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例谈运用“中学地理信息系统(GIS)教学平台”辅助地理教学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家伟 段玉山 查志江 《地理教学》 2011年第12期56-59,共4页
2003年出台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已把GIS正式纳入高中地理课程之中。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普通高中地理教材中,GIS已成为必修和选修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此外,教育部在2010年发布了《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 2003年出台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已把GIS正式纳入高中地理课程之中。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普通高中地理教材中,GIS已成为必修和选修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此外,教育部在2010年发布了《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其中的高中地理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规定了3S(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教学软件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教学 教学平台 审定委员会 高中地理 中学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地理教材体系结构设计的新尝试 被引量:1
2
作者 段玉山 陈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3-66,共4页
课程改革中,教材改革是关键。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初中地理教材内容体系设计尝试以“地理景观”作为开篇,打破“世界地理”内容“先总后分”的惯例,实行“先分后总”的框架。“中国地理”内容则按照“总-分,总-分”的构架展开。在教... 课程改革中,教材改革是关键。上海市二期课改中,初中地理教材内容体系设计尝试以“地理景观”作为开篇,打破“世界地理”内容“先总后分”的惯例,实行“先分后总”的框架。“中国地理”内容则按照“总-分,总-分”的构架展开。在教材功能构建上,注重学法指导,注意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同时教材随书配套多媒体光盘。这些改革与尝试对新一轮教材修订与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教材 体系结构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地理教学辅助系统及其实例
3
作者 查志江 段玉山 王家伟 《地理教学》 2011年第14期43-45,共3页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与上海恺擎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教学平台”,该平台包括:“基于GIS的地理教学辅助系统”、“GIS研究性学习系统”、“遥感空间信息教学实验系统”、“GPS实验教学系统”。“地理信息系...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与上海恺擎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教学平台”,该平台包括:“基于GIS的地理教学辅助系统”、“GIS研究性学习系统”、“遥感空间信息教学实验系统”、“GPS实验教学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教学平台”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组件GIS底层平台为技术内核,不依赖昂贵的商业GIS软件,有利于软件的大规模推广。本文主要介绍针对教师的“基于GIS的地理教学辅助系统”及其在实际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件GIS 地理教学 辅助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教学平台 实例 软件开发 华东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的分形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凌怡莹 徐建华 +1 位作者 岳文泽 艾彬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7-92,共6页
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方面,计算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的首位指数、城市规模分形分布的分维数,并讨论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及其特点;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角度,计算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中心城市吸引力的分维值和空... 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方面,计算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的首位指数、城市规模分形分布的分维数,并讨论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及其特点;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角度,计算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中心城市吸引力的分维值和空间结构的关联维数,分析其分形结构特征.最后,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方向:在发挥江浙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区域整合优势,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体系 分形 长江三角洲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全新世气候变迁相位差与亚洲季风及西风带的联系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永红 郑祥民 周立旻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2,共6页
不同区域由于其主导气候影响因素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全新世气候变化特征,对这些机制的研究,可以很好地理解各种自然要素的发展变化过程、气候影响机制及相互耦合关系。通过中国不同区域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成果的对比分析,发现黄土高... 不同区域由于其主导气候影响因素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全新世气候变化特征,对这些机制的研究,可以很好地理解各种自然要素的发展变化过程、气候影响机制及相互耦合关系。通过中国不同区域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成果的对比分析,发现黄土高原区与西北干旱区全新世期间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干冷的早全新世、暖湿的中全新世、气候恶化的晚全新世,而西南季风区与东部季风区全新世期间表现出两次季风加强阶段,但西南季风要比东南季风加强提前约3~4ka。该文认为黄土高原区与西北干旱区可能受同一气候系统制约,从而表现出类似的气候变化特征。西南季风区与东部季风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特征有很好的对比性,可能是由于亚洲西南季风与东南季风在全新世的推进与退缩共同受到行星风带南北移动的影响,使其气候表现出类似的变化特征,但由于海洋巨大的热容导致东南季风的加强延后,从而导致西南季风区与东南季风区全新世的气候变化具有不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气候变化 东亚季风 西风带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View的空间型苏州河环境信息系统原型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肖青 马蔚纯 张超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20,共5页
根据流域污染源调查的大量第一手资料,依据GIS开发设计中原型法的思想,以结构化系统分析为主要技术路线,以ArcView为主要软件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Avenue所开发的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管理信息系统,探讨了系... 根据流域污染源调查的大量第一手资料,依据GIS开发设计中原型法的思想,以结构化系统分析为主要技术路线,以ArcView为主要软件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Avenue所开发的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管理信息系统,探讨了系统开发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包括确立系统开发的构想与目标、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开发、系统应用等。笔者认为,流域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将为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的规划与管理提供高效、科学的信息支持,从而提高规划与管理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河 环境综合整治 环境信息系统 系统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潮滩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被引量:77
7
作者 刘敏 侯立军 +3 位作者 邹惠仙 杨毅 陆隽鹤 王晓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3-346,共4页
长江口滨岸潮滩14个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分析表明,PAHs总量分布范围在0.263~6.372mg/kg.多环芳烃含量随取样位置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特征是在近排污口处含量最大,而远离排污口含量趋于降低.依据荧蒽/芘之比以及2+3环与4环以上PAH... 长江口滨岸潮滩14个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分析表明,PAHs总量分布范围在0.263~6.372mg/kg.多环芳烃含量随取样位置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特征是在近排污口处含量最大,而远离排污口含量趋于降低.依据荧蒽/芘之比以及2+3环与4环以上PAHs化合物分布特点,表明长江口近岸潮滩沉积物中PAHs主要来自石油类污染物的输入.通过与国内外河口潮滩沉积物中PAHs含量的对比,研究区处于低-中等水平,但已有个别PAHs化合物(如蒽、芴)超过基于生物毒性试验的沉积物质量标准,对潮滩生态将构成一定的潜在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表层沉积物 分布 长江口 排污口 水质监测 潮滩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沿海地区近20年台风灾害风险评价 被引量:64
8
作者 牛海燕 刘敏 +3 位作者 陆敏 权瑞松 张丽佳 王静静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4-768,共5页
依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综合考虑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特征,提出台风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在GIS环境下对中国沿海地区台风灾害危险性、脆弱性和风险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海南省、上海市和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的沿海区域台风灾害危险... 依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综合考虑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特征,提出台风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在GIS环境下对中国沿海地区台风灾害危险性、脆弱性和风险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海南省、上海市和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的沿海区域台风灾害危险性较高;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江苏省、山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及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河北省的沿海区域承灾体脆弱性较高;海南省、上海市和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的沿海区域台风灾害风险较高;而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辽宁省和山东省的大部分区域台风灾害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灾害 危险性 脆弱性 风险评价 中国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景模拟的上海中心城区建筑暴雨内涝暴露性评价 被引量:28
9
作者 权瑞松 刘敏 +4 位作者 张丽佳 陆敏 王静静 牛海燕 许世远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由暴雨或台风引起的内涝已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潜在的内涝风险危及建筑及室内财产安全。文章应用简化内涝模型模拟上海市中心城区不同情境下的积水情况,并根据每幢建筑室内进水深度对其进行暴露... 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由暴雨或台风引起的内涝已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潜在的内涝风险危及建筑及室内财产安全。文章应用简化内涝模型模拟上海市中心城区不同情境下的积水情况,并根据每幢建筑室内进水深度对其进行暴露性分级。然后分析、评价了上海市中心城区建筑不同情境下的暴雨内涝灾害暴露性。研究结果发现:仓储和旧式住宅是最易暴露在内涝灾害中的建筑类型;总体上,杨浦、普陀和徐汇区是政府最需要采取安全措施的区域,长宁和虹口区处于中等暴露性水平;同时,内涝对黄浦、静安、卢湾和闸北区影响很小。研究结果可为地方政府改善内涝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模拟 简化内涝模型 暴露性 内涝 建筑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潮滩沉积物对氨氮的等温吸附特性 被引量:42
10
作者 侯立军 刘敏 +4 位作者 蒋海燕 许世远 欧冬妮 刘巧梅 张斌亮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8-572,共5页
以长江河口滨岸潮滩为研究对象 ,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 ,研究了潮滩沉积物对氨氮的等温吸附特征 .结果表明 ,在模拟实验上覆水中氨氮的浓度 ( <1 40 μg·ml- 1 )范围内 ,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呈线性特征 .长江河口潮滩沉积物对氨氮... 以长江河口滨岸潮滩为研究对象 ,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 ,研究了潮滩沉积物对氨氮的等温吸附特征 .结果表明 ,在模拟实验上覆水中氨氮的浓度 ( <1 40 μg·ml- 1 )范围内 ,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呈线性特征 .长江河口潮滩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系数在 3 81— 9 0 0之间 ,且与沉积物中有机碳 (TOC)的含量有良好的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r =0 779,α =0 0 5 /) ,揭示了有机质控制着长江河口潮滩沉积物中氨氮的吸附行为 .模拟实验结果还发现 ,在淡水控制区域内 ,潮滩沉积物中固定态氨氮的含量处在 1 6 68— 33 73μg·g- 1 (dw)之间 ,而在海水所控制的潮滩沉积物中固定态氨氮的含量在 0 5 7— 6 36μg·g- 1 (dw)之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滩沉积物 氨氮 等温吸附 长江河口 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港口自然灾害风险评价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静静 刘敏 +3 位作者 权瑞松 陆敏 牛海燕 许世远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6-520,共5页
以多灾种复合为背景,选取沿海城市中重要的基础设施——港口为研究区域,包括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厦门港、深圳港、广州港,从危险性、暴露性和脆弱性等方面选取指标,探讨构建了沿海港口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指标... 以多灾种复合为背景,选取沿海城市中重要的基础设施——港口为研究区域,包括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厦门港、深圳港、广州港,从危险性、暴露性和脆弱性等方面选取指标,探讨构建了沿海港口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评价结果为:沿海港口的灾害风险指数相差较大,风险值在空间上表现出长江三角洲沿岸>珠江三角洲沿岸>环渤海沿岸:评价结果可以为沿海港口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港口 自然灾害 指标体系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田条件下稻麦轮作土壤氮素流失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陆敏 刘敏 +1 位作者 黄明蔚 茅国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34-1239,共6页
通过田间定位监测和分析,研究了上海沟干泥水稻土稻麦轮作下土壤系统中氮的迁移及流失对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季和麦季土壤渗漏和径流水中氮的形态和浓度是不同的,施肥对氮流失影响程度也不同。稻季土壤渗漏水氮浓度普遍较低,施肥... 通过田间定位监测和分析,研究了上海沟干泥水稻土稻麦轮作下土壤系统中氮的迁移及流失对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季和麦季土壤渗漏和径流水中氮的形态和浓度是不同的,施肥对氮流失影响程度也不同。稻季土壤渗漏水氮浓度普遍较低,施肥对降雨径流中氮流失有一定影响,且以NH+4-N为主。麦季施肥对径流和渗漏水氮流失影响均较大,氮流失以NO-3-N为主,且施碳铵肥的径流水中NH+4-N浓度明显增加。麦季土壤渗漏水和径流水中氮浓度普遍接近或超过环境水质标准,是主要的农田污染源。本次水旱轮作氮施肥量为413.5 kg.hm-2,进入地表和地下水氮总流失量为25.32 kg.hm-2,占当年施肥量的3.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田条件 稻麦轮作 氮素 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田条件下稻田土壤氮素淋失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陆敏 刘敏 +2 位作者 茅国芳 黄明蔚 屈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77,共7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稻田土壤渗漏水中氮素淋失规律.结果表明,稻田土壤渗漏水中的氮素(N)淋失形态以硝态氮(NO_3^--N)为主,土壤中高硝态氮含量和施氮肥是造成种稻田前期氮淋失的主要原因.种稻期间的淹水作用,增强了土壤的还原性并抑制...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稻田土壤渗漏水中氮素淋失规律.结果表明,稻田土壤渗漏水中的氮素(N)淋失形态以硝态氮(NO_3^--N)为主,土壤中高硝态氮含量和施氮肥是造成种稻田前期氮淋失的主要原因.种稻期间的淹水作用,增强了土壤的还原性并抑制了土壤的硝化反应,可减少硝态氮的淋失.稻田土壤氮素淋失数量与渗漏水中氮素的浓度和水的渗漏速率有关,而水的渗漏速率主要受土壤犁底层的透水性和水文条件的控制和影响.试验以施用氮肥250 kg/hm^2和渗漏水量214 mm估算出单季稻田氮素淋失总量为6.44 kg/hm^2,占当季施肥量的2.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田条件 稻田土壤 氮素 淋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沿海地区台风灾害损失评估研究 被引量:53
14
作者 牛海燕 刘敏 +3 位作者 陆敏 权瑞松 王静静 宗宁 《灾害学》 CSCD 2011年第3期61-64,共4页
沿海地区作为人口积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和战略中心,在台风灾害中遭受的损失往往是惨重和致命的,所以亟待开展沿海地区台风灾害损失评估研究。根据1990-2007年的台风灾情资料,选取代表性指标尝试构建了台风灾情评估模型,... 沿海地区作为人口积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和战略中心,在台风灾害中遭受的损失往往是惨重和致命的,所以亟待开展沿海地区台风灾害损失评估研究。根据1990-2007年的台风灾情资料,选取代表性指标尝试构建了台风灾情评估模型,并对沿海省市的台风灾害损失及其与致灾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除个别区域外,沿海地区台风灾害损失都呈下降趋势,但各区域下降的幅度不等,其中浙江省、江苏省和海南省下降幅度较低,均不足10%;浙江省、福建省和广东省18年间平均台风灾害损失较大;上海市以南各区域台风大风和暴雨的频次多、强度大,灾害损失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灾害 灾害损失评估 中国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热带气旋特点与灾情评估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丽佳 刘敏 +3 位作者 权瑞松 陆敏 王静静 许世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1-49,共9页
根据1990-2007年的热带气旋灾害相关资料,分析了中国东南沿海登陆热带气旋特点及其灾害损失,并采用综合灾情评估方法对热带气旋灾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东南沿海地区登陆热带气旋频率高,强度大,登陆热带气旋集中在福建、广东地区;7~9... 根据1990-2007年的热带气旋灾害相关资料,分析了中国东南沿海登陆热带气旋特点及其灾害损失,并采用综合灾情评估方法对热带气旋灾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东南沿海地区登陆热带气旋频率高,强度大,登陆热带气旋集中在福建、广东地区;7~9月为热带气旋登陆高峰期,而且登陆地点有明显的地区差异;综合灾情评估结果显示东南沿海地区热带气旋灾害损失偏重,福建省和浙江省灾害损失最严重,上海偏轻,广东省灾害损失中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时空分布 灾情评估 东南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权瑞松 刘敏 +5 位作者 侯立军 陆敏 张丽佳 欧冬妮 许世远 俞立中 《灾害学》 CSCD 2009年第1期44-49,共6页
结合基于遥感数据获得的土地利用结果与SCS模型,在GIS环境下模拟了上海浦东新区不同阶段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地表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结构与格局的变化使地表径流深度趋于增大;同时,在浦东新区城市化的不同时期,由土地利用... 结合基于遥感数据获得的土地利用结果与SCS模型,在GIS环境下模拟了上海浦东新区不同阶段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地表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结构与格局的变化使地表径流深度趋于增大;同时,在浦东新区城市化的不同时期,由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引起的地表平均径流深度变化也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SCS模型 浦东新区 地表径流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降雨特征及其对城市水情灾害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陆敏 刘敏 +4 位作者 侯立军 欧冬妮 权瑞松 许世远 俞立中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2,共6页
利用上海降雨资料,分析了上海汛期降雨的变化和最大年日雨量极值的累积分布规律,近期降雨空间分布、暴雨频度和强降雨特征,及气候因子对水情灾害的影响。结果显示,汛期雨量大小对水情灾害影响较为复杂,大暴雨或强降雨是造成水情灾害的... 利用上海降雨资料,分析了上海汛期降雨的变化和最大年日雨量极值的累积分布规律,近期降雨空间分布、暴雨频度和强降雨特征,及气候因子对水情灾害的影响。结果显示,汛期雨量大小对水情灾害影响较为复杂,大暴雨或强降雨是造成水情灾害的重要原因。初步探讨和提出了气候因子的灾害危险评估方法,并对上海各区(县)近期的暴雨灾害影响进行了危险评估;暴雨对上海地区水情灾害影响差异明显,崇明、市中心区和浦东新区暴雨灾害危险较大,南部地区的青浦、金山、奉贤和松江区危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水情灾害 危险性评估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产量、吸氮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向圣兰 刘敏 +2 位作者 陆敏 张丽佳 黄明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8178-8179,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吸氮量、土壤肥力情况的影响。[方法]通过大田定位监测和分析,研究上海郊区沟干泥水稻土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吸氮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常规施肥处理产量与减量处理作物产量差异不显著(P>...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吸氮量、土壤肥力情况的影响。[方法]通过大田定位监测和分析,研究上海郊区沟干泥水稻土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吸氮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常规施肥处理产量与减量处理作物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生物量高于减量施肥,但籽粒比重减少;吸氮量高于减量施肥,种植前后土壤氮含量变化差距不大。[结论]减量施肥不会降低土壤后续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施氮 产量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潮滩沉积物磷的季节性累积和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欧冬妮 刘敏 +2 位作者 侯立军 余婕 汪青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26,共7页
对长江口潮滩表层沉积生磷的赋存形态和含量的研究表明,碎屑态磷为沉积物中磷的主要形态,约占总磷的62.52%;铁结合态磷和有机磷次之,分别占总磷的18.06%和14.69%;自生磷灰石加钙结合态磷和吸附态磷最少。综合研究区内的各种理化条件,指... 对长江口潮滩表层沉积生磷的赋存形态和含量的研究表明,碎屑态磷为沉积物中磷的主要形态,约占总磷的62.52%;铁结合态磷和有机磷次之,分别占总磷的18.06%和14.69%;自生磷灰石加钙结合态磷和吸附态磷最少。综合研究区内的各种理化条件,指出弱吸附态磷、铁结合态磷和有机磷是长江口潮滩潜在生物可利用磷,约占总磷的33.16%,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潜在因素。上覆水的盐度效应是影响沉积物铁结合态磷含量的关键性因子;而自生磷灰石加钙结合态磷的含量变化则与上覆水的温度、溶氧量及沉积物有机质的分解有关;有机磷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都存在较大变化,主要与潮滩生物动态过程,即磷的再矿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生物有效性 潮滩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地下轨道交通暴雨内涝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7
20
作者 权瑞松 刘敏 张丽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3-17,共5页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口的集聚,包括上海市在内的许多城市地下设施数量迅速增加,地下空间应对自然灾害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城市安全的重要方面。基于对脆弱性的理解,从承灾体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出发,建立了上海市地下轨道交通暴雨...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口的集聚,包括上海市在内的许多城市地下设施数量迅速增加,地下空间应对自然灾害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城市安全的重要方面。基于对脆弱性的理解,从承灾体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出发,建立了上海市地下轨道交通暴雨内涝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上海市各出入口的内涝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发现:总体上,上海市轨道交通8号线和4号线是政府最需要加强安全措施的轨道交通线路;1号线和2号线脆弱性处于中等水平;7,9号线和11号线脆弱性最小。研究结果可为地方政府改善内涝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内涝 地下轨道交通 脆弱性 指标体系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