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工物性数据库CPPDB在IBM-PC/XT机上的实现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建华 王济良 +1 位作者 宋维端 英徐根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98-203,共6页
讨论了文题实现方法,介绍了该数据库的总体结构。CPPDB利用dBASE Ⅲ支持建库,数据独立性高,修改、扩充方便。CPPDB存储了468种物质的29种物性数据,具有较强的物性估算和图形输出功能。
关键词 数据库 化工数据 数据检索 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化学在一碳化学中的应用 Ⅰ.厌氧菌作用下的二氧化碳还原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卫红 许勇 方夏虹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3-55,7,共4页
介绍了厌氧菌在羰化反应或羰化还原反应中所显示出的酶催化作用。并比较了化学催化作用下的反应特性。对酶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了详尽的探讨。
关键词 二氧化碳 还原 厌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氧烷液晶作为毛细管色谱固定液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秦燕 邵令娴 +2 位作者 孙科夫 李国镇 沈一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25-330,共6页
本文研制了聚硅氧烷液晶玻璃毛细管柱,考察了其色谱性能,结果表明这种柱柱效高,对多环芳烃选择性好,热稳定性好,使用温度范围宽,适于分析组成复杂的多环芳烃混合物,高分子液晶是一类兼具有液晶优点和硅油优点的固定液。
关键词 毛细管色谱 固定液 聚硅氧烷液晶 玻璃毛细管柱 柱效 多环芳烃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高分子壳聚糖作为吸附剂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77
4
作者 黄金明 金鑫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35-536,共2页
甲壳素经化学改性制得的壳聚糖吸附Cu^(2+)、Ni^(2+)、Zn^(2+)、Ca^(2+)、Rb^+、Cs^+、Cd^(2+)、Pb^(2+)等离子的研究已有报道,但吸附Pd^(2+)等贵金属离子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报道了壳聚糖及其交联产物的造粒方法,并测定了该糖吸附Hg^(... 甲壳素经化学改性制得的壳聚糖吸附Cu^(2+)、Ni^(2+)、Zn^(2+)、Ca^(2+)、Rb^+、Cs^+、Cd^(2+)、Pb^(2+)等离子的研究已有报道,但吸附Pd^(2+)等贵金属离子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报道了壳聚糖及其交联产物的造粒方法,并测定了该糖吸附Hg^(2+)、Cu^(2+)、Ag^+、Pd^(2+)等离子的特性.结果表明,化学交联后的颗粒(作吸附剂)在酸性条件下仍保持相当好的刚性,对Pd^(2+)离子的吸附容量较大,在Pd^(2+)、Cu^(2+)共存时可选择性吸附P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烷烃的偏心因子与分子的拓扑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国杰 虞大红 胡英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用图论的方法研究了饱和烷烃的Pitzer偏心因子.发现Wiener数是一个能够很好地衡量分子结构“偏心”程度的拓扑指数,在Pitzer偏心因子与Wiener数之间存在着很好的比例关系,据此能够预测异构烷的偏心因子.预测结果表明,与实验值间的... 本文用图论的方法研究了饱和烷烃的Pitzer偏心因子.发现Wiener数是一个能够很好地衡量分子结构“偏心”程度的拓扑指数,在Pitzer偏心因子与Wiener数之间存在着很好的比例关系,据此能够预测异构烷的偏心因子.预测结果表明,与实验值间的一致是令人满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烷烃 偏心因子 分子结构 拓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碱式氯化铝铁的结构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吴钧 周志浩 金云云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对实验室合成所得聚碱式氯化铝铁的结构、性质和应用作了研究。用超级离心机测得其分子量约为50万。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27)Al核磁共振谱、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穆斯堡尔谱的综合分析后,认为该无机聚合物以分子长链为基本结构,... 对实验室合成所得聚碱式氯化铝铁的结构、性质和应用作了研究。用超级离心机测得其分子量约为50万。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27)Al核磁共振谱、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穆斯堡尔谱的综合分析后,认为该无机聚合物以分子长链为基本结构,在液态及固态产物中存在多种聚合态。废、污水的混凝试验证明它是一种高效稳定的新型净水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聚剂 水处理料剂 聚氯化铝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的清净分散剂——石油磺酸钙的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苏克曼 严正泽 +2 位作者 朱钟敏 杨蕊 王珍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6期754-759,共6页
采用质谱场解吸电离、~1H核磁共振以及反门控去偶的^(13)C核磁共振等分析方法和一些特殊实验技术,直接测定润滑油清净分散剂——石油磺酸盐的分子量分布,平均分子量、烷基芳烃部分的结构等。分析结果与前人采用脱磺酸根后分析的结果基... 采用质谱场解吸电离、~1H核磁共振以及反门控去偶的^(13)C核磁共振等分析方法和一些特殊实验技术,直接测定润滑油清净分散剂——石油磺酸盐的分子量分布,平均分子量、烷基芳烃部分的结构等。分析结果与前人采用脱磺酸根后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而分析的前处理工作大大简化。表明本工作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合理的,所得结果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磺酸钙 润滑油 清净分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相的鉴别 被引量:6
8
作者 孙政民 李国镇 董除川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6期795-802,共8页
报道了一些常见液晶的多畴X射线衍射和光学织构观察的实验结果,对衍射花样和织构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了将多畴X射线衍射和织构观察这两种检测手殴结合起来,使之成为鉴别常见液晶相的简便而可靠的方法。
关键词 液晶 识别 织构 多畴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热分解动力学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冯仰婕 陈炜 邹文樵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5期591-599,共9页
利用热失重技术,以碳酸钙为模型物质,进行了样品质量为2.52~18.37mg、升温速率为2~20℃/min的不同条件下的非等温热分解研究。对改进的积分法和Coats-Redfern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确定了碳酸钙热分解速率受相界反应控制的机制,... 利用热失重技术,以碳酸钙为模型物质,进行了样品质量为2.52~18.37mg、升温速率为2~20℃/min的不同条件下的非等温热分解研究。对改进的积分法和Coats-Redfern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确定了碳酸钙热分解速率受相界反应控制的机制,热分解的活化能为250~370kJ/mol,频率因子为2.65×10^(10)~3.49×10^(19)。研究了升温速率和样品质量对碳酸钙热分解的影响以及热分解过程的补偿效应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 热分解 动力学 碳酸钙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类在壳聚糖固定相上的分离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金明 金鑫荣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3-114,共2页
天然高分子壳聚糖(chitosan)是由甲壳素(chitin)经碱水解制得。后者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资源十分丰富,每年由生物合成的甲壳素多达数十亿吨。 自1977年以来,chitin、chitosan作为TLC固定相的研究已有所报道,主要用... 天然高分子壳聚糖(chitosan)是由甲壳素(chitin)经碱水解制得。后者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资源十分丰富,每年由生物合成的甲壳素多达数十亿吨。 自1977年以来,chitin、chitosan作为TLC固定相的研究已有所报道,主要用于分离无机离子、核酸、氨基酸、酚类,作为亲合色谱固定相纯化一些酶。本文把chitosan作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研究了它对硝基酚、氨基酚、氯代酚等的分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固定相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酸钾热分解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凤生 冯长春 +1 位作者 周志浩 张毓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36-140,共5页
本文采用差热热重仪、穆斯堡尔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仪器,研究了高铁酸钾的热分解过程,提出热分解产物可能形成固熔体的看法。
关键词 高铁酸钾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己烷中间体及其酯类液晶的合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公应 蒯乃功 李国镇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533-539,共7页
本文以苯甲醚为原料合成4-正烷基苯酚(1),产率比以苯酚为原料的方法提高15%。(1)经催化加氢得到的4-正烷基环己醇(2),经气相色谱分析,主要产物为反式异构体。用相转移催化的方法将(2)转化为4-氯烷基环己烷(3),经格氏试剂合成得4-烷基环... 本文以苯甲醚为原料合成4-正烷基苯酚(1),产率比以苯酚为原料的方法提高15%。(1)经催化加氢得到的4-正烷基环己醇(2),经气相色谱分析,主要产物为反式异构体。用相转移催化的方法将(2)转化为4-氯烷基环己烷(3),经格氏试剂合成得4-烷基环己基甲酸(4)。以(2)和(4)为原料合成了四种酯类液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环己烷 合成 苯甲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分析法研究聚全氟乙丙烯非等温裂解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2
13
作者 邹文樵 王翎 +1 位作者 冯仰婕 马元根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9-24,共6页
本文从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曲线研究聚(?)氟乙丙烯(FEP)在空气中热裂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的机制及其微分动力学方程。利用峰形指数确定的两个阶段的裂解反应级数,用多项式回归了相应的裂解活化能,指前因子随裂解率变化的规律及其补... 本文从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曲线研究聚(?)氟乙丙烯(FEP)在空气中热裂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的机制及其微分动力学方程。利用峰形指数确定的两个阶段的裂解反应级数,用多项式回归了相应的裂解活化能,指前因子随裂解率变化的规律及其补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裂解 化学动力学 聚全氟乙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二酚酯类液晶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Ⅰ.双-(反-4'-烷氧基环己烷羧酸)-2,3-二氰基-1,4-苯二酚酯类液晶 被引量:1
14
作者 奚关根 钟国富 李国镇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7年第5期636-641,共6页
本文以对羟基苯甲酸酯和对苯醌为原料,经七步反应合成下列结构的系列化合物。(其中R=n-C_3H_7,n-C_5H_(11),n-C_6H_(13),n-C_9H_(19)和n-C_(10)H_(21)) 对反-4-烷氧基环己烷羧酸的合成制定了一条新的路线;2,3-二氰基-1,4-苯二酚的合成... 本文以对羟基苯甲酸酯和对苯醌为原料,经七步反应合成下列结构的系列化合物。(其中R=n-C_3H_7,n-C_5H_(11),n-C_6H_(13),n-C_9H_(19)和n-C_(10)H_(21)) 对反-4-烷氧基环己烷羧酸的合成制定了一条新的路线;2,3-二氰基-1,4-苯二酚的合成产率比文献值提高9%左右;并对上述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液晶性能的测定。该类化合物的熔点和澄清点较高,相变温度较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混合液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有机合成 1 4-苯二酚酯 2 3-二氰基-1 4-苯二酚 反-4-烷氧基环己烷羧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深度对二氯甲苯异构体组成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左识之 黑恩成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47-251,共5页
实验使用FeCl_3、SbCl_3和天然白土三种不同的催化剂进行对氯甲苯环上氯代反应,并进行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2,4-二氯甲苯在二氯甲苯异构体中的含量不仅随温度而变,而且也随氯化深度的增大而增加。
关键词 氯代反应 对氯甲苯 二氯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二氯苯甲醛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 被引量:3
16
作者 黑恩成 刘洪来 李建军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524-528,共5页
改进了Proust等测定液-固平衡的装置和方法,并用该装置测定了2,6-二甲基苯酚在环己烷中和2,4-二氟苯甲醛在乙醇、丙酮、乙酸中的溶解度,测温误差为0.04K,液相组成误差为0.000 5。
关键词 溶解度 二氯苯四醛 有机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研究碳铵分解动力学与各因素统计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邹文樵 冯仰婕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303-308,共6页
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结合不同粒度试样的热分析数据与X射线衍射图,提出了NH_4HCO_3热分解反应属于相界面反应控制的机制及其动力学方程的表达式,即d α/dt=Aexp(-E/RT)(1-α)~n,n=2~3。取n=2时,反应表观活化能E=90.6kJ·m... 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结合不同粒度试样的热分析数据与X射线衍射图,提出了NH_4HCO_3热分解反应属于相界面反应控制的机制及其动力学方程的表达式,即d α/dt=Aexp(-E/RT)(1-α)~n,n=2~3。取n=2时,反应表观活化能E=90.6kJ·mol^(-1),频率因子A=8.65×10~9S^(-1),两者补偿关系为1nA=0.362 E-9.90。正交设计的统计分析表明:在热分析中,升温速率与试样粒度是对表观活化能影响的主要因素,其置信度达到99%;试样质量影响相对较小,其置信度为95%;三因素间的各交互作用影响都比实验误差小,它们之间不表现出联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氢铵 分解 热分析 氮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保护的铜超微粒子分散液的制备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斌 高宗明 鲍琼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59-163,共5页
探讨了在空气中制备高分子保护的铜超微粒子分散液的方法和反应条件。在PVP(吡咯烷酮)存在下,用CuCl_2(2.0—6.7mmol/1)与过量肼以一定的加料方式并控制pH在7—8等条件下进行反应。所得的分散液中铜的平均粒径为43nm,吸收曲线在580nm处... 探讨了在空气中制备高分子保护的铜超微粒子分散液的方法和反应条件。在PVP(吡咯烷酮)存在下,用CuCl_2(2.0—6.7mmol/1)与过量肼以一定的加料方式并控制pH在7—8等条件下进行反应。所得的分散液中铜的平均粒径为43nm,吸收曲线在580nm处有特征峰。该分散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密闭保存6个月后铜未氧化。文中也提及催化剂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超微粒子 高分子保护 分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支持的金属超微粒子催化剂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斌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92-199,共8页
一、前言在使用金属催化剂时,把金属粒子附载在无机载体上的情况较多。对这类催化剂已进行了很多研究。而把金属超微粒子附载或分散保持在不溶性高分子中,或在水溶性高分子中对金属超微粒子加以保护的这类催化剂,人们也日益发生兴趣,并... 一、前言在使用金属催化剂时,把金属粒子附载在无机载体上的情况较多。对这类催化剂已进行了很多研究。而把金属超微粒子附载或分散保持在不溶性高分子中,或在水溶性高分子中对金属超微粒子加以保护的这类催化剂,人们也日益发生兴趣,并开展了研究工作。金属超微粒子、金属簇与金属整体、金属原子不相同,是介于固体和分子、原子之间的亚稳态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超微粒子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正常沸点下液体摩尔体积的基团贡献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国杰 贺网兴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62-65,47,共5页
本文建立了一个能够计算各种液体在正常沸点下摩尔体积的基团贡献法。用110种液体加以检验,其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约为±0.8%,小于目前已有的所有计算法。
关键词 液体 沸点 摩尔体积 基团贡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