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致还是背离:——对全球化与民族主义关系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周保巍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S1期58-60,64,共4页
关键词 民族主义 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族国家化 历史考察 民族资产阶级 世界主义 跨国公司 民族精神 民族市场 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的自由——论托克维尔的自由主义思想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宏图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1-58,共8页
作为自由主义的思想家,托克维尔一生矢志追求自由,反对专制,认为自由是与专制暴政相对立的一种政治体制,是人的权利和生存状态。从政治体制而言,必须做到制度性的安排,确保每个个人的自由;就每个人来说,要有对自由追求和热爱的心态。由... 作为自由主义的思想家,托克维尔一生矢志追求自由,反对专制,认为自由是与专制暴政相对立的一种政治体制,是人的权利和生存状态。从政治体制而言,必须做到制度性的安排,确保每个个人的自由;就每个人来说,要有对自由追求和热爱的心态。由此,才能防止专制暴政的出现,保证自由的实现。他还认为民主必须与自由相结合,并以自由作基础,否则这种民主将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蜕变为“民主专制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克维尔 自由 民主 专制暴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传统讲述法 赋予教学新内容 被引量:2
3
作者 金相成 《课程.教材.教法》 1988年第11期33-35,共3页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深化历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培养四化建设所需人才?这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综合性的整体工程,需要做的工作很多,诸如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革新、测试评估的标准化以及师资队伍...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深化历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培养四化建设所需人才?这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综合性的整体工程,需要做的工作很多,诸如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革新、测试评估的标准化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等等。但是,就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而言,我认为当前有必要研究的是:怎样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课的传统讲述法,怎样赋予传统讲述法以新的内容。这不仅仅是个单一的教学方法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设计安排,乃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讲述法 中学历史教学 教学方法 组合思维 新内容 教师 清政府 林则徐 教学质量 思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学研究本土化的可贵实践——评冯筱才《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
4
作者 瞿骏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1-222,共2页
关键词 史学研究 本土化 商人 江浙 变局 政治 实践 全球化时代 学术研究 问题意识 学术成果 地方化 新名词 反思性 中国 多样 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年史学的“动”与“静”
5
作者 王家范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5,共3页
随着世纪之交的临近,九十年代中国学术的状况与趋势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学术史自然并不简单地随日历而翻动。“九十年代”者,约数之谓也。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和各种学术发生的巨变自有其内在的连续性。往大处说,这一变迁乃是整个... 随着世纪之交的临近,九十年代中国学术的状况与趋势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学术史自然并不简单地随日历而翻动。“九十年代”者,约数之谓也。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和各种学术发生的巨变自有其内在的连续性。往大处说,这一变迁乃是整个现代学术发展的一个阶段。不过,在一个改革的时代,时间的意义也许不能用社会停滞时期的概念来衡量。近十年的学术也不是八十年代的复写。就最显明的对待文化传统问题的态度而言,八十年代的主流似乎是批判,而九十年代则侧重于开掘和梳理。故而有所谓“激进”与“保守”之辩、思想和学术之争,以及种种或大或小的讨论。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说,既是改革,自然包括各色人等的社会地位变化。它也构成了学术话题演变的背景之一部份。对所有这一切,人们见仁见智,不尽相同。所以本刊编辑部约请校内外部分学者就此题发表他们的见解。如果我们承认对自身意识及其历史的理性反省,是现代文明值得引为自豪的最重要的特点的话,那么此类学术评论式的工作就应该有其意义。各位学者的话题、专业视域、观点虽然不同,但是有一点是一致的,少了以往习见的黑/白、对/错、好/坏非此即彼的论断模式,多出一份从容心态和对话意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与“静” 历史学 学术史 九十年代 资本主义萌芽 “战国策派” 知识社会学 文学批评 文化人格 《桃花源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内涵丰富而又具体生动的上海明清社会家族史——读吴仁安《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
6
作者 刘学照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58-158,共1页
吴仁安同志的《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一书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1997年9月出版。该书的作者经过七八年的努力完成的这部50多万字的力作,对明清史,特别是上海地区明清社会经济史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变迁,... 吴仁安同志的《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一书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1997年9月出版。该书的作者经过七八年的努力完成的这部50多万字的力作,对明清史,特别是上海地区明清社会经济史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变迁,尤其是名门望族的变迁是社会变迁的一种投影,映照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斑澜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上海地区 明清社会 吴仁安 家族史 内涵丰富 望族 社会变迁 社会史 中国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建筑·空间·文脉——论20至30年代上海建筑文化
7
作者 忻平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34-41,107,共9页
60—70年前,人们对上海这一国际大都会的直观认识,往往是从有着“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风格迥异、集世界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代特点与流派的上海建筑风貌开始的。确实,20—30年代的上海建筑事业达到了巅峰期,所谓的“龙楼凤阁连霄汉... 60—70年前,人们对上海这一国际大都会的直观认识,往往是从有着“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风格迥异、集世界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代特点与流派的上海建筑风貌开始的。确实,20—30年代的上海建筑事业达到了巅峰期,所谓的“龙楼凤阁连霄汉”,“别院笙歌下楼台”。崇楼巨厦遍布全市,各类建筑竞相辉映,“真正是令人目不暇接,望眼欲迷了”。这种全新的“城市森林”,不仅造就了一个“东方迷人的都市”,且以其高耸入云,灵巧多变的立体几何造型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平面几何的空间意识,营造了生活其间的上海人新的生命追求与生存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年代 上海建筑 现代建筑 石库门 城市森林 异质性 回归传统 建筑文化 四合院 建筑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初黄炎培的教育救国思想与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麟辉 《浙江学刊》 CSSCI 1997年第2期108-111,共4页
本文结合近代社会发展形势,对民国初期爱国主义教育家黄炎培的教育救国思想和实践作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 黄炎培 教育救国 《教育杂志》 实用主义教育 思想与实践 中华职业教育社 江苏教育发展 教育革新 教育行政 《文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辛亥革命的实质——从清末官制改革、立宪运动谈起 被引量:5
9
作者 朱榕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8-75,共8页
李剑农先生在《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中指出:“从甲午到辛亥的十七年间,中国内部已组成三大派的政治势力:一、革命派;二、袁世凯实力派;三、君宪派”。这三派政治势力随着满清中央政权的日益削弱而渐趋强大,并通过反满革命、东南... 李剑农先生在《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中指出:“从甲午到辛亥的十七年间,中国内部已组成三大派的政治势力:一、革命派;二、袁世凯实力派;三、君宪派”。这三派政治势力随着满清中央政权的日益削弱而渐趋强大,并通过反满革命、东南互保、戊戌变法显示了各自的政治力量。在这三派势力中,以袁世凯为中心的地方汉族督抚实力派与掌握中央政权的满洲亲贵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和表面化。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八旗、绿营的衰败、自太平天国革命以来,地方汉族地主武装和军阀势力逐渐成为维持清王朝政治的主要支柱。而洋务活动的频繁,又促使清廷授重权于督臣,结果汉族地方督抚实力派遂成为清王朝统治营垒中一支重要、举足轻重却又尾大不掉的力量。在民主革命不断高涨形势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官制改革 地方督抚 资产阶级立宪派 地方实力派 立宪运动 袁世凯 革命派 清政府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近代中国蚕丝教育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7年第2期37-43,共7页
在中国近代实业教育发展史上,蚕丝教育是一个与之相始终的教育分支.蚕丝业是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生产事业.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以后,蚕丝业也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漩涡之中,但它在民族经济中始终占着重要地位.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 在中国近代实业教育发展史上,蚕丝教育是一个与之相始终的教育分支.蚕丝业是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生产事业.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以后,蚕丝业也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漩涡之中,但它在民族经济中始终占着重要地位.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发展工商业经济,要求建立新的教育形式和内容与之相适应,兴办近代的蚕丝教育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近代中国的蚕丝教育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息息相关的历史证明了这种必然性. 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分析蚕丝教育的兴衰过程,反映近代中国实业教育的性质及其成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业 近代中国 实业教育 外国资本主义 民族经济 工商业经济 兴衰过程 蚕业 教育实践 洋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