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教育宣言——解读《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 被引量:65
1
作者 李政涛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5期3-11,共9页
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之后,《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是将对人类教育甚至人类社会的整体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又一里程碑之作和路标之作。它承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qu... 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之后,《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是将对人类教育甚至人类社会的整体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又一里程碑之作和路标之作。它承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性思维传统"和"人文主义价值传统",又带来了新定义、新格局、新挑战。"新定义"表现为对"教育""学习"和"知识"等基本概念的重新定义;"新格局"体现为"全球学习格局""全球共同利益格局"与"全球思维格局"。"新挑战"与人工智能时代有关,构成了对未来职业、学生素养与能力,以及人类价值观等挑战。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全球共同利益"。因为它实现了四大转换:一是概念转换,从"公共利益"转换为"共同利益";二是视角转换,基于"共同利益"新的视角,看到教育世界的不同;三是责任主体转换,教育不再只属于教育领域,而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四是思路转换,我们需要反向思考,教育对社会变革承担责任,那么,社会又该如何为教育这一"共同利益"承担责任?《反思教育》存在的明显遗憾和缺失是对20世纪教育思想与实践变革的"中国经验""中国声音"展示不够,希望中国人写出属于自己的《反思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教育》 全球共同利益 人工智能 人文主义 教育宣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治理中的“双重协同难题”及其创新路径 被引量:10
2
作者 伍红林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39,共7页
随着《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发布,教师教育改革迎来新的春天。这给许多必须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教师教育内外"双重协同难题"的解决带来了契机。为此,教师教育管理需要向教师教育治理转变,形成制度供给的多元复合... 随着《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发布,教师教育改革迎来新的春天。这给许多必须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教师教育内外"双重协同难题"的解决带来了契机。为此,教师教育管理需要向教师教育治理转变,形成制度供给的多元复合模式,实现教师教育治理创新。具体地说,教师教育治理创新不是关注所有问题,而是抓制约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牛鼻子",解决教师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难题,即教师教育内部与外部协同的"双重协同难题"。为此,在师范院校内部,需要加强师范生学习社区与生活社区两大空间的整合与治理,促使解决由专业性与师范性矛盾引发的内部协同问题。在师范院校外部,通过"主动让利"和"边界领导力"提升,促进"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有效解决教师教育外部协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治理 协同难题 治理创新 《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