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社力量帮扶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的联动机制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何姗姗 陈艺华 张姝淼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7,178,179,共15页
现代家庭的儿童保护功能趋向弱化甚至缺失,本研究关注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在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提供福利服务方面如何开展联动工作并优化协同路径,通过分析相关政策文件,并在政策实施地开展参与观察、半结构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总结... 现代家庭的儿童保护功能趋向弱化甚至缺失,本研究关注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在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提供福利服务方面如何开展联动工作并优化协同路径,通过分析相关政策文件,并在政策实施地开展参与观察、半结构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总结地方帮扶经验,借助生态位理论视角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关爱服务生态系统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发现,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三大福利供给主体分别构成了三条生态链主线,通过“政社合作”和“群社协同”两条上行和下行联动路径吸纳各类社会资源并转化为社会服务。其中,专业社会组织处于关键生态位,是各类联动工作的中枢核心;发现报告是联动工作的关键环节,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协作机制。未来应强化专业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实施家庭增权服务,管控伦理风险,推进社会力量的有序联动和社会资源的广泛吸纳,并完善相关儿童福利政策监督反馈机制,以增进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的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社力量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家庭关爱帮扶 联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智能化对社会学的挑战:认识论重构与反思
2
作者 赵晔琴 谭畅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109,159,160,共14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难以全面捕捉并阐释由数字智能化引发的社会变革,进而陷入认识论困境。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将“物”(尤其是智能技术产物)纳入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视野,探索其在社会互动、关系构建中...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难以全面捕捉并阐释由数字智能化引发的社会变革,进而陷入认识论困境。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将“物”(尤其是智能技术产物)纳入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视野,探索其在社会互动、关系构建中的作用。其次,深入剖析数字技术对群体心理的深刻影响,揭示其对社会认知、情感及行为模式的重塑。再者,要强化跨学科合作与交流,促进社会学与自然科学、工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最后,明确界定相关术语的适用范围,建立更加精准、包容的社会学新兴领域的话语体系。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技术普及的当下,社会学应该通过理论创新、方法拓展和议题重构,深入研究数智化带来的新问题和新现象,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智能化 社会学 认识论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专业确信到模糊生成:面向不确定性的社会工作知识生产及其反思 被引量:7
3
作者 文军 方淑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4,180,共12页
“不确定性”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结构性力量和具象化体验,深刻影响着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发展进程,促使社会工作知识生产范式实现了从专业确信到模糊生成的阶段转变。这一不确定性转变体现在知识基础、研究范式、生产主体、生产场域、知识... “不确定性”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结构性力量和具象化体验,深刻影响着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发展进程,促使社会工作知识生产范式实现了从专业确信到模糊生成的阶段转变。这一不确定性转变体现在知识基础、研究范式、生产主体、生产场域、知识结构和知识特性等若干方面。对此,需要以承认不确定性为认知基点,构建以整体表征为知识视角、以复杂叙事为研究范式、以主体赋能为价值指向、以情境实践为行动配置、以多维整合为网络型构、以视域反思为理论内涵的不确定性社会工作知识体系,进而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工作知识范式的深层次革新与多样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不确定性 知识生产 专业确信 模糊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社会何以迈向共同富裕——兼论社会责任消费发展的可能性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吴金海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149,共8页
西方消费社会在根本上是缓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稳定性和实现繁荣增长的一种方法和工具,这使其与共同富裕在短暂地相向而行之后逐渐走向背离。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虽然曾因社会建设的相对滞后出现了消费社会化与共同... 西方消费社会在根本上是缓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稳定性和实现繁荣增长的一种方法和工具,这使其与共同富裕在短暂地相向而行之后逐渐走向背离。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虽然曾因社会建设的相对滞后出现了消费社会化与共同富裕目标之间的暂时性背离的情况,但我国所坚持和强调的共同富裕目标使得我国消费社会与共同富裕之间始终保持目标一致性。在中西方社会共同面临贫富差距和环境问题的当下,这种中西方消费社会的差异,不仅让我们窥见了西方社会责任消费发展既有路径中对“自律市场”的执念及其所导致的显著局限性,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我国在社会责任消费发展问题上所具有的优势,这一优势体现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强国家”传统以及需由国家力量推动的隐性社会责任消费发展的可能性路径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 共同富裕 隐性社会责任消费 道德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制度性嵌入到公共性培育: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情境的转向 被引量:8
5
作者 文军 卢素文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45,共8页
制度性嵌入是当前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常态,但这一介入情境却很容易使社会工作者面临专业自主和承认缺失的问题。为此,我们以东莞理工学院“双工联动、社区育人”项目为案例,运用“承认理论”分析学校社会工作者如何实现介入情境转向和... 制度性嵌入是当前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常态,但这一介入情境却很容易使社会工作者面临专业自主和承认缺失的问题。为此,我们以东莞理工学院“双工联动、社区育人”项目为案例,运用“承认理论”分析学校社会工作者如何实现介入情境转向和效果提升。实践表明,在高校建立学生公共社区后,社会工作者得以打造独立团队,联动和融入学校体系,在学校的组织结构中获得专业自主。在此基础上,学校社会工作者突出以社区为单位的个体团结、强化“情境性”的闭环介入模式,在提供专业服务的过程中取得了学校、学生和社会的多重“承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性嵌入 公共性培育 学校社会工作 介入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性记忆的整体化思考:突发公共事件的集体记忆建构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7,183,共14页
集体记忆的核心在于记忆历史连续性及其社会建构性的动态整合。现代社会公共性突发事件的频繁出现,可以作为集体记忆的源头与节点去审视。围绕集体记忆的建构“能否间断连续”进行思考,可以尝试在“理念-意象”的集体记忆建构框架下,在... 集体记忆的核心在于记忆历史连续性及其社会建构性的动态整合。现代社会公共性突发事件的频繁出现,可以作为集体记忆的源头与节点去审视。围绕集体记忆的建构“能否间断连续”进行思考,可以尝试在“理念-意象”的集体记忆建构框架下,在记忆不同的叙事维度将散点式的记忆碎片整合并类别化,进而整合出具有沿循“勾勒-黏合-构筑”脉络的现代社会公共突发事件集体记忆整体性建构逻辑。同时,在当下不确定性社会以及特定的文化语境下,以整体性为目标进行突发公共事件集体记忆能动性建构和维系,也是现代社会与国家在多重时间维度整合有益经验,以及重构对社会文化结构性认知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记忆 理念 意象 突发公共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性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变革与实践转向 被引量:23
7
作者 文军 刘雨航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31,共12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但在新发展阶段,各类不确定性因素大量滋生,渗透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环境、主体、方式、过程以及结果等层面,致使中国式现代化面临“不确定性”的诸多挑战。社会... 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但在新发展阶段,各类不确定性因素大量滋生,渗透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环境、主体、方式、过程以及结果等层面,致使中国式现代化面临“不确定性”的诸多挑战。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既是以往现代化历程的直接后果,也将作为新的社会现实成为当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变量。但当前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仍以“确定性”思维为主导,不仅传统的现代化理论知识难以解释不断变动的不确定性,也导致在实践层面上难以应对层出不穷的不确定性现象。对此,亟须以“不确定性”挑战为当代观照,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变革和实践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不确定性 理论变革 实践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儿童投资型国家”:我国低生育率的福利逻辑及儿童福利制度的转型升级 被引量:13
8
作者 万国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49,112,共10页
人口问题既是大国兴衰之根本,也是关乎民族兴旺发达与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近年来,伴随着生育率的连年下降,我国在2022年正式迎来人口负增长,低生育率已影响到国家经济社会良性发展,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 人口问题既是大国兴衰之根本,也是关乎民族兴旺发达与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近年来,伴随着生育率的连年下降,我国在2022年正式迎来人口负增长,低生育率已影响到国家经济社会良性发展,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已有的学理研究从五个层面对低生育率的形成原因进行了丰富讨论,但很少深入洞悉这场危机背后的深层福利逻辑,使得生育支持政策难以融入现行社会保障改革中。本研究认为,我国低生育率既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性失衡及对全球社会保障转型共识的忽视密切关联,也与当前儿童福利对象的瞄准失序和儿童福利服务的落地能力不足有关。研究建议,我国在下一阶段应当积极实现从“促生”到“辅育”的全面转向,以“儿童投资型国家”为方向来强化以公民资格为识别标准的儿童福利制度,通过夯实家庭育儿能力及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来避免“低生育率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生育率 儿童福利 儿童投资型国家 生育支持政策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化态度对老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三维数字融入视角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蒋潮鑫 史珈铭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6-128,共13页
为在数字时代推进健康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根据2020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考察了老化态度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保持积极的老化态度能够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具体表现为降低抑郁倾向和提高生活满意度,... 为在数字时代推进健康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根据2020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考察了老化态度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保持积极的老化态度能够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具体表现为降低抑郁倾向和提高生活满意度,这一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和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成立;保持积极的老化态度能够通过推动数字接入、提高数字技能和增进数字效益这三大数字融入维度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保持积极的老化态度能够使得女性、低龄和农村户口老年人获取更多的心理健康收益。由此,未来应当引导老年群体形成积极的老化态度;从数字接入、数字技能和数字效益三大维度提高老年群体的数字融入水平;重视老年群体的内部差异性,更加精准地设计和实施老年健康的干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态度 心理健康 数字融入 老年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临终关怀照护:现状、困境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28
10
作者 黄晨熹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8-72,共5页
临终关怀是全程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是实现生命尊严与保证生命质量的重要服务。随着人口预期寿命提高和流行病学模式的转变,临终关怀服务已经成为现代化医疗保健体系框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也是一个国家现代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程度和... 临终关怀是全程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是实现生命尊严与保证生命质量的重要服务。随着人口预期寿命提高和流行病学模式的转变,临终关怀服务已经成为现代化医疗保健体系框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也是一个国家现代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程度和社会人文关怀理念成熟程度的重要反映。因此,应正视临终关怀的需求增长,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临终关怀服务模式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和加强政策引导,增加服务资源供给;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普及优逝观念;发挥社会工作专长,加强临终关怀专业人员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终关怀 全过程健康 人文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