的潜在风险,如教育结果的单一化、加剧教育不公平、学习结果两极分化、人机交互加深偏见等。同时,在智能教育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过程中,设计团队存在思维定势、机器学习的偏差、交互式决策的危机等问题使算法歧视的成因更为多样化。而解决对智能教育系统中存在的算法歧视问题,需从促进多主体共同参与,构建多元评价标准,以及通过技术赋能等三方面落实治理策略。具体到技术治理,可根据时间维度划分为三阶段治理,即在事前加强数据歧视检测,在事中建立可解释、可审查的算法优化机制,在事后坚持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教育 算法歧视 教育公平 风险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向善: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应用监管探研——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术规范研究(三) 被引量:5
6
作者 倪琴 贺樑 +2 位作者 王英英 白庆春 吴永和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3-41,共9页
人工智能应用与未成年人之间的和谐共生是当前亟待完成的任务。由于未成年人正处于认知、心理塑造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成长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多监管和关注。针对当前人工智能应用监管中存在的风险和挑战,文章从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应用... 人工智能应用与未成年人之间的和谐共生是当前亟待完成的任务。由于未成年人正处于认知、心理塑造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成长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多监管和关注。针对当前人工智能应用监管中存在的风险和挑战,文章从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应用监管框架顶层设计出发,提出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应用监管善治路径。监管框架顶层设计以尊重人类的自主能力为核心,提升未成年人的能动性,优化监督机制,具体包括监管内涵、技术原则和组成要素。监管善治路径从以未成年人为中心的人工智能应用监管技术体系的构建出发,探索提升场景多样化评测机制,完善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应用监管制度,参与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应用监管国际规则制定,开展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应用监管社会实验研究。通过研究框架和善治实施路径的构建,以期为面向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技术规范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应用监管 未成年人 安全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转什么,怎么转 被引量:444
7
作者 袁振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1,共11页
教育数字化不仅是对教育的赋能,更是对教育的变革和重塑。由于教育数字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教育数字化转型并不像在许多其他领域那样取得了令人期待的成果。教育数字化转型到底转什么、怎么转,在学者、决策者和公众的认知中,普遍存在一... 教育数字化不仅是对教育的赋能,更是对教育的变革和重塑。由于教育数字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教育数字化转型并不像在许多其他领域那样取得了令人期待的成果。教育数字化转型到底转什么、怎么转,在学者、决策者和公众的认知中,普遍存在一些困惑甚至误解。厘清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十分必要。教育数字化与其他领域数字化的根本不同在于,教育活动不是物与物的联系,而是人与人的联系,教育数字化不仅不能替代人,而且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是通过人、依靠人、为了人,以是否促进了人的发展为衡量标准。当前教育数字化的重点任务是创新教育场景,开发数字资源,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国家数字教育平台能级,以数字化思维治理教育数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教育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治理体系下县域落实立德树人的行动逻辑与运作机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志 梁晨曦 彭年强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4-59,90,共7页
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总体上对落实立德树人具有决定作用。聚焦到基础教育领域,在“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下,需要将立德树人的工作融入区域推进教育治理体系改革发展的进程,要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制度体系建设作为健全立德树人... 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总体上对落实立德树人具有决定作用。聚焦到基础教育领域,在“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下,需要将立德树人的工作融入区域推进教育治理体系改革发展的进程,要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制度体系建设作为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工作主线,把握多元治理格局、弹性法治思维、行政行为转变三大行动逻辑,建立教育治理体系中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环节、治理结果四大要素的运作机制,推动教育治理方式的变革以及高质量育人成果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实立德树人 治理体系 制度建设 行动逻辑 运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跨境数据保护成熟度研究:以面向欧盟区域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齐佳音 池雅琼 刘峰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1-130,120,共11页
[研究目的]跨境流动已成为国际贸易谈判的焦点议题。以欧盟为代表的各主体为积极应对数据跨境安全问题,纷纷出台数据保护立法。在此背景下,作为掌握海量数据的企业对于数据的跨境安全传输问题更是责无旁贷。[研究方法]通过提出企业跨境... [研究目的]跨境流动已成为国际贸易谈判的焦点议题。以欧盟为代表的各主体为积极应对数据跨境安全问题,纷纷出台数据保护立法。在此背景下,作为掌握海量数据的企业对于数据的跨境安全传输问题更是责无旁贷。[研究方法]通过提出企业跨境数据保护成熟度评估工具,来研究企业面向欧盟区域的数据保护问题。根据数据隐私管理标准发展三阶段内容以及能力成熟度等理论,结合GDPR区域监管要点及企业跨境数据保护管理实践,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41个三级指标的企业涉欧跨境数据保护成熟度评估模型。[研究结论]将该模型运用于GDPR 19个经典案例及国内3个典型行业,验证了评估体系的有效性,并最终获得所选行业面向欧盟区域的跨境数据保护成熟度评估概况,为我国企业的跨境数据保护合规自评提供了有利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数据 数据保护 成熟度评估 能力成熟度 隐私影响评估(PIA) GD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感受功能评估工具的结构、内容与心理测量特性:基于COSMIN和ICF的Scoping综述
10
作者 王晓晓 瞿璐 +3 位作者 王佳欣 赵梅萍 李沐紫 刘巧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83,共12页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框架,系统梳理内感受评估工具,分析其结构、内容特征和心理测量特性。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PubMed、Medline、EBSCO数据库收录的内感受评估工具相关文献;基于ICF框架对评估工具的主要结构...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框架,系统梳理内感受评估工具,分析其结构、内容特征和心理测量特性。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PubMed、Medline、EBSCO数据库收录的内感受评估工具相关文献;基于ICF框架对评估工具的主要结构和内容进行归纳与分析;采用COSMIN方法对评估工具的心理测量学特性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3种评估工具,涉及16篇文献,包括内感受敏感性工具5种、准确性工具4种和意识工具4种。在测量内容上,内感受敏感性工具涵盖范围最广,涉及33项身体功能类目、6项活动和参与类目、1项环境因素类目;内感受准确性工具涵盖内容最少,仅涉及7项身体功能类目、2项活动和参与类目;内感受意识工具涵盖30项身体功能类目、4项活动和参与类目、3项环境因素类目。在心理测量学特性方面,内感受敏感性工具中,身体感知问卷-简版(BPQ-SF)信效度最优(合格率7/8),内感受敏感性问卷(ISQ)次之(合格率6/8);内感受准确性工具多采用标准化测量方式,但信效度验证不足;内感受意识工具信效度合格率均高于5/8,其中内感受多维评估量表(MAIA-1)和身体意识问卷(BAQ)表现优秀(合格率8/8)。结论推荐BPQ-SF和ISQ用于内感受敏感性评估,水负荷试验和心跳追踪任务用于内感受准确性评估,MAIA-1和BAQ用于内感受意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感受 测量工具 敏感性 准确性 意识 心理测量特性 Scoping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先级先验的演化大规模多目标安全博弈框架
11
作者 吴宇鹏 钱鸿 +2 位作者 王为业 张杨文辉 周爱民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8-471,共14页
多目标安全博弈(multi-objective security game,MOSG)旨在同时最优化防御者应对多个异质攻击者获得的收益,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近期提出的基于空间离散化的演化搜索(space discretization based evolutionary search,SDES)框架将... 多目标安全博弈(multi-objective security game,MOSG)旨在同时最优化防御者应对多个异质攻击者获得的收益,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近期提出的基于空间离散化的演化搜索(space discretization based evolutionary search,SDES)框架将MOSG中的带约束的高维阶梯函数优化问题转换为低维组合优化问题,并使用贪心策略解决组合优化任务.虽然SDES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处理大规模MOSG任务,但是SDES难以收敛到大规模MOSG任务对应的最优Pareto前沿上.一方面,SDES的贪心策略的收敛性假设随问题规模扩大而变得愈发难以满足;另一方面,SDES过多的阶段组件(空间离散化、演化优化、评估、解的精炼)存在阶段耦合的风险,即上游组件的优化质量直接影响下游组件的表现.因此,挖掘并利用MOSG任务中被保护对象的优先级(priority)先验知识,旨在提高解的质量并简化SDES框架,从而提出了SDES-P框架.SDES-P重新设计了SDES的核心组件——评估组件,并移除解的精炼组件.具体而言,SDES-P从具有最大资源的不可行解开始,根据被保护对象优先级先验将被保护对象分成2组,优先级较高的一组对象会逐渐释放资源以找到可行解.最后,SDES-P包含了一种结合优先级先验的演化局部搜索策略,增强最终Pareto前沿的质量.分析出SDES-P可保持SDES所具有的样本复杂度低、规模可扩展性强的优势,并且用实验结果表明,无论MOSG任务是否满足收敛假设,SDES-P可以找到相较于SDES收敛性、多样性更优的高质量Pareto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演化安全博弈 STACKELBERG博弈 多目标演化优化 优先级先验 局部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南 被引量:48
12
作者 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南课题组 江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1-134,共14页
我国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起步不久,由于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在课程的性质与目标、教材开发和学业评价等方面仍然面临诸多理论与实践困难。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编写《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南》,从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我国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起步不久,由于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在课程的性质与目标、教材开发和学业评价等方面仍然面临诸多理论与实践困难。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编写《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南》,从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要求、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实施建议等六个方面,构建一套科学开放的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南,为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课程指南 中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国际基础学科计算思维教育发展的策略、方向与启示--《PISA 2022数学框架》之思考 被引量:15
13
作者 崔志翔 徐斌艳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1,共9页
为测评各国对基础教育数字化发展与K-12教育阶段学生数字素养(Digital Literacy)的真实水平,PISA项目组在《PISA 2022数学框架》融入了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教育评估的相关内容,旨在通过评估数学学科中学生计算思维能力表... 为测评各国对基础教育数字化发展与K-12教育阶段学生数字素养(Digital Literacy)的真实水平,PISA项目组在《PISA 2022数学框架》融入了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教育评估的相关内容,旨在通过评估数学学科中学生计算思维能力表现及其教育现状,探索通过学科教育培养计算思维进而发展青少年数字素养的有效途径。《PISA 2022数学框架》的内容,表明了在数学框架中融入计算思维评估的原因与诉求,展示了数学学科中计算思维融入的具体策略,体现了国际学科计算思维教育对基于学科背景下的跨学科教育思维培养的重视,力图从问题解决到数字素养的计算思维教育理念转变,探索基于项目驱动下的21世纪技能培养以及建构技术融入的数字化教学环境等愿景的发展路径。对《PISA 2022数学框架》的分析和解读,可为我国青少年计算思维教育和基础学科教育教学数字化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PISA 2022数学框架 数字素养 学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影响——成长型思维和学业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志 黎佳 梁晨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98,共16页
本研究基于2023年济南参加OECD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的数据,聚焦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影响,并尝试从学生成长型思维和学业焦虑两个视角出发,探讨两个变量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中介机制。研究结... 本研究基于2023年济南参加OECD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的数据,聚焦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影响,并尝试从学生成长型思维和学业焦虑两个视角出发,探讨两个变量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中介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成长型思维都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学业焦虑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产生显著负向影响;(2)成长型思维发挥着显著正向中介作用,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通过成长型思维的中介作用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产生积极促进作用;(3)学业焦虑作为中介变量呈现显著负向中介效应,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通过学业焦虑的中介作用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产生不利影响;(4)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成长型思维和学业焦虑之间显著正向的链式中介作用,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通过影响学生的成长型思维,进而调节学生的学业焦虑水平,最终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产生综合影响。基于实证结果的讨论,本研究针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水平的提升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给予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弱的学生群体更多资源和平台的支持;二是以学校为主阵地,系统建立成长型思维培养的路径机制;三是推进家校联动,共同破解青少年学业焦虑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成长型思维 学业焦虑 社会与情感能力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儿童语言发展评估的进展与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义宾 戴熙玉 +1 位作者 郭少阳 周兢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5,共7页
汉语儿童语言发展评估仍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呈现出3个主要特征:初步建立起以标准化评估和非标准化评估为主要范式的多样化评估框架;评估对象从单一模态走向多模态融合;评估技术从传统迈向人工智能。但与国际研究相比,尚存以下问题:语... 汉语儿童语言发展评估仍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呈现出3个主要特征:初步建立起以标准化评估和非标准化评估为主要范式的多样化评估框架;评估对象从单一模态走向多模态融合;评估技术从传统迈向人工智能。但与国际研究相比,尚存以下问题:语言学发挥的作用不大,极易导致评估走向某种偏颇;本土化评估体系亟待建设;相关数据库还比较匮乏。基于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中国特色汉语儿童语言发展评估体系的3点建议:建立“为儿童而研究儿童语言”的儿童语言学科,发展相关课程与教材,并加强跨学科教学团队建设;转变西式思维,加强汉语儿童语言评估系统的自主研发;拥抱数字时代,建立可共享的汉语儿童语言发展数据库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语言 评估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图多目标追踪的时空数据可视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思程 陈辰 +1 位作者 李晨辉 王长波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9-1300,共12页
时空数据追踪的可视化问题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研究重点在于展示数据的动态细节,并确保轨迹与观测结果的一致性。为此,提出了一种融合深度学习与传统追踪技术的模型,用于执行追踪任务,从而提高可视化的速度和准确度。首先,生成一个... 时空数据追踪的可视化问题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研究重点在于展示数据的动态细节,并确保轨迹与观测结果的一致性。为此,提出了一种融合深度学习与传统追踪技术的模型,用于执行追踪任务,从而提高可视化的速度和准确度。首先,生成一个高质量的柏林噪声数据集并在该数据集上训练了一个多目标追踪模型。其次,提出了双阶段、多模型的深度学习框架来增强对动态场景的分析深度。最后,为了能够连续地展现详尽的追踪信息,提出了一种可以增强追踪信息的视觉效果结合轨迹和矢量场的可视化解决方案。在不同的案例中展示了该方法的有用性和鲁棒性,并从多个方面进行了量化评估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帮助用户在不同场景中理解多目标追踪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数据可视化 深度学习 时空数据 多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似图引导的演化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奕博 钱鸿 +2 位作者 李丙栋 窦亮 周爱民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1,共10页
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是贝叶斯网络推理及应用的基础.搜索高质量的节点序是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的一类重要方法.针对在节点序空间中,搜索高质量节点序存在的难以高效、准确评估解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近似图引导的演化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 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是贝叶斯网络推理及应用的基础.搜索高质量的节点序是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的一类重要方法.针对在节点序空间中,搜索高质量节点序存在的难以高效、准确评估解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近似图引导的演化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算法.首先,该算法利用互信息构建无向近似图;其次,该算法通过结合节点序和无向近似图构造有向图结构,将其贝叶斯信息准则评分作为节点序的适应度来高效评估节点序,并在演化优化的框架下,使用提出的基于Kendall Tau Distance的交叉算子和基于逆度的变异算子搜索最优节点序;最后,将搜索到的最优节点序输入K2算法得到其对应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在4种不同规模网络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收敛时间和准确度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其评分相较于对比算法中的次优解分别提升了10.91%、12.28%、53.96%、10.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网络 结构学习 演化算法 近似图 互信息 K2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基数估计技术综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岳文静 屈稳稳 +1 位作者 林宽 王晓玲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3-427,共15页
基数估计是数据库关系系统查询优化器的基础和核心.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其在数据处理、提取数据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显现出优越的性能.近年来,基于机器学习的基数估计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首先总结了基于机器... 基数估计是数据库关系系统查询优化器的基础和核心.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其在数据处理、提取数据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显现出优越的性能.近年来,基于机器学习的基数估计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首先总结了基于机器学习的技术估计技术的发展现状,其次给出了基数估计的相关概念及其特征编码技术.接着建立了基数估计技术的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基于机器学习的基数估计技术细分为查询驱动、数据驱动和混合模型这3类基数估计技术.然后重点分析了每一类技术的建模流程、典型技术和模型特点,并对其在SQL和NoSQL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讨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基数估计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 基数估计 机器学习 查询优化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批量评估的绿色无梯度优化方法
19
作者 钱鸿 舒翔 +2 位作者 孙天祥 邱锡鹏 周爱民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32-1750,共19页
在基于语言模型即服务的提示词黑盒微调、机器学习模型超参数调节等优化任务中,由于解空间到性能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复杂多变,难以显式地构建目标函数,故常采用无梯度优化方法来实现寻优.解的准确、稳定评估是有效实施无梯度优化方法的... 在基于语言模型即服务的提示词黑盒微调、机器学习模型超参数调节等优化任务中,由于解空间到性能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复杂多变,难以显式地构建目标函数,故常采用无梯度优化方法来实现寻优.解的准确、稳定评估是有效实施无梯度优化方法的关键,完成一次解的质量评估常要求在整个数据集上完整运行一次模型,且优化过程有时需要大量评估解的质量.随着机器学习模型复杂度以及训练样本量的不断增加,准确、稳定的解的质量评估时间成本与计算代价越来越高昂,这与绿色低碳机器学习与优化理念背道而驰.有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批量评估的绿色无梯度优化方法框架(green derivative-free optimization with dynamic batch evaluation,GRACE),基于训练子集的相似性,在优化过程中自适应动态调节评估解时使用的样本量,使得GRACE在保证优化性能的同时,降低优化成本与代价,达到绿色低碳高效的目标.在语言模型即服务提示词黑盒微调、模型超参数优化等实际任务上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与一系列对比方法以及GRACE消融退化版算法进行比较分析,表明了GRACE的有效性、高效性、绿色低碳性.超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了其具备超参数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梯度优化 演化学习 绿色低碳 动态批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时而变:元宇宙阅读时代悄然来临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泽 邓香莲 许鑫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8-116,共9页
技术发展影响人类生活,其中媒介演进将人类阅读从口传时代带入纸媒时代、引领至数字时代,而元宇宙代表的“新媒介”又将开启阅读的新时代。文章梳理阅读研究新转向,从媒介变迁中阅读嬗变视角探讨元宇宙阅读与传统阅读之间的关系;通过对... 技术发展影响人类生活,其中媒介演进将人类阅读从口传时代带入纸媒时代、引领至数字时代,而元宇宙代表的“新媒介”又将开启阅读的新时代。文章梳理阅读研究新转向,从媒介变迁中阅读嬗变视角探讨元宇宙阅读与传统阅读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不同时代阅读之变,阐释元宇宙阅读在阅读内容与创作方式、阅读资源表现形式、感知途径、分享传播与版权保护等方面的证据与特征,提供元宇宙阅读时代已悄然来临的线索。文章既从内容生成、推广传播、公民素养角度提出探索元宇宙时代阅读服务的建议,也从技术、作品与读者角度预判相关风险。元宇宙阅读机遇与风险并存,阅读之变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元宇宙阅读 媒介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