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语言研究的最新成果——评《汉族儿童问句系统习得探微》
1
作者 邵敏敬 张桂宾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7-50,共4页
儿童语言学主要是心理学和语言学交叉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因其独具的学科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在西方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而我国的儿童语言学起步较晚,成果相当有限。令语言学界深感不安的是,在这有限的成果里,属于语言学界的几... 儿童语言学主要是心理学和语言学交叉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因其独具的学科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在西方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而我国的儿童语言学起步较晚,成果相当有限。令语言学界深感不安的是,在这有限的成果里,属于语言学界的几乎等于零。李宇明唐志东出版的《汉族儿童问句系统习得探微》(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以下简称《探微》)给语言学界带来了一片光彩。其熠熠之光不仅来自作者数年如一日呕心沥血的钻研精神,更主要来自《探微》的开创价值和启示意义。 如果说Chomsky天赋语言能力先验论已深入人心,那么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不同语言的母语习得正反映了各种语言的发生过程。我们并不想否定各种语言习得的共同性,然而西方儿童语言学探索的只是西方某种语言发展的规律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语言习得 句系 汉族儿童 语言学 儿童语言发展 最新成果 偏向性 疑问句 非疑问用法 反复问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震云:奴隶的痛苦与耻辱 被引量:18
2
作者 摩罗 杨帆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7,共4页
刘震云:奴隶的痛苦与耻辱摩罗杨帆在刘震云的小说中,《故乡相处流传》的叙事人特别值得注意。这位第一人称叙事人是个文人(“我也是当代中国一个写字的”),但他最显赫的事业是为侵入家乡的曹操捏搓臭脚。时间不长,他就尝到了伴君... 刘震云:奴隶的痛苦与耻辱摩罗杨帆在刘震云的小说中,《故乡相处流传》的叙事人特别值得注意。这位第一人称叙事人是个文人(“我也是当代中国一个写字的”),但他最显赫的事业是为侵入家乡的曹操捏搓臭脚。时间不长,他就尝到了伴君如伴虎的滋味,仅仅一句话没说好,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震云 作家 奴隶 鲁迅 民族精神 艺术世界 历史小说 叙事人 刘震云小说 小说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调小说主人公独立性问题试析 被引量:9
3
作者 俞超 张素玫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5-120,F003,63,共8页
复调小说中作者和主人公的关系是复调小说立论中关键的一环,对作者和主人公关系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对复调小说的认识。针对诸多研究者对巴赫金提出的“主人公对作者的相对独立性”的质疑,本文从新的角度进行了探讨,认为主人公与作者关系... 复调小说中作者和主人公的关系是复调小说立论中关键的一环,对作者和主人公关系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对复调小说的认识。针对诸多研究者对巴赫金提出的“主人公对作者的相对独立性”的质疑,本文从新的角度进行了探讨,认为主人公与作者关系应从创作论和本体论两个不同层面分析。同时还要明确思想形象是复调小说的关键所在。由对复调小说思想形象的关注又会引起对复调小说定义、未完成性的新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调小说 主人公 独立性问题 思想形象 文学评论 巴赫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行为与言说动词句 被引量:23
4
作者 刘大为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6-23,共8页
通常把句子视为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对此现代言语行为理论提出言语行为是言语交际基本单位的假设。本文通过言说动词句的概念来讨论二者的关系。 1.言说动词、言说动词句和言语行为 语言不仅被用来谈论语言之外人所思考到的一切,也用... 通常把句子视为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对此现代言语行为理论提出言语行为是言语交际基本单位的假设。本文通过言说动词句的概念来讨论二者的关系。 1.言说动词、言说动词句和言语行为 语言不仅被用来谈论语言之外人所思考到的一切,也用来谈论语言本身。有一类词专门用于把语言作为一种行为来谈论,这就是言说动词,如“说”、“通知”、“承认”、“问”、“请求”、“劝告”、“预言”等。由于人不可能对未表现为语言的对象思考,思考活动就其整体而言也就是一种内部言语行为,言说动词因而应该包括“想”、“认为”、“相信”、“知道”等心理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动词句 自指 词形式 主句 交际功能 语义内容 语句 行为说 零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流行语考察 被引量:22
5
作者 刘大为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5-31,共7页
组合流行语考察刘大为1.引语:流行载体与流行语的类型流行总要借助于一定的载体才能实现。当流行以语言为载体时就形成了流行语。然而笼统地说以语言为载体未免太简单化了。我们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流行都以语言中的词汇形式(词或... 组合流行语考察刘大为1.引语:流行载体与流行语的类型流行总要借助于一定的载体才能实现。当流行以语言为载体时就形成了流行语。然而笼统地说以语言为载体未免太简单化了。我们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流行都以语言中的词汇形式(词或短语)为载体,这样形成的自然就是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方式 词汇形式 组合流 行语 语言单位 凝聚力工程 可选项 思维方式 系统工程 词语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的状态──论王安忆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雪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4-49,共6页
关键词 王安忆 作家 乡村 故事 民间文学 小说创作 文学创作 九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十年代诞生的新一代作家──关于六十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作家现象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吴俊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8-27,共10页
同一个十年出生的两代作家用一个特定的时间概念来界定一代作家的群体特征,本来并非不可能,至少这在阐释不同时代的作家特征方面有其相当的便利性。因为时代不同,作家的创作或多或少总会同其前后时代的作家有所不同,这是显而易见的... 同一个十年出生的两代作家用一个特定的时间概念来界定一代作家的群体特征,本来并非不可能,至少这在阐释不同时代的作家特征方面有其相当的便利性。因为时代不同,作家的创作或多或少总会同其前后时代的作家有所不同,这是显而易见的。并且,这样一种论述视角,也可能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六十年代 文化大革命 八十年代 作家 意识形态 文学创作 现象分析 中后期 权力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变奏:文学与政治 人道与阶级——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对话 被引量:2
8
作者 钱谷融 吴俊 《江淮论坛》 CSSCI 1989年第3期69-72,共4页
吴:如果从“五四”前后的新文学运动开始的话,那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史,至今至少也有七十年时间了。在这期间,中国文学也像其他文化形态一样,经历了多次的曲折磨难,但最终还是在几乎无路可走的荆棘丛中踩出了一条羊肠小道——我这... 吴:如果从“五四”前后的新文学运动开始的话,那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史,至今至少也有七十年时间了。在这期间,中国文学也像其他文化形态一样,经历了多次的曲折磨难,但最终还是在几乎无路可走的荆棘丛中踩出了一条羊肠小道——我这样说,可能有人认为有些危言耸听、夸大其词吧?回顾并研究这一段历史,对中国文学今后的发展想来是不无益处的。这首先就要涉及到观察的视角或研究的方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文学 新文学运动 中国新文学 荆棘丛 方法问题 文化形态 政治功利主义 阶级性 变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否定句研究概观 被引量:10
9
作者 朱晓亚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4-27,共4页
否定句是与肯定句相对应的概念,关于否定句在许多语法著作里都没有单章论述,而是放到了词类范畴中去讨论,专门论述否定句的文章也很少,多是对“不”、“没有”等否定词的考察。本文对历年来有关否定句的研究作一番梳理,看看已经做了哪... 否定句是与肯定句相对应的概念,关于否定句在许多语法著作里都没有单章论述,而是放到了词类范畴中去讨论,专门论述否定句的文章也很少,多是对“不”、“没有”等否定词的考察。本文对历年来有关否定句的研究作一番梳理,看看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还有什么地方值得进一步研讨。 一、对否定句的认识问题 汉语语法学界对否定句的认识不很一致,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于划分肯定句和否定句的标准各家说法不一。有的采取形式标准,例如金兆样的《国文法之研究》认为:“凡是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分别只须看表词中有否‘不’,‘无’,‘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句 研究概观 否定词 肯定句 否定范围 双重否定 “不” 句类 否定焦点 吕叔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中国文化语言学的三大流派 被引量:9
10
作者 邵敬敏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7-30,共4页
关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我国语言学界的前辈学者,如赵元任、罗常培、王力等都有精辟的论述,尤其是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大学1950)虽然篇幅不长,然而讨论范围却涉及古今中外的语言与文化,可以说是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先驱之作。可惜的是... 关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我国语言学界的前辈学者,如赵元任、罗常培、王力等都有精辟的论述,尤其是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大学1950)虽然篇幅不长,然而讨论范围却涉及古今中外的语言与文化,可以说是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先驱之作。可惜的是,从五十年代以来在我国,文化语言学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这种不正常的状态一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才被一批以上海为主体的中青年学者的呐喊声所冲破,他们著书立说,大声疾呼,努力把丰富复杂的中国语言与方言同多姿多彩的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上海青年语言小组”率先举办了“语言与文化”专题讨论会,编辑出版了《青年学者论语言与文化》专集,《语文导报》杂志还专门开辟了“语言与文化”专栏,《汉语学习》也辟有“语言·文化·社会”专栏,从而造成了一种声势,影响了全国的语言学界,并引起了文化学界、社会学界和历史学界等多方面的关注,这就为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对于究竟什么是“文化”,据说有多达二百多种解释,对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如何理解,各人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而尽管不少人都在讲“文化语言学”,各人的内涵实际上相距甚远,有的甚至于是对立的。目前国内主要有三种代表性观点,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语言学的三种主要流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语言学 三大流派 语言与文化 文化学 中国语言学 方言地理 汉语学习 语文 双向交叉 文化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被引量:25
11
作者 郑桂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30,共3页
导致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和“说空话、套话”的原因有很多,而学生普遍缺乏“读者意识”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的问题近年来开始受到普遍重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提出,学生应... 导致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和“说空话、套话”的原因有很多,而学生普遍缺乏“读者意识”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的问题近年来开始受到普遍重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提出,学生应“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阶段目标中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者意识 写作教学 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培养 生活需要 阶段目标 总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理论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文贵良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0-184,共5页
当代学者运用西方语言理论和话语理论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时,有意或无意的忽略了现代知识者对“文学汉语”的想像与实践。本文从文学史的脉络中确立了运用西方语言理论来阐释现代文学中文学汉语的可能性,但是任何某种西方的语言理论都无... 当代学者运用西方语言理论和话语理论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时,有意或无意的忽略了现代知识者对“文学汉语”的想像与实践。本文从文学史的脉络中确立了运用西方语言理论来阐释现代文学中文学汉语的可能性,但是任何某种西方的语言理论都无法支撑对文学汉语的现代发展的解读。最后,对文学汉语的实践和想像的问题提出了初步的描述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语言理论 中国 现代文学 文学研究 话语理论 文学汉语 语言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稼轩式用典”的美学意蕴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定广 陈学祖 《江淮论坛》 CSSCI 2003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稼轩式用典”使稼轩词获得了“格式塔质”——审美超越境界。稼轩词中大量的典故意象有明显的类型化特征,其典故人物意象的人格美主要呈两种类型,即崇高悲壮美和魏晋风度美,实质上都是稼轩主体品性美的反映和折射。“稼轩式用典”对... “稼轩式用典”使稼轩词获得了“格式塔质”——审美超越境界。稼轩词中大量的典故意象有明显的类型化特征,其典故人物意象的人格美主要呈两种类型,即崇高悲壮美和魏晋风度美,实质上都是稼轩主体品性美的反映和折射。“稼轩式用典”对稼轩词主导美学特质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具体表现在:1)奠定其用典之词情感基调的作用;2)“陌生化”效果和抒情话语的多样化特性;3)对悲壮、阔大而又沉郁、蕴藉的意境具有构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稼轩式用典 同形同构 主体品性美 陌生化 构境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吃饱之后怎样──评余华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旭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1-76,共6页
关键词 余华 长篇小说 苦难 小说创作 中短篇小说 叙述语言 《许三观卖血记》 存在 首先 简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显祖与唐代文学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山林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4-90,共7页
汤显祖之所以能写出《牡丹亭》)这部不朽杰作,除了其他因素外,还与他受唐代文学的影响有关。唐代文学对汤显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情”、“奇”、“神”、“丽”四个方面。所谓“情”,是指唐代文学重视抒发真情;所谓“奇”、“神... 汤显祖之所以能写出《牡丹亭》)这部不朽杰作,除了其他因素外,还与他受唐代文学的影响有关。唐代文学对汤显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情”、“奇”、“神”、“丽”四个方面。所谓“情”,是指唐代文学重视抒发真情;所谓“奇”、“神”,是指唐传奇重视情节构思的新奇、重视人物刻画的传神;所谓“丽”,是指唐诗特别是晚唐七言律绝重视语言的工致婉丽。汤显祖对唐代文学极为熟悉和喜爱,他写作《牡丹亭》时有意在以上四个方面继承借鉴唐代文学,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显祖 唐代文学 牡丹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曾植的诗学观:“雅人深致”说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瑞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8-24,共7页
关键词 沈曾植 雅人深致 诗学观 《诗》 六艺之教 “诗言志” 杨柳依依 《诗大序》 论诗绝句 忧患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难与重复相依为命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炼红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4-72,共9页
关键词 苦难 《许三观卖血记》 叙述 自身 重复 作品 形式 中将 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中的“历史”就是此时此刻──对余华九十年代小说创作的一次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汪跃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0-55,共6页
关键词 余华 小说创作 广泛 《许三观卖血记》 《活着》 作品 真实 八十年 学习 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文的批阅与讲评 被引量:6
19
作者 郑桂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27,共3页
不少学生觉得作文教学对自己写作水平的提高没有多少帮助,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出自教学环节.即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过程缺乏具体指导;二是出在作文评阅环节,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阅意见不具体、没有针对性,学生无法将评语与自己作文的... 不少学生觉得作文教学对自己写作水平的提高没有多少帮助,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出自教学环节.即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过程缺乏具体指导;二是出在作文评阅环节,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阅意见不具体、没有针对性,学生无法将评语与自己作文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不知道哪些地方好,为什么好,哪些地方有问题,什么原因,应该怎么改才会提高。我们也不妨把后者称之为“无效评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学生作文 讲评 批阅 作文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 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黑格尔《美学》笔记(续)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元化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5,共13页
黑格尔在《美的理念》中提出了美的法则。不难看出,这些美的法则并不是先验地在自然美产生以前就已存在,尽管黑格尔本人是这样宣布的。事实上,这些美的法则正是从自然生命有机体的法则中概括出来的。离开了自然生命有机体又从哪里去寻... 黑格尔在《美的理念》中提出了美的法则。不难看出,这些美的法则并不是先验地在自然美产生以前就已存在,尽管黑格尔本人是这样宣布的。事实上,这些美的法则正是从自然生命有机体的法则中概括出来的。离开了自然生命有机体又从哪里去寻找美的理念呢?就连黑格尔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凡是唯心哲学在心灵领域内所要做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生命有机体 美的理念 矛盾的普遍性 人物性格 车尔尼雪夫斯基 艺术作品 形而上学 伦理观念 美的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