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尿沉渣结晶样本分析
1
作者 邓颖佼 陈军 +5 位作者 王健生 胡刘平 张晴 杜玉珍 王妍 李庆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43-1250,共8页
尿液有形成分(尿沉渣)的分析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医生通过观察尿沉渣中的颗粒、细胞和结晶等成分,可以获取患者泌尿系统健康状况信息,对泌尿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尿沉渣结晶的识别主要依赖于医师在显微镜下观察,存... 尿液有形成分(尿沉渣)的分析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医生通过观察尿沉渣中的颗粒、细胞和结晶等成分,可以获取患者泌尿系统健康状况信息,对泌尿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尿沉渣结晶的识别主要依赖于医师在显微镜下观察,存在费时费力、主观性强、准确性不足等问题。基于图像分析技术的显微尿沉渣图像自动分析研究备受关注,但该类方法仅依赖形态信息对结晶样本进行分类,对于形态相似的结晶样本难以区分、分类准确率低。将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引入到尿沉渣结晶样本的分析中,使用自主研发的显微高光谱成像系统,获取尿沉渣结晶样本的显微高光谱图像数据并进行分析识别。获取了包括草酸钙、胱氨酸、磷酸钙、尿酸以及三联磷酸盐五类尿沉渣结晶样本的显微高光谱数据。在该数据集上训练了支持向量机(SVM)、K最邻近(KNN)、决策树(DT)以及神经网络(NN)四种机器学习分类器模型,对五类尿沉渣结晶样本进行分类。SVM、KNN、DT和NN分类器的五类尿沉渣结晶分类准确率分别达到了0.9598,0.9598、0.9829以及0.9917。研究结果表明,将显微高光谱成像技术用于尿沉渣样本的分析,不仅可以获得尿沉渣结晶样本空间信息,还能提取具有判别性特征的光谱信息,从而可以辅助医生进行尿沉渣结晶分类,为尿沉渣自动化镜检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高光谱成像 光谱分析 机器学习 尿沉渣 尿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内镜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的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鉴别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卓然 张贤达 +17 位作者 曹羽成 张玲 龚婷婷 马烨波 段晓倩 郭康丽 李军 陈媛 张健涛 叶本功 丁进 朱建伟 刘枫 胡端敏 周春华 邹多武 李庆利 陈建刚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8,共8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基于超声内镜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的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的鉴别方法。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435例,采集胃肠道间质瘤(257例)与非胃肠道间质瘤(包括胃平滑肌瘤145例、神经鞘瘤33例)超声内镜图像共3279张,按患者比... 目的建立并验证基于超声内镜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的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的鉴别方法。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435例,采集胃肠道间质瘤(257例)与非胃肠道间质瘤(包括胃平滑肌瘤145例、神经鞘瘤33例)超声内镜图像共3279张,按患者比7∶3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Pyradiomics软件提取肿瘤影像组学特征,并应用主成分分析(PCA)、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极致梯度提升树(XGBoost)、随机森林、递归式特征消除(RFE)算法设计特征筛选方案,基于所选特征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建立模型。通过ROC曲线评估各模型对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的预测效能。结果由最终筛选得到的超声内镜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模型,基于5种特征筛选方案(PCA、PCA+LASSO、PCA+XGBoost、PCA+随机森林、PCA+RFE)建立的预测模型的AUC分别为0.581、0.870、0.874、0.860、0.661。结论PCA+XGBoost的特征筛选方案效果最佳,基于上述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方法鉴别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的模型可用于患者的术前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超声内镜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主成分分析 极致梯度提升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像组学分析的椎弓根螺钉钉道超声智能评估
3
作者 唐天灵 马烨波 +9 位作者 杨桓 叶长青 孔佑进 杨卓畅 周昌 邵杰 孟炳堃 王卓然 陈建刚 陈自强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62-1370,共9页
目的基于影像组学分析提出一种针对椎弓根螺钉钉道超声图像的分类方法,以对钉道完整性进行评估。方法利用4例新鲜尸体的胸腰椎标本预建立50个钉道并获取钉道超声图像,选取2000张图像(钉道完整与破损的样本各1000个),采用五折交叉验证的... 目的基于影像组学分析提出一种针对椎弓根螺钉钉道超声图像的分类方法,以对钉道完整性进行评估。方法利用4例新鲜尸体的胸腰椎标本预建立50个钉道并获取钉道超声图像,选取2000张图像(钉道完整与破损的样本各1000个),采用五折交叉验证的方法将数据集按照4∶1的比例进行随机划分,形成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包含1600个和400个样本)。首先利用大津阈值法找到感兴趣区的最佳半径,然后用pyradiomics提取组学特征,再采用主成分分析算法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分别进行降维和特征筛选,最后分别使用支持向量机(SVM)、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3种机器学习模型和视觉几何组网络(VGG)、残差网络(ResNet)、转换器模型(Transformer)3种深度学习模型对超声图像进行分类。采用准确度对各模型的分类性能进行评估。结果在感兴趣区半径为230像素时,SVM模型的分类准确度最高,为96.25%;而VGG模型的准确度只有51.29%,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ResNet、Transformer模型的准确度分别为85.50%、80.75%、80.17%、75.18%。结论在对椎弓根螺钉钉道超声图像的分类方面,机器学习模型整体上相较于深度学习模型表现更好,其中SVM模型的分类性能最佳,可用于辅助医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置入 超声检查 影像组学 支持向量机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影像的下腔静脉自动识别与定位
4
作者 杨敬涵 陈子叶 +12 位作者 孙景源 曹文 吕朝阳 李硕 李明秋 张普 徐径舟 周昌 杨宇祥 张甫 李庆利 郭瑞君 陈建刚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07-1112,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下腔静脉(IVC)超声影像的IVC自动识别与直径测量方法。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拓扑结构与自动跟踪算法的IVC自动识别与定位方法,采用跟踪方式对数据集进行IVC识别和连续定位,以提高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以超声医师的人工测量结果... 目的探究基于下腔静脉(IVC)超声影像的IVC自动识别与直径测量方法。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拓扑结构与自动跟踪算法的IVC自动识别与定位方法,采用跟踪方式对数据集进行IVC识别和连续定位,以提高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以超声医师的人工测量结果作为金标准,在采集自ICU的18例患者的18组超声数据集上进行测试。结果自动化算法识别准确率为94.44%(17/18),IVC直径自动测量误差在±1.96s(s为标准差)范围内,表明自动测量方法可替代人工测量方法。结论本研究提出的基于拓扑结构与自动跟踪算法的IVC自动识别与定位算法具有较高的识别成功率及IVC直径测量准确性,可以辅助临床医师进行IVC的识别定位与直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图像 下腔静脉 血管识别与定位 自动化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活跃度网络的搜索策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韩定定 柳康 +1 位作者 陈超 陈趣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3-109,共7页
基于具有时变特性与空间特性的空间活跃度网络模型,研究了时变网络中的搜索问题。结合空间活跃度网络的特性,引入了搜索时间、搜索路径长度和等待时间3种搜索策略的评价指标,提出了最大活跃度搜索策略、改进的贪婪搜索策略和最大活跃度... 基于具有时变特性与空间特性的空间活跃度网络模型,研究了时变网络中的搜索问题。结合空间活跃度网络的特性,引入了搜索时间、搜索路径长度和等待时间3种搜索策略的评价指标,提出了最大活跃度搜索策略、改进的贪婪搜索策略和最大活跃度最小距离搜索策略。利用这些策略在空间活跃度网络中进行搜索,研究发现和其他的搜索策略相比,改进的贪婪搜索策略与最大活跃度最小距离搜索策略具有较好的搜索性能,能够很好地适用于这种类型的时变网络,从而优化了目标搜索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网络 活跃度驱动 空间性 搜索策略 最优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域光场增强的量子阱红外探测器(特邀)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畅 王健 +1 位作者 左璇 熊大元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8-89,共12页
量子阱红外探测器是继碲镉汞红外探测器之后又一重要的可以在中、长波段和甚长波段工作的红外探测器件。它在长波红外探测、多色探测及其焦平面技术方面表现出比碲镉汞红外探测器更具特色的优势,对量子阱红外探测器的研究将在很大程度... 量子阱红外探测器是继碲镉汞红外探测器之后又一重要的可以在中、长波段和甚长波段工作的红外探测器件。它在长波红外探测、多色探测及其焦平面技术方面表现出比碲镉汞红外探测器更具特色的优势,对量子阱红外探测器的研究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红外探测器技术的发展。这一探测器的突出优势是其材料均匀性好,制备技术成熟。但是由于量子效率偏低,且无法直接吸收垂直入射红外光,所以需要针对不同的红外探测波段,设计和制备各类光栅或微腔结构来进行光耦合及局域光场增强以有效提升探测器性能。如何更有效提升量子阱红外探测器的光耦合效率,降低暗电流,提高器件工作温度是仍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文中着重介绍和总结了近5年来研究的局域光场增强的新型量子阱红外探测器,从提高探测器光耦合效率、降低器件暗电流和提高工作温度等方面重点讨论各种量子阱红外探测器的新结构和新机理,同时展望了这一探测器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阱红外探测器 表面等离激元 光耦合 局域光场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人体姿态估计和目标检测的学生课堂行为识别 被引量:31
7
作者 王泽杰 沈超敏 +2 位作者 赵春 刘新妹 陈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5-66,共12页
在课堂教学中,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实现学生行为分析自动化,让教师能够高效且直观地掌握学生学习行为投入的情况,为后续优化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干预提供数据支持.构建了学生课堂行为数据集,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数据基础;提出了一种行... 在课堂教学中,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实现学生行为分析自动化,让教师能够高效且直观地掌握学生学习行为投入的情况,为后续优化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干预提供数据支持.构建了学生课堂行为数据集,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数据基础;提出了一种行为检测方法及一套可行的高精度的行为识别模型,利用OpenPose算法提取的人体姿态全局特征,融合YOLO v3算法提取的交互物体局部特征,对学生行为进行了识别分析,提高了识别精度;改进了模型结构,压缩并优化了模型,降低了空间与时间的消耗.选取与学习投入状态紧密相关的4种行为:正坐、侧身、低头和举手进行识别,该检测与识别方法在验证集上的精度达到了95.45%,在课堂上玩手机和书写等常见行为的识别精度较原模型有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行为识别 人体姿态估计 目标检测 计算机视觉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下的新型柔性压阻传感器 被引量:12
8
作者 骆泽纬 田希悦 +5 位作者 范基辰 杨鑫 樊天意 王超伦 吴幸 褚君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9-79,共11页
传感器是能将外部物理激励转换为电信号的核心器件。随着物联网、生物医疗、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传感器的性能与其适用环境的标准愈来愈高,全球的科学技术研究学者在不断地探索各类新型传感器技术。近年来,具有新材料、新结构、... 传感器是能将外部物理激励转换为电信号的核心器件。随着物联网、生物医疗、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传感器的性能与其适用环境的标准愈来愈高,全球的科学技术研究学者在不断地探索各类新型传感器技术。近年来,具有新材料、新结构、高性能的柔性传感器已被广泛报道,其材料选择、结构控制、制备工艺流程等技术不断完备。其中,柔性压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将一系列的外加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性能优异的柔性压阻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高线性度、大测量范围、快速响应和高重复性等特点。传感器的微观结构是决定其性能的主要调控因素。传统的传感器表征测试方法只能静态地测量器件的结构,却无法在器件工作状态下实时地、动态地监测材料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对其电学性能的影响。原位表征测量技术的出现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为进一步提升传感器性能提供了直观的实验支持。与此同时,单一传感器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技术需求,阵列化、智能集成系统成为未来传感器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智能传感系统不仅具备柔性压阻传感器采集信号的功能,还将传感器与设计的集成电路相连,通过电路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传输与处理,使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算法进行计算,完成数据的智能分析与处理,最终将数据传输到终端显示,展示出人体生理健康信息监测所需要的信息与智能化分析结果。本文主要归纳了近年来柔性压阻传感器的智能化进展,结合原位表征技术阐明了柔性压阻传感器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关联机制,探讨了基于柔性压阻传感器的智能系统构筑,最后展望了柔性压阻传感器与多功能智能传感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电子学 压阻传感器 原位表征 智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高分五号高光谱影像悬浮泥沙浓度反演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刘一鸣 张磊 +4 位作者 周梅 梁建 王妍 孙力 李庆利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3-336,共14页
悬浮泥沙浓度是水体监测中极为重要的指标。本论文基于神经网络具有弥补传统经验算法固有误差的潜力,设计并开发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神经网络校正器来对经验反演结果进行二次校正。为了防止在小数据集的情况下出现过拟合问题,采用了特... 悬浮泥沙浓度是水体监测中极为重要的指标。本论文基于神经网络具有弥补传统经验算法固有误差的潜力,设计并开发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神经网络校正器来对经验反演结果进行二次校正。为了防止在小数据集的情况下出现过拟合问题,采用了特殊设计的正则化项。基于高分五号高光谱遥感数据以及在长江口和沿海水域同时收集的悬浮泥沙浓度实地测量结果,研究了4种基线经验模型,并评估了使用神经网络校正器后的精度。在每个基线模型上都测试了神经网络校正器模型的两个典型应用,包括基线模型校正和时间校正。在这两种应用中,结果均表明,经校正的D′Sa模型具有最高的准确性。通过使用基线模型校正,均方根误差从0.1495 g/L降低至0.1436 g/L,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从0.7821降低至0.7580,决定系数从0.6805升高至0.6926。实施时间校正后,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从0.8657降低至0.7817,决定系数从0.6688升高至0.7155。最后,基于神经网络校正器校正后精度最高的模型处理了整幅高分五号高光谱图像。本论文结果为各种经验反演算法提供了一种通用的二次校正方法,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基线模型的固有误差,并且保证了反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校正器 机器学习 高光谱 高分五号卫星 水质 悬浮泥沙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融入用户点击模型Word2Vec查询词聚类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河彬 贺樑 杨静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6-681,共6页
用户查询聚类能够帮助搜索引擎了解当前热点、用户兴趣及需求,在搜索引擎性能优化及定向广告投放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用户查询词长度非常短的特点,提出基于Word2Vec的词向量的用户查询词表示方法.并在Word2Vec的基础上提出CT-Wo... 用户查询聚类能够帮助搜索引擎了解当前热点、用户兴趣及需求,在搜索引擎性能优化及定向广告投放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用户查询词长度非常短的特点,提出基于Word2Vec的词向量的用户查询词表示方法.并在Word2Vec的基础上提出CT-Word2Vec神经网络语言模型.CT-Word2Vec模型不仅利用词汇的上下文信息将词转化成向量,而且还将用户的搜索点击行为融入词向量的学习过程当中.聚类实验结果表明,基于Word2Vec的词向量的查询词表示方法相对于传统的词袋法在熵、纯度衡量指标上有20%到30%的提高.基于CT-Word2Vec的词向量表示方法与Word2Vec相比有2%到4%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询词 聚类 Word2Vec 点击模型 CT-Word2V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概率RDF数据库查询的数据清洗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桢 林欣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6-90,共15页
由于在获取、解析数据的过程中存在误差、干扰等因素,很多领域的数据中存在着不确定性,这已成为影响数据性能的重要因素.概率数据库可以存储不确定数据并且返回带有置信度的查询结果.然而,不确定性的累积和传播会降低查询结果的可用性.... 由于在获取、解析数据的过程中存在误差、干扰等因素,很多领域的数据中存在着不确定性,这已成为影响数据性能的重要因素.概率数据库可以存储不确定数据并且返回带有置信度的查询结果.然而,不确定性的累积和传播会降低查询结果的可用性.因此,有必要降低概率数据库中数据的不确定性.致力于解决在概率RDF(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数据库图查询中如何由众包来提升查询结果的确定性,基本思想是让众包工作者决定由边表示的关系是否正确,以降低整个查询的不确定性.提出了3种不同的算法来选择使查询结果不确定性下降最大的边.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提出的算法,表明不稳定剪枝算法和稳定剪枝算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RDF图 众包 数据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从数字病理切入精准医疗 被引量:7
12
作者 于观贞 陈颖 朱明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1-383,共3页
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于2030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国家癌症中心发布2017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我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相当于平均每天1万人以上被确... 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于2030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国家癌症中心发布2017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我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相当于平均每天1万人以上被确诊为癌症 [1] ,因此癌症患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极为关键。目前,AI已经尝试用于癌症诊疗的各个环节 [2] ,其中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代表是IBM Waston系统、肺小结节筛查大赛、乳腺癌转移淋巴结识别比赛等。在癌症管理的整个链条中,“病理学为医学之本”体现的淋漓尽致,其对肿瘤患者的早筛、诊断、分期、治疗以及预测预后中均起到决定性作用。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病理学在癌症管理中的重要性遭受管理层、临床医师、甚至患者的漠视,致使病理学科在医院和社会中的地位得不到重视和政策性投入,进而有志于从事病理事业的医师青黄不接,这一现象迫切需要病理学从业者寻找精准的应对方案。随着数字病理技术、精准医疗和AI的发展以及全基因组泛癌分析的完成,病理学科在癌症管理中的传统模式正面临巨大变革 [3] ,我们应该积极投入到现代科技发展的滚滚洪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我国病理诊断学水平,在癌症管理中凸显其应有地位,为健康中国2030做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病理 人工智能 精准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方向动态时间规整的无分割手写汉字检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志敏 姚舜奕 熊玉洁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99-3502,共4页
中文文本布局复杂、汉字种类多、书写随意性大,因而手写汉字检测是一个很有挑战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无分割的手写中文文档字符检测的方法。该方法用SIFT定位文本中候选关键点,然后基于关键点位置和待查询汉字大小来确定候... 中文文本布局复杂、汉字种类多、书写随意性大,因而手写汉字检测是一个很有挑战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无分割的手写中文文档字符检测的方法。该方法用SIFT定位文本中候选关键点,然后基于关键点位置和待查询汉字大小来确定候选字符的位置,最后用两个方向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DTW)算法来筛选候选字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无须将文本分割为字符的情况下准确找到待查询的汉字,并且优于传统的基于DTW字符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写汉字检测 无分割 SIFT 动态时间规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样本学习的X光图像违禁物品识别 被引量:3
14
作者 邢琛聪 吕淑静 吕岳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4-210,共7页
自动X光安检是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手段。现有X光违禁物品识别的研究仅针对数据集包含的类别,不能直接应用于未参与训练的类别。数据集各类别的数量不平衡也会影响模型的性能。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样本学习的X光图像违禁物品分... 自动X光安检是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手段。现有X光违禁物品识别的研究仅针对数据集包含的类别,不能直接应用于未参与训练的类别。数据集各类别的数量不平衡也会影响模型的性能。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样本学习的X光图像违禁物品分割方法。模型首先将测试图像与标注的支持图像映射至相同的特征空间,然后度量图像间的像素级相似度与区域级相似度,最后根据特征相似度分割测试图像内违禁物品区域。针对不定数量的支持集图片,采取基于卷积化门控循环单元的操作,将测试图像与不同支持图像的相似度信息融合。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在单张标注图像支持集(1-shot)和5张标注图像支持集(5-shot)情况下的准确率相比现有最优方法分别提高2.0%和2.2%,进一步证明模型具有扩展至新类别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禁品检测 X光图像 图像分割 小样本学习 度量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滤波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廖俊杰 冯耀刚 +3 位作者 万蔡辛 蔡春华 秦明 张志强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69-1680,共12页
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滤波器具有小尺寸、高频、宽频带、高功率容量等特点,符合5G通信系统对射频滤波器的要求,因而成为射频滤波器的研究热点。对FBAR滤波器的结构原理、电路拓扑形式、关键材料和空腔结构方案四个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 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滤波器具有小尺寸、高频、宽频带、高功率容量等特点,符合5G通信系统对射频滤波器的要求,因而成为射频滤波器的研究热点。对FBAR滤波器的结构原理、电路拓扑形式、关键材料和空腔结构方案四个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与研究。首先介绍了FBAR的基本结构、描述了其工作原理,并指出用于衡量性能优劣的两个关键参数——有效压电耦合系数k_(eff)^(2)和品质因数Q。然后概括了FBAR滤波器的电路拓扑形式,并分析了Ladder形式、Lattice形式和Ladder-Lattice组合形式三种电路拓扑形式的特点。随后研究了FBAR滤波器的关键材料——压电材料与电极材料,并进行了性能特性的比较。其次总结了FBAR的空腔工艺制备方案,重点关注硅反面刻蚀型与空气隙型两大类,并给出了对比与讨论。最后对FBAR滤波器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 FBAR滤波器 电路拓扑形式 关键材料 空腔结构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高光谱成像的皮肤黑色素瘤浅表扩散深度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健生 李庆利 +4 位作者 周梅 孙力 胡孟晗 吕岳 褚君浩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9-759,共11页
研究了基于显微高光谱图像的皮肤黑色素瘤浅表扩散深度检测方法.首先使用核最小噪声分割、形态滤波和边缘检测实现颗粒层的分割,然后使用基于特征谱监督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实现恶性黑色素细胞的检测,最后定量化计算了皮肤黑色素瘤的... 研究了基于显微高光谱图像的皮肤黑色素瘤浅表扩散深度检测方法.首先使用核最小噪声分割、形态滤波和边缘检测实现颗粒层的分割,然后使用基于特征谱监督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实现恶性黑色素细胞的检测,最后定量化计算了皮肤黑色素瘤的扩散深度.实验结果表明,可以为皮肤黑色素瘤的浅表扩散提供定量化的参考指标,有利于皮肤黑色素瘤的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肿瘤浅表扩散深度 机器学习 显微高光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椎弓根螺钉钉道超声图像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烨波 邵杰 +9 位作者 杨桓 黄麒铭 邢文宇 叶长青 王卓然 杨明雷 陈锴 李博 陈自强 陈建刚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93-999,共7页
目的探讨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构建的椎弓根螺钉钉道完整性超声图像鉴别与验证方法。方法利用4例新鲜尸体胸腰椎标本预建立钉道50个并获取椎弓根螺钉钉道超声图像,选取800张图像(钉道完整与破损的样本各400个),采用五折交叉验证的方... 目的探讨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构建的椎弓根螺钉钉道完整性超声图像鉴别与验证方法。方法利用4例新鲜尸体胸腰椎标本预建立钉道50个并获取椎弓根螺钉钉道超声图像,选取800张图像(钉道完整与破损的样本各400个),采用五折交叉验证的方法对样本进行数据扩增,得到样本集,建立对超声图像进行智能分析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具体方法如下:首先,采用图像增强的方法得到易于计算机判断和识别的超声图像,然后将图像的纹理特征作为第一类特征,采用SVM模型对完整和破损样本的初始分类模型进行搭建;其次,采用灰度分布得到用于区分前景和背景的阈值T,并通过设计的损失函数得到钉道同心圆的半径R;最后,将同心圆外部图像的熵、方差、对比度、能量、平均绝对偏差作为第二类特征,进行轻微破损样本和完整样本的二次分类模型搭建。采用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F1值、假正率和假负率对分类结果进行评估。结果初始分类的准确度为74.75%,特异度为68.00%,灵敏度为81.50%,F1值为76.35%,假正率为32.00%,假负率为18.50%。二次分类前计算得到阈值T为37,最佳半径R为108像素。二次分类的准确度为94.25%,特异度为91.00%,灵敏度为97.50%,F1值为94.43%,假正率为9.00%,假负率为2.50%。二次分类与初始分类相比准确度提升19.50%。结论基于SVM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能够提高椎弓根螺钉钉道破损超声图像的判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 螺钉置入 超声检查 图像处理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采用双耦合等效跨导增强技术的94 GHz CMOS LNA
18
作者 张凯娟 石春琦 张润曦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6-310,共5页
采用55 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应用于毫米波成像系统的94 GHz低噪声放大器(LNA)。提出一种双耦合等效跨导增强技术,在提高增益的同时,实现良好的宽带输入匹配。使用中和电容技术和共栅管栅端短接技术,进一步提高增益,并保证放大器的高... 采用55 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应用于毫米波成像系统的94 GHz低噪声放大器(LNA)。提出一种双耦合等效跨导增强技术,在提高增益的同时,实现良好的宽带输入匹配。使用中和电容技术和共栅管栅端短接技术,进一步提高增益,并保证放大器的高频稳定性。芯片测试结果表明,LNA的小信号增益最大值达到14.2 dB,3 dB带宽为87.1~95 GHz,噪声系数为6.7dB,输入1 dB压缩点为-13dB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耦合等效跨导增强 低噪声放大器 毫米波 共栅管栅端短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