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教育宣言——解读《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
被引量:
65
1
作者
李政涛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5期3-11,共9页
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之后,《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是将对人类教育甚至人类社会的整体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又一里程碑之作和路标之作。它承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qu...
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之后,《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是将对人类教育甚至人类社会的整体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又一里程碑之作和路标之作。它承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性思维传统"和"人文主义价值传统",又带来了新定义、新格局、新挑战。"新定义"表现为对"教育""学习"和"知识"等基本概念的重新定义;"新格局"体现为"全球学习格局""全球共同利益格局"与"全球思维格局"。"新挑战"与人工智能时代有关,构成了对未来职业、学生素养与能力,以及人类价值观等挑战。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全球共同利益"。因为它实现了四大转换:一是概念转换,从"公共利益"转换为"共同利益";二是视角转换,基于"共同利益"新的视角,看到教育世界的不同;三是责任主体转换,教育不再只属于教育领域,而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四是思路转换,我们需要反向思考,教育对社会变革承担责任,那么,社会又该如何为教育这一"共同利益"承担责任?《反思教育》存在的明显遗憾和缺失是对20世纪教育思想与实践变革的"中国经验""中国声音"展示不够,希望中国人写出属于自己的《反思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教育》
全球共同利益
人工智能
人文主义
教育宣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师教育治理中的“双重协同难题”及其创新路径
被引量:
10
2
作者
伍红林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39,共7页
随着《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发布,教师教育改革迎来新的春天。这给许多必须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教师教育内外"双重协同难题"的解决带来了契机。为此,教师教育管理需要向教师教育治理转变,形成制度供给的多元复合...
随着《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发布,教师教育改革迎来新的春天。这给许多必须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教师教育内外"双重协同难题"的解决带来了契机。为此,教师教育管理需要向教师教育治理转变,形成制度供给的多元复合模式,实现教师教育治理创新。具体地说,教师教育治理创新不是关注所有问题,而是抓制约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牛鼻子",解决教师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难题,即教师教育内部与外部协同的"双重协同难题"。为此,在师范院校内部,需要加强师范生学习社区与生活社区两大空间的整合与治理,促使解决由专业性与师范性矛盾引发的内部协同问题。在师范院校外部,通过"主动让利"和"边界领导力"提升,促进"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有效解决教师教育外部协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治理
协同难题
治理创新
《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教育宣言——解读《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
被引量:
65
1
作者
李政涛
机构
教育
部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
部
华东师范大学
"
生命.
实践
"
教育学
研究院
出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5期3-11,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当代中国社会的教育责任研究"(AAA150009)
文摘
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之后,《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是将对人类教育甚至人类社会的整体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又一里程碑之作和路标之作。它承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性思维传统"和"人文主义价值传统",又带来了新定义、新格局、新挑战。"新定义"表现为对"教育""学习"和"知识"等基本概念的重新定义;"新格局"体现为"全球学习格局""全球共同利益格局"与"全球思维格局"。"新挑战"与人工智能时代有关,构成了对未来职业、学生素养与能力,以及人类价值观等挑战。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全球共同利益"。因为它实现了四大转换:一是概念转换,从"公共利益"转换为"共同利益";二是视角转换,基于"共同利益"新的视角,看到教育世界的不同;三是责任主体转换,教育不再只属于教育领域,而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四是思路转换,我们需要反向思考,教育对社会变革承担责任,那么,社会又该如何为教育这一"共同利益"承担责任?《反思教育》存在的明显遗憾和缺失是对20世纪教育思想与实践变革的"中国经验""中国声音"展示不够,希望中国人写出属于自己的《反思教育》。
关键词
《反思教育》
全球共同利益
人工智能
人文主义
教育宣言
Keywords
Rethinking Education
Global Common Goo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umanism
Education Declaration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师教育治理中的“双重协同难题”及其创新路径
被引量:
10
2
作者
伍红林
机构
江南
大学
人文学院
淮阴
师范
学院教师
教育学
院
华东师范大学
"
生命.
实践
"
教育学
研究院
出处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39,共7页
基金
江苏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学校发展活力研究"(B-b/2018/01/36)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卓越教师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7ZSTD017)
文摘
随着《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发布,教师教育改革迎来新的春天。这给许多必须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教师教育内外"双重协同难题"的解决带来了契机。为此,教师教育管理需要向教师教育治理转变,形成制度供给的多元复合模式,实现教师教育治理创新。具体地说,教师教育治理创新不是关注所有问题,而是抓制约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牛鼻子",解决教师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难题,即教师教育内部与外部协同的"双重协同难题"。为此,在师范院校内部,需要加强师范生学习社区与生活社区两大空间的整合与治理,促使解决由专业性与师范性矛盾引发的内部协同问题。在师范院校外部,通过"主动让利"和"边界领导力"提升,促进"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有效解决教师教育外部协同问题。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治理
协同难题
治理创新
《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
Keywords
teacher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cooperation problems
governance innovation
Action Plan for Teacher Reinvigorating Education(2018-2022)
分类号
G650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教育宣言——解读《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
李政涛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7
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教师教育治理中的“双重协同难题”及其创新路径
伍红林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